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主持人、制片人孙希超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华网济南8月25日电(张伟)“农林卫视映像三农”暨《中国农资秀》栏目主题活动推介新闻发布会25日在泉城济南举行,对《环球农业采访》《走黄河看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华鹰飞阅中国农业》等栏目进行了推介。
本次推介活动由农林卫视与新华网山东频道主办,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绿宝珠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元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农林卫视总监韩涛介绍说,农林卫视是中国两大农业卫视之一,国内唯一24小时播出的农业专业卫星频道,《中国农资秀》则属于农林卫视主打栏目。为助推中国农业发展,2017年,《中国农资秀》栏目推出了《环球农业采访》等5个全国性品牌主题活动节目。
据了解,新华网山东频道此次与农林卫视合作,把新华网的“新华鹰无人机航拍”项目与农林卫视的品牌栏目《中国农资秀》主题活动结合起来,聚焦三农热点,传播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引导更多农民建立科学种植意识、开创新型农业模式,助推山东乃至全国农业更好发展。
本次会议由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小超主持。在现场,小超将《环球农业采访》《走黄河看农业》《沃土行动》《中国智能配肥创新工程》《根力多走中国》五个品牌活动进行了现场推介。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青晓勇,山东绿宝珠生物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雷,元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展彬,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丽娟,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淑平分别发表讲话。
农业电视栏目如何才能做到农民喜欢且受益?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朱雄全给出的答案是,“接地气、有真情、讲实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认为,农业纪录片应站在历史的角度,长时段地反映中国农业的变化,从而展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针对《沃土行动》节目,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树清表示,土壤的改良带来的是“舌尖上的安全”。
活动中,小超就《中国农资秀》栏目2018年启动的主题活动《中国农民歌王全国争霸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农耕文化巡礼纪录片》《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华鹰飞阅中国农业》进行了推介。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各区域发展程度不一,还存在诸如不科学施肥、不系统耕作等问题。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院崔荣宗,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产品分团团长杨理健,山东省东营市农业局副局长吴炳礼,北方苗木联盟会长李博英,山东友谊出版社社长姚文瑞等多位专家、学者,在现场围绕当代农业发展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