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被一条上了热搜的新闻给吸引住了,大致在讲一位90后年轻人带领了一群农妇组建的自媒体团队,月收入破百万,运营得风生水起。可以通过下方的视频了解下这位年轻人和他的自媒体:
在城市里的网友这下可按捺不住了,一部分人表示惊讶、佩服,笑着调侃道还招不招人;另一部分更多的声音,是在为网络上内容的质量而担忧。
津津乐道讽刺和调侃的:
更多的,是无法认同和批评:
3.配图质量欠缺:和上一点一样,这些配图的质量水平,可能就是某位没有任何美感、摄影技术的网友朋友圈照片,还不带滤镜的那种。
《家里喜得千金,外公不远千里来祝贺,送的礼物让人佩服》,传说中拿到23.8万阅读量的爆文。↑
既然对于城市人民来说如此不堪入目的所谓“爆文”,会爆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读着古诗词能够嗅到一股历史感,农村人看着平日里话语转换的文字,虽没有任何文字修饰、逻辑可言,但这种亲切感仿佛在刷隔壁王大婶的朋友圈。也的确应该大部分农村网友是在自己朋友圈里看到的这些转发内容,像接力棒一样地继续在自己朋友圈里传播下去。
虽然说,不同层次看的内容不同。就像过去的纸媒时代,有萌芽、读者、故事会等等,都是针对不同阶级或是年龄段的内容,但是谁也没说更接地气的故事会销量就会比别的差,但至少他们都具备媒体的资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