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盛大友、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戴声满
时?间:2022-04-26
发布人: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盛大友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根据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安排,现在我就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情况作一通报。
一、基本情况
2021年以来(截至2022年3月,下同),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72件1678人,其中受理审查逮捕517人,受理审查起诉1161人;共批准逮捕341人,提起公诉532人。监督纠正漏捕7人,纠正漏诉15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38件43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10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公益诉讼领域问题线索40条,立案34件,履行诉前程序34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14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站位抓部署,高位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省检察院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把分散在“四大检察”中的检察职能归整在一起,统一履行保护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组织协调。有条件的市县级检察院也分别成立了专门办公室或专案组,目前,合肥、芜湖、蚌埠等7地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二是注重建章立制。制定出台意见,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和检察工作实际的综合履职模式,形成了知识产权全方位立体化保护格局。三是开展督导调研。省检察院与省工商联成立联合督导组,对芜湖、蚌埠等八个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督导调研,就地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倾听企业在自身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难题。
(二)发挥优势抓打击,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三)强化协作抓合力,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制定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督办、日常沟通协调等制度,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领域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程序。二是深挖案件线索。充分运用好“两法衔接”平台,摸排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线索。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8件,行政执法机关已移送38件,公安机关已立案34件,立案率达90%。三是落实沪苏浙皖办案协作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检察协作,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大案要案,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加强协调沟通,努力护航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四是借助“外脑”力量。省检察院邀请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就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举行专家论证会,为下一步正确处理类案提供智力支持。
(四)能动履职抓治理,延伸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触角
案件办理过程中,全省检察机关积极能动履职,努力推进诉源治理、系统治理。一是参与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积极响应省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联席会议部署,对突出违法犯罪开展集中打击,配合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开展“蓝天”“剑网”等专项整治行动,防止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产生重大危害。二是向行业领域建言献策。各地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政监管部门监督管理漏洞,主动向有关单位发出治理类检察建议,督促其在行业标准制定、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等方面积极履职,努力防范侵权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将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列为每年的法治宣传工作要点,通过组织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检察官以案释法,制作微电影、微动漫、微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动形成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创新发展的司法环境和社会氛围。
打击侵权犯罪、强化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目前还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知识产权检察监督履职能力还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二是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检察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办理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能力水平还有差距。
我就通报到这,谢谢大家!
发布人: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戴声满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根据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安排,现在我就近期全省公安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作一通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二、突出主责主业,严打刑事犯罪
(二)强化集群打击,推动大案攻坚。针对当前侵权假冒犯罪职业化、隐蔽化、跨区域等特点,安徽公安机关积极应对新挑战,按照“打源头、摧网络、端窝点、断链条、追流向”工作要求,坚持打大打深,集群作战,立足省内,打击全国,积极向外省提供线索,彻底摧毁整个犯罪链条和生产窝点。厅森林公安局成立情报专班,支撑全省大要案件侦办工作。2021年以来,省公安厅和各市公安局先后组织警力开展跨省办案26次,实施精准打击和全链条打击。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公安部督办的知识产权案件9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7起,向外省提供犯罪线索133条。与其他省份密切配合,先后侦破池州3·31侵犯著作权案件等一批跨区域重大案件,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切实利益。公安部先后5次贺电表扬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加强协作配合,构建长效机制
(一)加强警企协作。省公安厅认真贯彻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主动对接服务,加强警企协作。依托行业协会和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建立打击假酒犯罪交流平台、打击假劣药犯罪交流平台。部署全省公安机关走访对接全省316家驰名商标企业和294家重点农资企业,主动提供法律服务。与正泰电器、合力叉车、古井、中国石化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破获多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
(三)完善司法协作。主动加强与检法机关沟通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案件管辖、法律适用等问题,研究出台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证据指引。与省检察院、省高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若干程序问题的意见》,解决知识产权案件诉讼过程中遇到的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等问题。
当前,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知识产权领域犯罪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传统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仍然突出并且呈现出专业化、网络化特征,侵犯商业秘密、网络盗版等影响创新发展的犯罪活动不断增多,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下一步,安徽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与检察机关密切协作配合,以“昆仑2022”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各项工作,服务创新发展大局,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力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