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区农贸市场是城市生活节奏的音符,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市民安居乐业的谋生之地,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活跃地方经济、保障民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贸市场如何规划,如何建设,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科学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农贸市场中的经营户,如何经营,怎么培育,既能作为挣钱养家糊口,又能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就需要业主单位(农贸市场主体)以商户、市民为本,如何才能留住商户,留得住市场。
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
让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媒体报道,来粗略南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一、南充得泰大市场
南充得泰粮油批发市场位于市中心老城区—顺庆区胜利路与长征路交叉口,建设于2000年左右,以经营粮油,食品,兼营:粮油机械及包装制品,副食品等为主,占地大约30亩,以底商为主。楼上住有大量的住户。
从现阶段来看,南充得泰粮油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户的经营范围已经在发生转变,定位于城市直接消费群体,粮油的大宗贸易很少,他们的直接客户就是一些市民、零散户、小超市、小市场。
二、南门水果批发市场
南门水果市场位于顺庆区桑园路,即原川北农贸市场片区。曾经的这个位置好,产品辐射20多个市(县)以及重庆、山东等十几个省、直辖市,那时的市场车水马龙,拥挤不堪,一度成为南充市十大专业市场。
2015年蔬菜市场搬迁至潆华工业园区,桑园路川北农贸市场关闭,但一直没有拆迁,直到现在。还存在少数水果商依然没有搬迁,做着最后的努力,但已经由原来的批发变成以零售为主的模式。
随着城市开发的加快,2018年南充各道路提升形象,该市场所在经营区域的桑园路、文明街被列为标美路段,所以南门市场外迁是必然的结果。1、大货车禁止入城,大量货车运输停靠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安全事故。2、该水果批发市场规划落后,经营业态单一、缺乏配套,没有冷库等,容量太小、功能不足,脏乱堵”问题就反复整、反复有,市场环境治理成问题。3、“市场环境太差,商户大量外流,外地水果商根本不愿意到来此经营,本地水果商也大量外流。
三、南充川北农产品批发市场
南充川北农产品市场位于顺庆区潆华工业集中区,是由原桑园路的搬迁过去的。根据《今日顺庆》报道,原川北农贸市场位于顺庆老城区桑园路,占地只有几十亩,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而且对周边交通、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2012年11月,顺庆区启动市场迁建项目,按照城市整体规划将市场新址落户在潆华工业园区。
据报道,南充川北农贸市场2015年试运行期间由于交易中心给商户优惠政策,该市场有了一定的起色。但该市场只规划了蔬菜交易,依然存在经营业态单一问题。
四、中农联南充国际农贸城
中农联南充国际农贸城规划位于嘉陵区嘉陵大道与G42沪蓉高速出口交叉口西南口,分一期二期建设。在中农联官方网站介绍显示,该市场是“三农”领域的综合性投资企业,以开发农贸型商铺(房产)为主,以“打造国内、国际涉农现代化流通平台,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为企业愿景,主营业务涉及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农产品种植养殖、涉农大数据电商交易平台、涉农云数据等多个领域。
五、南充友信龙农贸城
南充友信龙农产品交易中心是由深圳友信崧锋集团投资建设的综合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它位于南充市物流园区。根据高坪区政府网站介绍,他是该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市政府“菜篮子”工程,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食品冷链企业,中国食品物流示范企业。该项目一二期农产品交易中心于2016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已经营三年,已入驻经销商1000余户,日均“吞吐”农产品超过1000吨,年交易额约20亿元,成为南充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平台。
目前,该交易中心一、二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是蔬菜,水果、粮油、干杂交易中心。三期建设力度还不够,还需努力,冷冻食品交易中心、水产交易中心、大型冷库、物流加工服务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综合配套还得进一步完善。
城区农贸市场现状
了解完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再来看看城区内的零食市场。
目前,在顺庆城区有第一、二、三人民市场,高坪区有综合农贸市场、嘉陵区有综合农贸市场等零售农贸市场。
根据报道,随着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南充的农贸市场陆续开始向标准化发展,不仅商品的品类更加丰富,卫生环境更加优化,功能配备也更加完善。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大型农贸超市,正逐步与时代接轨,不仅越来越多的商铺和摊位用上了二维码支付,让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多样化的服务,而且有部分商户加盟电商,升级了商品销售,将‘电商+店商’的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进行深入融合,让本地的蔬菜、水果和小商品惠及千家万户。
加快新区农贸市场配套
目前南充市已建成的农贸市场和在建的农贸市场基本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但部分地区的农贸市场存在分布不均、容量不足等问题,还有部分农贸市场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高楼建起来了,人口聚焦进来了,农贸市场等配套没有跟上,又会出现大量的“以街代市”现象。从目前的新区来看,顺庆区白土坝区域发展已经快10年了,居民入驻率非常高,但是居民买菜买水果却要到其他地方或者超市,农贸市场建设还需加劲;顺庆区清泉坝区域发展已经超过5年,农贸市场规划建设貌似还停留在纸上,居民买菜依然是个问题;高坪区下中坝区域开发已经快10年了,大量的居民买菜却要走上一二公里之外的高坪综合农贸市场,极不方便,眼看下中坝农贸市场(高坪一小新校区旁)已经建成暂未投入使用。这样的新区还有很多……
城区市场升级换代路在何方
一是希望政府在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上,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不要只求大只求政绩盲目上马,该建设的不建设的规划好。了解中有商户反应:“现在生意比以前难做,市场越开越多。因为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易腐烂、易变质特点,市场无序的规划导致经营户分流和竞争,经营的风险也影响到经营规模的萎缩,辐射能力下降,届时将会出现外面的优质农产品很难进入南充,南充本地的农产品也走不出去的两难问题,南充市民的“菜篮子”也必将受到影响。”
二是城区零售农贸市场的合理规划,解决市民买菜难的问题。要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济属性和公益属性,使其与其他商业业态相比,是“民生工程”、“再就业工程”、“三农问题”等政府工作的重要平台。政府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初心为民生,市场方和投资方要奔着民生这个“初心”来,不要只顾自身经济利益,确保“菜篮子”工程顺利进行。
三是农贸市场是城市生活节奏的音符,更是草根市民安居乐业的谋生之地。要站在农贸城商户的利益想一想,完善措施,让大家真正成为“食品安全放心、经营环境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价格计量放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