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最能带货的主播,变成了一群“珠光宝气”的中年男人。
新抖数据公布的抖音主播带货榜单显示,7月带货销售额前三的主播都来自珠宝文玩领域,分别是:新疆和田玉老郑、小北珠宝严选、云上珠宝,前两名主播的月成交额(GMV)均破5亿元。
不过,珠宝商家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今年2月,新疆和田玉老郑就已经潜入TOP10,随后在3月、4月成功跻身前三,5月更是力压一众头部主播登上榜首。
珠宝商家在抖音月销榜上前十中占五席
一面是形势大好的高增长、高业绩,另一面却是令人惊讶的高退货率。珠宝商家们究竟是如何在抖音起势的?平台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又为什么会是珠宝?
7000亿规模的珠宝玉石市场,线上交易比例逐年走高。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22年线上珠宝首饰销售总额约为2350亿元,同比增长27%,占据总销量的1/3以上。
因为珠宝多以非标品形式出售,经过代理商层层加价,终端售价往往很高,过去消费者能接触到的购买渠道也比较有限,集中在百货商店、珠宝专卖店等。
珠宝行业在抖音的崛起,是平台与商家们的一次双向奔赴。
兴趣内容能激发出“闲逛型”的需求,借由直播间引导冲动消费。这种直接面向用户的DTC模式,也让不少源头型的原产地商家拥有了价格优势,触达到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而抖音之所以瞄准珠宝行业,也有其自身考量。
电商直播的下半场,进入了去头部化、去中心化时代。抖音自日活突破6亿后增速放缓,为让这些存量发挥出最大的商业价值,必然要打造一个更多元化的直播生态。超头部主播能够贡献的GMV始终有限,平台更希望看到百家争鸣的局面,以更多中腰部、长尾主播带动大盘的增长。
而珠宝、玉石、金饰类的商品,与美妆和食品一样自带内容看点、具备展示价值,又属于高客单价类目,即便不是刚需品,也能在流量加持下促成亮眼的GMV数据。
从人群上来看,珠宝行业的核心用户年龄层偏高,而抖音上中老年群体的比例在大幅增长。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抖音人群画像中41岁以上中老年用户占比为36.3%,51岁以上占比18.4%。
“人气高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拿到精准流量。”
这是平台流量机制的变化,为更多中小商家的生意爆发带来了新的可能。更何况,珠宝行业本就是平台重点扶持的对象。
2022年,抖音电商在珠宝潮奢行业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宝藏计划”和行业会员“珍宝大玩家”,助推珠宝潮奢行业的发展。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抖音电商珠宝潮奢行业生意体量达千亿级,过去一年中珠宝潮奢高货GMV增长超54%。
平台的重磅加持为珠宝行业的破圈创造了条件,从商家们自身来看,在直播带货上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方法论。
新疆和田玉老郑,在自己的账号首页这样为自己定位:“把玉石珠宝做到平民价,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玉、喜欢玉,都能戴得起玉。”
但进一步观察老郑的货盘,商品的价格区间跨度非常大,单品最高价超过3万。真正能让老郑坐上带货榜单第一名宝座的,是那些单价数千乃至过万的“高货”。
《天下网商》于8月9日晚间打开老郑直播间,一款售价4980元的和田玉手镯,下单人数近900人后下架,销售额近460万。热浪数据显示,近30天老郑直播间销售额最高的商品为售价3.2万的和田玉碧玉粉青圆条手镯,售出491个,销量达911万。
这些高价低频的珠宝玉石,获得高转化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打造好主播的信任人设,二是要做好直播间的商品呈现,以源头价格优势提高转化率。
有珠宝商家表示,“直播带货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信任和交互。”因为市场不透明、行业存在信息差,打造主播的靠谱人设至关重要。
同时,多数珠宝商家都注重直播间的装修、打光、氛围,呈现珠宝玉石的光泽和品质。老郑直播风格质朴,画面多为产品特写,时不时用手电照一照,讲解核心卖点之余,强调高性价比宠粉,“高货给你39.9,多一单都没有”,号召用户快速“上车”。
因为入行门槛高,普通消费者很难鉴定珠宝玉石的商品真假和品质。
以翡翠为例,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的说法,而翡翠的“种水”分玻璃种、高冰种、糯冰种等十余种,颜色、镯型、瑕疵、圈口等因素均影响价格,非专业人士难以甄别。
去年“3·15晚会”上,珠宝玉石乱象曾被点名,报道称有号称来自“珠宝工厂”的主播探访缅甸玉石市场,而所谓探访实际是自导自演,场景其实是在写字楼内搭建。
为确保珠宝品质过关,抖音电商在多地建立了质检仓储一体化运营中心(QIC),这些质检中心往往就设在当地珠宝批发市场基地内,商品在线上成交后将直接送往这些质检中心,经过鉴定合格后出具证书,再发货给消费者。不少商家也会在主页标明,“天然珠宝质检发货需要3天左右,请大家耐心等待。”
然而在这样的质检监管流程之下,珠宝行业的退货率仍然令人震惊。
引发#抖音珠宝商退货率90%#这条热搜的珠宝商家,晒出的成交额截图显示,成交额143万,退款115万,超过同行同级81.15%的商家。
但有人士业内表示,只要网购所谓的天然珠宝玉石,退货率就会非常高,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抖音。珠宝鉴定师张东方也指出,“珠宝类商家退货率80%以上是正常现象。大部分退货是因为货不对板,讲的是一个,发的是一个。”
直播间的美好滤镜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声称对翡翠“祛魅”的某用户表示,在直播间买过一次手串,到手之后发现区别很大,在直播间的特殊光源下,珠子明显更绿、也更透,容易让人“上头”。
“抓住消费者情绪的可能并不是产品,而是内容,冲动下单并未真正激发出真正的消费需求,当滤镜不复存在,这阵也情绪过了,自然就会退货退款。”
而令诸多商家感到不满的,是平台的流量分发机制问题。
有自称“文玩抖商”的微博用户还指出,“抖音最奇葩的就是纵向推送,用户拍完了马上给他推同类,人家看到更便宜的,管你什么质量不质量,先退就对了。”
这门备受争议的生意,在平台资源加持下找到了爆发的契机,但又因其品类特性与流量机制而受限。
抖音电商也在思考对策。本月,其针对珠宝玉石类商品推出“先鉴后发”的标签服务,由QIC鉴定过的商品将被打标,披露于用户端交易的全链路。
对平台而言,在监管流程、推流方式、消费者权益保障和服务体系上做出迭代进化,平衡好商家、平台与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利益,看似繁荣的珠宝生意才有可能做得更健康、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