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主页放的都是@韩红照片,主页签名也是正能量满满的样子。
传播爱!传播韩姐姐正能能量!
但点进主页上的「个人作品」后,我却发现了一丝猫腻:这些账号,不但单个账号的视频大同小异,甚至不同账号之间的内容、风格也大同小异。
而且,ID名称也非常奇怪,几乎都类似于:@韩红小跟班、@Da爱韩红、@Da爱
韩红……
另外,这些账号橱窗内的商品也差不多,都是《鬼谷子》、《狼道》一类的畅销书,以及一些减肥茶或者日常用品。
其中,有两家商品橱窗的商品甚至还一模一样。
如果你也使用抖音、快手,相信你一定也经常会刷到这样一种视频:
他们视频并非原创,画面剪辑粗糙;
语音生硬,甚至通篇都是文字转录的“机械语音”;
内容单调,很多都毫无质量可言,堪称“沙雕”……
就比如很多类似“生活小妙招”、“生活小技巧”的视频,内容就堪称侮辱智商:
嗯,你可以用胶枪“画”一个出来,这样你就拥有一个新勺子啦!!
哈兄弟,你就不怕这有毒吗这直接吃胶……这是要毒死我们嘛
然而,当你低头一看点赞量,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在抖音、快手上,这样的视频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实际上,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营销号视频”。
它们就好像有一条视频流水线,靠着各种野路子,不知疲倦地生产着垃圾视频,然后上传。最终,让抖音、快手垃圾视频泛滥。
首先是名字,不单是上面提到的韩红,很多明星都被类似的套路“碰瓷”。
比如,我在抖音上试着搜索了刘德华、张学友、赵文卓等几个捐过款的明星,在用户列表下也出现一大串类似:@Da
刘德华、@张学友小跟班、@赵文卓……这样的ID。
视频的内容更是一言难尽:文案挑拨情绪、数据随意乱编,很多内容说是造谣都不为过。
例如,很多蹭@赵文卓热点的营销号视频,都是随便找了段视频录像,然后就开始了胡诌。
前一条刚说他捐了5万防护服,后一条就有人说捐款2百万,再后一条马上又变成了600万……
文案也同样如此,什么“捐出一半身家”、“被戏霸欺负多年、收入微薄,却默默捐款”……也是张嘴就来。
其他很多明星的视频内容也都类似:大部分明星分文不捐,XX却默默捐款XX万,你愿意为他点赞、支持他吗
不管有没有根据,怎么动人怎么编,怎么凄惨怎么来,即便是谣传的也完全不在乎。
2)伪原创号、搬运号遍地,全网侵权去抄袭
实际上,在抖音快手上,更为常见的是大量的伪原创号和搬运号。
所谓的伪原创号,就是那些通过盗取别人素材、创意、文案、脚本……为己用,重新翻拍、剪辑后,将其当做自己的原创来发表。
图源:截图自B站@城市不麋鹿elk
当然,如果是一些“非情景剧类”的门短视频,抄起来就更方便了。比如下面这几个:原创(最左侧)实地拍摄了视频,告诉用户“别喝飞机上的热水,航空公司几年才清理一次水箱。”(虽不确定真假,但终归“有图有真相”吧)而营销号们看见了,直接换成漂亮小姐姐、小哥哥们的口播,文案几乎一字不差。有时候,甚至播放、点赞量比原创还高。
②搬运号:直接盗取全网素材为己用
所谓的搬运号,实际上就是直接在全网搜集各种视频素材,加以简单的剪辑、甚至一帧不动的盗用、发表。
因为,这类视频不需要重新拍摄,只需要用PR等剪辑软件稍加处理就能制作。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所以搬运号产量更大,也更常见。
对此我很疑惑,这种垃圾视频真的能带货吗又是靠着什么手段1天生产能300百条视频怕是连看完都得半天吧……但随着卧底的深入,我终于一层一层地扒开了这条灰色产业链。
1)“流水线式“”生产,1人1天300+视频
第二步,是素材视频的去重。
对于营销号们来说,仅仅是去水印是不够的。因为短视频平台会对上传视频进行查重比对,一旦被查出抄袭、侵权,不但视频没法上传,整个账号都有可能挂掉。所以,他们还会对视频进行去重处理,同样也有专门的软件处理。一般来说,视频网站的查重主要有三种方式:MD5检测、抽帧对比、人工检测。
MD5:可简单理解为视频的特征值(就像我们的身份证);
抽帧对比:抽取视频的单帧画面对比;
人工检测:不必多解释了。
据视频所说,除了人工检测(纯看运气)外,MD5和抽检对比这两种检测方法都可以通过软件一次性去重。
第三步,就是视频剪辑了。除了用PR等软件逐个剪辑外,这些营销号们依旧有专门的手段来批量生产——电脑群控手机来剪辑。通过添加一些脚本代码,一台电脑就可以操控几十部手机,完成批量剪辑。
卧底时,与某业内人士的聊天
就是靠着这些野套路,营销号们像流水线一样,不知疲倦地生产者营销视频。
在营销号们完成“流水线”生产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又是靠什么月入10万的
根据我的卧底,发现他们的主要靠两个途径变现。
第一个是做短期,涨粉后迅速卖掉账号换钱。
这种营销号的手里往往积攒了大量短视频账号,一般是通过卡商批量购买手机号自己注册,或者直接从一些账号贩子手里买新号。
我在贴吧里就发现过不少卖号的贩子,最低的甚至才5毛一个。
很简单,账号多、视频多!
1个视频不火,那10个呢100个呢
1个账号流量不够,5个呢10个呢
还是以开头提到的几个蹭韩红热点的营销号为例,他们的橱窗内商品不多,但销量却都已过万。单看他们如此卖力的推广,想来也是获利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