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到年底了,2019年有不少农药企业的产品凭借其优异的效果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打造出了响亮的产品品牌。自然,也有不少不怀好意的农药小企业在蠢蠢欲动,想要趁机捞钱。
近期,笔者发现了不少被各省市通报的案件,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售卖含量为0的农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无证生产农药等,严重的损害了农户的利益。
线上买的农药有效成分含量为零?
1500亩金乡大蒜近乎绝产,当地农药管理站站长表示,因用了从某电商平台上购买根部杀菌剂——含量为0%的多菌灵,产品发自河南延津,该产品上的标称企业已否认是公司生产的,那么,这就可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目前,公安部门已介入该案件。
尽管,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基本事实已经清楚。
为何含量0%的农药能够流通?
该电商平台是否对在该平台上流通的农药拿出应有的审核机制?
在该平台上搜索“80%多菌灵”,搜到了几十家有货的商家,但未看到涉事的那款多菌灵,价格不等,销售的商家有农资店、植保店、农药厂等,发货地涉及全国各地。
所以,究竟是谁生产了这批“农药”?标称企业被恶意仿制的农药还有多少存货?
无独有偶,在福建建宁县也有一农资经销商在网上购买了7000包农药产品,部分分给农户使用,用来防治稻瘟病,结果却收到假货,经过鉴定,未检出有效成分,属于假农药,水稻制种减产或绝产损失面积为69.8亩,受损金额16.4万元。网店店长先后办理多个农资淘宝店铺,在网上从事农药销售经营活动。现该案已结,因销售假农药被建宁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3万元,作案手机予以没收,扣押的假冒农药1733包依法处理。
此外,湖南常德两个农资经销商也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假冒某山东公司生产的80%多菌灵农药,最终其中一家农资店自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生产企业采购农药的行为违反了《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常德市农业农村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万元。
这些只是农资头条搜索到的案件,还有多少未被曝光,不得而知。
线上卖买农药一本万利?
农资市场越来越难干,产能过剩、利润压缩,对于大多数的农资人来说,线下农资难卖基本成为共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化,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亿万农民手中,大家对于电商不再陌生,农户、经销商在线上卖买农资非常便利,这种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利的。网销农药等凭借低价、到付等手段圈到了一波刚需消费者,然而,因农药是特殊的商品,本身就真假辨别较难。碰到开多个线上农资店的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药害,销售者一关了之,消费者就很难拿到赔偿。至此,电商平台上买卖农药就存在了死角。
平台的对于销售者的资质审核、产品本身的兼管都在摸索中,有不少钻空子的人常年混迹在电商平台之上,也因此,有不少经销商和农户更容易收到假冒伪劣的农药。
不仅如此,不少农药产品都是液体状态,对于包装运输的要求较高,远距离运输后,液体的农药如何才能完好无损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农资电商?
未来,电商平台上的监管是否会进一步动作,有待持续观察。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线上卖农药卖的好的,一定还是线下做的好的品牌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