综合利用率近97%!四川绵阳将秸秆变资源的“功夫”是如何炼成的?

近日,据四川省绵阳市委宣传部消息,农业农村部农月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作物资源台账子系统显示,2022年绵阳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308.53万吨(可收集量265.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256.7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88%。按当前农作物秸秆光秆的市场价每吨120元计,仅此一项,农户净增收入3.18亿元。

既能实现助农增收,又能实现产业兴旺。为了“秸”尽所能,绵阳都练就了哪些“功夫”?

运送青贮饲料的农户。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激发参与热情形成合作共赢“利益联结”

眼下,正是收贮家畜过冬饲料的黄金时节。10月8日,位于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的秸秆收储点,从田间回收的玉米秸秆堆成了山。

“今天已经跑第三趟了,这一季大概卖了有30多吨。”卸下今秋田里最后一车玉米秸秆,卧龙村11队村民林桥的10多亩秸秆全部卖出,按均价120元/吨算,仅卖秸秆这一项就给他家带来近4000元的净增收入。

在安州区,除了林桥这样自种、自收、自送秸秆的普通农户外,还活跃着一群“职业秸秆经纪人”团队,安州区河清镇皇龙村村民邓绍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收割旺季,邓绍华每天有5吨左右的送料量。“2个月有近3万元的收入。”邓绍华笑得合不拢嘴。

“以公司年处理秸秆10万吨计,仅回收桔秆这一项,便可带动本地农户净增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在绵阳市九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明称,秸秆产出高峰期时,送料的车队从厂区排出去一眼望不到头,公司在安州区设置的10多个秸秆收购点,平均每天的收购总量超百吨。

和九森农业“经纪人+农户”的秸秆运、储“共赢”模式不同,远在100公里外的三台县刘营镇绵阳市隆豪农业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新的利益联结机制。

忙碌的加工车间。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该公司董事长林军介绍,通过发挥企业技术,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的各自优势,仅青贮饲料一项,企业年生产商品达6万余吨,能覆盖周边10余个镇乡约2万农户,年均销售收入破1000万元,助农增收约400万元。

据了解,除安州九森、三台隆豪外,绵阳还有其他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主体162家。

抓好项目设计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10月8日,据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消息,绵阳现有耕地660余万亩,秸秆年产量约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0%。

同时,相继出台了《绵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整市推进项目2022-2023年实施方案》《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探索建立“企业+收储运中心+收储点+农户”“专合社+收储运点+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元化秸秆收储运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新型经营主体同农户之间形成了“企业有赚头、农民有甜头”的合作共赢利益联结长效机制。

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打包。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该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绵阳市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总投入达5841.5万元,与川农大、西科大、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在绵阳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打包收储、秸秆青贮黄贮微贮及氨化、秸秆腐熟还田、生物质燃料发电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每年为地方培养技术人才1000余名,培育扶壮安州九森、三台隆豪、梓潼田宝等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主体,初步构建包含125个秸秆收储运站点(中心)秸秆收储运体系,建成游仙区、安州区、三台县等7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THE END
1.变废为宝辽宁秸秆利用率达93.16%变废为宝 辽宁秸秆利用率达93.16% 新华社沈阳12月6日电 题:变废为宝 辽宁秸秆利用率达93.16% 新华社记者武江民 大雪时节,辽宁省铁岭县李千户镇在黑土地上“作画”:一个个捆扎紧实的秸秆包,整齐地堆放在田间,构成一幅别样的图景。在距离李千户镇20余公里的铁岭县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卡车运来的秸秆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88444803489781&wfr=spider&for=pc
2.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0篇)一是按照农机补贴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农机补贴政策,对辖区内的收割机要全部免费加装秸秆粉碎机,保证机械及时按标准服务。二是积极推行“秸秆氨化技术”、“秸秆沼气技术”、“秸秆青贮技术”、“秸秆燃气和发电技术”,对引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关项目的企业和技术示范户,在政策、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三是鼓励农户或企业https://www.ruiwen.com/zongjie/281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