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企业服务领域创业并拿到投资?有两位投资者说了他们的看法

现在的风口有哪些?可否聊聊你对风口两端的投资人和项目的看法?对正在风口上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企业服务今年整体比较热,但是我倾向于把企业服务分为企业服务(行业通用,比如HR)和行业服务(比如物流SaaS、垂直于xx行业的SaaS)。目前不管是B2B还是企业服务,都持续有投资人在看,但是眼光更加尖,一些明显有泡沫的行业已经遇冷。

投资人其实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创业者眼中会有“一夜之间遇冷”的感受。原因是投资圈也很小,大家不断相互交流。但是我们也见到很多基于研究得出结论的优秀投资人,以及一些经历过08年金融危机的投资人,他们还是相对比较理性的,对于项目也不会打上O2O必死、B2B必火等标签,而是剥开表面看本质上商业模式能否成立,能否做大。

从我的角度不太喜欢跟风创业,原因有几个方面:

1.大部分创业者感受到风口其实是有时滞的,往往有一种商业模式到了B轮C轮,会出现一批跟风者,然而从早期投资人的角度,除非你的模式特别创新、团队执行力特别强,不然不会轻易再投一个后来者。因为很多产品其实是没有太多技术壁垒的,有的是商业壁垒,其他基金对它的投入(可以用于建立商业壁垒)其实可以把后来者甩出一条街的。

2.跟风创业的根基也许是不牢固的,尤其在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项目中,行业经验往往能够帮助团队避开一些显而易见的坑。曾经聊过的一些团队有因为风口就拉上一个传统行业背景的成员临时组团的。投资人不会把赌注下在一个对传统行业不甚了解的CEO身上。

可否深入聊聊企业服务这个风口?企业服务的项目都有哪些类型?哪些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

卞恺灵:

我倾向于把这上面分为3类

此外,从分层的角度来说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机会已经不太大,基本是Microsoft,VMWare在做;PaaS(平台即服务)的机会也比较有限;SaaS(软件即服务)是更加多元化、有初创机会的领域。

刘晓璐:

根据聊了100+企业服务的案例,以及帮助其中的一些融资,以及和各种看企业服务的投资人小伙伴深聊,发现大家的担心有以下几点:

我觉得:

对早期企业服务项目的地推,合作B端客户的数量和实际成交的金流,哪个指标是下一轮投资人更看重的?早期2B项目应该更多的签合作商家?还是更多抓住几家大的把金流或者营收做起来?

个人倾向于两者平衡,如果一定要选的话,首先企业可以找到一些收费用户,验证自己的收费能力,在验证了模式之后,个人倾向于更多的获取更多的客户建立自己的市场壁垒。

从基金的维度来说,5-8月,以免费的模式切入,迅速获取用户,建立市场壁垒。问题是:免费的方式,在收费后用户迁移,低廉的价格影响原有代理式的地推体系,大的企业会出现收费价格非常低,地推成本非常高的现象。

后来,VC的风格倾向于首先验证第一是否是刚需,第二是客户是否有意愿付费,有些投资人如软银和赛富,有大力付费,企业有非常稳定的现金流,其他的基金,只要有付费意愿,剩下的不建议以免费的方式去迅速获取用户。

我觉得这两个指标都很重要,因为2B的服务一定要有收费模式,任何烧钱补贴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同样,只有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量,才能说明这个产品对于行业是有价值的。一定要选择的话,对于早期的项目(天使轮-preA),B端的数量比较重要,因为互联网更讲究的是有效快速的增长,这个增长来自:1.用户数量增长;2.ARPU。有了用户增长,B端产品可以做迭代,带动ARPU的增长,才会呈现几何式增长。

到了A轮B轮的时候,你早期圈进来的客户需要贡献价值,而不是一直都是低价限免策略,而且市面上的SaaS通常针对的是中小企业,付费意愿不那么强,对于定制的需求没有那么高,因此才是传统的解决方案大厂们(如SAP、Accenture)所忽视的一群,但其实他们累加在一起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之所以会有SaaS的萌生,也是因为互联网把一些传统BD、运维的人工劳动打散、重新聚合了,因此可以提升效率,降低单位客户的维护成本,从而捕捉更多中小企业的心。

B端市场的横向复制性是否存在?如何向投资人证明项目的横向复制可能性?应该地推实力多一些还是产品导入企业的完整度多一些?哪个更为重要

企业服务的市场的横向复制性还是比较大的,可能对于同样体量的公司,大家对于人力资源、办公效率提升等的需求是比较一致的(但是对于大公司,可能就是非常个性化的需求),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一项内部服务是自己做还是外包,其实取决于做这件事情的成本,那么可想而知,中小企业为了报销开发一套系统其实是不可能的。而行业的横向复制就会比较难一些,尤其是一些行业特定SaaS。因此后者在证明给投资人看的时候,除了现有数据,还要画饼:1.市场规模大,行业中这样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企业的ARPU可以做得比较高;2.除了卖SaaS服务,需要有延展性,比如金融服务等。

至于地推vs产品,我觉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端的地推人员必然是会影响产品的设计和流程的,因为地推深入一线,会带回很多客户的需求,而产品的好用与否也关系到地推效率。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我会去看,在目标市场内,需求是否被满足,是否有替代品。如果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满足或者行业已经有一些替代品,那么产品的优化需要提前于盲目去铺地推;但如果是一个门槛比较高、互联网产品还没有太普及的市场(比如物流行业),地推是需要首先去叩开大门的。

远洋航运物流方向的企业服务项目怎么看?

国际物流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从东印度公司开始就存在了;在传统行业中进行变革,要打破很多既有利益,因此我很敬佩这样的创业者们;2.国际物流的上游是非常集中的,全世界就那么几个船公司,垄断了几乎所有的航线;但是下游是非常分散的,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货代公司,就是为各种各样行业、有着各种各样需求的货主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的。

因此对平台来讲就有比较大的挑战;1.你的利润怎么来,物流的利润加成受到上游的极大影响,服务的利润虽然没有上线,但是市场竞争比较激烈;2.你能否颠覆线下较为稳固的关系,是直接to货主以获得最大的加成空间呢,还是先服务于货代以求量的变化?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该领域创业者一直在探索的,目前还没有特别跑到后面轮次(C轮、D轮或preIPO)的项目

最近金融如何又重新成为互联网投资的风口,随着一波又一波的P2P平台倒下,新近金融风口又有哪些?

P2P只是一个金融的形式,我把P2P看作是一个销售渠道,我们在分析金融的时候,会剥开现象去找背后的逻辑

总结一下:

1.农资销售重线下,整合渠道是农资电商的关键因素;

2.农机领域需解决资源、资金使用效率及技术革新;

3.土地流转看似美好,前路漫漫;

4.种植工具或社区变现是难题;

5.养殖管理系统是农资电商的切入口;

6..农产品2C面临流量、物流、品控难题;

7.农产品2B面临产业链过长难以整合之殇;

8.农业金融的难点在于如何筛选到合适的标的以及风控;

9.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整合难度大;

10.生产管理流通数据应用性差,关联数据分析机会大;

11.消费电商基础设施薄弱,巨头竞争压力大,需求旺盛,巧妙切入有机会。

总体来讲,农业是一个非常非常长的产业链,目前这个产业链上的很多环节的效率都不高,因此有非常大的改造和提升空间。

THE END
1.农药行业渠道拓展的底层逻辑及成功案例规范市场和管理,让渠道有钱赚;轻销售重消化, 让渠道 赚到现金;抓基地技术服务,应用技术强 的团队才是企业持续竞争力。召开田间现场会,眼见为实。很多农资经销商愿意与国光合作,最主要的事国光抓住了人性,相信自己的眼睛,示范观摩会做的到位,客户想不压库存,国光就帮你把产品分销掉,轻销售重消化。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zlzs/content/c6f00eac-e694-40ee-bf31-b37a62df4ad9.html
2.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哪些?农产品常见销售模式→MAIGOO知识摘要:在绝大多数农产品购销体制已经放开,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许多地区出现农产品销售难,因此,选择合适的多条农产品销售渠道能让农产品卖得更好。下面,就来分析下各种农产品销售渠道模式。 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哪些? 1、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的模式非常简单,产地流转到集散地,然后再到农贸市场、餐饮店,最后到消费者的手中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5054.html
3.这几种进货渠道,农资零售店该怎么选?最近,一位开农资店的猫友向群里咨询进货方式:“大家都是线上买还是线下买呢?”有人建议选择线下进货,因为线上买药存在很大风险,买了十次药,遇到一次不合适的或者是假药,就会面临巨大的亏损。还有人建议直接从厂家进货。一般来说,农资产品的线上进货渠道是通过电商平台,而线下进货渠道则是通过代理商或者厂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847410557867104&wfr=spider&for=pc
4.农资企业如何权衡线上和线下销售?(下)农资企业如何权衡线上和线下销售?(下) 上周,以A公司为例分析了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分配不当,致使企业“左右为难”,从而导致A企业渠道利润、经销商合作意愿和销量都下降。本周,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线上线下“争夺战”的应对方案。 产品重新规划 有时我们需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才能比较好地看清问题。如果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http://www.zh-hz.com/HTML/2019/01/29/404141.html
5.融安金桔产业全面振兴发展总体规划(2018年2027年)2、线下销售渠道众多 (1)融安金桔交易中心 在融安县建成的中国供销·桂北农产品电商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400亩,总建筑规模36万㎡,是桂北最大的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也是集物流、商贸、仓储、冷链、加工销售、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项目分为四大区域,分别为:农副产品批发零售http://www.rongan.gov.cn/xxgk/fdzdgknr/ghjh/ghxx/zxgh/202101/t20210109_2400126.shtml
6.12月2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新浪财经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发布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 供销社作为我国农村重要的流通渠道之一,可以为农资产品提供相对扁平化的销售渠道,从而降低农民购买农资的成本。机构认为,供销社参与农资销售环节也有利于我国农资企业渠道整合,从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cpbd/2022-12-02/doc-imqmmthc6749768.shtml
7.农资产品销售模式(4种模式卖农资,有人销售过亿!做服务做电商以服务为切入|全程土地托管方式服务种植户种植户或者农民不仅仅需要种的好,还要把农产品产品卖得出去。产业链金融|解决农资销售问题和现金流问题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814-1.html
8.农村电商做得比较好的产品是什么?适合销售产品推荐农村电商做得比较好的产品是什么?适合销售产品推荐 现在的农村,很多那种百货小店都还经营了种子,化肥,农用小工具等等生意,随着他们生意越做越多,生意也就越来越好,更有不少头脑聪明的店主同时开通了网上销售渠道,这样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大大的增加了利润。https://m.maijia.com/article/555627
9.市场营销述职报告(系列9篇)6、加大市场推广,做好质量把控,提升口碑,维持好老顾客。把线下接单,转移到线上自行下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 7、加快货源储备,扩宽销售渠道。入驻其他平台商城,增加产品的曝光率,开发新顾客; 8、集中精力做好农副产品的大宗贸易。有计划地参加农副产品展销及推介会,不定期更新公司网上商城网页内容,发布特优产https://www.liuxue86.com/a/5150429.html
10.项目计划书(大全15篇)安全使用农资,并提供规范服务。 四、保证农资产品质量、保证售后服务、产品明码标价,如发生质量纠纷,经营者要积 极深入农资产品使用地点进行调查,协商解决,造成损失的依法负责赔偿,公开进货渠道, 自觉接受农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积极配合、支持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农资经营环境,发现违法行为自 觉举报。 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2431318/
11.种植好项目,让土地也能“生金”农资资料有了好的产品,还需要有好的销售渠道。一定要拓展销售渠道,比如线上销售、线下实体店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4. 注重品牌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 品牌建设也很重要,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一定要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http://m.bailichun.cn/post/1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