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各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科技支持、基础设施支持等方面的力度,抓紧抓实抓细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辽宁省:备足农资保春耕
辽宁铁岭开原市兴开街道小山岗村村民张桂梅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桂梅一直担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会受疫情影响买不到。近日,一场春耕备耕农资展销会在小山岗村村部广场举行,张桂梅当场订购20袋化肥和12袋玉米种子,开春种地不用愁了。
据介绍,目前辽宁省春播生产玉米、水稻、大豆种子预计需求量分别为8000万公斤、2400万公斤、500万公斤。而目前省内企业储备杂交玉米种子约1亿公斤、水稻2900万公斤、大豆600万公斤,数量充足,能够满足春播用种需要。农资另两个大项化肥和农药,辽宁省也在积极保障市场储备。目前,辽宁已有90%以上的大型肥料企业复工,中小型肥料企业已有一半复工。
重庆市: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记者冉瑞成、通讯员李燕华)春耕在即,农时紧迫。近日,重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广泛开展助耕支农学雷锋志愿服务,全市93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21万余名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群众开展春耕春播、技术指导、配送物资。
积极收集农户物资需求、形成服务订单,组织志愿者和爱心车队为农户开展农资代购、配送等服务,建立“流动农资超市”,将种子、化肥等物资送到农户家门口。璧山区建立农资配送服务队,为1万余户村民代购、配送化肥2600余吨、种子6000余包。
上海市金山区:城郊果蔬生产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记者李治国、通讯员戈晓莉)一边是春耕时节的忙碌,一边是疫情防控的有序进行。连日来,上海市金山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开启春耕备耕模式。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天母果园负责人王卫国告诉记者:“今年干活就是多了口罩、手套和体温计,天天打卡,抗疫是基础,然后按照种植过程,一步一步来,相信今年的桃子也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廊下镇的小皇冠西瓜也正在孕育中。“200亩小皇冠种好了,大概4月底就可以来吃西瓜了。”上海德昕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金永介绍,受疫情影响,原来一些外地工人都在老家没回来,因此他早早组织了一批本地工人着手种植,种瓜进度未受到太大影响。
金山区枫泾镇的果蔬种植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枫泾镇新新村的孙宪福因为没有回老家过年,恢复田间生产的脚步没受疫情影响,如今他的100亩西瓜已经在大棚中进入育苗期。枫泾镇兴塔村的沈建英今年也种了50亩甜瓜、西瓜、哈密瓜。据统计,目前枫泾全镇110家种养合作社,复工率已达100%。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着力打造“草莓之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记者贺建明、通讯员杨志宏)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更章乡根据本乡实际,按照“一乡一品”思路,着力打造“草莓之乡”的品牌,由乡政府牵头成立了林芝市巴宜区雅觉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建成占地面积达25亩、拥有10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的草莓基地。去年底,乡政府组织群众种下红颜草莓14.5万株,目前长势良好,今年预计总产量可达7.5万斤。
近日,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更章乡门仲村草莓种植基地内,戴着口罩的群众正在劳作,门仲村党支部书记嘎玛西绕手持电子体温枪为每位前来劳动的群众测量体温,并做登记。嘎玛西绕介绍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还未结束,但地里的草莓不等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群众已分批有序到基地劳动。
“眼下是草莓开花期,也是草莓生长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着今年的收成。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恢复农业生产的方案,积极组织群众抓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驻村工作队队长胡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