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环节,也是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浙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先行地区,对全国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利用浙江省农科院举办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主培训的机会,对浙江省11个市参加培训的农场主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26份,回收223份,其中有效问卷178份。调查显示,当前浙江省家庭农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家庭农场主素质不断提升,生产经营日益专业化、品牌化、合作化,土地流转态势较好,适度规模已经形成。家庭农场总利润增长较快,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当前也存在着土地租金高、用工难、设施用地跟不上、资金筹措困难、农业保险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
一、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态势良好
1.浙江省家庭农场主的个人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年龄逐步年轻化。在接受调查的家庭农场主中,41-50岁的占49.4%;31-40岁,占25.3%;51-60岁,占12.9%;30岁以下,占10.1%,其中“90后”占5.1%;65岁以上,占1.7%。年龄最大的为68岁、最年轻的为19岁。其中:31-50岁的,占到近75%。浙江省家庭农场主正在逐步迈向年轻化。
二是文化程度以高中以上为主。据调查,家庭农场主的文化水平,高中占43.8%,大专占24.2%,初中占20.2%,本科及以上占6.7%,小学及以下仅占5.1%。其中高中以上占到近75%,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三是家庭农场主多有外出经商、外出务工经历,眼界开阔。据调查,浙江省家庭农场主59%有“外出打工经历”,58.4%有“经商办厂经历”,22.5%“担任过村干部”,20.8%“曾在涉农企业或部门工作过”,50%“曾担任合作社负责人”。
2.家庭农场经营日益显现出专业化、品牌化、合作化的趋势
一是注册登记的比例较高。家庭农场注册登记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调查问卷显示,以个体工商户形式注册登记的占50.6%,以独资企业形式注册登记的占33.7%,以其他形式注册登记的占15.7%。
二是注册资金逐步加大。调查显示,注册资金101万-200万元的占14%;注册资金201万-300万元的占5.6%;注册资金301万元及以上的占4.5%。整个样本中,注册资金最高的为900万元。
3.土地流转态势较好,适度规模初步形成
4.对政府服务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223个家庭农场普遍都获得过涉农组织的服务,从与其他涉农组织的关系来看,得到过当地农技部门、农村信用社和合作社服务的分别占86.5%、74.6%和53.2%;其次是村社区经济组织、公司企业、供销社等的服务。其中以农技部门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最高。
5.家庭农场总利润增长较快
尽管近年来生产成本增长很快,但总收入增长更快,因此总利润稳步提升。223个家庭农场总收入从2013年的平均84.9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22.1万元。同时成本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雇工成本上升明显,从2013年的平均22.5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30.6万元;租地成本基本稳定,其他成本也有小幅回升。尽管总成本在递增,但总利润还是呈现稳步递增的态势,从2013年的平均19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0.7万元,效益良好。
二、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土地租金高
近些年,土地租金呈现出逐年攀高趋势。调查显示,2013年土地流转平均租金每亩为601元;2014年为672元,同比增长11.8%;2015年为738元,同比增长9.8%。近三年的涨幅在10%左右。
2.设施用地跟不上
从加工、仓储和其他辅助设施用地等面临的问题来看,接受调查的223个家庭农场中,有90.4%的家庭农场主表示有困难。其中临时用地审批困难最为突出,占60.0%;其次是仓储用地困难和水电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
3.资金筹措困难
4.家庭农场用工较难
从223个家庭农场的情况来看,浙江省家庭农场自家劳动力一般在2-4人,常年雇工1-5人,平均工资为每人每天106元,临时性用工6-10人,平均工资为每人每天127元。从用工情况看,89.7%的家庭农场主表示“用工方面存在困难”。其中89.2%的家庭农场主表示“找不到好的工人”是最大的困难;66.9%的家庭农场主表示“工人工资增加太快”;少部分家庭农场主表示“季节性用工”“工人年龄偏大”“技术工人难留”也是发展面临的困难。
5.农业保险不能满足需要
从参加农业保险情况来看,223个家庭农场中,仅有33.5%的家庭农场参加了农业保险;53.4%的家庭农场主认为存在着“农业保险公司太少、选择余地少”;46.7%的认为存在着“赔偿金额偏低”,同时还存在“保险覆盖面少”以及“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不到位”和“保险理赔困难”等问题。
6.产品销售不稳定
从调查情况看,农产品销售主要以商贩在省内销售为主,并且家庭农场主普遍认同农产品销售价格。但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农场主认为农产品价格很不稳定。分析显示,5.2%的家庭农场主表示“很稳定”,38.5%表示“价格比较稳定”,56.3%表示“价格很不稳定”。
三、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浙江省223个家庭农场主的问卷调查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1.以解决资金和用工问题为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2.调整补贴结构,加大对家庭农场薄弱环节的补贴力度
从家庭农场主获得的政府补贴和满意度情况来看,获得政府补贴较多的是购置农机、大棚及配套设施的补贴,占60.0%和49.3%;其次是种粮、农资综合补贴。从补贴满意度情况来看,大多数表示基本满意,但对租地、育供秧和农业保险补贴的满意度不高,有3成表示“很不满意”或“不满意”。因此,还需在进一步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中,调整现有补贴结构,加大对薄弱环节的补贴。可以考虑加大对家庭农场主租地、育供秧和农业保险补贴的力度,增加家庭农场生态补贴,更多运用WTO的绿箱工具。
3.加大对家庭农场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从调查情况来看,家庭农场主最希望得到政府在租地、大棚及配套设施的支持,分别占到受调查家庭农场主的52.2%和51.7%;其次是农业保险、综合农资和农机购置补贴;最希望政府帮助解决项目扶持和生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资金,占55.0%和45.5%;其次是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培训以及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因此,政府下一步还需加大对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尽可能地帮助家庭农场解决生产性设施用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