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扩展高考地理农作物如何分类?特色农业有哪些?农业覆盖技术有哪些?经济作物种植棉花蔬菜

粮食作物是用以满足生活需求的,主要有水稻、麦类作物、薯类、玉米、高粱等。甚至包括大豆等豆类作物。

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包括

纺织作物——棉花、蚕丝、麻类作物;

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

糖料作物——甘蔗、甜菜;

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等;

嗜好作物——烟叶;

原料作物——天然橡胶、剑麻等。

但是,这个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作物既是经济作物,也是粮食作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豆。它可以为我们所食用,也可以做工业原料,提取出油脂。肥皂的主要成分就是从大豆中提取的。

经济作物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油棕、胡椒、蕉麻、剑麻、咖啡、可可(饮料作物)、烟叶、甘蔗(糖料作物)等。

亚热带经济作物:油菜(油料作物)、芝麻、棉花、蚕桑、油橄榄等。

温带经济作物:大豆、向日葵、甜菜、花生等。

粮食作物

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

豆类作物:包括蚕豆、豌豆、绿豆、红豆、黄豆、小豆等。

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小麦和玉米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温带地区。

特色农业

一、概念与特点

(1)概念

所谓特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者根据本地土壤、气候、品种等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生产具有产品特性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产品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形式。特色农业是相对于基本农产品生产而言的,二者分别满足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和基本需求。

特色农业不仅产品特色鲜明,而且有独特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能立足于一个地区,乃至国内外。

特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为目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强调资源的异质化和产品的优质、高值(价值)化;强调布局上的区域性和供给上的特殊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占有特殊的市场地位。

(2)特点

特色农业一般具有五大基本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即与大宗农产品相比,特色农产品一般分布的区域范围较窄;二是具有很强的商品性,即特色农产品生产一般以供应市场为出发点,具有很高的商品率;三是具有经济高效性,即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一般较高,生产者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四是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即市场对特色产品的需求是经常变化的,单一的农产品随时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五是市场需求的局限性,即市场需求数量一般有限,物以稀为贵,其产量一旦过分增加,就将失去特色产品经济高效的特点。

二、背景与目的

(1)背景

特色农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是质量与效益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基本摆脱了以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区域性、暂时性的低水平过剩。农业发展的问题,已由数量问题转化为质量和效益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效益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特色农业正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发展起来的;

二是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我国由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收购价格持续走低,使种植粮食的农民收人降低,各地迫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大势所趋。我国在加入WTO后,既面临外国农产品的激烈竟争,又获得了打人外国农产品市场的良好机遇。我国农业在畜产品、蔬菜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种植、养殖结构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动植物易受病虫害和瘟疫的袭击,生态结构更为脆弱,需要发展特色农业,改变单一农业结构,避免农业生产大起大落。

(2)目的

发展特色农业的目的有五个:

提高农民收人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提高农业竟争能力,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三、主要类型

(1)按生产部门划分

特色种植业

这是特色农业中比较普遍的形式,如反季节蔬菜、特种蔬菜等;特种粮食如黑色玉米、小麦、香米等以及特色花卉等。这是特色农业最为普遍的形式,它的适应性比较强,许多地方都可根据当地的资源气候条件选择最具适应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

▲山东寿光蔬菜

特色林果业

各地形成的水果之乡,如中国枇杷之乡,中国碰柑之乡,中国水蜜桃之乡,这类特色农业一般适宜于丘陵地带和土壤肥力较贫瘠的地方,既可以是成片大面积地发展,也可以实行庭园式经营。

▲碰柑之乡-衢州

特色养殖业

如养鱼、养虫、养狗、养蜂、养蝴蝶等。这类特色农业需要较强的专门技术,同时需要耐心细致的照料。

▲养蜂

特色加工业

如竹编之乡,火腿之乡,腊肉之乡等。这类特色农业需要的资金较多,属工厂化农业,这些具体的加工企业大多属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竹编之乡—四川道明镇

观光休闲农业

▲兴化垛田观光农业

(2)按区域特征划分

河谷农业

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

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

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雅鲁藏布江谷地也是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

坝子农业

坝子农业是云贵高原上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按成因和沉积物类型可分为断陷坝、岩溶坝、冰成坝和火山坝等,断陷坝有河流或湖泊的沉积物,土层厚,比较平坦,可耕地面积大,水利条件好,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立体农业

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如中国东南丘陵地区、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立体农业均比较突出。这里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有草地,林线之上为天然草场,具有规律性显著、层次分明的特点。

▲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佛山市的南海、顺德等地,以及中山市北部。

▲基塘农业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引黄河水,有“塞上江南”之称。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宁夏平原示意图

当然,特色农业的类型还远不止这些,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肯定会有新类型和新内容的产生。

四、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是指一种落后农业,特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

首先,在科技含量上它比传统农业高,一般说来,发展特色农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没有科技支撑的特色农业是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低效的,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特色农业;

其次,在经营方式上它比传统农业灵活,发展特色农业要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而不再是单个的分散的小农经营;

再次,在经营目标上它比传统农业更进一步,传统农业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特色农业主要满足需要的多样化,是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它是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特色农业的这些特性有利于我们构建现代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2、有利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工作的重心。之所以要调整结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但这种过剩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过剩,而仅仅是“好的不够,够的不好”,但适应消费需求的“名优新稀”产品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特色农业的发展,产品的单一性将被产品的多样性所代替,农业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农业的结构将更加向着优化方向发展。

3、有利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特色农业本身作为就业载体就能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又由于特色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商品化程度高,要求的服务也要多些,这就带动了一大批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这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找到了新的出路。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这种渠道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还可以缓解过剩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转移引起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就业困难、水资源缺乏、社会治安难等问题。

4、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特色农业之所以能增加农民收入是因为特色农业生产的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它适应市场的需要,能卖出去并能卖好价钱。众所周知,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趋同是许多农产品“销售难”和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它加剧了农产品的恶性竞争,而发展特色农业能使农业及其产品特色明显,竞争力增强,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发展特色农业拓展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环境和条件。许多发展特色农业的地方,农民收入都有明显增加便是例证。

五、发展措施

1、认真规划,增加投入

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前提下,认真作好规划,规划起点要高,要防止翻版传统农业。在规划过程中,要把基地建设和农村家庭经营结合起来,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变化确定特色农业发展的规模。同时,要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投入,对于那些市场前景看好,能带动农民增收,又不破坏环境的特色农业项目要列专项资金加以支持。

2、依靠科技,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色农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特色农业在一个地方的形成中和形成后,一定要在栽培、包装、保鲜、加工等方面增加科技含量;要加快对技术人才的培训,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加强和完善农业信息咨询与预警系统的组建和完善,使生产和市场更好地对接起来;政府在依靠科技发展特色农业方面要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3、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农业和农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一种经营形式,它通过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纽带关系,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尤其是要发挥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等方面的作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生产结构升级。要特别注意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建设和运行中各方面利益的衔接,真正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4、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为形成适度规模创造条件

发展特色农业没有一定的规模不行,而人均土地的家庭经营模式是不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无论是涉及规模化养殖、加工、办市场都需要土地的调整组合,因此必须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特色农业形成适度规模创造条件。

5、树立品牌,深化特色农业建设

特色农业的关键在“特”。当前市场供应丰富,消费者已从不重视品牌转为认牌购买,品牌已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由于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非名牌产品在买方市场形成后即便降价销售也不会有多少销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要走出困境,需要挑战传统农业,要像发展工业一样办农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这就是要创名牌保名牌、壮大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各特色农业建设地的政府也应该为树立品牌创造环境和条件。

农业覆盖技术

要点精讲

在农业生产中,常会用到塑料薄膜。地膜覆盖栽培又叫护根栽培,就是将一层薄膜铺设在地表以促使作物生长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能起到保温、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灭草、防虫等综合作用,从而改善和调节作物核心生存的土壤环境,可以使作物成熟早、品质好、增产增收。

1.农业中塑料薄膜的主要作用

塑料薄膜在农业中的作用主要有“提高土温、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光照、抑制杂草”的作用,并可使农作物达到早熟的增收目的。棉花、花生、玉米、西瓜、蔬菜地里均有薄膜覆盖使用。

类型

作用

无色透明地膜

通常称为普通地膜,其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0%以上,还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此外,还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作用

黑色地膜

透光率低,能有效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但增温性较缓慢,不及透明膜,地面覆盖可明显降低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

银灰色地膜

透光率在60%左右,能够反射紫外线,地面覆盖具降温、保湿、驱避蚜虫的作用,能增加地面反射光,有利于果实着色

蓝色地膜

保温性能好,在弱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高于普通膜,在强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低于普通膜

绿色地膜

绿色地膜覆盖能使植物进行旺盛光合作用的可见光透过量减少,而绿光增加,因而能抑制杂草叶绿素形成,可降低地膜覆盖下杂草的光合作用,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它对于土壤的增温作用强于黑色膜,但不如透明膜。因此,绿色地膜的作用是以除草为主、增温为辅

黑白双色地膜

黑白双面地膜一面为乳白色,一面为黑色。乳白色向上,有反光降温作用;黑色向下,有灭草作用

红色地膜

红色地膜比黑色地膜更能刺激作物生长,植物会利用更多的能量进行地上部分的光合作用。红色地膜能透射红光,同时可阻挡其他不利于作物生长的色光透过,因此使作物生长旺盛

2.大棚覆膜的原理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人们采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进行生产,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原理可以参照下图,其实就相当于地理教材上的大气受热过程图。

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穿过透明的塑料和玻璃材质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就可以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源源不断地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这样温度积累后也就起到大棚增温的作用。

典例剖析

1.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发源地。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

提示: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3.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如图所示)。

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提示: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对点精炼

全覆膜大小垄沟播种技术,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融为一体,促进了农业的稳产和高产。该技术可分为秋覆膜和顶凌覆膜两种。下图为全覆膜大小垄沟播种技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全覆膜大小垄沟播种技术,主要是改造了农作物生长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2.顶凌覆膜是于早春土壤表土层解冻15cm,日均气温5℃以上时整地起垄覆膜,可有效解决旱作区春旱问题。以下年降雨量地区适合顶凌覆膜的是()

A.50~250mmB.250~450mm

C.450~650mmD.650~850mm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下沉式温室大棚是温室内地面下沉一定深度的一种大棚。下图为某地一处下沉式温室大棚的景观设施。据此完成3~5题。

3.棚顶主要采用玻璃材质能够()

A.增强太阳辐射B.减轻棚顶重量

C.提高光利用率D.加速积雪融化

4.表土之下铺垫砂石,两边为砾石沟,反映了大棚内()

A.热量条件差B.土壤含水量大

C.昼夜温差小D.土壤透气性差

5.该大棚设施在我国使用过程中,主要缺点是()

A.光照不足B.热量易散失

C.水源不足D.土壤肥力低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有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的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900万亩,在盛果期全国13亿的总人口每人每年要平均分吃到35公斤的红枣,约占人均主食用量的七分之一。新疆红枣的种植面积600万亩,产量是17万吨,主要以干枣销售为主,2018年产量增加40%,约24万吨。但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却只有20多家,加工能力顶多在10%~20%,出现了严重的红枣滞销现象。

材料二图1为新疆某地枣树下银灰色薄膜覆盖图;图2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思考枣树底下用银灰色薄膜覆盖的作用。

(2)结合材料分析新疆红枣2018年出现大规模滞销的原因。

(3)分析新疆销往国内外的红枣以干枣为主的原因。

1.C2.B第1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全覆膜大小垄沟播种技术,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融为一体,说明全覆膜抑制了蒸发,收集了雨水,改造了农作物生长的水分条件,故C项正确。地膜覆盖对光照影响小,故A项错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热量条件变化不大,故B项错误。该技术与土壤无关,故D项错误。第2题,顶凌覆膜是于早春起垄覆膜,解决的是旱作区春旱问题,因此其适应地区是降水量较少,并且有春旱的种植区。年降水量在50~250mm的地区属于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年降水量在450mm以上的地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没有必要进行覆膜。因此年降水量在250~450mm的地区是最适合顶凌覆膜的区域,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6.解析:第(1)题,从保温、保湿、增大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从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信息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储存、运输、就业、加工成本等方面分析。

答案:(1)保温、增加地温、保湿、压杂草、保肥、防旱抑盐、增加昼夜温差、增加树冠内侧的光照。

(2)种植的盲目性,种植面积过大,产量过大;远离市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高;产品加工能力不足;红枣人均消耗量有限,红枣市场饱和;受到中东部红枣价格的冲击和影响;政府引导不够,农民对市场信息把握度较差。

(3)鲜枣不易保存,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本地市场狭小,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干枣附加值高,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自然晾干制作成本低。

THE END
1.乡土丰收精选养殖秘籍除了上述几种农副产品之外,家禽畜牧业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饲养鸭子用于制备高档羽毛制品,或以肉类销售给城市居民。此外,以良种饲料管理,以传统技艺处理制作出的肉类及相关加工品,在市场上同样受欢迎,而且利润空间较大。 六、鱼塘农业:蓝色经济增长点 https://www.gntpr.com/ke-pu-huo-dong/81358.html
2.农产品有哪些种类–手机爱问农产品有哪些种类向*** 2024-02-09 08:00:20 举报 好评回答 农产品是指农业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农作物、畜禽产品及其加工品。农产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它们提供了人们所需的食物、衣物、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农产品的种类。 首先,农产品可以分为植物类和动物类。植物类农https://m.iask.sina.com.cn/mib/new2EM2yRpKohv.html
3.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4、绿色食品应具备哪些条件?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即产地经监测,其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2、生产过程https://www.meipian.cn/37bdbzz4
4.小班主题活动《柚趣》研究活动首先,幼儿对柚子感兴趣:在11月11日小班集体去佳农生态园探趣时,孩子们看到了许多树上结满了果子,班里的孩子们好奇地问爸爸妈妈:“妈妈好大的桔子呀,但为什么这些桔子不是黄黄的。”家长告诉孩子们:“这是香柚,应该是不能吃的,看看的。”孩子问:“还有不能吃的柚子?这柚子怎么这么小?”有的宝宝说:“我在http://www.ygsj.wj.czedu.cn/html/article4675857.html
5.十大农药品牌农药十大生产厂家农药杀虫剂的种类 农药杀虫剂有哪些种类 农药杀虫剂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驱避剂、不育剂、拒食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按照毒理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物理性毒剂、原生质毒剂、呼吸毒剂、神经毒剂。 农药是危险品吗https://www.maigoo.com/maigoo/209ny_index.html
6.中小型科研机构12篇(全文)农业保险是指农业发生风险时有保险机构给予补偿的一种机制。它可以帮助农民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间接地减小农村中小型机构贷款中的信用风险。现阶段保险公司对担保的农业产品种类非常有限, 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面前补偿较低。究其根源是农业风险比较高, 农业保险收益小, 保险公司开展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z9p1qt3.html
7.寿光蔬菜交易网(精雅篇)2000年后是是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的成熟和提高阶段,2000年,国际蔬菜博览会在寿光市成功举办,增加了寿光的名气,宣传了寿光蔬菜的品牌,而且还有利于寿光市了引进海内外资金与技术,为寿光市蔬菜的发展创造了很好地环境,寿光市的蔬菜科研正朝着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而且寿光市注重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了市农技培训中心以及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eeu42s.html
8.中食展2022第23届中食展方便、即食、粮油、调味品等热门好货汇聚于此,以健康、美味为宗旨,为方便食品及粮油调味品开阔新渠道,打造新bg。 肉类及冷冻食品、绿色农业展区 来自全球各地肉类及其他冷冻食品同台亮相。众多中国高端绿色农业产品、优质果蔬、农副产品等,得到众多zf主管部门及商协会的强力支持。 https://www.expoquan.com/13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