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行动教你识别假冒伪劣农资,避免踩坑!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中国商品质量网讯:俗话说:“娶媳妇一辈子,种庄稼一季子。”

无论是春耕还是秋种,对于农资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绝对不能有假。那么,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的时候,如何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呢?中国商品质量网记者在市场监管局有关平台查询整理了一系列的“识假、防假、辨假”等知识,以防农资坑农、害农。

如何识别假劣种子?

假劣种子常见的类型就是假种子和劣种子,假种子是指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其它品种种子,以及种子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或者没有标签的种子;而劣种子是指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种子,以及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种子和带有国家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子。

购买种子要“四看”

一看:看种子的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包装袋上是否标注有种子类别、品种名称、品种审定或者登记编号、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生产经营者及注册地、质量指标、检测日期、质量保证期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和信息代码。

二看:看种子的大小、色泽、粒型、粒色等性状来判断种子的纯度。如果种子差距较小,且很近似,多属纯度较高;反之,纯度低,不要购买。

三看:看种子的保存质量,如有霉变、虫蛀、颜色变暗,说明这种子可能已变质,发芽率不会太高,此种子不能购买。

四看:看扫描标签二维码是否显示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单元识别代码、追溯网址等信息,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是否与包装袋上标注的一致。

如何识别假化肥

假化肥的主要种类有:1.假进口氯化钾;2.假进口硫酸钾;3.有机肥料仿生物肥料;4.国产肥料假冒进口肥料;5.假冒知名品牌厂商肥料;6.以硝酸铵钙冒充尿素;7.以氯化铵冒充复合尿素。

购买化肥要“三看”

一看包装:国家对肥料外包装的材料、规格和封口强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凡是包装袋材质差,易破损的,可能就有产品质量问题。

三看实物:看实物即直观鉴别。过磷酸钙(或称过钙)外观为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掰开块状物,可见其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一般情况下吸湿性较小,因是一种酸性肥料,故可嗅到些许酸味,而且在加热时不稳定,可见其微冒烟,并有酸味。将过磷酸钙放入粪尿中,因其中的游离酸与粪尿中的碳酸铵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加上块状过磷酸钙“蜂窝眼”中的气体排放,在粪尿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因此,农民认为“冒泡子的磷肥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而复混肥料外观为圆颗粒状、条状或片状,因生产的原料不同而色泽不同,主要是白灰色、灰黑色。

如何识别假农药

以非农药冒充农药;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农药所含有效成分种类与农药的标签、说明书标注的有效成分不符。同时,禁用的农药,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而生产、进口的农药,以及未附具标签的农药,有以上情况均按照假农药处理。

购买农药要“两看、一对比、一扫描”

一看产品外观识别:农药质量问题,或因贮存保管不当,产品的外观与剂型不符,发生以下变化的,说明农药质量有问题,可能造成农药减效、变质或失效:

1、可湿性粉剂应该是粗细均匀、颜色一致的疏松粉末,有结块成团的;

2、颗粒剂应该是大小、颜色均匀的颗粒。颗粒大小相差很大、包装袋中有很多粉末的;

3、乳油、水剂应该是均匀一致,没有分层、浮油、沉淀的透明液体。出现混浊、分层、沉淀等现象的;

4、悬乳剂应该是均匀、可流动的液态混合物,长期存放可能出现分层,但经摇晃后可恢复原状。出现明显分层,经摇动后不恢复原状或者仍有结块的。

二看产品标签识别:查看标签上的农药三证(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判断产品是否属于合法产品,以及产品标签的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宣传用语、产品性能等,是否有虚假暗示,可以获得产品中是否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等信息。

1、看产品使用范围:病毒类杀菌剂等生物农药一般只对一类病菌起作用,如果产品标签上标明这种农药具有多种用途,则可能为假农药。

2、看产品标注使用剂量: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蛋白类和寡聚糖类生物农药一般使用量较大,稀释倍数通常在500倍以下。如发现使用量少,稀释倍数大,则可能为假农药。

3、看药效表述: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蛋白类和寡聚糖类等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慢,如标称作用迅速、有速效,则可能为假农药。

4、看产品有效期:微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为活体生物,不耐贮存,质量保证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如果这类产品标注有效期为2年的,质量可能有问题。

5、看产品性能:如果登记的使用作物和防治对象都只有一种,但在产品性能中夸大宣传范围,这类产品极可能添加了其他广谱杀虫剂成分。

对比产品价格识别: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农药,价格会有差异。选购农药时不仅要看农药的单价,还应对比有效成分含量、包装重量等。一般情况下,不要购买价格与同类产品存在很大差异的农药,价格明显低于同类产品的,假冒可能性较大。

手机扫描包装标签二维码识别:合格产品通过扫描二维码应当能够识别显示农药名称、登记证持有人名称等信息,标签二维码应具有唯一性,一个标签二维码对应唯一一个销售包装单位,如果二维码的单元识别代码相同,则为假农药。

如果买到假种子、农药、化肥等该怎么办建议购买农资的时候做好以下操作:

1.留包装,存样品;2.买商品,开发票;3.拍照片、求鉴定。

一旦发现购买的农资出现假冒伪劣质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逐步维权:

1.与经销商协商;2.通过12316等进行投诉举报;3.直接找当地的农业执法部门或法院起诉。

原标题:《【春雷行动】教你识别假冒伪劣农资,避免踩坑!》

THE END
1.农业科普知识了解种植基础农业科普知识案例:印度的一些小规模农民开始采用“三消”法,即消除病菌、动物及其产品以及杂草,以实现生态平衡,并减少化学品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破坏力。 四、适宜季节与栽培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选择最适合种植作物的事实非常关键。这涉及到深刻理解本地气候特征以及各类作物所需光照时间长度等因素。此外,还包括试验栽培模式https://www.382hl43py.cn/news/445859.html
2.农技短视频正确认识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农技短视频】正确认识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 本视频主要介绍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不同性质、各自优缺点。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已成为我国肥料技术政策与工作的核心内容。http://nyncw.cq.gov.cn/wsdw/nyjstg/njsp/202412/t20241202_13849535.html
3.布拖中学首届学生离校五十年后再次返校及布拖县首批知青返乡点滴女同学们也不再是活泼小姑娘,而是青春难回的资深美女。 坐在宽畅、明亮的阶梯教室里回味着读书的情境,仿佛又是一个个孜孜求学的孩童 正襟而坐,像不像当初当学生的样子,回忆从前课堂的精彩,老师凝神挥手的音容。 还没忘记课堂上要发言先举手的好习惯 https://www.meipian.cn/1j7axnce
4.学习大数据心得体会通用12篇“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小课题研究学习模式是把课内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课题为载体,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https://dwxyj.xueshu.com/haowen/69567.html
5.克千克吨的认识反思11篇(全文)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痕迹,只有把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让小学生了解了1千克、几千克与几千千克以后,教师还要结合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对“限载”和“超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抓住机会对学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ldzwq87.html
6.农业资源与环境论文对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了解,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在被访的学生中,13.3%的同学能经常地从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75.0%的学生能在偶尔或个别时候在课堂上受到启发,11.7%的学生基本没有从教学过程中受到启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将相关课程融合在https://www.youfabiao.com/fanwen/21719.html
7.春节文化活动总结示例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谈心、读书读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做"社区小义工";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宣传礼仪知识,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四、http://www.baifanwen.com/like/727fc5c4e9e92ea19f9080ea97b8c397/949919/
8.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范文(通用18篇)但我辖区食品安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我辖区个别食品加工小作坊设施设备简陋,生产加工条简单,食品质量难以保证;二是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还比较缺乏,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对保障食品安全带难度。今后,我辖区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整合食品安全执法监管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知识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45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