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4年上半年,短剧更是成功“破圈”,成为社会各界的火热议题,短短数月间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
内容驱动,短剧脱颖而出
经过多次迭代,如今的营销都已经进入了内容时代。内容营销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踩中了用户的痛点和兴趣。而这,也正是短剧营销爆火的原因之一。
短剧市场不断扩大,“短剧+营销”也成为品牌传播的新手段。
农资营销如何借力短剧?
短剧热度居高不下且受众广泛,而农资的使用者,也正好是我国数量最广大的农民,二者的受众高度重合。那么,农资营销是否能够借力短剧这股东风?
哪些品牌适合入局短剧营销?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一种营销方式,都要找到其最适配的企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短剧营销也不例外。
不难看出,短剧并非营销“万金油”,既有其独到之处,也会有不足。因此,农资品牌在投身短剧营销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三点:为什么投?怎么投?有何价值?
在农资行业,短剧最大的功能不在于销售(难以像快消品牌一样直接网络销售),而是品宣,通过短剧庞大的流量来获取更多的品牌价值。因此,那些没有品宣需求,仍处于重视增长与生存的中小品牌,或是自身产能尚未成熟,难以承接短剧流量的新品牌,没有做短剧的必要,而如果企业正处于与之相反的境地,短剧则不失为一个宣传新路径。
选择合适的渠道与形式
进一步看,即使同是品宣,也可以细分出几大场景:
一是新品上市,需要打开市场认知,这时需要的是短剧的曝光传播功能;
二是品牌塑造,打造某种特定形象,需要的是短剧的内容赋能功能;
三是高端产品推广,可以利用短剧实现“场景化”,赋予产品使用场景和情绪价值,从而提升附加值。
同时,短剧的制作形式与渠道十分丰富,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品宣需求与企业能力慎重选择。
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各个渠道的短剧受众也有区别,如快手用户多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三四线城市,抖音短剧观众以女性用户为主,小程序和视频号则男性更多……
做加法,探索短剧更多可能性
在其他行业,短剧营销的价值已经被验证,但农资行业尚未有典型成功案例,也有不少农资人对新鲜事物还是抱着怀疑甚至抵触的态度。
譬如“短剧+线下活动”,依托企业每年各种类型的线下活动编写剧本,邀请合作伙伴或专家参演,延长活动势能,扩大影响,玩出新鲜感;又如“短剧+服务”,业务人员在日常与农户接触服务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或者趣事,以现实为蓝本,辅以艺术加工,更能够拉近与农户的距离,让品牌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短剧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手段,流量与风险并存,更不是一个能让品牌“一飞冲天”的捷径。农资人要抓住风口,但也不能盲目入局,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合适的内容与形式,让短剧成为链接品牌与用户的新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