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提升农业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原标题:人民日报|提升农业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近年来,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7年保持下降趋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取得积极成效。针对源头减排、循环利用等各环节,各地如何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全链条治理效能?记者进行了采访。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14.0%,科学施肥用药水平不断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格局加快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主的多元利用方式提质增效;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科学使用回收机制日趋完善……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7年保持下降趋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施肥有了最高限量——

立足源头治理,促进治存量、遏增量

每亩底肥30公斤、分蘖肥10公斤、拔节孕穗肥10公斤……翻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双庙村的化肥定额制示范区施肥方案,表格中清晰标注了水稻生长各阶段化肥投入的最高限量标准。

“偏施氮肥引起土壤板结,还会污染周边水体。我们通过试验对比,筛选出水稻最佳用肥技术模式,氮肥用量减少了10%以上。”化肥定额制项目实施方、杭州佳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岳峰说。

“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正处在治存量、遏增量的重要关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团队首席专家金书秦介绍,农业面源污染往往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性,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难点。

立足源头治理,促进污染减量。2020年,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与浙江农林大学、临安区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合作,针对水稻、茶树、雷竹、核桃等9种作物,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化肥定额制限量地方标准。

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邬奇峰介绍,为加强施肥行为管控,当地一方面引导农资经营单位建立购销数据库和补贴档案,平台可自动识别购买用量是否触碰“红线”;另一方面推动规模主体签订承诺书,保留购买凭证、建立肥料施用档案,实现可追溯。目前,全区化肥定额制已推广25万亩,近5年减少化肥用量1380吨。

灌溉有了循环水网——

瞄准重点领域、关键区域,综合研发优化技术

安陆市水域面积达1.7万公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点多面广。“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整体统筹设计,将区域沟渠水系联通形成‘活水’循环系统,是区域农村水系可循环、可监测、可控制的关键。”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樊丹说,这统筹解决了区域农田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堰塘淤塞等突出环境问题,在全省已推广应用达60万亩。

绿色投入品配套适用农机日益成为主流。在江苏省仪征市壮禾米业专业合作社,水稻用上了“侧深施肥+作物营养诊断精准施肥+无人机喷肥”技术模式。“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推广,提高了绿色高效施肥技术到位率,越来越多农户认可并参与其中。”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农艺师仇美华说。

金书秦建议,要加快以调查、监测、评估技术为重点的联合攻关,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小流域尺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研究;针对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等环节,研发优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污染阻滞降解、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不断提高科学治污水平。

农膜有了回收链条——

全要素全链条推进,促进治理模式可持续发展

“1立方米废旧农膜可以在回收网点兑换7.5公斤新农膜,划算!”在甘肃省民勤县苏武镇元泰村,慧丰源农牧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尚福说,购买新农膜也有补贴,亩均可节省20—30元。

在甘肃邦德实业有限公司的万吨废弃膜清洗造粒生产线,旧农膜经过切割、漂洗、热熔、模压等流程,变成再生颗粒、滴灌带等产品。“废弃农膜‘变废为宝’,推动农业经济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公司负责人李玉德说。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农膜应用广泛。“加厚高强度农膜韧性好,揭膜时不易破损残留。”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段振佼介绍,为促进更多农户使用加厚农膜,县里从农膜生产、回收到利用构建起全产业链闭环,通过价格补贴、技术服务、农机农艺结合等手段,让企业和农户“两头甜”,全县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长期性,农户和经营主体很难从中直接获益,往往缺乏持续投入的动力。”金书秦建议,通过机制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复合种养、优化布局延链增值。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逐渐从攻坚战转向持久战,从源头控制为主逐渐转向全过程监管。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方案以长江、黄河流域为重点,遴选一批县(市、区)率先开展试点,探索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机制和有效路径。”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放眼全国,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支持162个养殖大县整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在长江、黄河流域新建65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县,再到建设44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推广加厚高强度农膜和全生物降解农膜……提升农业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随着一项项行动先后落地,农业绿色发展成效越来越显著。

THE END
1.农资冬储正当时全力保障春耕生产为保障秋冬及明春农资供应量足、价稳,南平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持续落实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助力夯实全市粮食安全根基。 向“实”着力,确保储备充分。南平市供销社遵循“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原则,组织全资、控股农资企业承担化肥冬储任务,并与承储企业签订责任书,确保化肥储备充足。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https://gxs.np.gov.cn/cms/html/npsgxs/2024-12-03/511965567.html
2.期待农业不断向绿而行绿色种养循环加快推广、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模式助企惠农……从源头减量到末端治理,从强化监管到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也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然而,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滞后性等特点,集成技术相对缺https://gr.cri.cn/20241203/ff4846f4-e89c-2a8b-f72d-f7c1d779b12b.html
3.农资业务员:胖是工伤!越努力越容易发胖!(CCTV新闻说的)勇敢地转到公司群!家族群!客户群!朋友圈! 证明自己的时候到了! 我长胖是因为:工作太努力!太忙了! 这是工伤、工伤、工伤! 你看CCTV新闻是怎么说的:“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工伤!”(有图有真相) 农财网农化宝典原创稿件 作者| 农财君 投稿报料 | 542687591@qq.com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12/01/c199812.html
4.社系统多举措护航春耕生产记者了解到,为切实服务我市农业春耕生产,泉州市供销社系统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聚力农资供应量足价稳质优,早部署早安排,落实化肥冬储,强化质量管理,严把农资进货关,建强农资流通网络,优化农资供应服务,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助推农业绿色发展。自去年10月启动化肥储备以来,各地认真开展供需调查,广泛联系厂商落实货源,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4-03/18/content_9042800.htm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历史实践仅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宣传,也通过史料的搜集、整合,考察其他宣传手段在这一时期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有益补充与配合。 14 邱 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历史实践 前提。① 一)确立指导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但这一意识形态尚未被人民彻https://wkxb.sicnu.edu.cn/ArticlePublished/t-5451.aspx
6.关注民生情系民情——从农村大众报新闻实践看农村报道新变化——从农村大众报新闻实践看农村报道新变化奉春梅2008年02月25日 10:282007年以来,农村大众报策划实施了一些新闻报道,如《数九严寒农民工》、《记者回乡不仅如此,在优惠政策促使农民增收的同时,农资价格也步步升高。3月26日,农村大众报登了记者杨建新写的题为《柴油价格高,机器耕地贵:农民无奈用镢头》的稿件http://www.sass.cn/109001/4986.aspx
7.东北网2009年03月24日新闻汇总[651][虎林新闻网] 深入农资生产企业指导确保产品质量全面提高 2009-03-24 11:53 [652][虎林新闻网] 虎林局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检查 2009-03-24[1331][哈尔滨新闻网] 市人大好新闻评选揭晓 本报4篇稿件获奖 2009-03-24 09:04 [1332][哈尔滨新闻网] 小心无正规发票黑出租 索要发票维护权益 2009-https://www.dbw.cn/system/2009/03/24/0_200903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