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党建引领农资集采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纪实
仲方组
中方县始终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谋划,聚焦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农业产业“12345”工程,大力实施“消薄攻坚”行动,重点探索推行农资集采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激发了村干部的热情、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中方县“特”“优”农业产业“抱团式”发展的共富路。
让村民们共享“集采”红利
降低农户农资成本。为破解近年来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群众种粮意愿减弱,以及农资市场信息不畅,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难以消除、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针对这些“痛点”,中方县按照“党支部+农资供销商+农户”模式,采取市场询价、公司竞价、抱团砍价、村部协价“四步定价”程序,在10个村开展第一批农资集采试点工作,促进种植户购买物美价廉的农资产品,与市场价相比,自试点工作启动一个月来,实现累计让利农户70余万元。
提供贴心农技服务。坚持党建引领,建好用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根据各试点村的产业结构,在每个试点村培养1-3名实战型技术人员,指导本村的种植技术培训及田间指导。定期选派各村农技指导员赴合作企业学习深造,对考核合格的技术员,由合作企业为其申办国家认证的职业证书,签订合作协议,并支付相应劳务报酬。
搭建高效物流专线。完善县乡村三级线下服务网,提供农资物品进村和农产品进城“直通式”服务。明确县乡村三级职责,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县供销社服务,镇党委主推、镇供销社整理上传、村党组织和村级分社动员、收集的购销需求信息数据,明晰服务流程,对接线上服务网开展农资直供的线下“面对面”“点对点”服务,减少中间商环境,优化物流运输,做到全过程“精简增利”,降低物流成本、仓储成本、销售成本。目前,已建成11个配送中心,配套建立仓储设施,累计面积达1500平方米。
使村干部凝聚“集采”干劲
在兼顾平衡,注重效率的前提下,突出岗位责任和贡献,鼓励签约公司聘任村干部为该村的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人,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动态管理分配制度,根据村集采总金额,支付相应的技术服务报酬,合理合法合规地增加村干部收入,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激励、约束与奖惩作用,极大地调动了村“两委”干部积极性,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强村干部的归属感和服务的持续性。
通过个人与村集体的利益连接,提升农村组织化程度,稳定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典型树立与对外宣传,更好的吸引在外年轻人才回家乡、建家乡,增强村干部队伍年轻化。同时,积极构建一个理解、支持、信任和关心村干部队伍的好氛围,增加村干部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促村集体做强“集采”经济
做精“一村一品”。通过整合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规范农产品的种类、品质、数量,精耕细作“数字农业”,推动村集体形成农产品完整供应链,为农产品提质升级和“一村一品”建设打好基础,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促使“中味方好”系列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助力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建设,让山与海的手握得更紧更实。做优“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探索实施农资集采服务,优化转变发展模式,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将经验、知识和技术数据化,实现智能化、产业化、高效化生产,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行业风险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着力构建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形成现代农业标准化种植,为订单农业及网红村带货,垫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实现村集体和农户的多层受益。做实“消薄攻坚”。推行集中采购农资投入品总金额的10%返利给村集体和个人作为服务站运营费用,以实现村集体增收。同时,推动产业规模化经营,村集体可通过入股分红方式增加集体收入。首批试点的10个村,预计每年可以在农资成本上节约近2030万元,可帮助村集体增收预计约1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