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主任王勇:做强做优央企需制度保障经济台

李荣融时代,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很多央企管理规范,王勇时代则需将这些规章制度进一步上升到法律层面,对央企进行约束

文/特约记者崔梦《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李其谚鲁菲

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曾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的王勇,在首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卸任后,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国资委主任的最佳人选。性格沉稳、做事严谨的王勇,上任5个月后,2011年末首次公布了自己对央企的监管思路,即“做强做优”。

国资委2003年成立后,国资监管体系从无到有,中央企业越做越大。截至2011年,已有38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在央企逐渐做大之际,王勇提出了“做强做优”的新思路,并首度提出“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这意味着央企将步入从“大”变“强”的时代。

在王勇的眼中,“质”优的标准是主业突出、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

但王勇深知,目前央企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国有资本分布面过散、过宽,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不健全;组织结构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行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央企还普遍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劣势。

下一步,国资委将探索、设立人才基金和科技奖励基金;加快处理低效无效资产和微利亏损企业,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挂牌,将为国资委清理亏损资产提供合适的平台,通过资产和股权的运作,一些亏损的资产将会有序退出。

然而,要实现“主业突出、治理良好”的既定目标,首先要有制度保障。如果说李荣融时代从无到有建立起很多央企管理的规范,那么下一步这些规章制度还需进一步上升到法律层面。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发,临危受命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后,王勇废除了实施7年的食品免检制度,因此获得“铁腕”之称。任国资委主任期间,他能否完成央企管理制度上的变革?刚刚结束的2011年,有挑战也有机遇,回望这艰辛的一年,王勇感慨颇多。

瞄准“做强做优”

刚刚过去的2011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跌、成本刚性上升、通胀压力加大、金融市场震荡、信贷政策持续收紧等,都对央企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很多企业面临资金紧缺、成本上升、订单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的困难。艰辛若此,但在王勇看来,国企仍应从中看到机遇。

《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经济危机的阴霾仍未消散,这样的宏观形势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有多大?央企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为此央企在过去的一年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着力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增加效益。如面对汽车市场增速下滑,一汽集团、东风公司等企业及时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武钢提高了硅钢的市场份额;新兴际华集团全面推行“模拟法人运行机制”和“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机制”,降低成本2.3个百分点;上海贝尔严格控制和优化各项成本,主要产品毛利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中航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物流配送,压缩可控费用、加强资金集中管控等措施,降低成本费用近3亿元,等等,应该说,这样的应对案例在央企里还有很多。

《财经国家周刊》: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企业的风险控制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央企损失较为严重,在这方面,央企是否有改进?

王勇:2011年,央企紧盯市场变化,普遍加强了投资管理,及时调整投资结构,适度压缩投资规模,严格控制投资风险。2011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6.7个百分点。一些央企,如中国国电优化投资结构,优先向新能源、优质煤炭开发等项目倾斜;中国水电集团、中冶集团等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停止了部分计划投资的项目;不少企业通过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还有一些央企加强了境外资产的管理,有效降低了境外投资风险,如:中国五矿对境外企业贸易融资实行统一授信,集中管理境外自有资金和中长期融资,严格控制和管理境外企业期货等高风险业务。过去的一年,央企高度重视法律风险防范,全部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制工作机构,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明显减少。

《财经国家周刊》:在过去的几年中,央企一直在做大做强,但社会上质疑声不断,称央企不是“500强”,而是“500大”,您上任以后提出了“做强做优”的目标,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着做强做优,国资委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勇:2011年是实施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年,我们相继制定发布了一大目标顶层设计和五大战略实施纲要。央企围绕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核心目标,细化实施方案、推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同时,深化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公司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规范董事会试点企业扩大到42家;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取得突破;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持续推进,中央企业注重联合“走出去”,遵循市场规则,发挥整体竞争优势。例如:航天科技、中国电信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向刚果提供通信卫星制造、发射、运营及管理服务等;中铝公司、宝钢、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发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矿冶总院与中国有色集团等企业协同合作,发挥了“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的央企合力。

《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央企发生的漏油污染等事件,使公众对央企的印象打了折扣,在社会责任方面,央企做了哪些工作?

王勇:刚刚过去的一年,央企在全力保持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1~11月,央企上缴税金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2个百分点,高于净利润增速21.2个百分点;落实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石油石化企业克服炼油业务亏损和进口天然气价格倒挂带来的经营压力,统筹协调产运销储,全力保障油气供应;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电网电信企业全力投入“村村通”工程,农资企业加强农资服务;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工作,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联网输电工程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缺电问题;此外,在急难抢先业务中,央企也发挥了骨干作用。

剖析问题直面挑战

诸多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低速增长期,国际市场将陷入低迷,这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萎缩、需求不足;同时,2012年也是中央企业实现“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的形势对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但也提供了新契机。

《财经国家周刊》:明年的经济形势从总体上看依然十分严峻,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这会给央企带来哪些新影响?

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国际政治形势复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十分复杂,美国、俄罗斯等国进入选举年,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国有企业存在偏见,通过各种措施对国企进行遏制,美国就明确提出了将中国国企纳入中美双边对话议题,美欧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实施严格的个案审查,并通过世贸组织对我国贸易政策进行严格审议并频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这些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特别是对中央企业走出去将带来不利影响。

《财经国家周刊》:通常情况下,挑战和机遇并存,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机遇在哪里?

王勇: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上比较好,有利于中央企业科学发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体制机制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已经进一步增强,应对危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升。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央企“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和人才。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财经国家周刊》:2012年,央企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王勇:从中央企业自身看,虽然这几年央企整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不力,投资决策不科学、债务规模增长过快,亏损子公司增多,经营风险不断积累;一些企业集团管控能力不足,管理层级过多,管理风险不断累积,内控机制不健全甚至严重缺失,监管不到位;一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业协同能力不强,内部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厂办大集体等一些长期存在的、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这些问题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略,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就会凸现出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拖垮企业。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下属各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梳理,研究制定措施,加快推进解决。

2012工作重心

要“做强做优”央企,国资委把目标具体量化为“四强四优”。“四强”即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是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社会形象优。

《财经国家周刊》:2012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资委在政策方面将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

王勇: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着力抓好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各项措施,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国际国内形势相当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都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认真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2012年,央企要严格把握投资方向,不属于企业主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项目,要认真梳理,该缓建的缓建,该停止的坚决停下来。要加强成本费用管理,从紧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加大应收账款追缴力度,加快存货周转,防止成本过快增长。

《财经国家周刊》:2012年,央企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王勇:2012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全面推进做强做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外部经济形势越复杂,对企业整体素质的要求越高。这几年中央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许多企业是依赖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来实现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2012年,中央企业要把转型升级放在突出的位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有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实现企业发展向内生增长、集约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

2011年10月以来,受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要扭转效益下滑的趋势,必须眼睛向内,控制成本,开源节流,这是我们2012年必须抓好的工作,要加强全员成本管理,建立和落实目标成本责任制,严格控制成本费用过快增长,深挖潜力,降本增效。

复杂的经济形势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要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识别监测与防范体系,加大重大风险管控,杜绝重大资产流失。

《财经国家周刊》:国资委提出了今年要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做强做优,那么,做强做优央企需要哪些前提?

王勇: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为做强做优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重点推进分类指导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继续深化规范董事会试点;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改革;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力争在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方面有所突破。

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的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机制,健全重大风险预警和报告制度,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加强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业务的风险防范,完善债务风险监测和防范机制,严控资产负债率。健全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管理工作体系;强化境外资产监督,落实境外资产经营管理责任,加强境外投资、融资、产权、资金、合同、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管理,开展境外业务与管理状况定期审计,加强境外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2012年我们将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集中力量推进中央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应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管理创新和管理精细化。

王勇简历

王勇,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于辽宁盖州,196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经济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2000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在黑龙江省建设兵团、七机部、航天部、航天总公司230厂工作,历任厂长助理兼副总经济师、副厂长、常务副厂长、厂长兼党委副书记(正局级),航天总公司政治部副主任兼京区党委副书记,航天总公司人事劳动教育局负责人(主持工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组部企业干部办公室主任,中组部干部五局局长,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现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

THE END
1.中农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中农集团是国企,也是央企。这是一家以农业为核心的大型央企,全称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是中华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9272480/
2.全国农资保供平台正式成立全国农资保供平台日前宣布正式成立。该平台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宗旨,是由化肥农药等农资骨干生产、流通企业共建、共享、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开放型平台,其总体目标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农资市场总体平稳,增强行业凝聚力,促进农资产运储销贸各环节紧密合作。 据悉,2023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联合中国无机盐工业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4560
3.集团要闻喜报!四川省供销农资集团荣获2024年度农资流通企业竞争力AAAA级等荣誉 11月6日,四川省供销农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华平出席2024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暨第四届智慧农资发展与应用大会。会上,四川省供销农资集团荣获2024年度农资流通企业竞争力AAAA级、农资流通行业企业信用等级AAA http://www.sichuanamp.com/news.aspx?mid=16
4.中合农发集团是央企吗?是否是央企?中合农发是国营单位吗?中合农发商贸集团在2018年1月公司名变更为中合联商贸集团,中合农发集团和北京中合农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家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是同一批人的,中合农发集团董事长柯涵引也是中国供销合作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柯涵引,同时也是北京中合农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而之前有个北京中和农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悦花越有http://www.gx79.com/m/question/1856
5.中国最低调的超大企业有哪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国务院领导。018年11月该合作社官网信息显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内设机构14个,监事会内设机构1个,下辖15个直属事业单位、15家主管社团和中国供销集团,中国供销集团管理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6家。控股公司主要有: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农业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9354879635258194&wfr=spider&for=pc
6.中国供销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中国供销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呢?中国供销集团是央企,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的企业集团,由国务院国家资产委员会直接管理,在我国的农业、农村和供销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备央企的各种特征,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中国供销集团相关的内容。 一、中国供销集团央企的管理与归属 https://m.gaodun.com/jr/1659585.html
7.强!国资委披露10家央企农资业务布局南方plus国资委披露10家央企农资业务布局 6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最新的中央企业名录,共96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96家中央企业中,有10家涉足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销业务,分别是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中化、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中煤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集团。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7/02/c5483716.html
8.万亿级“巨无霸”央企将诞生!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宣布重组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宣布重组 国务院国资委3月31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据了解,将新设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公司,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整体划入新公司。这意味着一家资产过万亿的巨无霸央企将诞生。https://m.gmw.cn/2021-04/01/content_1302202445.htm
9.疫情之下他们力挽危难堪称“大国先锋”中化集团疏导农资供应链,为农户提供化肥3万余吨,提供在线技术指导和农产品营销服务,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道抗疫情、战春耕。 央企2月底复工复产率超90% 着眼社会效益,彰显责任意识。在保障基础产品服务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不停工,全力稳定生产经营。中央企业2月底复工复产率就已超过90%。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Md8bB6tnPkR2s1u3i2wt200608
10.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招聘杭州招聘信息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供销社下属成员单位,浙江农资集团农资板块代表性企业之一。公司主营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注册资本2.05亿元,员工近千人。公司年配供优质化肥250多万吨;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福建、上海、湖南、陕西、辽宁等10个主要农业和农资消费大省拥有一级控股子公司19家,并建有5000多个农资连锁https://jobs.51job.com/hangzhou-bjq/coVjYGZ1Q3ATcBbQZkBmA.html
11.中农立华—承国家重托展央企担当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农立华 生物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中农立华)是中农集团控股,专业从事农药流通及植保技术服务的股份公司。公司发挥了传统的农药流通主渠道作用,引领和传播绿色、环保的植保理念,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切实维护我国农药流通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从源头https://xueqiu.com/8218507650/233534398
12.营销专家先后担任过大中型农垦农化农资国企央企集团团委书记有着20多年的政府机关、国企、民企管理经验,从基层管理人员做起,先后担任过大中型农垦农化农资国企央企集团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工厂厂长兼书记、分公司经理、集团企管部部长、总经理等职务,后担任大中型建材制造行业民企行政人事经理、总监、运营总监、总经理等职位,了解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https://m.58kaocha.com/h-nd-401.html
13.華文文化傳媒集团—华文传媒—華文传媒—中国品牌成长专家服务客户包括蒙牛 伊利 361度 中化集团 中农集团 金正大 史丹利 VOLVO山东临工 沂星电动客车 施可丰 江苏华昌 鲁西化工 湖北鄂中 湖北祥云 江西开门子 久泰能源 等四十余家行业领军品牌及大型国企 央企 上市公司。服务涉及 媒体、食品、工业、快消、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品牌农业、农资、工程机械、文化旅游、体育用品等https://www.huawencm.com/
14.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流通A股 1.1400% - 5 安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 流通A股 1.0400% - 6 解 解凤苗 限售流通A股 0.9500% - 7 李 李永东 4 流通A股 0.8300% - 8 解 解凤祥 5 流通A股 0.6300% - 9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央企子公司沪主板(601066)港https://www.qcc.com/firm/9d5c161a41ca6de71404347dddca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