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乡村,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同时,带领村民致富。他们用勤劳和智慧留下扎实的奋斗足迹,他们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构成了一幅幅时代风景画。五一期间,我苏网联动江苏新闻广播、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一起推出《奋斗自带光芒》系列报道,跟随他们的脚步,体味劳动者的追求与幸福,不断明晰奋斗的意义。
我苏网讯(记者/杨艺沛县县融中心邱伟/苗永乐摄影/吕涛海报设计/我苏网张泉泉陈奇)在江苏省徐州沛县的鹿楼镇魏花园村,当太阳快要落山、农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之时,你时常能听到一片百亩桃园传来这样的歌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花倒映在……”成片的桃林里黄中带红的桃子坠满枝头,果香阵阵,一个“飒爽利落”的女人,背靠着桃林落日,面对着手机引吭高歌。这是她一天田间劳作的结束,也是她傍晚“新农活”的开始。
“致富经”燃起“乡村梦”“活脑筋”主妇卖房回乡
2017年,她曾因一条果园唱歌视频收获了100万的播放量,也开启了她的果农主播之路。而在9年前,她还和丈夫在青岛从事网络设备安装和计算机维修的生意,在青岛市区买了房子。这在沛县栖山镇老家的乡亲们看来,算是进了“福窝”了,可那一年,在家带娃的王忍忍感受到的却是心灵的“空虚”,偶然的机会,她在新闻中看到了央视“致富经”节目,谈到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忍忍看到了“回乡务农”的创业机遇。
说干就干,2013年,带着一股“执拗劲”,王忍忍把老公“连哄带骗”带回了老家徐州沛县,并在沛县大沙河畔承包了一片土地种植桃树。为此,她还卖掉了在青岛的房产,父亲气得赶走她两回,老公也不支持,然而她却相信,“广阔的农村大有可为,加上自己年轻,比老一辈农人有文化、有知识,思想也更加解放,还有互联网的经验,一定能闯出新路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3年,在前往丈夫老家山东考察一番后,王忍忍引进了彼时最红的品种“映霜红”冬桃,两年就实现了回本盈利,这让一家人“干劲满满”。可是,到了2016年10月,本该丰收的日子,连续一月的雨天却让桃子出现果锈、商品率极低的问题。这一年,王忍忍一家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2017年成果期前,8月的持续大雨又让桃子出现果裂,最终,超低价格的小区团购成为降低损失的唯一方法。
“根本没想到会那么艰难,农场在资金、销售方面都遇到瓶颈,没有网络,也没有像样的路,更没有经验,加上自然灾害,带来的钱全赔进去了,一家人的吃、穿、用都受到了影响。”提起那段时光,王忍忍依然记得自己“眼泪都哭干了”的样子。
手机成了“新农具”,流量成了“新农资”
“价值输出”、利他利己桃子结出“共富果”
通过“直播+农业”的形式,全面赋能农业产品新的销售体系,让她对今后的产销充满信心。“看今年的长势,比去年还要好,等到6月份桃子上市,收入肯定会再攀新高。沛县是人口输出县,我能留到现在,是拍视频拍段子找到了出路,我希望更多农民也能走上短视频致富的路。”对未来信心满满的桃子姐说,后续将依托正在建设的工作室,继续直播带货,提升品牌竞争力,带动大沙河沿线的众多果农一起致富,吸引优质客商。
“创业奋斗的过程,就像是种桃树,会遇到天灾虫祸,可是只要每一次弯下腰,细心浇灌,仔细观察,迎难而上,结出的桃子就终有完美可口的那一天。”夕阳西下,百亩桃园硕果累累,眼前的果实凝聚着曾经桃子姐的梦,如今它也成为了沛县大沙河几百果农的共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