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近年来,毒树事件时有发生。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一种名为环嗪酮的农药被不少商家宣传为“毒树神药”。古树、绿化树、护院树屡遭毒手,电商平台上可以很容易地买到此类农药也在给此类事件推波助澜。能随心所欲除掉碍眼的树吗?网络农药销售该如何规范?
27棵护院树怪异枯萎,疑似遭毒手
宋先生是山东鱼台县罗屯镇大闫村人,2004年,他在自家院墙外栽下了27棵护院的树。快20年过去了,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最粗的那棵杨树宋先生都抱不过来。夏天,宽大的树冠伸向院内,总能给一家人带来清凉。但是,今年阴凉地儿没有了。因为去年10月份,27棵树相继死掉了。
“一开始树梢上面嫩叶就像开水烫的样儿,两天以后,就开始变成黄叶了,三三两两的黄叶。五天以后,风一刮(落叶)哗哗的。”宋先生说。
宋先生纳闷,村子里其他的树都好好的,怎么自家的树全枯了。他留心发现,连树下的草都枯萎了,于是怀疑自家的树是遭了毒手。“草不是黄色的,是黑色的,就像霜打的那种色的。我又跑到外边的地方看了看,那都没事。我就认为不正常。”
宋先生心里的嘀咕也不是没有原因。近年来,毁树事件时有发生,记者梳理发现,相当一部分案例毁树方式都是下药毒死大树。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此前就审理了一起给树投毒的案件,被告人常某在自家建房时,因家门前的四棵法桐树影响施工,为了排除妨碍,用注射器投毒,导致四棵法桐树枯死。常某也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
电商平台“毒树神药”泛滥
记者调查发现,借助电商平台,一些农药被包装成“毒树神药”,不少产品都有数万份的销售量。“杀大树、烂根王”“活树一针倒”……以环嗪酮为例,这款农药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的宣传语触目惊心。
“用过药,药第一次稀释的时候叶子会慢慢地变黄,然后凋零,重新发芽的话,它第二次发的芽树叶变成黄色了,再接下去的话,这棵树慢慢就枯掉了。”商家描述。
记者查询发现,环嗪酮原本多用于清除顽固性杂草或灌木。它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代谢紊乱,导致植物死亡。
商家表示,他们有水剂和粉剂两种产品:“树是吸收泥土中的水分和养分才会长大,环嗪酮就是破坏植物的根系,让它没有办法吸收水分、养分,烂根导致枯萎死亡的。它有两种,一种是水剂,就直接围着树根倒下去就可以了。另外一种就是粉剂,挖个小坑,然后把这个药撒到它根上面,把泥土再盖上去。”
在商家展示的宣传视频里,有暗示用药除掉邻居家挡光大树的内容。商家坦言,找他们买药的人不少都有此类需求:“基本上城市的树都没问题,像樟树、柳树都没问题,像落叶树都可以。城市里面他们买这个东西主要什么原因,第一是旁边这个树遮挡了阳光,第二上面有一些鸟虫,有的人不方便去砍,就买这个东西下药把它给弄掉。”
商家表示,下单环嗪酮无需实名认证,也不用进行信息登记。
记者:林业部门会不会查?
商户:要查的话只能是取土化验成分,这话又说回来,等它枯死之后怎么查了,土里面的农药早就挥发了,表面的土你又看不出来的。
网售农药亟需规范
记者查询《农药管理条例》发现,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售农药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企业、购买人、销售日期等内容。销售台账应当保存2年以上。去年,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行农药网上实名购买、溯源管理,防止互联网经营者违规销售农药造成安全隐患。
岳屾山提醒,如果树木妨碍居民生活,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协调处理,不能擅自砍伐、下毒毁坏,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