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县商品流通主管部门、各商业企业:
为贯彻中央和省市“保增长、促消费、重民生”的工作方针,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切实做好2009年元旦和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保证广大人民群众欢度祥和、欢乐、喜庆的新春佳节,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节日市场安排工作
二、组织货源,保证节日市场货丰价稳
各区市县商品流通主管部门,以及各流通企业要根据新春佳节的消费规律,结合当前市场供求变化,大力组织适销商品货源,丰富商品种类,致力以量稳价。要采取加强产销衔接、扩大外埠采购、搞好区域调剂、提前签订采购合同等措施,逐一落实节日所需商品货源,重点组织好肉类、食用油、禽蛋、蔬菜、水产品等副食品,以及名优日用工业品、节日喜庆商品货源,及时投放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
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形势
今年,我市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裕,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价格稳中有降。由于国家在政策上的倾斜和照顾,国内化肥生产厂家和化肥主产区生产形势正常,有些厂家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只要资金充足,各品种订货没有问题。从价格上看,目前我市尿素到长价格每吨为1720元,美国进口嘉吉二按为2800元,复合肥45%含量为1950元,比去年同期的1780元、2900元和2150元分别下降了3.77%、3.44%和9.3%,总体降幅在5%左右。从今年化肥数量和价格上看,化肥市场形势好于去年,可以保证我市农业生产用肥的需要。
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紧张。目前,全市各级农资经营公司资金严重短缺,当前银行已全部停贷,仅靠企业自筹资金很难保证货源的组织,进货数量明显减少,农资公司经营主体地位相对削弱。
进入二季度后,工矿施工企业进入生产施工旺季,农村春耕作业全面启动,柴油需求增长势头强劲。而国际油价连续冲高,5月7日,WTI6月期货每桶123.53美元,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每桶122.32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受国际油价影响,国内炼油企业亏损加剧,地方炼厂大面积停工,导致国内成品油资源投放量减少。
一、我市成品油市场供应情况
二、做好成品油市场供应的应对措施
1.进一步加大资源调运力度,扩大资源投放量。在现有资源得到落实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油品库存,努力增加成品油市场有效供给。中石油和其他成品油经营企业要和中石化一道,共同承担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的社会责任,“舍小利、顾大局”,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和稳定。5月份,中石化*石油分公司在加强资源调运的同时紧急动用了库存的-10#柴油1000余吨投放市场,有效缓解柴油供应压力。
2.全力保障农村市场柴油供应。加强与农业主管部门协调与沟通,了解春耕春种和农业机械作业情况,做好农用柴油供应保障工作。对农业机械用油优先供应,开辟农村用油绿色通道,组织配送车辆送油到田间地头,实行农机定点加油等措施,满足农业用油需要。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办发[**]58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工作事关城乡人民的生活,事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市场和社会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做好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县粮食部门要加强粮食调控工作,现有商品粮库存必须首先保证县内市场供应,尽可能满足县内粮食商和粮食加工厂的需求,严禁各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加工厂减少市场投放量或故意停止市场投放。县粮食、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粮油价格和供求情况的监测,及时掌握本地粮油市场动态,准确分析、判断、预测市场粮油价格走势和供求变化趋势,一旦发生市场粮油产品断档脱销及其它紧急情况,必须立即报告。要加大全市粮油交易市场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牟取暴利,扰乱市场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粮食市场秩序。
供销农资部门要大力组织化肥等农资资源,保证本县用肥需要。县计经、供销、农业、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强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乱涨价、乱收费、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确保农资市场有序运转。
三、加强引导,提高产量。各街镇乡要切实抓好大春粮食播种,抓住市场粮价回升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民提高粮食复种指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同志们:
二、积极协调调剂货源,保障市场供应
为应对市场供应与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各地商务部门要协助政府制定完善市场供应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物资保障工作预案,明确责任,建立长效应急供应、调动机制,做好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不出现脱销断档情况。
自2003年,北京市住宅房地产市场开始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时代。加上由于制度调整,北京市土地供应量从2004年开始锐减,相应的住宅供应量从2006年开始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住宅的需求却逐年增加,其中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和拆迁导致的住房需求,以及非京人口的购房需求。在此情况下,我认为北京市住宅市场目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具体可以从住宅供应、住宅需求以及住宅市场表现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住宅供应减少
自2004年起,北京市住房供应量开始持续下降。2004年2863万平方米,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峰,之后批准预售面积开始不断下降,2007年批准预售面积降至1330万平方米,不及2004供应量的一半。从2004年起,平均每年住宅批准预售面积下降约30%。造成住宅供应减少的原因包括土地供应量下降迅速、土地一级开发缓慢,土地储备不足和已出让土地闲置情况较为严重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2009年北京市住宅市场的供应量也呈下滑趋势,具体体现在北京市商品住宅供应的下降态势上。
1、可售房屋套数
在可售房屋供应套数方面,2009年10月北京市商品住宅可售房屋套数为103,249套,环比继续下降0.75%。其中,可售期房套数比前一个月增长了321套,达到69886套,环比增长0.46%。而现房方面,至10月31日截止,可售现房套数为33,363套,环比9月的34,471套继续下降,降幅为3.21%。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粮油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工作的紧急通知》(政办发电[]12号)及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食品价格,确保和全国期间我区市场繁荣稳定,决定建立市场供应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的组成
区经贸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
区农业局、区外经局、区工商局、市质监局城涵片区、区粮食分局、区教育局、区物价局、区交通局等单位为区市场供应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区经贸局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经贸局,办公室主任由区经贸局副局长林清杰同志担任。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分管领导为办公室成员。
二、各成员单位职责
区经贸局:负责市场供应的牵头协调;负责副食品市场监测;负责落实生猪储备;负责猪肉、禽蛋、蔬菜等副食品的货源调剂;负责大型营业场所的营业安全指导。
一、创新工作方法,实施节日供应保障措施。
春节临近,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保障我市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公司及早制定了《春节农副产品供应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预案工作机制,确保节日市场需求。针对节日期间人流量、货流量大,交易大吞大吐和市民、企业团体批量采购等状况,公司创新了工作方法,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使交易流程更加的方便、快捷,24小时的交易服务、保安服务和信息服务,为客商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秩序井然的交易环境。为切实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食用安全,市场检测中心增加了节前蔬菜安全检测的数量,扩大检测覆盖面,确保供应果菜的安全、卫生。
二、精心组织货源,确保节日市场供应
针对节日消费特点,为了让我市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盛,公司拓展了货源渠道,大力组织货源,丰富果菜品种,采取了与产地联系、深入基地积极组织货源,并鼓励经营户进行节前供应的备货。联系组织了山东、河南、武汉等地市的优质货源已陆续进场交易。同时,亳州本地大宗蔬菜、设施蔬菜的大量上市,对平仰菜价将起到一定作用。春节前夕,不会出现农副产品断档、脱销现象,现蔬菜日供应量在700000公斤,水果日供应量在300000公斤,以满足消费者节日多元化需求,确保节日市场供应丰富多彩。
三、交易日趋繁忙,市场储货量大。
近期我市天气晴好,气温回暖,蔬菜出园率增大,蔬菜品种丰富,货源充裕,销售平稳,部分蔬菜随着上市量的增大价格小幅回落。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切实保证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副食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使全省人民喜庆祥和地欢度佳节,现就进一步做好副食品市场供应和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了对能繁母猪的补贴、保险政策,对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防疫体系建设、规模养殖场(户)的扶持政策,对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及对规模养殖奶牛的补贴政策等,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好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副食品的供应工作,确保不断档、不脱销。
二、切实加强副食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监管
(一)加强市场监管。各级农业、畜牧、商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对猪肉等副食品的市场监管,进一步落实监管措施,规范各环节的市场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各市、县(市、区),省直属各单位:
为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有效保障市场猪肉供应,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扶持发展生猪生产
各地要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稳定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性措施来抓,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市场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生猪生产,保持必要的生猪自给率,确保猪肉市场稳定。
(一)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从2007年起,按每头能繁母猪每年50元的标准,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场(户)进行补贴,其中,欠发达地区由省财政承担80%,地方财政承担20%;其他地区由省财政承担20%,地方财政承担80%。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各地要抓紧制定具体方案,落实经费,在月日前将2007年补贴资金发放给能繁母猪饲养者。
(二)对能繁母猪实行保险制度和财政补贴。为有效降低养殖能繁母猪的风险,对能繁母猪按每头1000元保额保险,保费为每头60元,其中,欠发达地区由省财政承担60%(36元),地方财政承担20%(12元),饲养户承担20%(12元)。在养殖户自愿参保的基础上,凡是已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县(市、区),要协调农业保险共保体或互保组织负责承保;没有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县(市、区),可由当地人保公司承保。在母猪保险的基础上,各地要大力推进肉猪保险,并建立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