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农药市场整体需求保持低迷,交投疲软,成交率低下,价格呈下降趋势。6月份,农药价格跌破去年低点,截至6月30日,原药价格指数报76.14点,同比下跌12.6%。
3—4月份,市场春耕备货全面启动,市场信心稳步修复,询盘热度提升,交投放量。受草甘膦成交重心上移提振,叠加部分产品阶段性供需错配,市场整体询盘活跃,刚需交投放量,产品走势紧贴用药节奏、需求周期特点,渠道库存等情况出现分化,紧张产品集中需求释放,期货排单为主。部分低位产品,生产成本承压,市场情绪提振。3月份,原药价格指数报78.00点,同比大跌24.1%,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85%产品下跌。4月份,原药价格指数报77.86点,同比下跌17.2%,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80%产品下跌。
5月份,整体市场询盘热度有所降低,交投根据作物特点、用药周期、产品特点不同,交投呈现分化,国内终端市场消化渠道前期铺货库存,下游制剂工厂按需补货,海外市场企业补库存需求放量有所差异,中间体出口需求持续释放。市场依旧在低位震荡盘整,部分产品受环保检查影响,开工率有所降低,应季产品阶段性供需错配造成紧张,开工率、库存、成本、供需变化依旧是影响产品价格的关键因素。5月原药价格指数报77.37点,同比下跌12.2%,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75%产品下跌。
6月份,整体市场持续盘整,市场交投不温不火,国内终端市场消化渠道前期铺货库存,下游制剂工厂按需补货,海外市场受海运费上涨影响,采购谨慎。市场依旧在低位震荡盘整,西北等地园区企业危化工艺升级改造,影响部分开工率,交投有所分化,杀虫剂如虫螨腈原药、甲维盐原药等供货偏紧,市场成交重心上移。截至6月30日,原药价格指数报76.14点,同比下跌12.6%,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73%产品下跌。
草甘膦作为常态化供大于求产品,未来5年产能变化预计小幅增加。业内人士表示,2024—2028年,我国草甘膦产能复合增长率预估为0.53%。产能小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行业成熟的生产工艺以及完整的产业结构,二是行业2021—2022年阶段性大利润吸引行业热情,三是草甘膦存在由于政策限制导致的进入壁垒,四是少数几家企业掌握了行业大部分产能,该行业具备明显的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整体而言,伴随行业供应过剩局面愈发常态化,未来几年,部分新产能投放速度或将放慢。
截至6月底,国际市场多处于去库存阶段,虽下游市场需求有待释放,但在“买涨不买跌”心理刺激下,购买意愿趋于谨慎,供需博弈持续,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截至记者发稿,草甘膦原药企业报价在2.52万元/吨,为上半年草甘膦价格最低点。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测,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蔬菜作物上22种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农药防治不可或缺。面对如此形势,行业积极应对市场的多重风险与挑战,努力保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局面。预计下半年,农药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将企稳回升。
具体来看,需求方面,第一,施用农药仍是我国“虫口夺粮”的主要方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第二,我国重大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国家鼓励和支持“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预防性和应急性防控用药;第三,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发展呈加速上升趋势,用药量趋近登记用量上限。预计2024年下半年,我国农药销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出口比例或将提高。
国际市场方面,全球农药市场整体规模保持稳定,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随着化学农药使用的进一步减少,预计生物农药市场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预计下半年国际市场对中国农药的进口会明显增加,农药出口形势会有所好转。然而,印度许多农药产品以更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也对中国农药出口带来挑战。
价格方面,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农药行业很难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但部分产品在经历亏损后有修复的可能,行业回归至盈亏平衡或微利的状态指日可待。预计下半年草甘膦价格涨幅有限,95%原药价格或震荡于2.55万元~2.65万元/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农药行业仍需坚定信心。部分农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下半年,农药企业将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服务,推动农药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