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1、全球粮食价格上行,化肥行业景气度回升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为四大主要品种。肥料,或称作物营养产品,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单产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三大基础元素,化肥行业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四个子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原材料-基础肥生产-二次加工-销售”等环节。

1.1、全球粮食增产压力大,国内供给侧改革优化化肥行业供给格局

全球谷物产量、种植面积下滑后恢复缓慢,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与耕地资源有限的矛盾对全球粮食安全提出挑战。随着全球人口稳步增长,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全球耕地面积有限,全球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高品质粮食生产面临压力。另一方面,受粮食价格长期低位横盘等因素影响,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意愿下降或增速放缓,产量和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且恢复缓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2018年,全球谷物产量为29.07亿吨,同比下降1.86%;种植面积为7.24亿公顷,同比下降0.6%,随后缓慢回升;2015年以来,全球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稻谷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或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优化行业供给格局。我国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严控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政策约束下,2015、2016年我国合成氨、尿素、磷肥退出产能首次超过新增产能,产能由持续多年的正增长扭转为负增长,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行业供给格局优化。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第一部分就突出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围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肥料行业要有大作为。

1.2、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海内外化肥价格差异较大

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化肥行业景气度见底回升。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17-2019年全球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引发的粮食危机或也在显现,加上2021年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发生干旱灾情,而国内华北地区则在秋收时节遭遇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一路上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20年7月以来,全球食品、谷物价格指数保持上涨,2021年7-8月小幅下跌后延续上涨趋势,2022年3月全球食品、谷物价格指数分别报159.30、170.10点,较2020年7月涨幅分别达到70.92%、75.54%。粮食价格高位背景下,种植产业链景气度明显回暖,农民种植意愿上升,带动农资消费需求量价齐升。根据USDA数据,2021年美国种植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分别3,754、3,546、469、81万公顷,同比分别+5.4%、+2.1%、-2.6%、+9.8%;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1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1.18亿公顷,同比增长0.74%。

2、氮肥:全球尿素需求稳定价格高位,国内煤价高位下气头尿素更具成本优势

尿素是主要的氮肥品种,我国尿素产能以煤头尿素为主。氮肥是指以氮为主要成分、施于土壤可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根据含氮基团的不同,氮肥可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具体包含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等多个品种。其中,尿素含氮量高达46.67%,是含氮量最高的固态氮肥,也是主要的氮肥品种。工业生产中主要以煤或天然气为上游原料(对应分为煤头尿素和气头尿素两种),通过制取合成氨后进一步制成尿素和其他氮肥。西方国家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和尿素,基于我国多煤贫油缺气的能源结构,我国煤头尿素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生产工艺包括固定床工艺(无烟煤为原料)和流化床工艺(烟煤为原料),由于固定床工艺成本较高、污染严重,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在进行技术改造或转向流化床工艺。

2.1、俄罗斯是最大的氮肥出口国,供给侧改革后国内尿素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全球氮肥产量平稳上行,俄罗斯为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国。根据FAO数据,2009年至2019年间,全球氮肥产量由0.98亿吨逐步提升至1.23亿吨,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30%。分地区来看,2019年中国大陆、印度与美国氮肥产量分别占比26.34%、11.16%、10.78%。从进口来看,2019年全球氮肥进口总量4640万吨,其中印度、巴西与美国进口占比分别达到14.07%、10.52%、8.81%。从出口来看,2019年全球氮肥出口总量4646万吨,其中俄罗斯、中国大陆与卡塔尔出口占比分别为15.47%、12.87%、5.08%。

2.2、尿素非农需求占比提升,目前国内气头尿素更具成本优势

国内尿素非农需求占比提升,出口数量自2019年起稳步回升。近年来,国内合成氨下游消费整体呈现“减肥增化”的转型趋势,即农业消费量缓慢下降、工业消费量逐年增长,有效拉动了国内氮肥表观消费量的增加。据卓创资讯统计,2021年我国尿素表观需求量为4,910.10万吨,2017-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0.95%。国内尿素需求主要为农业化肥,据卓创资讯统计,2021年国内52%的尿素为直接的农产品用肥,14%用作与磷肥、钾肥等复配为复合肥使用;非农业领域,尿素以生产三聚氰胺、尿醛胶以及用于脱硫脱硝等为主,广泛用于人造板、三聚氰胺和车用尿素等工业领域。随着国内三聚氰胺产能增长、化肥行业减肥增效的不断推进,尿素在农业领域的需求占比有所下降,非农需求占比呈上升趋势。出口方面,我国主要出口尿素、磷酸铵、硫酸铵等氮肥主流产品,据海关总署数据,2015年国内氮肥出口(实物量)达到历史最高值2,013.12万吨,此后我国氮肥出口量一直下降,直至2019年开始稳步回升,2021年出口尿素545万吨,进口尿素54万吨。

华鲁恒升是国内老牌氮肥企业,品牌、技术和成本优势明显。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公司具有煤头尿素产能155万吨/年,在山东省居于前列。公司“友谊”牌尿素在山东省内、周边及东北部分地区、苏皖浙部分区域品牌影响力较大,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品牌优势。公司早在2004年便建成了国内首条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商业示范装置,通过先进的气化工艺为下游产品提供低成本合成气,在低成本煤气化平台和多头联产能力的双重护航下,从源头奠定了低成本的基础,并通过持续技改扩大工艺上的优势。公司尿素以烟煤为原料,采用先进的低成本气流床工艺。2021年3月,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将在荆州建立第二基地,建设包括100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在内的多个项目,实现华中、华北双线并行。

四川美丰开发气头尿素农业增值产品和工业用品,实控人中石化保证原料天然气供应。根据公司2020年年报,公司具有气头尿素产能63万吨/年,复合肥产能75万吨/年。在农用尿素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增值尿素,不断提高“黄金肽尿素”和“海藻酸尿素”等优势氮肥产品的市场份额。此外,公司还布局工业尿素领域,2020年公司三聚氰胺产能5万吨/年,车用尿素溶液产量18.62万吨,随着国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车用尿素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地处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且公司实控人为中石化,在气源供应方面可以得到保障。

3、磷肥:我国磷肥产能全球领先,供给侧改革及环保政策持续优化磷化工产业格局

磷化工基础原料为磷矿石和黄磷,下游主要包括磷肥和磷酸盐两个子行业。磷化工行业是指以磷矿石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将矿石中的磷元素加工成为产品的行业。磷化工产业链上游原料主要是磷矿石和硫磺,按工艺的不同,磷矿石可以直接制成磷酸,接着加工成各种磷化工产品;也可以先制得黄磷,再制成磷酸;黄磷同时还可制备三氯化磷,后者是生产草甘膦等农药的重要原料。磷化工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于农业中,如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及磷酸氢钙为代表的磷肥或含磷农药,如草甘膦等;另一类则是广泛用于工业、食品、医药领域的磷酸及磷酸盐,包括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磷化工下游主要包括磷肥和磷酸盐两个子行业,细分来看,磷肥为磷化工行业中占比最大产品,磷肥行业的中游是湿法磷酸,再进一步生产出磷肥,下游为农业生产;磷酸盐行业的中游是生成热法黄磷,通过加工再生成磷酸盐,磷酸盐应用于下游的洗涤剂、金属表面处理、工业水处理、建筑工业、医药、塑料增塑剂等领域。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为主要磷肥品种。磷肥属于农作物的基础用肥之一,主要作用在干促进植物根部发育,施用季节较为固定,一般是以春秋两季为主,种植玉米、小麦、棉花等大田作物初期使用,其他季节用量相对较少。磷肥按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可以分为低浓度磷肥和高浓度磷肥,我国低浓度磷肥应用较早,主要包括过磷酸钙(SSP)和钙镁磷肥(FCMP),从理化性质上看,过磷酸钙是水溶性磷肥,适宜在中性、碱性和微酸性土壤上使用;钙镁磷肥是枸溶性磷肥,适用于酸性土壤。高浓度磷肥是指P2O5含量在20%以上的磷肥,包括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重钙(TSP)、硝酸磷肥(NP)等,其中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市场占比达到85%以上,是主流磷肥产品。磷酸一铵(NH4H2PO4)、磷酸二铵((NH4)2HPO4)主要用于补充磷元素,氮元素贡献量较少,两者的区别在于:(1)氮磷比,磷酸一铵的氮磷比为1:4.5,磷酸二铵氮磷比为1:2;(2)酸碱性,磷酸一铵溶解到水后呈酸性,而磷酸二铵呈碱性,用在不同的土壤中;(3)使用方式,在我国磷酸一铵为直接施用,磷酸二铵需要制作成复合肥才能被作物吸收。

3.1、全球磷矿资源分布不均,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磷矿石生产国

世界磷矿资源分布不均,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磷矿石生产国。磷矿石是磷化工产业链源头的原材料,是不可再生的稀缺矿石资源。磷矿石多产于沉积岩,有利用价值的含磷矿石品种较少,磷的主要矿物为磷灰石。世界磷矿石分布不均,根据USGS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球磷矿石储量约710亿吨,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等地区,其中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储量为500亿吨,占比超过全球基础储量的70%;中国储量排名世界第二,储量约32亿吨,占比不足5%,其他储量丰富的国家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巴西等。磷矿产量方面,中国、摩洛哥及美国是磷矿石生产大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磷矿石生产国。2020年全球磷矿石产量2.23亿吨,其中中国8,893万吨(占比39.9%),摩洛哥及西撒哈拉3,700万吨(占比16.6%),美国2,400万吨(占比10.8%)。

磷肥产业资源依赖性强,全球磷肥产业集中度高,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磷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受磷矿石资源限制,磷肥的供应主要来自于亚洲、北非和北美地区,其中非洲(摩洛哥)磷肥供给增长较快,发挥磷矿资源优势,磷肥产量逐步释放。需求方面,磷肥主要需求地区为亚洲、拉美、北美,其中亚洲市场需求占比最大,尤其是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根据FAO数据,2010年至2019年间,全球磷肥产量(折P2O5)基本维持稳定,在4500万吨上下波动。分地区来看,2019年全球磷肥产量4286万吨,其中中国大陆、印度与美国产量占比分别达到30.89%、11.18%、10.73%。从进口来看,2019年全球磷肥进口总量2135万吨,其中巴西、印度与美国进口占比分别达到16.36%、13.67%、7.86%。从出口来看,2019年全球磷肥出口总量2157万吨,其中中国大陆、摩洛哥与俄罗斯出口占比分别达到24.79%、17.87%、13.68%。

3.2、国内“三磷”整治提振磷化工产业链,企业配套磷矿资源将更具竞争优势

云天化磷矿石产能全国最大,磷铵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20%左右。截至2021年报,公司化肥总产能约883万吨/年,其中磷肥555万吨/年、复合(混)肥128万吨/年、尿素200万吨/年;公司磷肥产能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四,其中磷酸二铵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7%左右,位居全国第一,磷铵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0%左右。磷矿方面,公司现有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擦洗选矿生产能力618万吨,浮选生产能力750万吨,是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共生产磷矿石1,239万吨。公司有效发挥磷矿、磷酸、合成氨等大宗原料高度自给优势,打造“磷矿采选—湿法磷酸制备—磷化工”全产业链。

川发龙蟒是工业级磷酸一铵全球龙头,拟收购天瑞矿业收购完成后提高磷矿自给能力。截至2021年报,公司具有工业级磷酸一铵30万吨/年、饲料级磷酸氢钙44万吨/年、肥料系列产品136万吨/年。工业级磷酸及磷酸一铵产品是锂电池重要的组成材料,公司是全球产销量最大同时也是国内出口量最大的工业级磷酸一铵生产企业,出口量超过国内出口总量的50%。2021年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26.98万吨,占国内全行业总产量的12.97%(全行业国内2021年共生产约208万吨,其中包含水溶磷铵)。目前,公司计划收购四川先进材料集团旗下的天瑞矿业,天瑞矿业设计产能250万吨/年(矿区累计查明资源量9,597万吨,保有资源量8,741.9万吨,矿块P2O5平均地质品位为22.62%),天瑞矿业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具备年产365万吨的磷矿生产能力,届时公司磷矿自给能力将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一体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4、钾肥:全球供给呈现寡头格局,国内钾肥进口依赖度高

钾肥是农业生产关键要素,氯化钾应用最为广泛。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的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因此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钾肥是以钾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根据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含氯钾肥和不含氯钾肥2大类。含氯钾肥即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其中钾含量50%-60%(以氧化钾K2O计),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不含氯钾肥通常包括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有机钾和草木灰等,其中市面上应用较广泛的是硫酸钾、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的钾含量在50%-52%左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硝酸钾钾含量46%,适宜用作追肥;磷酸二氢钾钾含量约34%,可用作基肥、种肥、追肥、浸种等。

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的数据,中国氯化钾消费量中约有80%用于肥料;由于其性价比高,氯化钾在农业用钾中起主导作用,占钾肥施用量的90%左右。氯化钾上游为钾盐矿,主要分为固体矿和钾盐湖,钾石盐、光卤石、卤水、浮选剂(用于分离氯化钾和杂质)等为主要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方面,农业化肥为钾肥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根据USGS统计,2019年全球钾盐资源80%以上用于生产农用化肥,其中果蔬、玉米和水稻为钾肥主要需求,占比分别达到22%、14%和13%。

氯化钾的生产工艺多样。透膜分离法、萃取法、溶析法以及沉淀法等传统生产氯化钾的生产方法危害性较大、流程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不适合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运用。目前常用的生产氯化钾的方法有:冷分解浮选生产法、冷结晶浮选生产法、反浮选结晶生产法、热熔生产法以及对卤生产法。

4.1、全球钾盐资源分布不均,国内钾肥价格长期受制于国际市场

全球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据USGS统计,目前全球钾盐总储量(折K2O计,下同)超过35亿吨,加拿大、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3个国家钾盐储量最高,全球储量占比分别为31.4%、21.4%、11.4%,我国占比仅为10.0%。钾盐资源分布不均促使全球钾肥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产业格局,根据FAO数据,产量方面,2009年至2019年间,全球钾肥产量由2,333万吨增长至4,364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到6.46%,加拿大、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产量占比分别达到27.91%、19.99%、16.84%;从出口来看,2019年全球钾肥出口总量3,466万吨,其中加拿大、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出口占比分别达到33.88%、18.66%、18.23%;从进口来看,2019年全球钾肥进口总量3,700万吨,其中美国、巴西、中国大陆进口分别占比18.94%、17.73%、16.16%。据Potashcrop统计,目前全球钾肥市场约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约旦和中国7个国家的10多家企业中;USGS预计2021年全球钾肥产能约4,556万吨,其中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产能占比为68%。

全球钾肥需求稳步增长,预计亚洲需求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于钾资源分布的高度集中,全球有100多个国家需要依赖进口钾盐来满足国内需求,亚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是世界钾盐的主要进口地区。据Nutrien统计,2016-2020年全球钾肥需求从6,000万吨(折合KCl)提升至6,9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83%,其预测2022年全球钾肥需求最高将达到7,100万吨(折合KCl)。钾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主要营养元素,需求有望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根据IFA的预测,2020-2024年全球钾肥需求将保持年均3.3%的增长;而亚洲地区作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快于主要欧美国家,其钾肥需求增速预计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根据Argus统计,2021年东南亚、东亚及南亚地区氯化钾预计需求合计3,000万吨。

4.2、俄乌冲突加剧钾肥供需格局错配,国内钾肥企业产能分布集中

国内钾肥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俄乌冲突造成钾肥供给进一步趋紧。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钾肥进口国主要是加拿大、白俄罗斯、约旦及俄罗斯等。2021年,国内氯化钾进口量756.62万吨,其中来自白俄罗斯及俄罗斯的氯化钾占比达到52.9%。地缘政治的影响或将导致全球40%的钾肥出口受限,全球钾肥供给出现较大缺口。供需错配加剧格局下,国内外钾肥价格持续上涨,达到近10年来最高价。

盐湖股份是国内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具有钾锂资源优势。盐湖股份位于察尔汗盐湖,具备天然的钾锂资源优势。钾肥方面,公司设计产能达到500万吨/年,2020年钾肥产量551.75万吨,销量644.90万吨。锂盐方面,子公司蓝科锂业拥有1万吨/年碳酸锂产能,2020年共生产碳酸锂13,602吨;同时蓝科锂业的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沉锂装置正在进行调试,待沉锂装置投运后即可生产出电池级碳酸锂。

藏格矿业为国内第二大氯化钾生产企业,实际产量保持100万吨/年以上。公司拥有覆盖察尔汗盐湖东部724.35平方公里的采矿权面积,持有待开发的大浪滩黑北钾盐矿、小梁山-大风山地区深层卤水钾盐矿东段和碱石山钾盐矿探矿权面积达1684.76平方公里,富含钾、镁、钠、锂、硼、溴、碘等多种矿产资源;通过参与产业基金间接持有西藏阿里麻米错盐湖锂资源,锂资源量折合约218万吨碳酸锂。截至2021年年报,公司氯化钾设计产能20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53.89%,2021年销售106.8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5.53%。东方铁塔和亚钾国际积极开拓海外钾肥资源,在老挝投产的钾肥项目已释放部分产能。由于我国钾资源总体稀缺,钾盐资源储量逐年减少,服务年限逐步下降,资源型钾肥产能扩张已不可持续,开发利用境外钾盐资源,提升境外钾肥生产能力,建设境外钾盐基地,是保障我国钾肥供应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东方铁塔于2016年10月底完成重组四川省汇元达钾肥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据公司公告,截至2020年报,四川省汇元达钾肥有限责任公司之全资子公司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在老挝境内拥有141平方公里的钾盐矿开采权,其中已经开采中的老挝甘蒙省龙湖矿区西段41.69平方公里矿区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11.99亿吨,氯化钾资源储量2.18亿吨,矿藏储量十分丰富。老挝开元目前的产能为年产50万吨氯化钾,为老挝境内现存产能最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印度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2020年度实现氯化钾销量近45万吨。此外,预计2022年底老挝开元二期150万吨/年氯化钾项目一期工程初步达产后产能进一步释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钾肥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

5、复合肥:化肥复合化率仍有提升空间,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基础肥料价格对复合肥生产成本及价格影响较大。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常见的复合肥料按总养分(N+P2O5+K2O)含量分为高浓度(≥40.0%)、中浓度(≥30.0%)和低浓度(≥25.0%)三种。复合肥行业的上游行业为基础化肥,即尿素、氯化铵、硝铵磷、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等,主要提供氮、磷、钾元素。从复合肥产品成本构成来看,用作原材料的基础肥料占生产成本的70%-85%,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较大。根据下游农作物所需养料成分不同,复合肥企业生产不同元素含量的产品,包括硝基复合肥、尿基复合肥、氯基复合肥、硫基复合肥等。

2016年以来,国内复合肥行业格局优化,行业集中度、复合化率仍有提升空间。2016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企业因生产成本上涨而下游农产品价格低迷呈现两头受挤的状况,行业进入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资源全方位竞争的关键阶段,而经销商渠道也同样受到复合肥价格上涨与农民对复合肥的消费低迷的双重挤压,盈利大幅下滑,不少经销商因盈利难而退出市场,行业产能的出清和经销商渠道的优胜劣汰促进了行业竞争格局的完善与优化。据华经情报网及智研咨询数据,从产能集中度角度看,国内复合肥行业CR10/CR3分别从2017年的58.6%/28.8%增长至2020年的60.0%/31.9%,其中大多1-5万吨产能的小型企业,年产能超过300万吨的仅金正大(普通复合肥404.6万吨,控释复合肥103万吨,硝基复合肥150万吨,水溶肥及新型肥料78.45万吨,磷肥59万吨)、史丹利(52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48.13%)、新洋丰(复合肥708万吨)、成都新都和湖北鄂中5家,行业产能分布仍然较为分散。根据国家统计局,截至2019年我国化肥复合化率已提升至41%以上,但相比全球50%、发达国家70%-80%的复合化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THE END
1.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0905133503.pdf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pdf 19页内容提供方:185***8437 大小:1.02 MB 字数:约1.25万字 发布时间:2024-09-07发布于安徽 浏览人气: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05/8060056013006124.shtm
2.中国农资连锁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盈利模式调研报告2024中国农资连锁行业现状分析及投资盈利模式调研报告2024-2030年 第1章:中国农资连锁行业发展综述 1.1 报告研究范围及方法介绍 1.1.1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1.1https://www.jianshu.com/p/3ae62eb44033
3.行业报告农业行业报告,农资行业报告农资供销网行业报告属商务互动类频道。共有11个主栏目和4个辅助网站。主要发布各类农资行业报告服务信息。全面、系统地介绍三农相关的行业报告服务信息如种子、种苗、农药、饲料饲草、特色种植、畜药、化肥、农膜、农机农具、特色养殖、农资行业论坛等,以更好地为相关的组织、管理、http://nzcg.org.cn/list.php?fid=793
4.2024年农资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农资领域投资热潮背后存在隐忧 市场渐趋理性2016-01-02 农资市场竞争不充分 市场价格通货膨胀尿素涨价推手多2016-01-01 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为产品上保险 整合需加大资金保障力度2016-01-01 农资项目充分发挥淘宝优势推动农资厂商转型2015-01-01 农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 农资电商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2015-01-01 https://www.chinabgao.com/k/nongzi
5.农资行业渠道研究报告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农资行业渠道研究报告 (二)发布日期: 2005-8-15 13:49:40 中国农资营销的三架马车之品牌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66239-1-1.html
6.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发布《2017/2018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报告》9月8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18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暨全国品牌农产品交易会”期间,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召开“2018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7/2018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教社团部部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殿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884921
7.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2021第三章 国际农资流通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全球农资产品市场供需分析 一、全球化肥市场供需分析 二、全球农药市场供需分析 三、全球种子市场供需分析 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市场分析 一、美国 1、美国农资行业发展分析 2、美国农资流通模式发展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26357.html
8.农资行业农资资讯农资价格农资价格走势【卓创资讯农资行业】提供最新的农资价格,农资行业资讯、农资价格走势、农资行业市场价格等,帮助您全面了解市场动态,洞悉市场变化,明确发展趋势,为您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https://fert.chem99.com/
9.农药展展会报告2013上海农药展展会报告 展会基本情况: 根据《好展会》信息库显示,本展会的名称为《2013上海农药展》,展出时间从2013年6月21日到2013年6月23日,展会行业是农林牧渔,展会在上海的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 参加理由: 根据主办商的资料,我们总结了本展会有如下亮点:http://www.haozhanhui.com/exhreport/exh_report_gdjfl.html
10.行业报告勤策(原外勤365)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数字化业务平台,拥有销售自动化(SFA)、进销存(mERP)、经销商管理(DMS)、促销管理(TPM)等产品功能模块,致力于帮助消费品行业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可免费试用。https://qince.com/p-page-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