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突出强国强农,时代特色更加鲜明
本届农博会紧扣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建设目标,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交流合作”为主题,谋划“产品展销、生产示范、科普研学、经贸交流、论坛会议、赛事活动”六大板块,组织产销对接、项目推介、论坛交流、文艺赛事等活动80多场次。展会期间,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院士、驻华使节,国内20多个省(区、市)及大中城市、友好城市有关领导和代表团、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农业权威专家莅临展会参观指导,1300多名各地采购商、1500多家参展商云集展会,6000余名新型经营主体,各地广大农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10天观展人数达到86.5万人次,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注重平台作用发挥,引领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
本届农博会突破常规办展思路,集中展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搭建引资引智引技、品牌推介、贸易洽谈、产销对接及交流合作新平台。
一是产品展销精品荟萃。突出国家级展会作用发挥,展示我省最高端最优质品牌农产品和外省中高端农产品,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竞争上架”,严把参展展品准入关,宁缺毋滥,打造长春农博会金字招牌。来自四川、浙江、广东、山西等20个省市区217家企业,950个品类产品参展,潮汕牛肉丸、山西陈醋、金华火腿等美食备受青睐。省内180多家“吉字号”品牌展销肉牛、梅花鹿、玉米、大米、人参、黑木耳等吉林省名优农产品,吸引各地客商游客纷至而来。展会期间,现场各类产品达成交易额约4.5亿元,线上累计销售额约2.2亿元。
四是科普研学贴近生产生活。现场组织全省25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参展,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科普大集有30家各具特色的科技小院亮相,各类生产主体和农民找专家、询技术,40余名专家5天共接待7000余农民,现场答疑1350个。
五是论坛会议启迪智慧。举办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路演推介、2024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更具前瞻性的分析国内外农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交流先进经验做法,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六是文化惠民精彩纷呈。以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进来为原则,成功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关东(吉林)农耕民俗展、农民画展、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着力诠释“农民节日”“市民乐园”的内涵。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美丽中国”“多彩吉林”两个主题展厅利用艺术种植、花草扦插、苯板雕刻、粮食绘画等创意农业手法,制作40余组景观小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浓厚氛围。
三、组织筹备精心周密,社会满意度实现新提升
本届农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新闻和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农博会开幕以来,中央电视台4套、17套、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长春电视台、长春日报等68家各级各类媒体、1200余名媒体工作人员对农博会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累计刊(播)发报道5000余篇(条)。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香港凤凰网等网络媒体也对本届农博会开幕、亮点内容进行了多角度宣传,为展会增光添彩。
创新举办“千名主播进农博”活动,邀请李玉院士在现场与AI李玉共同助力农博。宋晓峰、张晓龙、雪饼猴等3400多名主播以短视频种草、现场推介、直播联动、AI互动等方式开展“我为家乡代言”、“农博打卡”、直播带货、休闲娱乐、景区推介、科普宣传等活动,抖音、小红书、快手、微博、视频号等主流社交平台实现全覆盖,全网累计阅读量9.2亿,累计上榜话题热度5.2亿余次,500名电商主播累计销售吉林省品牌农产品约1.1亿元。使本届展会真正成为了网民口中的“最火”农博会。
盛会有期,精彩永续。本届农博会即将落下帷幕,我们将认真倾听社会各界呼声,积极采纳各方建议,为办好下一届农博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让长春农博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展会结束后,有关方面要深度对接参展商与采购商的经贸交流,促进促成项目合作。农博园方面要发挥好平台作用,在线上常年开通“农博云商城”,常态化开展线上展销活动,办好“吉林省农产品展销中心”线下展厅,把全国各地农业精品留在农博园,欢迎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前来洽谈选购。同时,按照会展工作安排,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计划于明年8月中旬继续在长春农博园举办,我们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届时前来参展参会。
最后,我们在此向给予长春农博会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各级领导,向主办承办展会各项活动、参与展会服务的各地各部门,向为展会成功举办付出艰苦努力、洒下辛勤汗水的农博园全体员工,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本届农博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