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附件:1.秸秆综合利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申报入库指南
清远市清新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16日
附件1
秸秆综合利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项目申报入库指南
一、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通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覆盖范围,为实现我省种植业绿色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二)扶持项目
此次申报,拟建立我省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县1个和重点县若干个,如果产业化模式县申报达不到标准的,则全部建设重点县。省农业农村厅可根据中央资金下达情况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县和重点县的项目资金额度进行调整。2022年1月26日前没有完成有关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项目资金申报要求和支出进度的县(市、区),不得申报两类项目。
1.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县项目
(1)建设内容
在秸秆产生量大、综合利用基础较好的县(市、区)整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健全秸秆资源台账。秸秆还田方面,重点聚焦秸秆耕地保育,在粮食主产区打造秸秆沃土样板,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深翻还田、粉碎还田、腐熟还田、覆盖还田等模式,加强秸秆还田监测评价,促进秸秆还田固碳增汇。秸秆离田利用方面,深入开展秸秆离田产业化应用,推动秸秆机械化离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五料化”利用模式的推广和集成,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培育、壮大一批秸秆还田、收储、利用和商品化能力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经营主体,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提高综合利用效能,形成有亮点、有特色的县域产业化发展模式,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2)绩效目标
①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或比上一年度提高5个百分点,推动项目县60%以上的秸秆实现离田产业化利用。
②编制1套县级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总结1套秸秆收储运机制,建立1套秸秆资源台账。
④组织开展1次省级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观摩培训和1次省级以上媒体宣传,培训500人次以上。
(3)申报对象及条件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县项目申报对象为县级农业农村局,申报县(市、区)秸秆产生量大,工作积极性高,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县政府或县财政局必须承诺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完成项目下达的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县域范围内已有一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基础,具备实力较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经营主体。曾承担过中央财政资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县(市、区)不得申报。申报此类项目县后,不得重复申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
(4)项目资金额度
每个产业化模式县申报财政补助资金1200万元,每个县(市、区)立项不超过1项。
2.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
推动整县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健全秸秆资源台账。秸秆还田方面,重点聚焦秸秆耕地保育,在粮食主产区打造秸秆沃土样板,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深翻还田、粉碎还田、腐熟还田、覆盖还田等模式,加强秸秆还田监测评价,促进秸秆还田固碳增汇。秸秆离田利用方面,因地制宜开展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利用模式探索和推广。扶持培育一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和产业,逐步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提高综合利用效能,总结形成有亮点、有特色的县域模式,推动县域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各种方式中,购置有关机械、设备、设施(注意项目资金补助部分不能与农机购机补贴部分重叠)和建设用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有关的仓储加工、库棚基地及其配套设施的补助,建筑仓储、加工等场所、设施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示范片建设;购买技术服务;开展农机手培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推广等。
①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或比上一年度提高5个百分点。
②编制1套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建立1套秸秆资源台账。
④对于开展秸秆还田模式的,在粮食主产区建立5个示范点(每个点连片50亩以上),项目实施区域土壤有机质提高0.1个百分点。
⑤组织开展1次地市级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培训(或现场观摩会)和1次地市级以上媒体宣传,培训人数不少于300人次。
申报对象为县级农业农村局,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县政府或县财政局必须承诺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完成项目下达的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曾承担过中央财政资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县(市、区)不得申报。申报此类项目县后,不得重复申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县项目”。
每个重点县申报财政补助资金600万元,每个县(市、区)立项不超过1项。
(三)申报材料及要求
1.项目申报书模板(附后)
3.2022年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项目(第三批)入库申报汇总表(附件8);
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县(或重点县)
项目申报单位:XXXX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建设期限:
项目负责人:
项目申报日期: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制
2022年月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主管部门
单位地址
项目负责人
职务/职称
项目联系人
项目总投资
实施地点
项目单位
账户
收款单位:
开户银行:
账号:
二、项目单位概况
主要为全县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包括粮食及当地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及秸秆产生量,全县(市、区)农户数及农业从业人口数、户均承包地面积、土地流转率,党委、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及托管服务情况、承担该项目的优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以后扶持秸秆产业化对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等内容。
三、项目概况
包含项目建设的背景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地点、预期目标、建设期限和组织实施方式等内容。
四、项目建设方案
包含项目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及进度安排;申请财政补助金额、主要用途和使用方式(县政府或县财政局承诺的项目下达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负责人及任务分工;项目验收总结等内容。必须填写《项目金额测算明细表》。
项目金额测算明细表(格式)
单位:项目名称:
序号
支出科目
数量
单价
金额(元)
备注(计算过程或说明)
(计算说明)
如:次/天/人数/亩
计算标准
数量×计算标准
合计
—
0
1
2
3
说明:数量难以确定的支出项目,可不填数量、单价,直接填写预算金额。
五、绩效目标与保障措施
包含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项目管理、保障机制及措施等内容。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格式)
绩效目标
当年度
目标*
填写说明
总体目标
根据项目资金设立(或政策意图)的初衷,概括性描述该项目资金安排后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和效果(总任务、总要求、总产出和总效益)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总面积(或秸秆使用总量)
对目标任务用指标值进行量化描述,确实无法量化的指标值可采用定性表述。如:举办XX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120人
绩效目标的其他指标
质量指标*
秸秆综合利用率
对目标任务的质量要求(标准)进行量化描述,确实无法量化的指标值可采用定性表述。如:培训学员合格率≧98%
时效指标*
项目完成时限
成本指标*
项目补助标准
对资金支出成本控制进行量化描述。确实无法量化的指标值可采用定性表述。如:XX≦项目成本支出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项目实施后生产成本降低情况
商事活动类项目可填写。部门职能(行政管理)类项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可不填写
亩产产值(或秸秆产业链)提升情况
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情况
生态效益指标
主要农作物化肥减少量
涉及污染监控整治管理类的项目选填,不涉及的项目可不填写。如: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40%
耕地地力提高情况
可持续影响指标
项目工作机制建立情况
反映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保障程序,以及管理机制(人员机构)因素完善水平
社会化服务市场培育效果
说明:*是必填项,产出指标4个二级指标必填写。效益指标可选填其中某几个指标。六、项目审核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意见
代表签名:单位公章:
年月日
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意见
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确保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以粮食、果、菜、茶、药、蚕桑等作物为主,在全省建设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大面积区域性均衡发展,促进农产品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
1.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示范县以建设攻关试验区、品种展示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简称“四区”)为主要方式,通过“四区”建设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行动。
①建设攻关试验区。项目县建设一个集中连片100亩的攻关试验区,示范区需位于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开展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前沿技术或模式的探索研究和攻关试验。
②建设品种展示区。项目县建设一个品种展示区,推广优质品种。
③建设核心示范区。结合示范作物优势布局、产业发展等实际,示范县在重点乡镇建设4个以上相对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区,集成组装、示范展示绿色、高产、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④建设辐射带动区。在每个核心示范区周边划定1个以上面积5000亩以上辐射带动区(不含核心示范区),有针对性地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
①技术目标。示范推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可持续技术模式,推动项目县生产方式变革、单产水平提升,形成一项以上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模式。集成应用绿色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开展“双季稻+绿肥”“水稻+玉米/薯+绿肥”生产模式,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开展侧深施肥示范,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②产量目标。创建作物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水平要高于周边区域5%以上,攻关试验区产量目标高10%以上(具体攻关目标由省综合评估后下达)。
③质量目标。重点展示达到广东丝苗米标准的优质品种或鲜食型、加工型专用粮食作物品种。实行“五统一”,统一供应良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新型实用技术到位率100%。
2.经济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
示范县以水果、蔬菜、茶叶、道地药材、蚕桑等经济作物为主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建设。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促进经济作物稳产高产、提质增效。
①水果。每县建设4个100亩以上品种优质化、防控绿色化、水肥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数字化的高标准生态智慧果园,形成核心区500亩以上,辐射带动5000亩以上,重点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重点支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②蔬菜。每县建设1个100亩的攻关试验区,开展蔬菜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前沿技术或模式的探索研究和攻关试验。建设1个品种展示区,推广优质品种。建设2个200亩以上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形成核心区500亩以上,辐射带动5000亩以上,重点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
③茶叶。支持广东生态茶园建设,示范建设区域生态茶园,形成核心区5000亩以上,辐射带动10000亩以上。重点推广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机械化管理、加工关键环节的设备提升等,形成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技术模式。
④道地药材。每县建设5个100亩以上道地药材标准化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示范展示道地药材绿色、高产、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形成核心区500亩以上,辐射带动5000亩以上,重点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
⑤蚕桑。每县建设4个2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蚕桑示范区,形成核心区1000亩以上,辐射带动10000亩以上,集成推广1个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重点示范推广适合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标准化蚕桑种养新体系。
①技术目标。示范推广水果、果、菜、茶、药、蚕桑等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可持续技术模式,推动项目县生产方式变革、单产水平提升,形成一项以上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模式。集成应用绿色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开展侧深施肥示范,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②产量目标。作物种植示范区平均亩增产5%、节本增效5%以上,攻关试验区产量目标提高10%以上(具体攻关目标由省综合评估后下达)。
③质量目标。推行“五统一”,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服务,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打造政府拿得出、部门打得响、农民信得过的精品工程。
(三)申报条件及要求
1.申报要求。每个县限报不超过1个项目,每个地级以上市限报不超过3个项目,全省涉农县(市、区)均可申报,同等条件下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供给保障确定的重点县倾斜。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局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项目申报,以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为申报主体,自主遴选实施主体。
(1)项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请示文件及项目申报汇总表、项目申报书(附后)以及可体现项目建设基础条件的其他材料等。
(2)请使用《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申报书(参考模板)》进行申报。
(3)2022年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项目(第三批)入库申报汇总表(附件8)。
5.其他事项说明。此次申报是省级提前组织项目入库储备,后续实施方案需根据中央文件通知精神及省级前期评审反馈意见相应修改完善后,再次予以上报。
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申报书
(参考模板)
申报单位:
××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申报创建作物: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职务:
填报日期:2022年×月×日
一、项目建设内容
(一)示范片基本情况
分示范片概要性阐述“四区”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辐射带动面积,土地集约化、产业化等情况。
(二)品种示范计划
概述各示范片计划种植的统一品种,需明确品种名称。
(三)技术或技术模式集成推广计划
概述各示范片计划示范的技术或技术模式,需明确技术或技术模式的名称、技术要点,具体路径和通过示范推广可解决的问题等,一般不得以“全程机械化”“稻稻薯”等泛指性的概念进行描述。
(四)现场观摩计划
(五)典型案例计划
概述通过项目建设可预期树立的典型案例和宣传方式,可具体到省市县级宣传平台。
(六)联结带动计划
概述示范片可联结带动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订单生产情况,推动品牌创建情况。
二、绩效目标
(一)效益指标完成计划
(二)技术指标完成计划
一级
二级指标
核心示范区面积(亩)
示范品种数量(个)
集成推广技术模式数量(套)
示范区单产水平提高(%)
项目预算控制数(万元)
对资金支出成本控制进行量化描述。确实无法量化的指标值可采用定性表述。
经济效益
示范区节本增效(%)
社会效益
指标*
联结新型经营主体数量(个)
其
他
指
标
示范区化肥农药使用量
如: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
说明:*是必填项,产出指标4个二级指标必填写。效益指标可选填其中某几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