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农民朋友的农资购买使用明白纸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是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购买使用的高峰期。为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提高广大农民朋友农资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能力,科学使用农资产品,严防农资“忽悠团”坑农害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此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项:
一、正确选择购买途径
二、警惕不良营销手法
(一)购买化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质量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在购买肥料时要警惕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超低价肥料。有些不良商贩销售肥料缺斤少两,养分含量不足,以劣充好,成本很低,往往以低于同类产品数倍的价格销售。
二是“讲课”忽悠。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厂家直销、“专家”讲座等名义,组织所谓技术培训、现场做实验,借机销售假劣化肥,要谨慎购买。
三是请客送礼。采用请客吃饭、赠送礼品、免费搭卖其他农资、多买多送等手段,组织营销活动,兜售假劣化肥。
四是乱贴标签。产品包装肥料名称明显违规,多用“全元素”“多功能”“高效”“特效”“聚能多元”等欺骗性名词,以混淆企业名称假冒真正产品品牌。以所谓“总指标”“总成分”等名词代替“氮磷钾总养分”偷减养分含量。
五是虚假宣传。有的宣传所谓进口肥料,产品包装全是“洋文”。有的包装上打着“推荐产品”“认可产品”“保险产品”“高科技产品”“专利产品”“保密技术”的幌子进行虚假宣传。有的鼓吹“肥料让作物产量翻几倍”“肥料可以治病抗病”等。
(二)购买种子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购买种子时要当心,警惕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超低价种子。有一些不良商贩以远低于正常价格销售种子,往往会出现以次充好,或售卖陈年老种子、非法侵权种子。
二是“白皮袋”种子。种子散装卖,或者没有正规包装和标签,也没有标注厂家,这种种子质量没保障。
三是夸大宣传。打着“高科技产品”“大型农场繁育”“超高产”等旗号,虚假宣传出售种子。
四是虚假承诺。为了吸引人购买,在销售时宣称如果产量不达标就会直接退钱,但出现问题后就扯皮。
五是线上卖种。有的电商经营者没有种子经营资质,种子品相不好判断,还有的把种子销售到适宜种植区以外。
(三)购买农药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购买农药时要当心,警惕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害虫图诱你入迷途。一些农药生产厂家在农药标识或包装上印有钻心虫、卷叶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多种害虫或者危害症状的图片,而且图片大而清晰,使农民朋友误以为这种农药可以防治图片上的几种害虫。
二是改名称旧药变新药。一些农药生产厂家为牟取更大利润,将传统农药配兑少量的其他农药成分后,便以高效或增效等新名称出现,让农民朋友看得是满头雾水,迷迷糊糊。还有的厂家一个品种同样的包装却有不同的重量规格。
三是隐性添害你入歧途。一些农药生产厂家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使用范围,在农药制剂中人为添加标称有效成分以外的农药成分,包括未经登记批准的农药、未过专利保护期的农药、国家已经禁限用的高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添加化学农药等。
四是建议价宰你没商量。一些农药厂家会在标识或包装上醒目地印上建议零售价或全国统一零售价,其实这样的价钱都是厂家一厢情愿的,有的甚至是信口开河的天价。
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果购买和使用农资后发现质量问题,要保留各种购销凭证、产品包装、剩余农资等证据,保护好药害或受损现场。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涉嫌犯罪的可向公安部门报案。不要错过最佳处理、鉴定时期,不要轻信农资经营者或农资生产厂家的口头赔偿承诺。
广大农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农资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各类农资违法行为,共同维护运城市农资市场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