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农资产品多留神,四川公安发布3起典型案例

当前正值春耕关键时期,是农资销售旺季,也是制售假劣农资案件的高发期,为进一步提升广大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为春耕生产和全年粮食丰收保驾护航,3月1日,四川省公安厅发布3起典型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判断,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

假劣种子要当心

2023年以来,四川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4·3”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制售窝点4处,查扣伪劣玉米种子13吨、种子包装10余种3000余套,涉案金额25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为牟取非法利益,低价收购玉米种子,自制包装袋冒充已被国家撤销审定并停止经营推广的种子品牌,虚构厂家、厂址和玉米审定编号,向全国各地销售,波及范围广、受害群众多,情节十分恶劣。

警方提示:购买种子要“四看”,一看种子包装是否规范,包装是否完整,包装袋上是否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品种审定或者登记编号、生产经营者及注册地、质量指标、检测日期、质量保障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和信息代码。二看种子的大小、色泽、颗粒、粒色等性状是否均匀、优良。三看种子保存质量,霉变、虫蛀、颜色变暗提示有变质可能。四看扫描标签二维码查看详细信息,其中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与包装袋上标注一致。

假劣农药要留意

2023年以来,四川公安机关根据行政部门移送案件侦破吴某某等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制售窝点7处,现场查获伪劣农药成品5万余瓶、各类农药标签100余种70余万份。经查,犯罪嫌疑人为牟取非法利益,使用亚硝酸盐、新型防水涂料生产伪劣农药,此类伪劣农药不仅无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还会严重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生态环境。

警方提示:购买农药应当仔细阅读农药的标签。一是不购买未标注有效成分名称及含量的农药。二是不购买证号不齐全的农药,国产农药必须同时具备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批准证号。三是不购买产品的重量(净含量)未标注或者标注不明确的农药。四是不购买未标注生产日期或已过期的农药。五是观察产品的外观,不应当存在明显异常;标签内容应当齐全。六是不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同类产品和同产品以往价格的农药。

假劣化肥要认清

2023年以来,四川公安机关根据行政部门情况通报侦破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捣毁制售窝点4处,现场查获伪劣复合肥80余吨、生产原料500余吨。经查,犯罪嫌疑人以正规公司为掩护,打着生产农药和药肥的幌子,非法生产伪劣化肥,此类伪劣化肥有效成份不足,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该案犯罪方式隐蔽性极高,发现极其困难,社会危害性大。

警方提示:购买化肥谨记“一看、二烧、三溶、四闻、五搓”。一是用眼看,仔细查看肥料的包装标识,包括产品的通用名称、登记证号、执行标准;看是否采用双层包装;看内袋是否放有产品合格证及肥料的颗粒和颜色。二是用火烧,加热或者燃烧肥料样品,观察是否燃烧彻底、燃烧速度、火焰颜色、烟雾和残留物识别,例如氮肥、碳酸氢铵产生大量白烟、强烈氨味、无残留物,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迅速变黑并发出焦臭味。三是用水溶,劣质复合肥比较难溶于水,其残留物粗糙坚硬。四是用鼻闻,碳酸氢铵有很强的氨味,硫铵有酸味,复混肥一般无异味。五是用手搓,用力握住或者按压转动有“抽湿”感的是真化肥,特别干燥可能是假化肥。

THE END
1.公安部督办制售伪劣农资大案告破"警方查获扣押假农药30万瓶,抓获鉴于案件隐蔽性强、人员关系复杂,专案组办案民警历经4个月,梳理资金流水5万余条、数据100万余条,厘清焦某成、豆某芳伪劣农资团伙架构及分工。通过对嫌疑人活动轨迹分析,最终锁定其在河南郑州的制假窝点。 2024年4月,专案组在四川省公安厅和巴中市公安局统一指挥下,前往河南郑州深入侦查,发现涉案人员系家庭成员,隐蔽http://pesticide.vip/zgny/zxdt/content/f824ed99-3d0f-4b0e-a120-f3b09ef570d4.html
2.案例警示打击坑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上海市发布为严厉打击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和农资“忽悠团”等坑农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群众和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上海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不断强化执法办案,依法查处了一批农资质量案件,有力维护了我市农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1MzkxOQ==&mid=2651979465&idx=3&sn=446d88343659c472efc90fcc80922535&chksm=8a1a5c95474d324c53ec044e4e443045b0d93275babdce2f0bcb898b1eae06e6facadd1853f4&scene=27
3.村长变线人佳木斯查处假农资案件CCTV节目官网CCTV2村长变线人 佳木斯查处假农资案件2012-05-21 11:35:01 财经频道《中国政策论坛》曝光重点案件2012-05-21 11:35:01 商务部附加条件批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2012-05-21 11:35:00 深交所:2011年 上市公司现金流趋紧2012-05-21 11:25:04 杨风:周期性权重股具有较安全边际2012-05-21 11:25:04 杨风:上市公司业https://tv.cctv.com/2012/05/21/VIDE1337571241234767.shtml
4.公安部公布十起农资犯罪典型案例本报北京2月28日讯 记者李恩树农业部、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粮食安全。据了解,2011年,在“亮剑”和“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积极会同农业、工商、质检等部https://news.ifeng.com/c/7fbYef4IpX9
5.是违法成本太低?!一地连续破获农资领域刑事案件13起,抓16人4月11日,笔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全区共破获农资领域刑事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6069万元。现发布5起典型案例,均为刑事案件。 1.通辽市奈曼旗公安局破获李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 https://www.nfncb.cn/nhbd/31409.html
6.公安部详解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针对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痛恨的农资造假问题,公安部在今年3月以来开展的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中,坚持将农资打假置于突出位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全面发起严打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战役。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先后破获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120余起;其中公安部督办的10起重点案件已全部侦破,缴获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达http://bw.xjtu.edu.cn/info/1046/1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