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声!化肥等农资价格暴涨33.3%,谁在背后投机炒作?
小事一桩,回收城里的粪便
化肥一袋涨三四十元,柴油一升涨几元,人工成本在涨还能种地吗?
全球肥价暴涨!后期还要大涨?还有4样东西或大幅涨价,哪4样?关于每个人的钱袋子,要早做准备。
物价上涨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化肥涨价、石油涨价、食品涨价等等。这些方面在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下,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肥料和石油涨价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影响很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民种地成本增加,百姓生活支出增加。
一、化肥价格高居不下今年复合肥的价格不断上升,农民朋友直呼用不起,随便买一包复合肥也差不多需要200多块。有朋友说,我国为什么不加大进口国家化肥来缓解国内的需求,遏制高价呢?其实,国际上的化肥价格涨得比国内还高!
俄罗斯是化肥生产和出口大国,其中的钾肥供应量占比也是很大的。就拿目前,东北地区进口俄罗斯的大红颗粒钾来说,价格一度涨到5600元/吨,比硫酸钾还要贵。这样的价格对我们春玉米种植户来说,肥料费用支出每吨要比往年多花2000-3000元左右。近期,俄罗斯厂家Phsoagro公司以1100美元/吨CFR的价格,销售出3000万吨,62%(10-26-26)含量的复合肥,折合人民币将近7000元/吨,价格高的离谱。
目前,48%(16-16-16)含量的复合肥产品,拉丁美洲到岸价约为900美元,折合人民币5726元/吨!据了解,就目前来看,印度和中国的复合肥价格仍然是全球市场中最低的。
导致复合肥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氨气供应和天然气价格大涨。在供应紧张的环境下,氨气价格飞涨,导致NPK生产商减少或停止生产。另外,天然气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有可能会迫使一些欧洲氮和氨生产商减产。
再有,今年磷铵价格涨幅也是惊人,无论是磷酸一铵还是磷酸二铵,国内外价格都不同程度上涨。目前,由于马上要到了东北春玉米和大豆种植时期,磷酸二铵价格辽宁地区64%二铵出库价在3950元/吨左右。另外,中国磷酸二铵国际出口价格每吨也上涨85美元/吨,涨至1070-1110美元/吨FOB。
不过,导致目前肥料上涨,除了上游原料涨价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物流陈本增加。据了解,目前俄罗斯产品的运费每吨高达70美元,折合人民币400元以上了。
二、汽油价格上涨油价上涨,航空、海运、陆运所有和物流有关的都会上涨。紧接着塑料、化纤、沥青、橡胶、化肥、农药等也会上涨。这还没完,这些原料涨价,最后都会是我们消费者买单,我们穿的衣服会涨,我买的粮食和菜,都会上涨。
2020年的时候,国内汽油价格普遍在5元/升,而如今,汽油价格迎来“七连涨”。部分地区92号汽油涨至9.5元/升,95号汽油突破10元大关,98号汽油更是突破11元/升。
有网友调侃:“以前上班都是开车去,现在只能跑步去了!”希望油价快点降下来,这关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定上涨的部分都需要我们消费者买单!
蔬菜价格上涨是有原因的,除了受季节性和疫情因素的影响以外,还有石油上涨后的物流成本增加。再有,肥料价格上涨,生产陈本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从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4月2日监测数据来看:鸭梨、葱头、白鲢鱼、冬瓜和大白菜,涨幅分别为6.0%、4.4%、3.1%、2.3%和1.8%;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黄瓜、蒜苔、芹菜、土豆和西葫芦,幅度分别为3.8%、3.5%、3.1%、2.6%和2.5%。
三、粮食价格的上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推动了国际粮价上涨,毕竟俄罗斯是小麦出口头号大国,乌克兰又是“欧洲粮仓”,对全球粮食供应占比还是很大的。另外,乌克兰黑海港口被关闭,两国同时限制本国的粮食出口,加上乌克兰减少春季作物种植面积,对后期价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再有,随着国际化肥价格大涨,种地成本不断攀升,一些国家把用肥比较多的玉米改种用肥相对比较少的大豆,甚至,直接减少种植面积。就拿美国来说,美国4月1日发布的种植意向调查来看,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比2021年减少400万英亩,其它国家具体数据不得而知,但在高投入的影响下,种植面积很难不受到影响。
不过,今年农民投入也在增加,化肥涨了一倍不说,种子成本涨了50%左右,种一亩地玉米预计要多花近300元左右。
猪肉价格相比一些蔬菜价格还要便宜,但是市场上牛羊肉价格可不便宜。目前,国内批发市场猪肉主流价格每斤在8-10元/斤左右,价格还是能够让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但是,生鲜牛羊肉价格普遍在30-40元/斤,仍居高不下,就连价格便宜的农贸市场,零售价格也普遍在36-40元/斤之间。制成的熟食更贵,普遍在75-115元/斤。
说实话,这种熟食即使价格再高一些,也会有市场的,必定不是天天吃,一个月偶尔吃两回,价格高点,也不影响采购热情。
从4月2日的监测数据来看,牛肉77.89元/公斤,羊肉70.03元/公斤,仍处于较高位置。
总之,物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短期价格下不了,我们只能重新规划生活支出,靠增加工资,显然是指望不上的,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