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污染源检测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污染源检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

1.1农村居民生活污染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增加,但却只采取填埋、焚烧、随意倾倒等单纯的方式处理,污染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农户炊事采用作物秸秆或薪柴,产生大量烟尘,对空气造成污染。

1.2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投入品污染

1.3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1.4农业废弃物污染

农作物收获后会产生大量秸秆,但秸秆还田再利用的比例较低。大部分秸秆都被农户作为烧材使用,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大气环境。在本地区每年秸秆产生量为587900t,其中有278000t被农户作为烧材使用,并将其放置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河沟或道路两侧,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秸秆腐烂的同时所产生的甲烷、氧化亚氮等多种气体也污染了农村环境。秸秆焚烧和随意丢弃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严重时还可引发交通事故。

2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2.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力度,树立科学发展观,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农村清洁生产宣传力度,使农民更确切的了解农业环境保护知识,认清农业污染危害,从而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农民在生产中自主的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和生产水平,并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2.2强化农业生产环境监管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站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改变以破坏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强化对农业环境的监管,努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还要针对目前农村乡镇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污染逐步加重的这种情况,有效实施其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监察。

2.3科学处理农村垃圾,遏制污染

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结合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在广大农村积极建设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村级公共清洁设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堆集、及时清理、合理处置,达到田园清洁生产,家园生活环境净化。

2.4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降低对农业环境危害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提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在选用农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要采取降污平衡施肥,充分运用发酵好的农家肥料做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坚持有机化肥与无机化肥相互搭配使用。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指导农民按各地块不同地力和养分含量科学、有效施用肥料。并提倡合理化耕作,以提高耕地产出率,降低肥料成本。

2.5积极推进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源;内容;防治方法;监控;监督管理

当前污染源污染日益加剧,通过环境保护部门颁布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源污染。以下就环境保护下污染源的防治方法与监控进行探讨。

1环境保护下污染源的研究内容

环境保护下污染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大气污染源.(2)水污染源.(3)固体废物污染源.(4)种植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5)畜牧养殖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2环境保护下污染源的防治方法

3环境保护下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的应用

4环境保护下污染源监控的监督管理

4.1环境保护下污染源监控的日常工作

4.2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旨在落实污染减排指标,强化监测和考核体系能力建设工作,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国所有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治污设施,均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要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

4.3视频监控系统

4.4移动车载应急视频监控

(1)移动环境检测车。在环保部门制定的车辆上进行改装,配置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远端站、350M警用无线集群系统、处理系统等辅助设备,是应急指挥系统的远端移动信息采集平台。(2)5.8G扩频数字微波系统。无需频率申请,系统可靠性高,传输能力强,安装使用灵活方便。(3)监控中心站显示系统。(4)广播系统。在应急通信车上完成现场的宣传广播和喊话。

4.5工况在线监控系统

此系统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污染治理实行全天候监控,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进行有效地定量控制,同时弥补视频监控由于夜晚光线不好的难以取证的不足,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该系统由传感器系统、采集系统、信号分配系统、存储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数据系统平台组成。用户根据需要对现场设备进行配置,对检测频次、通讯延迟、报警参数、通讯参数等各种参数进行设定,并在中心系统平台上显示及控制。

4.6其他措施

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实施在线监测管理的污染源,比如,小型企业,农业,固废等,我们通过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控制来完善污染源管理。其中污染源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和污染物消长规律,结合环境质量监测可以监测量变化趋势,同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和控制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污染源调查,可以找出一个区域或一个工厂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资源、能源及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企业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加强管理指出方向;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指出防治什么污染物,在哪防治;为区域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研提供依据。污染源调查是污染综合防治的基础工作。

结束语:

环境保护下的污染源监控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是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环境保护下污染源的防治与监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Z].2008

[关键词]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应急监测

1前言

当前,我国水体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广的当属渔业水质污染事故,据中国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报告:2005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污染事故1028次,污染面积9万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4亿元,其中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45.9亿元。表1列出了我国从2001年到2005年发生的渔业污染事故统计。

2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管辖权问题

根据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五十三条作了明确规定,即排污单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调查处理;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分别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调查处理。根据农业部相继颁布的《污染死鱼调查方法(淡水)》、《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和《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渔业监督管理机构调查处理渔业污染事故时,应当采集鱼样、水样并由具备渔业污染事故鉴定资格的单位做出鉴定结论,从而确定死鱼的性质、污染物及污染源。赋予了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对渔业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的重要职责。

3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分类

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一般可分为5种类型:一是严重超标污水集中下泄导致下游引发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二是面源污染造成水体本底不好,在不利的气象水文条件下,导致水质恶化,引发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三是点源污染企业虽然达标排放,但由于污染物的富集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弱化,在不利的气象水文条件下导致水质恶化,引发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四是某一排污者的事故性排污导致水质急剧恶化,引发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五是自身喂养管理不当、他人投毒等其他原因引发的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

4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应急监测

4.1应急监测的目的与原则

4.2应急监测的实施

4.2.1污染物及污染源调查

(1)死鱼水体及其周围地区固体废弃物情况调查

(2)农药、化肥使用及流失情况调查

(3)污水库、污水管泄漏、溢流情况调查

(4)水上化学物运输情况调查

(5)水下工程(如疏浚河道)情况调查

(6)化学物容器清洗情况调查

(7)化学物加工情况调查

(8)化学物投放情况调查(如灭螺、杀蚊等)

(9)人为投毒情况调查

4.2.2采样

(2)河流参考点应放在死鱼区的上游没有发生污染死鱼的水体,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参考点应放在远离死鱼区的水体,池塘参考点可设在条件相当,相邻近的没有发生死鱼的池塘;

(3)布点应考虑样品的代表性。较宽河流可在一个断面两个近岸水体及河流中间设三个采样点,较窄河流可在每个断面中间设一个采样点,大面积死鱼可设2―3断面。并考虑沿水深上、中、下三层取样,但根据受损鱼的生活习性,取样深度应有所侧重。

4.2.3分析

一般根据死鱼事件的大小损害及污染情况,选择分析以下几种样品。

(1)死鱼现场、参考点及排污口水样分析

(2)死鱼现场、参考点及排污口底泥样分析

(3)死鱼现场及参考点鱼体残留毒物分析

(4)死鱼现场及参考点鱼体生化指标分析

4.3监测评价

监测评价要根据不同的测定项目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于不同的水体选用的评价标准也不同:渔业水体采集的水样要用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进行评价,江河采集的水样要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企业排污口采集的水样则要用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评价。

4.4应急监测报告

监测部门要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迅速上报有关单位。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2)死鱼范围、品种、个体大小、数量、经济损失

(3)死鱼的行为、形态反应及环境特征

(4)污染物、污染源现场调查情况

(5)死鱼现场、参考点、排污口水质、底质化学测定结果

(6)组织解剖、鱼体毒物残留、急性毒性测试结果

(7)水环境质量评价

(8)最终确定的致鱼死亡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确定的根据

(9)所用的化学分析和生物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10)各种证据资料(照片、录像、淡话、各种测试的原始数据等)

附现场示意图及录像或照片,应急监测单位及负责人盖章签字。

5结语

突发性污染死鱼事件应急监测是一项时效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环保、渔政、水利等部门通力合作,各施其职,整个监测过程要体现“快、准、全”几个字,“快”是监测要快、报告要快,体现时效性;“准”是主要污染物的选取要准,监测数据,评价结论要准;“全”是监测断面和监测因子的选取要全,报告要完整。这就要求领导重视,建立应急监测组织,做好应急监测的日常准备工作,配备有专门的应急监测车和性能良好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业务人员需加强学习,提高应急监测能力,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监测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1年)[EB/OL].省略fm.省略/communique/渔业公报2001.pdf

[2]中国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2年)[EB/OL].省略fm.省略/communique/渔业公报2002.pdf

[3]中国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3年)[EB/OL].省略fm.省略/communique/渔业公报2003.pdf

[4]中国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EB/OL].省略fm.省略/communique/渔业公报2004.pdf

[5]中国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EB/OL].省略fm.省略/communique/渔业公报2005.pdf

[6]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S].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8]国家环境保护局.水污染防治法[M].1996.

[9]农业部.污染死鱼调查方法(淡水)[M].1996.

[10]农业部.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M].1997.

[11]农业部.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管理办法[M].2000.

[12]农业部.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M].1997.

[13]国家环保局.环法284号文。1997

[14]农业部.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M].1997.

[15]国务院.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M].2000

关键词:绿色食品;蔬菜;问题及对策

思茅区是普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昆曼公路的交通枢纽,总面积3928平方公里,聚居着彝族、傣族、哈尼族等2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达25.5万人。思茅以“绿色”彰显着迷人魅力,高达70.28%的森林覆盖率,使思茅享有了“绿海明珠”的美誉!思茅还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然而,这样一个中心城市,也是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在整个城市规划方案中,没有对关系民生的绿色食品蔬菜生产进行规划布局,这就值得我们为思茅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思路进行深思[1]。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规定,绿色食品蔬菜分两种:即AA级绿色食品蔬菜和A级绿色食品蔬菜。AA级绿色食品蔬菜除产地生态环境条件符合规定外,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合成的农药、激素等,这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是一致的,因此又称有机蔬菜。A级绿色食品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即可以用磷、钾化肥和一些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硝酸盐化肥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这是目前国内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生产出的蔬菜又称无污染蔬菜、无公害蔬菜。[2]

一、思茅区发展绿色食品蔬菜存在的问题

古人曰“三日可无肉,一日不可无菜”,在思茅,蔬菜生产虽不是五大经济支柱之一,但它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生活。近年来,笔者到集市上买菜时,常听到菜农说:“买菜要买虫咬菜,是因为不施农药,吃肉要吃过年猪,是因为不喂饲料,我们自家留着吃的,你们可放心吃”。可见,思茅区发展绿色食品蔬菜的重要性和存在着不同的蔬菜生产方式,而绿色食品蔬菜的安全生产在思茅之重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和经济利益等问题。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思茅区发展无公害蔬菜存在的问题。

1.思茅区绿色食品蔬菜的污染源

(1)农药污染

目前,思茅区绿色食品蔬菜的主要污染源是农药污染,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少数生产者因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的知识或防病虫心切,在蔬菜上施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二是超量、频繁使用低毒农药。三是无视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对一些可鲜食的蔬菜,如黄瓜、番茄、小青菜、小白菜、叶用莴苣等,常常是今天打药,明天即采摘上市,完全不考虑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

(2)化肥污染

生产者为获得高产,超量施入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使蔬菜体内硝酸盐大量积累,人们通过食用蔬菜使硝酸盐进入人体。硝酸盐在人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后,破坏血液吸收氧的能力,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与胃内的胺类物质结合生成的亚硝胺,可引起核酸代谢紊乱或突变,成为细胞癌变的诱因,常导致胃癌和食道癌。蔬菜作物易于富集硝酸盐,尤其绿叶蔬菜多施氮肥,其体内硝酸盐含量更高。此外,氮素化肥施用过多还能引起土壤酸化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并污染水源。

(3)残膜污染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废旧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造成“白色污染”。大部分农膜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残留在菜田中,不但破坏了土壤的物理结构,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能析出铅、镉、酞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污染土壤进而污染蔬菜。

(4)微生物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各种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流入菜田就会污染蔬菜。有些菜田直接追施未经腐熟的人粪尿,使其中的有害微生物附着在蔬菜的可食部分上,人们食用后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2.人们对绿色食品蔬菜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

3.绿色食品蔬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等,但涉及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主要还是地方标准,普洱市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目前还没有《普洱市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这样就使得农民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无法可依。

4.绿色食品蔬菜检测技术手段落后

绿色食品蔬菜污染源主要是化学农药、病菌的污染,此类污染是一种隐形污染,肉眼基本看不见,主要依靠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目前多数农药速测仪主要是针对高毒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而生产中使用较广的中、低毒农药必须通过大型仪器才能检测。思茅区在农产品检测的技术手段的还不够成熟,这样,就导致了农产品安全检测水平的落后,影响了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和人们对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认识,也增加了市场监管的难度。

二、发展思茅区绿色食品蔬菜的对策

1.思茅区应重视无公害蔬菜生产

2.制订思茅区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标准,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安全生产技术

3.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体系

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体系是发展绿色食品蔬菜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建设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

思茅区应将城郊的思茅镇、南平镇、倚像镇、云仙乡纳入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规划范畴,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让这四个乡、镇率先建立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

(2)加大对农贸市场监管

由区工商局牵头、会同农业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对所有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进行环评和资格确认,对经营农业投入品的人员根据我国农业部和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进行职业资格技能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获得技能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严格界定经营范围,在绿色食品蔬生产基地区域内不准销售、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对农药、兽药、鱼药、化肥、种子、饲料及添加剂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过日常打假与专项治理相结合,整顿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

(3)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实现生产、储存、产品流向有记录,可追踪查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及时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个人或企业和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品牌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从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的管理进程。

(4)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农产品的例行检测

积极组织实施重点品种与一般品种相结合,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相结合,自检与依法抽检相结合的例行检测制度,切实加强基地待上市蔬菜的检验、检测力度,进一步提高检验检测快速应急能力,并建立农产品的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发现有问题的蔬菜应立即销毁,并同时追究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3]。

4.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根除污染源

(1)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管,把好源头关

思茅区工商局应对农药生产企业的进行定期检查,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同时要求农药企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开发,生产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

(2)加强对农药流通市场的监管,把好流通关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把好技术关

由普洱市、思茅区农业局组织或委托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思茅思专对从事农药销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经营者熟悉当地农作物和蔬菜的主要病虫草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熟练掌握常规农药的性能、防治对象、药效、副作用和安全使用技术,销售农药时要向农民详细介绍农药的性能、防治对象和注意事项等。

总之,发展思茅区绿色食品蔬菜要从提高全民对发展绿色食品蔬菜的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完善绿色食品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制度,加强对蔬菜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检测,杜绝污染源等方面入手,使思茅区的全部上市蔬菜都能让市民放心地吃。

参考文献:

[1]思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关键词:潘家口水库水环境质量污染控制

TheanalysisaboutThepresentenvironmentalqualityandpollutioncontrolOfReservoirInPanjiakou

Abstract:ThemainenvironmentalproblemsinthereservoirofPanjiakouandpollutionfactorsaredeterminedinthispaper,through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aboutpresentwaterenvironmentsituationofthereservoirduring2008-2010,andpollutionpreventionmeasuresand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

Keywords:

Panjiakoureservoirwaterenvironmentqualitypollutioncontrol

一、潘家库水库基本情况

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与承德地区的交界处,迁西县城北27公里处,古长城脚下,它由潘家口大坝、燕山山脉及滦河所形成,是滦河干流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库。该水库是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1975开始修建,是华北地区的水库之一,是开发滦河水利资源的骨干工程,可发挥多种效益:平均每年可调节水19.5亿立方送往天津、唐山,解决两地的工农业和城市用水,并可减轻密云水库的供水压力;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保证下游京山铁路滦河大桥的安全。

二、潘家口水库环境质量现状

引滦工程通水以来,潘家口水库上游及周边地区为保护引滦水源做了大量工作,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在八十年代初关停了污染较严重的化肥厂、陶瓷厂等企业,同时加强了水土流失治理。但是随着流域上游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尤其是九十年代后期,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上游河流污染,使湖区水质呈下降趋势。

图1潘家口水库水体中水温变化

pH值范围。潘家口水库水体偏碱性,可能与水源以及地质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湖区的pH值变化范围在7.6~8.9之间,2008年至2010年湖区水体综合性每月的变化幅度较小,每月的平均值基本上8.27~8.68见图2。pH值符合地表水Ⅰ类水标准。

图2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水体中pH值平均变化

磷含量。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水域中磷含量的变化规律见图2-3。磷的含量较高,符合地表水Ⅱ类水标准。

图3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内不同区域水体磷含量变化规律

COD含量。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水域中COD含量的变化规律见图4。符合地表水Ⅰ类水标准。

图4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水体中COD含量变化

氨氮含量。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水域中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见图5。满足地表水Ⅲ水标准。

图5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水体中氨氮含量变化

其它指标。2008-2010年大肠杆菌含量在60-2000个/L,符合地表水Ⅱ水标准;六价铬含量在0.01-0.05mg/L,符合地表水Ⅱ类水标准;铜、锌、汞、铅、镉、挥发酚、砷均未检出,符合地表水Ⅰ类水标准。

根据2008~2010年潘家口水库水质检测数据分析,采用Chla、TP、TN、SD、COD等5个检测参数进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评价因子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

T(Chla)=10(2.5+1.086lnChla)

T(TP)=10(9.436+1.624lnTP)

T(TN)=10(5.453+1.694lnTN)

T(SD)=10(5.118–1.94lnSD)

T(COD)=10(0.109+2.661lnCOD)

表2潘家口水库水体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表

由2008-2010年水质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潘家口水库水质状况基本良好,营养状况处于轻度富营养化。

三、潘家口水库水环境污染分析

潘家口水库主要的污染源主要由面污染源和点污染源组成。面污染源主要是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点污染源主要是入湖河流上游及周边排污企业、城市生活污水、湖区网箱养鱼、水上旅游等。污染是流域内外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面污染源分析

据调查,在上游地区34万hm2农田里,年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汛期暴雨过后,地表径流夹带大量的农药、化肥及土壤中大量的好氧有机物进入随暴雨径流进入湖区,造成汛期湖水水质下降。因此,水土流失是产生面污染源的主要原因。

(2)点污染源分析

工业、生活污染源。根据上游地区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上游地区废污水排放量为8570.6万吨,COD排放总量为25497.3吨。湖区生活区有居民近万人,每年生活污水排放量近30万吨。

网箱养鱼。目前湖区网箱养鱼达到3万余箱,养殖品种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其中草鱼、鲤鱼等吃食性鱼类,高密度的养殖投喂大量的人工配合饵料,饵料的流失和鱼类粪便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升高,从而造成水质污染。据调查潘家口水库网箱养鱼每年带来的污染负荷约占污染总负荷的20%以上,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关键词:城市环境;大气污染;污染防治;措施

1、城市大气污染危害性和特点分析

1.1城市大气污染危害性表现

城市大气污染,具体指的是城市居民住宅区及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直接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在城市居民住宅内使用液化气、煤气等进行烧菜做饭产生的气体,室内的装饰材料以及家具材料含有并散发出的甲醛、乙烯、酚等有害化学气体,如果排气不良,这些气体就会对城市居民居住的小气候环境产生污染,短期会使居民产生头晕或者呕吐等不良症状,长期甚至会致病。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居住区如果距离工业区、废物处理场、交通干线较近,住宅区环境也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危害着居民的身心健康。

1.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2.1天然污染源

2.2人为污染源

(1)燃料燃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4)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其挥发性有害物质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活动成为大气的又一污染源。

3、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3.1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

首先,对区域内各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时空分布等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调整产业结构,对已有污染严重、资源浪费高、治理无望的企业要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工业生产区应严格禁止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不宜过分集中,防止对城区造成直接或间接性浓度叠加污染,同时应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3.2改进燃料结构,合理利用能源

我国当前的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在燃煤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SO2,CO以及悬浮颗粒等大气污染物。因此,要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首先要推广工业型煤以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并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有效控制烟尘排放量。

3.3集中供热,节能减排

目前,我国居民居住区仍有数量极多的生活炉灶分散使用,烟气污染比较严重。所以,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是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防治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途径。以中压、中型锅炉取代大量、分散的低热效率的锅炉,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另外,采取高烟囱集中排放,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从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4严格要求污染排放源采用高效除尘净化设备

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燃煤及化工冶炼等产生的烟粉尘及SO2等有害气体。要去除这些污染物,可用干法、湿法、过滤及静电法。干法去除的常用设备有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湿法去除的常用设备有泡沫除尘器、喷雾塔等;过滤法去除常用的设备有颗粒层过滤器和袋式过滤器;静电法去除的常用设备有干式静电除尘器和湿式静电除尘器。一般情况下,较大颗粒宜于采用干法去除,而细小颗粒则宜采用过滤法和静电法去除,SO2等有害气体采用湿式及化学吸收处理去除。

3.5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机动车燃料完全燃烧后排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SO2等有害污染物。机动车排放的废气污染面广,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又一重要问题。要减少这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是改变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油的燃烧质量,鼓励发展清洁燃料车。同时,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控制力度,对机动车实行监督检测,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控制交通污染。

3.6植树造林,净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茂密的树林能降低风速,使空气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O2,使空气得到净化。因此,大力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面积,能够有效减轻污染危害,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3.7提高大气污染防控的技术措施

这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管。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大气环境指标。主要的检测有颗粒物质、含硫污染物、氮氧化物的测定等。(2)有效利用生物的净化和监控作用。植物对大气飘尘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也有明显的过滤、吸附和吸收作用,还有吸收有毒气体的作用。从这些方面来说选择某些敏感性植物又可起到毒气的警报作用,故在城市敏感区可营造对污染物具有指示作用的植物。

4、结语

从工业革命开始,大气污染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城市居民。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大气环境却被破坏,特别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日趋增多,从而产生的空气污染已严重地对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与防治问题的研究,切实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于秀娟.《环境管理》[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魏文静.《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探析》[J].天津科技,2009(6).

[3]李培,王新等.《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5).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抽取-处理技术;渗透性反应墙技术;土壤气相抽提技术;空气注入修复技术;

:thepartoftheurbanandtheruralareasinourcountry,thegroundwaterisoftentheonlysourceofwatersupply,occupyingtheimportantstatusinlifeprocess.Inrecentdecades,with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yandsocialeconomy,moreandmorehightotherequirementofgroundwaterresources,andthewaterqualityofgroundwaterissufferedseriousdamage.Inthispaper,thegroundwaterpollutioninourcountrypresentsituationandthemaincontroltechnologytodothereview.

Keywords:groundwaterpollution;Extraction-processingtechnology;Thetechniqueofbuildingdiaphragmwallbyosmoticreaction;Soilvaporphaseextractiontechnology;Airinjectiontechnologytorepair;

1引言

地下水资源是农业、工业供水的重要水源。全世界超过15亿的人口主要依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和全国总供水量的近20%来自地下水【1】。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40%的耕地部分或全部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地下水的供给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2】。

近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剧增,使全球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3】。根据中国地质环境检测院公布的信息,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扩展趋势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污染程度也日益严重。全国195个城市地下水污染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4】。

据估计,目前至少有50个国家约2000万公顷的耕地使用未处理或部分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5】,其中我国污水灌溉面积为361.84万km2(以1995年计),占我国总灌溉面积的7.33%【6】。

由于地下水不接触阳光和空气,其自净能力比地面水弱得多,而且污染物被捕集在地下,挥发性化合物无法蒸发,也可能附在蓄水层的凹处和裂缝中或吸附于岩石表面,使其去除更加困难【7】。因此,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及污染途径,加强对地下水的污染治理,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1地下水污染的类型

地下水污染的种类按理化性质可分为: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综合污染物;按形态可分为:离子态污染物、分子态污染物、简单有机污染物、复杂有机污染物、颗粒状污染物;按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征可分为:感官污染物、卫生污染物、毒理学污染物、综合污染物【8】。

按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自然属性可划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又根据产生各种污染的部门和活动划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矿业污染源。从我国地下水现状污染情况看,地下水污染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

按污染的几何形状特征可划分为:点污染源、线污染源,面污染源,按污染物的运动特性划分为:固定源、移动源。

2.2.1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指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对大气产生严重的一次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又会随降雨落到地面,随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工业废水、工业酸洗污水、冶炼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直接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硫铁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及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地下填埋隔水处理不合格,经风吹、雨水淋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降水直接渗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过程下渗至地下水中,形成地下水污染。

2.2.2农业污染源

2.2.3生活污染源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量激增,由于无害化处理率低,造成对陆地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我国每年累计产生垃圾达720亿吨,占地约5.4亿平方米,并以每年占地约3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重围之中【10】。由于填埋技术的落后和选址不当,这些废物在生物降解和雨水淋滤的作用下,产生CL-、SO42-、NH4+、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悬浮固体含量高的淋滤液,并产生CO2和CH4,这些垃圾的随意堆放,最终以污水形式补给并污染地下水,特别我国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广大地区【11】。

2.2.4采矿活动污染

由于采矿活动破坏了原有地质结构,使氧化环境加强,经过一系列反应,使水呈酸性会形成PH值低于6的酸性矿井水,酸性矿井水会下渗污染下伏含水系统,或者经排水污染地表水水源。同时由于矿坑排水降低了地下水,使原来处于饱和带的矿体岩转化为包气带,有些难溶矿物可转变为易溶矿物,经过风化、雨水渗入淋滤,或由于暂时停止抽水,水位回升时的溶解,是矿区地下水中增加某些成分,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此外矿区大量积存露天堆放的含硫化物等有害成分的煤矸石和废渣,经同化、淋溶、水蚀作用,形成酸性水流流入河道,渗入地下,使河川径流和浅层地下水遭受污染【12】。

2.2.5自然污染

有些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我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全国约有1亿多人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使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砷中毒(皮肤癌)、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地方病困扰。

2.2.6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污染

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大面积的降落漏斗,改变了动力条件,引起水质不佳的浅层水越流补给深层水;同时含水层漏斗部分的氧化还原条件增强,促使土体中有机物分解,使二氧化碳分压增大,加之生活污染物进入土体,污染物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也使二氧化碳分压增大的复合作用,促进土体中难溶的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钙、镁离子转入地下水中,这是漏斗区总硬度升高的重要原因。

3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修复技术

鉴于地下水有机污染的严重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学者研究设计了许多修复地下水污染物的方法。一个污染现场的修复必须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可溶性羽流性污染及污染源区。

通常所说的“污染控制”是指采用各种防护策略和工程措施控制污染源,使其进入地下水系统的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或者是把已污染的地下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扩散到未污染区【13】。选择修复技术时必须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种类,站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源区的特征以及表层污染物的位置等方面的因素。

通常用于处理地下水污染问题的修复方案有:1、源区的彻底清除(即挖掘清除)2、源区或羽流的遏制(如设屏障、液压控制)3、质量缩约法(生物修复法、土壤蒸汽萃取法、自然衰减法)。决定任一修复系统最终成败的关键就是看它直接的处理能力。

3.1污染源控制方案

因为常规的泵吸系统有它的局限性,人们越来越对主要用来孤立源区域限制羽流迁移的物理控制方法感兴趣。保护壳的设计原理是用物理方法遏制或水利控制的方法来控制地下水表层污染物的蔓延。保护壳通常局限于池塘、储水池或垃圾填埋场泄漏的源区域,或者用于与一个已经污染的地下水源紧密连接的源区。水压或水力控制法常用在通过一系列围绕在源区的井来进行注射或泵吸的地下水区域或有急速羽流存在的区域。物理控制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从当时环境中把已经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分离出来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向下迁移。

3.1.1挖掘去除法

通常挖一条凹渠来去除受污染土壤,或者安装抽水井来控制羽流,并把挖掘出的污泥运到安全地点进行处理,如垃圾填埋场或地表人工湖。一般来说在大多数领域已不再允许这样的做法。挖掘和移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方法具有局限性,当污染物延伸到地表深处,或污染发生在大型建筑或设备下部以及存在非水相流体,不可能整体移走污染物。

3.1.2堤坝拦截地下水涌流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修建拦截地下水涌流的物理屏障来容纳受污染的地下水或沥出液,同时可以阻止未受污染的地下水进入污染的区域,主要有:泥墙、帷帐式灌浆、打板桩、紧密衬层或土工膜。泥墙屏障施工时必须挖掘出一条围绕在污染区域的狭窄渠道,且受地层条件限制较大。帷帐式灌浆屏障施工时注入浆液的速率必须控制好,且只有当土壤中砂粒尺寸过大时化学或微粒灌浆才是最为有效的。打板桩屏障施工时应注意施工时使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粗糙致密的原料。衬层法施工时应根据土壤和污染物的性质来选取衬层,并根据条件考虑是否需要与地表水控制和保护壳结合使用。

3.1.3地表水控制

地表水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地表水渗透效果来改变污染区域的污染物垂直迁移路径,通常可以和其他地表保护壳方法来结合使用。

3.2水力控制和泵吸处理系统

地下水污染的水力控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和地表电位,以阻止污染向站点外排放,通过去除污染物来减少迁移的速率,或者用泵吸和注射井联合的方法将羽流限制到一个低电位。这种方法要求对总井点和水泵的维护比较高,并且要求必须对泵吸到地面的污染水都进行生物处理或物理处理。最后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处理过的地下水进行排放,可以排入地表径流、回灌到地下或用于当地供水等。

这种技术适用范围广,对于污染范围大、污染晕埋藏深的污染场地也适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①当非水相溶液出现时,由于毛细张力而滞留的非水相溶液几乎不太可能通过泵抽的办法清除;②该技术开挖处理工程费用昂贵,而且涉及地下水的抽提或回灌,对修复区干扰大;③如果不封闭污染源,当停止抽水时,拖尾和反弹现象严重;④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以确保地下水的抽出和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同时还要求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监测。

3.3生物降解

又称生物修复法,生物修复法是采用诸如提高通气效率、补充营养(对石油污染而言,主要是补充N、P),投加优良菌种、改善环境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降解活性水平,以促进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环境的目的。

生物类群可把生物修复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生态修复,而微生物修复是通常所称的狭义上的生物修复。

根据污染物所处的治理位置不同,生物修复可分为2类:原位生物修复(in-situbioremediation)指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异位生物修复(ex-situbioremediation)指移动污染物到反应器内或邻近地点采用工程措施进行。异位生物修复中的反应器类型大都采用传统意义上“生物处理”的反应器形式。

3.4土壤蒸汽萃取法

不饱和区域在决定地表下污染物传输和修复的动力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蒸汽萃取目标在于从不饱和区域中去除不稳定污染物,并使污染物从水蒸汽、NAPL和水流相态中去除。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受污土壤造成尽可能小的扰动,能用标准设备来构造,具有成本效益。它运行能否成功取决于污染物从非水相和水相到气相的转换速率。需要考虑的变量有:(1)污染物的特征;(2)站点的性质。

4小结与展望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及预防措施展开深入的研究。对于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要查明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努力开发研究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对于没有污染的区域,要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发生。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地下水环境的洁净与安全。

[1]薛禹群,张幼宽.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双重意义[J].环境科学学报,2009,(3).

[2]罗兰.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Burkart,M.R.,Stoner,J.D.2007.Nitrateinaquifersbeneathagriculturalsystems.WaterSciTechnol.56(1),59-69.

[4]熊玲,鄢贵权.浅谈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贵州科学,2009,(4).

[5]Hussain,I.,Raschid,L.,Hanjra,M.A.,Marikar,F.,&VanderHoek,W.2001.Aframeworkforanalyzingsocioeconomic,healthandenvironmentalimpactsofwastewateruseinagricultureindevelopingcountries.WorkingPaper26.Colombo:InternationalWaterManagementInstitute(IWMI).

[6]王贵玲,蔺文静.2003.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及其整治.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2(2):163-166

[7]JulieStauffer.WaterCrisis[M].sciencepress,2000.

[8]吕书君.我国地下水污染分析[J].地下水,2009,(1).

[9]王慎,臧继冬.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与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2010,(13).

[10]赵章元.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J].环境经济,2006,(4).

[11]杨强,李金轩,丁伟翠.浅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危害及防治[J].地下水,2007,(3).

1.1化肥污染

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已达4637万,t占世界化肥施用总量的35%。按播种面积计算,平均每公顷化肥使用量达到400kg,是美国的4倍,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225kg/hm2)的2倍,而我国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35%左右,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5~10个百分点[1]。河南省土肥站一项调查表明,河南农民施用的化肥中,只有1/3被农作物吸收,1/3进入水源,1/3沉留在土壤中。

1.1.2对土壤的污染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一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使土壤中有机质不断下降,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施用肥料的问题可概括为“三重三轻三低”,即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利用率低;重用地,轻养地,土壤有机质低;重产出,轻投入,施肥效益低。建国初期,我国大部分土地有机质含量是7%,现在下降至3%~4%,流失速度是美国的5倍[3]。

1.2农药污染

化肥的超量使用已经导致我国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加剧,而农药的滥用又致使其在环境及农副产品中的残留现象日益严重。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t(原药量),集约化农区施用水平,每公顷低则300kg,高则达450kg剂量水平,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多余的药液进入了水体和土壤及农产品中。而且我国农药使用中以杀虫剂为主,占农药总用量的78%,其中,又以甲胺磷、敌敌畏等毒性较高的品种使用最多。目前,在蔬菜上使用过高毒农药的种植户已占到32.8%,令人忧心的是,我们的农药施用量每年仍以10%的速度递增[3]。

1.2.1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一些粉剂农药喷撒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液体农药又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源、水生物,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饮用水源;而一些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残留期长的农药,施用以后又给土壤带来污染。另外,农药除了能杀死害虫外还能杀死很多害虫的天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尤其是害虫有惊人的繁殖能力,并且很快能产生对某种药剂的抗药性,而害虫天敌的这些能力反倒不如害虫。

1.2.2对农产品的污染一些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使农产品所含的各类有害物超标,直接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2002年初对南京市部分农贸市场农产品的抽样检测数据显示,农药残留不合格率青菜为60%,黄瓜为20%,韭菜为70%,大米为80%,面粉为50%。这是在冬季施用药肥数量较小的情况下的检测数据,到了夏季,农产品尤其是叶菜的农药残留不合格率将更大。另外,使用不当会导致化学农药在生物体内富集。由于生物对农药有积累、浓缩、富集作用(即生物不断从环境中吸收含量很低的农药,在体内逐渐积累起来,使体内的农药含量越来越高。),若人类长期食用这些体内农药含量很高的粮食、肉、禽、蔬菜,也会使有毒物质在人体内富集。美国禁止使用有毒农药DDT已经20多年,但还能在今天的青年、孕妇的乳汁中检验出DDT的成份,这便是农药在生物体富集的恶果。

1.3农膜污染

1.4废弃物污染

我国养殖业盲目的集约化、城郊化,种植业粗放的省工、高效的发展模式,使每年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业废弃物,其中农作物秸秆6.5亿,t畜禽粪便及粪水19亿,t蔬菜废弃物1.0亿,t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t[4]。

1.4.1农作物秸秆的污染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秸秆已不是主要燃料,而农业连年丰收,秸秆越来越多,但其综合利用滞后,秸秆相对过剩。另外,由于复种指数提高,农民为抢农时不得不就地燃烧秸秆。过度施用化肥使土壤中有机质不断下降,而大量焚烧秸秆又使大量的有机养分以气体的形式失散到大气中,既造成了空气的污染,又造成了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目前年产秸秆约6.5亿,t还田的只有1亿多,t还田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像农业大省河南,每年几乎有一半的秸秆被烧掉[5]。

1.4.2畜禽粪便的污染近几年来,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面源污染源。如养殖1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1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达14000多家,每年排放的粪水及粪便总量超过19亿t[6],由于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倒入河流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在污染了水源的同时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另外,由于近年来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畜禽粪便中许多微量元素也对环境造成污染。北京近郊禽畜养殖场排放的有机物污染,相当于全市工农业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的2~3倍。在黄浦江流域,禽畜粪便中COD、总磷、总氮等污染占了全流域污染物总负荷的36%以上[7]。

2我国农业污染产生的原因

2.1单个农户分散经营与绿色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2.1.1分散经营导致的粗放经营模式与国外规模化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相比,我国的具有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效率低等特点。我国有2.4亿农户,每户平均0.69hm2土地,每个农业劳力人均0.29hm2;而美国,每个农业劳力耕种面积为66.81hm2,加拿大为109.71hm2,我国为0.29hm2。由于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极其有限,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不通,加大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就成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在陕西省杨凌区调研过程中,87%以上的农户认为作物收成的好坏施用化肥是关键,化肥价格不会影响到他们对化肥的施用量。事实上,近年来化肥价格一直在上涨,而我国的化肥消费量也一直在上升,平均每年增加150多万t。在一些地方,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农民为维持农田生产能力,更加依赖于增施化肥,使农业生产呈现出“过量使用化肥污染环境土壤结构恶化地力下降追加化肥施用量”的恶性循环,既造成环境污染,也使农业成本逐年上升。

2.1.2分散经营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受阻,广大农户仍在延用旧有的粗放经营方式①我国现行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很大一部分是靠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因此,小规模、分散经营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技术的投资收益率,阻碍了农业无公害技术的顺利推广。②单个农户分散经营加大了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农户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防治农业污染,农民应该是“主力军”,然而,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使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在最近的20年间,只有不到15%的家庭接受过农业生产培训,有的地方多达40%的家庭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庄里有任何推广活动[8]。因此,在90%的化肥的包装上没有施肥指导说明,不少化肥和农药包装上的说明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况下,农民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存在大量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仅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还导致了严重的面源污染。③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由于获利少,农村中文化程度高的、知识面广的年青人纷纷离开农村,到经济发达地区经商或打工,转向非农业生产,使农业技术推广更加困难。

2.2农业污染不受重视,环保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检测技术水平不高

2.3“非点源”特性导致农业污染控制工作十分困难

2.4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绿色农业生产缺乏利益推动

1989年77%的美国人根据公司的环保信誉购物,84%的美国人希望购买无污染的水果蔬菜,67%的荷兰人、82%的德国人和50%的英国人根据商品对健康和环境是否有利来选购农产品[9]。这表明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绿色价值观和绿色产品偏好已经形成,而我国的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环境问题仍缺乏危机感,还没有树立真正的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在我国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消费者对绿色农副产品需求不够旺盛,致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不足,尚未形成应有的规模,产品结构单调,技术水平较低。除奶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产生内蒙古伊利、蒙牛等一批知名品牌外,其他多是小规模生产,更未形成品牌效应。调查显示,目前各大城市中的商场、超市,绿色农副产品的上架率不超过10%[10]。

3治理我国农业污染的对策

3.1通过绿色扶持政策弥补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不足,提高农民从事绿色生产的积极性2005年1月26日,欧盟在卢森堡就欧盟农业政策改革达成协议,内容包括废除将农业补贴与农产品产量挂钩的做法,将农业补贴额度与环保和食品安全等标准挂钩,并向农民提供一次性补贴;英国也已从2005年4月开始,对农民保护环境性经营首次给予补贴,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相呼应。我国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导致农民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利润较发达国家低,困难较发达国家大,因此,要保证农民从事绿色生产的积极性,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由政府加大对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家庭和个人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民积极从事绿色农业。

3.1.2通过补贴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环保部门应联合财政、计委、经贸、工商、税务、水利、银行等部门向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扶持。例如,将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经费重点扶持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企业实行优惠的租赁、征用土地及税费政策;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等政策。通过对企业进行各种方式的经济补贴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利润。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诱导下,企业会竭尽所能地扩大再生产来追求更高的利润。通过“绿色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绿色农产品需求增加绿色农产品价格上涨从事绿色生产的农户收益增加”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户得到间接的经济补偿。

3.2通过“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合作组织对农民的指导代替传统的农业推广机制

3.2.1通过“参与式”农技推广模式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动农业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在农业技术的选项、计划的制订以及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强调推广对象作为项目主体的重要性,并十分重视其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推广人员与推广对象必须进行全方位的交流,让农民积极参与推广过程,和农民一起总结生产经验,讨论共同关心的生产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产生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并根据他们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以推广人员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对其工作的满意程度为标准来确定推广人员的收入水平。最终确保双方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

3.2.2通过合作组织与绿色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对接,引导农民从事绿色生产单个农民即使有从事绿色生产的想法,也苦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正规的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而无法尝试。但如果对农村的合作组织加以有效利用,让其上连绿色生产技术及生产要素的提供单位,下连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或绿色农产品销售市场,就可以在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打开产品销售通路,既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实现了农民增收。

3.3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调控和引导“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经营模式的建立

3.3.1引导传统的生产模式向绿色生产模式转化

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实施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指导性文件。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标准体系与检测体系及有关的法律、制度。①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分级分等、检测判定等一系列质量标准,努力形成一套与国际要求相一致的农产品标准体系;②要加快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没有检测体系,绿色农产品难以认定。标准体系的建设与检测体系的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3.2引导农业经营向循环经济经营模式转变

关键词农业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广西隆安

隆安县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西南,全县农业人口占80%以上。农民以香蕉等作物种植收入为主要收入,是典型的农业县。长期以来由于存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隆安县农业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影响农村、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和谐发展。通过分析隆安县的农村环保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综合治理对策,保护和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隆安县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1.1农业环境评价和产地认定工作

近年来,隆安县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现状得到初步好转。截至2009年底,全县已通过农业环境生产基地无公害认定面积9874.5hm2,从产地源头有效控制了农业投入品对生产环境的污染。

1.2入侵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2005年以来,隆安县对全县的红火蚁、非洲大蜗牛、蔗蝙蛾、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全面普查,初步确认隆安县没有发现红火蚁、蔗蝙蛾等疫情。同时,隆安县还宣传发动群众对右江沿岸滋生的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等采取人工清除、喷施化学除草剂(如草甘膦)的方法进行灭除,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紫茎泽兰的扩大蔓延。

1.3农业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农业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切实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的监测管理是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2008年完成了隆安县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以及2008―2010年度普查数据更新工作。2007年以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赋予的职责,隆安县切实加大了农业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一方面加强定位监控点的建设。由国家农业部布点,在那桐工区化工厂周边设立农产品安全监测点,开展厂区周边土壤、水样和农产品的污染监测;另一方面认真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2005―2009年全县共查处农业污染事故36起。

1.4加大先进施肥技术推广力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农作物专用配方肥使用。二是加大有机肥使用比例。重点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恢复和发展冬绿肥生产、积造农家肥等。三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改进施肥方法,掌握适时的施肥适期,使有机肥的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1.5推广绿色植保新技术,推动隆安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环保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

2009年隆安县农业生产总共施用氮肥(100%纯量,下同)12919t(氮),磷肥4029t(五氧化二磷),钾肥11293t(氧化钾),农药180t(100%纯量),平均施用农药1.08kg/hm2、化肥(氮磷钾)47.07kg/hm2,分别是1995年施用量的1.5、1.2倍。由于安全用药、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不高,喷洒的农药实际附着于作物上的仅30%,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5%左右,其余未被利用的化肥与农药以不同途径分散于环境介质中,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

2.2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

2009年隆安县农膜使用量为140.18t,残留量为81.72t,年残留率达58.29%,也就是说有超过1/2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由于农膜材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长期残存,覆膜5年的农田平均农膜残留量可达12.3kg/hm2。而残膜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隐患。

2.3秸秆及农作物副产品综合利用乏力

2009年,隆安县秸秆资源总量达到8.73万t,其中42.75%的玉米、水稻秸秆还田,36.34%的秸秆用作畜牧饲料和农用堆肥。由于综合利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目前约有20%的秸秆和10万t木薯秆(非作物秸秆)尚未很好地利用,被弃或者直接露天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到航空、高速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行,同时污染水体,影响农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卫生。

2.4农村生活污染日益突出

隆安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因人口居住分散,与集镇居民区相比,村屯缺乏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的处理存在盲区,其通常被随意抛在道路、河流、农田附近,严重污染农村水源和土地。

3农业环境面源污染原因

一是各部门尚未建立分工协作的机制,未把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无法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二是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针对农业环保监督和执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农业环保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三是占主体地位的仍是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和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问题。四是农业生态研究和面源污染防治的科研攻关滞后,目前尚缺少适宜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技术,无法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复杂性、系统性以及投入不足等困难,使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五是资源化利用、绿色食品、农业标准化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亟需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健全。六是许多农民一味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和劳动强度最小化,农民还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加剧了农业环境污染。

4加强农业环保的对策

4.1切实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大力推进“生态隆安”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这同时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课题。要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复杂性,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发展生态农业,防治面源污染”的观点,将其真正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1]。

4.2广泛宣传教育,强化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测

要充分发挥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因地制宜多层次、多形式地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尽快完善县乡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提升监测检测能力,建立起高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以及重大农业面源污染事故监测体系[2]。

4.3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化肥,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靠科技进步,防治农药、化肥污染。严格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切实有效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加快推广高抗病虫害品种、生物防治、性信息引诱器、防虫网和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加强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以及农膜、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4.4加强法规建设,依法控制和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为保证有人执法、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应当做好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目标,促进土地使用权的集中,通过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等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行集中治污。建立农药、化肥等农产品市场准入、化学投入品和安全追溯制度,充分借鉴和大胆吸收发达国家在防止农药、化肥过量投入的成功经验,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3-4]。

5参考文献

[1]史建霞.农业环境污染及污染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3):70.

[2]王农.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一些思考――继承发展与创新[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27(3):20-22.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处理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出现了一个新趋势:环境污染正从城市迅速扩散到农村。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影响。

1农村生产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典型表现和成因

1.1水土流失严重

数据显示,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约为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公里,风蚀191万平方公里。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侵蚀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按流失强度分,全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中度为80万平方公里,强度为43万平方公里,极强度为33万平方公里,剧烈为38万平方公里。

经过治理,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36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90年代末的356万平方公里。10年间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了11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减少了14万平方公里,但风蚀增加了3万平方公里。从数据可看到,我们依旧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和压力。特别是在农村,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全国约1/3的农田存在明显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相当严重,由此造成农村河道淤积,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1.2水生态环境恶化,点源、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水生态环境破坏,加重了农村水环境的恶化。造成农村水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2.1农村乡镇企业污水。现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在城里不准生产了,就转移到农村来。厂里排出的污水、废气,常把农民的鱼给毒死,把果树熏死。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水质超标、灌溉面积盲目发展,已经造成土壤、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直接危害着污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九五”期间,全国受城乡工业三废危害的农田达667万hm2,不适当污灌已使66万hm2耕地受到污染。

1.2.2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水污染。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使化肥和农药残留物被雨水淋溶后随径流进入水环境,而造成水体污染。

首先,滥用化肥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因大量施肥而引起N,P等营养物的流失所致。据统计,在美国进入地表水体46%的沉积物、52%的TN、47%的TP来自农田径流,美国河川污染中将近65%的河川污染是由农业和非生产活动造成的;在欧洲,一些乡村农业活动造成的N、P污染分别占全部污染的70%~80%和30%以上。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施用量已达每年1亿t,其中50%~70%的化肥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按平均计算,我国农村化肥施用量为20815kg/hm2,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倍多。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农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8200多万人饮水困难。多年来,由于农业上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化肥已成为农村环境中一种主要污染物质。施入土壤中的各种化肥,只有一部分为作物所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有的从土壤中流失,有的长期残留在土壤中,有的则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去了。对农作物不合理的大量施用化肥,不仅导致营养物质的损失,降低肥料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而且还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一种掠夺性的开发。这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增收,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同时也给农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其次,滥施农药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许多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的高产和防治病虫害,大量地滥用高毒农药。滥施农药首先是造成大气的污染:喷洒农药时,雾状或粉剂的微粒漂浮在大气中,造成对大气的污染;其次是造成水体的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通过施药时散落在田间的农药,随灌溉水或雨水的冲刷,流入河道、湖泊和海洋;再次是造成对土壤的污染: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施药时,大部分农药降落于地表,附着在作物体表的农药,也会因风吹雨打降落于地表。另外,药剂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则使农药直接进入土壤中。大气中的农药,也会随雨水降落而污染土壤。种种原因最后只能是造成农作物产品的污染以及对其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可逆破坏。

1.2.3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一直以来,我国农业有机肥的利用率一直不高,大量畜禽粪便未被利用,堆放在户外、路边或粪池内。粪尿产生的恶臭性气体,释放于空气中。粪尿中的部分水自然流到低凹处,形成臭水塘,或经雨水冲刷排入河流。污水中含大量腐败性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水体变成厌氧分解,使水体变黑变臭。自然堆放的畜禽粪便除使堆放场所空气恶臭以外,并招致蚊蝇的孳生。特别是建设“菜篮子工程”以来,城乡畜牧业规模发展迅速,各地在城镇郊区附近建立了一大批养殖厂,由原来农村的分散养殖变成了集中养殖,由此而带来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

1.2.4农用塑料地膜残留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农用塑料地膜强度低,易损、易破,在农田里使用非常不容易回收。同时,农用塑料地膜又是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又非常难以降解。所以,也随着农用塑料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的扩大,使用年份增加,农田土壤中的农用塑料残膜量不断的在增加。这必然给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水污染特征分析

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虽然农村人口分散,但由于人口数量多,相应配套的生产、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措施严重滞后,使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且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加剧。

农村水污染治理与城市相比,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较大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污染物控制、收集困难。农村面源污染如N、P污染,农药的污染,农业水产养殖污染,地表径流污染等受到的影响因素多,难以控制。农村点源污染表现在乡镇企业环保意识差,技术落后,污染源分散,涉及面广,污染物质浓度高,难以治理,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不准建的排污量大的工厂,在农村有广泛市场,如小造纸、小制革等企业。农村生活污染源分散,难以集中处理,先进的治污技术难以应用。现行的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可能降解任何污废水,但投资高,运行费用大,管理技术要求高,因而在农村难以推广使用。

3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

农村水污染治理应采用全过程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源头污染,减少污染发生量,采用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治理技术,走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相结合的道路。结合农村生态农业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农村气候地理特征,建设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确保农业水肥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业向农村,尤其是环境薄弱农村地区转移。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建立乡镇工业园区,实行乡镇工业污染的集中控制。促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建设农村小环境。

3.2发展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是有效地将污水处理和利用相结合,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显得更加重要。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方法形成的生态工程技术,其生态学原理具体体现为对现代生态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整体优化、循环和区域分异的充分运用。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包括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和污水稳定塘系统。污水自然生态处理技术是农村乡镇污水治理的有效手段。

3.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要充分体现在生态农业过程之中。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生态农业系统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系统,不仅包括生物组成和环境条件组成,还包括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它是这些复杂因素的统一体。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建设可分为两类:一是面上生态农业,包括农田改造、滩涂开发、土地合理利用、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合理安排植物布局、立体种植;二是点上生态农业,农牧林结合的生态农业等。实践证明,只有生态农业,只有符合生态农业系统要求的乡村建设才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并且对减少农业污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生态建设。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整个生态观的基础。只有合理、科学、有序的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才能实现农业生态的协调、平衡。

THE END
1.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一、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是什么? 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主要研究农业经济学、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现代化农业市场的运作与经营理念,进行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营销与综合服务等。例如:粮食、棉花、蚕丝等农产品的收购、运输与储存,蔬菜、水果的网络销售等。 关键词:粮食 蔬菜https://m.gaokao.cn/gk-mb/22/368
2.考研什么是农药学专业考研什么是农药学专业 农药学是植物保护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研究农药化学及农药生产工艺学、农药毒理学、农药制剂学、农药使用技术、农药环境毒理学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在19世纪末已初具雏形。随着农药学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中期有机合成农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https://news.koolearn.com/kaopei/kyzx/37650/
3.期刊介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是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94年9月创刊,1999年正式发行。2003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https://www.plantnutrifert.org/news/qikanjieshao.htm
4.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中化化肥2025年校园招聘会 一、公司简介: 中化化肥是国内化肥行业首家在港上市企业。作物营养业务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农化服务全产业链,销售覆盖中国95%的耕地面积,是中国领先的农资投入品分销服务商。作物营养业务未来将进一步致力于资源与环境友好,满足农业新需求,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全面转型为“生物肥料与土https://nxy.nwsuaf.edu.cn/pub/nxy/jyzd/jyxx/8c0da57938a9498cada1c1a16aefc643.htm
5.区三峰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月宁《中国农资》2016年48期小合作社 干出大名堂——访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峰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月宁,徐晓磊;-中国农资2016年第48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NZKJ201648053.htm
6.传统农业技术(精选十篇)各县区专业市场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拉动作用明显, 以大商贸、大流通和现代化为特征的农村专业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十二五”期间, 要加快县域商品布局与经营模式调整, 努力构建以大型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配送中心为形式的高档次、布局合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lib150.html
7.乡镇年度工作总结政府要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业主、农户、公司应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或奖励,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补助一点,业主农民自筹为主”的办法,以吸引更多的业主投入到林下产业发展中来。同时,通过业主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等模式,不断扩大林下产业的发展规模。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6613039.html
8.卓越精算软件服务中心卓越精算T3精财T7下载登录找锁精算农资集仓储物流管理、往来账款结算、自定义票据打印、连锁、门店、零售、加盟多种业务管理。简单易操作,即使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也可以轻松上手。 标准财务管理系统 集进销存财务一体化,专业全名的财务核算和业务管理,满足不同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 ERP生产管理系统 https://www.zhuoyuejingsuan.com/
9.找肥料的朋友过来看看,这些进口水溶肥冲施肥比较靠谱该公司的产品我曾经在广西云南,山东辽宁市场见过,5公斤包装的零售价120元,卖的很火,据最近朋友反映在辽宁大连出现该公司系列产品。市场表现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市场保护很到位,有专业的销售团队和服务团队,想找特色农资肥料这块产品的朋友值得试试。 15、德国的圃朗特(Planta)公司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29/12/46073016_708260251.shtml
10.潘新全法人潘新全在四川注册的所有公司四川新工商名录? 蓬安县罗家镇秀清农资经营部下载版企业详情报告(12分钟内生成下载) 潘新全(三台县绿洲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建平农资农家店法人) 法人查询: 法人潘新全在其它公司任职情况(实时获取) 所属地区: 绵阳 工商信息: 三台县绿洲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建平农资农家店 地址: 三台县建平场镇 付费查询: ? 该企业法人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sichuan/faren/%E6%BD%98%E6%96%B0%E5%85%A8?amp
11.非瘟下剩余的猪可以养吗?农资资料哎呀,说到非瘟,这可是养猪界的大事件啊!很多养猪户都担心自己的宝贝猪会不会受到波及。那么,非瘟下剩余的猪,咱们还能养吗? 首先,咱们得明白非瘟是啥。非瘟,全名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这病不仅猪会得,还会传染给其他野猪和家猪。得了这病的猪,症状可严重了,从http://xy.bailichun.cn/post/14467.html
12.正确的邮件格式范文中文(必备最新8篇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农资集团”)是全国性的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经营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本级企业,是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企业,总资产3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超过720亿元,化肥等农资销售量达 2500万吨以上。 http://www.paomian.net/fanwen/all/402838.html
13.张功平企业工商信用信息,电话地址查询刘晓冬深圳市全名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张功平:监事2005-03-14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在营(开业) 李龙文广州市艺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张功平:股东2012-12-31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在营(开业) 王瑞存郓城釜庆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张功平:股东2009-03-0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营(开业) https://www.1688.com/xinyong/l-p-D5C5B9A6C6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