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作物生产技术

选择适宜广东种植的优质、高产甜、糯玉米新品种,根据不同的种植区域和播种季节,采用合适的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采取隔离种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等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使广东鲜食甜、糯玉米有较大幅度的增产增收效果。目前已在广东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2013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持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刘建华

E-mail:Liu_jhxs@163.com

基于“薯-稻-稻”三熟种植模式的土壤培肥技术

针对化肥大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地力下降严重等现象,重点开展以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增施有机肥(含生物碳)为主的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在生产中取得显著效果。技术关键点是双季水稻稻草全量还田,冬种马铃薯增施有机肥(每亩500-600公斤)以及增施酸性土壤改良剂(每亩50-100公斤)。应用该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该技术可以使马铃薯至少增产14%以上,粮食亩增产75公斤以上。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联系人:李小波

E-mai:lixiaobo1981@163.com

冬种马铃薯“121”节本、增效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代表“一个重点”:即以推行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全面实现农机和农艺融合。尤其是针对广东土地面积小的情况,开展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冬种马铃薯生产成本300~500元/亩,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种植效益。目前,该技术已经在粤东、粤西马铃薯主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E-mail:lixiaobo1981@163.com

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技术

赤眼蜂是甘蔗螟虫卵期自然天敌。赤眼蜂将卵产在甘蔗螟虫的卵内,孵化幼虫后吸食螟虫卵液,消灭螟虫于卵期,发育完成后羽化成赤眼蜂又可寄生更多的螟虫卵。为害甘蔗的螟虫有黄螟、条螟、二点螟等几种,各种螟虫的卵期不一致,广东通常二月下旬放一批蜂,三月上、中旬放一批,三月下旬至四月初旬放一批,四月下旬放一批,五月中、下旬放一批,苗期四批,中后期二批,全年共放蜂五至六批次。每亩放蜂6000至1万头,可有效提高螟虫卵寄生率,减少螟虫危害。

持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人:李敦松

E-mail:dsli@gdppri.cn

玉米鼠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黄毛鼠群聚玉米地周边栖息并长期危害,作物损失严重。本技术的要点包括:(1)利用鼠类智能监测系统自动监测黄毛鼠群集趋势并进行风险预警;(2)通过及时清理玉米地周边的杂草和杂物等生态治理措施,恶化黄毛鼠栖息环境条件;(3)在鼠类主要栖息地采用自动捕鼠系统进行灭鼠;(4)采用抗药性治理技术、增效剂技术、毒饵量化技术和新型毒饵投放技术等进行精准防治。应用后可减少杀鼠剂用量60%,防控效果达85%。该关键技术简单实用,被列为2019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适用于广东及华南农区应用。

持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岛云智环境数据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冯志勇

E-mail:13318854585@163.com

农区鼠害可持续治理技术

利用农业生态控制措施,保护猫头鹰、黄鼬、蛇、豹猫等天敌、放养家猫,使用高效、低毒的抗凝血灭鼠剂,应用栖息地灭鼠技术和增效剂配套使用技术等综合技术,有效地控制农田鼠害发生。栖息地灭鼠技术和增效剂配套使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和农业生态控制措施可有效解决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鼠类产生抗性后难于持续控制鼠害的重大问题。本技术最适合于华南地区应用,也适合在全国农区推广应用。2009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11年、2014年被列为广州市农业主推技术。

E-mail:fengzhy@tom.com

坡耕地甘薯深松栽培技术

针对广东坡耕地耕层浅薄,影响根系下扎和甘薯生长的问题,在甘薯种植前进行深松作业。先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30厘米深松,形成虚实相间的深厚土壤耕层,再按照甘薯生产需要开沟起垄,进行甘薯生产,能大幅提高甘薯产量。2017年试验测产,比对照增产230公斤/亩,增产10.44%。

联系人:李淑玲

E-mail:lishuling@vip.163.com

烟草种植沙泥田掺紫色土土壤改良技术

在偏酸性的沙泥田土壤掺入富含钾、钙等矿物质养分的碱性紫色土,矫正土壤酸性,平衡土壤矿物质养分,促进烟株健康生长,提高其对青枯病的抗性,并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技术方案:挖取紫色砂页岩红砂岭上经物理崩解的红砂土,按照15方/亩的用量,在起垄前均匀平铺在白沙泥田表层,用拖拉机犁翻2次,充分混匀。混匀后按照优质烤烟种植规范进行,起垄种烟。

坡耕地施用有机肥耕层培育技术

针对广东坡耕地土层浅,土壤瘠薄的现状,按照每亩250公斤左右的用量,在秋季犁耕土地之前,将猪牛粪平铺在地表,然后用拖拉机以20厘米的深度翻耕,使有机肥均匀翻入耕作层,培育肥沃耕层,提高坡耕地作物产量。2018年,施用有机肥坡耕地花生试验产量达到560公斤/亩,增产16.83%。

注意事项:要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整地前施用,与土壤混匀,防止烧苗。

理化诱控鳞翅目害虫

针对鳞翅目害虫危害严重,易产生抗药性问题,研发出高效性诱捕剂及带病原物的性诱捕装置,诱捕装置具有防晒防水耐用,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结合合理使用技术,对大田农作物主要鳞翅目害虫(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和田间种群控制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以上。

在广东省花生产区挂置带病毒性诱捕笼,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雄性成虫,并使带病毒雄虫在种群间传染,使害虫田间种群数量大幅度降低,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以上。

联系人:杨祁云蒲小明

E-mail:839034017@qq.com

螟黄赤眼蜂防治草地贪夜蛾技术

螟黄赤眼蜂是广东省田间草地贪夜蛾的优势寄生蜂,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螟黄赤眼蜂是我国应用面积较大的商品化天敌产品,释放螟黄赤眼蜂是草地贪夜蛾的重要防控手段,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防控草地贪夜蛾农药的使用量。螟黄赤眼蜂通过寄生草地贪夜蛾的卵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因此在田间监测出草地贪夜蛾成虫盛期时,开始释放螟黄赤眼蜂,每亩释放数量根据草地贪夜蛾每亩成虫数量来定,通常每亩每次释放5000-10000头,连续释放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可有效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危害。

联系人:袁曦李敦松

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针对广东省烟草“三虫两病”靶标,集成“一蜂一诱一纸一剂一药”的绿色防控模式,即以苗期设施消毒,幼苗病毒检测、移栽前喷施送嫁药、性诱技术结合水旱轮作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已在全省烟区覆盖应用,实现示范区单项靶标防治蚜虫和病毒病的化学农药用药量为0;采用送嫁药的减量精准施药方法防治地老虎,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性诱技术和多角体病毒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减少农药使用量70%以上,病虫害损失率低于8%。该技术已被遴选为2019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已在全省烟区推广应用四年,累计应用面积达150万亩次。

该科技成果于201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联系人:林壁润

E-mail:linbr@126.com

甘薯健康种苗应用技术

甘薯作为无性繁殖作物,主要通过秧蔓和薯块进行繁殖,极易感染病毒病并代代相传,常常造成甘薯新品种快速退化和产量损失。本技术在甘薯脱毒技术的基础上,对茎尖脱毒、病毒检测、脱毒试管苗组培繁育、脱毒种薯生产、种薯贮藏、健康种苗扩繁和病虫害防治等7个环节经过细化研究,集成了健康种苗应用技术。采用本技术,与相同品种的甘薯常规苗相比,增产幅度可达20%以上,收获的甘薯品质性状优于普通甘薯,薯皮光滑,色泽鲜亮,薯块整齐,提高了薯块商品薯的比例。

THE END
1.不换盆少动根,底部施有机肥的绝佳种植法不换盆少动根,底部施有机肥的绝佳种植法平祥生活日志 辽宁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说要给安排个啥? 成哥的幸福生活 71跟贴 打开APP 网友毫不怜惜地用水管呲花,没想到他是为了花好 时事瞭望汇 打开APP 剪了还能再长,是多年生植物吗 俊语影视剪辑 28跟贴 打开APP 对于羽毛球跟群活动这个事,你们要https://m.163.com/v/video/VLHMGS785.html
2.史上最全有机肥施用技术有机肥的优缺点及合理施肥措施全层施入是将有机肥撒满地表,通过耕地使有机肥施入全土层中,这种施肥方法在有机肥较多(每亩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过开沟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这种施肥方法在肥料较少(每亩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值得采用。 https://liumingwang.com/89258.html
3.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3年园艺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5.科学施肥。施足基肥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和菌肥,适量施用氮肥,结合水分管理合理追肥。 (四)高温闷棚消毒 针对设施棚室种植豇豆地块,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时间,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500公斤/亩,猪粪、牛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肥4—5立方米/亩,石灰氮70—80公斤/亩,均匀铺撒在棚室内的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https://www.natesc.org.cn/news/des?id=479d147f-d12d-43cb-9044-07bfdb47641b&CategoryId=d00be10c-6b4f-478b-be40-39fab99f9710
4.关于秋施基肥的技术讲解(2)用打孔机穴施,用打孔机一株多孔然后埋施。适合不能机械开沟的园区。深度40公分为宜。 (3)施后不要马上浇水,让各元素溶解后与有机肥有个吸附过程。可在大约一周后再浇水。 四,施多少? (1)发酵好的有机肥,一亩5方以上。如果用商品有机肥一亩半吨以上。 https://www.meipian.cn/2dxay5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