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释技术创建与应用”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5〕46号有关规定,总社科技教育部拟推荐“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释技术创建与应用”项目申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为确保国家科技奖励的公正性,现将推荐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等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天(自公示之日起)。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如对公示项目的真实性和内容有异议,可以书面方式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及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表明真实身份,单位提出的应加盖公章。

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00801

异议举报:总社科技教育部科技处010-6605403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2016年1月7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释技术创建与应用

二、推荐单位意见:

三、项目简介:

针对我国滥用化肥,肥料浪费和污染严重,养分高效的包膜控释肥烯烃类包膜材材难降解、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匹配难、控制养分释放的技术亟待创新的状况,本项目开展了“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释技术创建与应用”研究,创制了环境友好型包膜材料,创建了调控养分释放的技术,推进了控释肥料应用。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创制无溶剂、可降解、无毒害的环境友好型植物源油脂包膜控释材料,揭示其控制养分释放和供应的机理。

创制以蓖麻油和大豆油聚合生成植物源油脂包膜控释材料,其对比烯烃类的优势:膜材具备控释性能,控释期可达11个月;膜材无溶剂、可降解、无毒害。揭示了膜材的控释机理:1控释期受膜材羟基数影响:羟基数多亲水性强,控释期短,减少20%,控释期延长30天;2受包膜厚度影响:厚度大释放速度常数k值小,表观活化能Ea大,控释期长。厚度由50g膜材/m2增至95g膜材/m2时,k值减小了64%,Ea增加了29KJ/mol,控释期延长120天;3受温度影响:提高温度包膜内养分动能增加,k值增大,控释期缩短;4受肥料比表面积和表面特性影响:等量膜材包膜,比表面积小,表面平整时膜层厚,控释期长;5受包膜技术和工艺影响:密封延长控释期,致孔缩短控释期;复式包膜改变养分释放曲线模式。

2.首创“密封延释、致孔促释”技术、改变养分释放曲线形状的“表面反应、复式包膜”工艺,实现了包膜肥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相匹配。

密封延释技术以膜材8%~10%的烷烃与植物源油脂包膜材料聚合,增加膜材分子链,增强膜韧性和延展性,使包膜均匀、抗裂。结合肥料表面物理化学修饰,包膜肥控释期延长了60天;控释期相等时可减少13.5%的膜材。致孔促释技术以淀粉或碳酸镁为致孔剂,用共聚嵌段或物理包埋法将其融合于包膜层,形成养分释放通道,提高养分释放率。添加膜材1%~5%的致孔剂,养分释放率增加6%~28%,8个月控释期的肥料释放期缩短70天。表面反应使聚合反应在肥料表面完成,膜材不自聚,包膜均匀,控释期延长;双层或三层复式包膜工艺调整了膜的结构,实现了养分释放曲线呈抛物线、类直线或S型,与作物需求匹配。

3.构建包膜控释肥料技术体系,研制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匹配控释肥料新产品,实现控释技术产业化和控释肥料的大田应用。

研制了与植物源油脂包膜材料特性、包膜控释技术和工艺相匹配的包膜装备,经过三个级别过渡和放大,构建了以标准化包膜装备融合包膜材料—控释技术—包膜工艺—控释肥产品的技术体系。创建了玉米、水稻、小麦、苹果、香蕉、烟草等作物的控释氮肥产量效应方程,确定了其专用控释配方肥中控释氮的最佳控释期为3~6个月,最佳掺混比例为10%~40%。该技术先后被国内7个大型化肥企业采用,技术产品获得我国首个缓释肥料正式登记证,86个配方肥登记证,产品已推广应用于全国20个省份,近三年施用5080万亩。水稻、小麦、玉米、苹果、柑橘、香蕉、甘蔗的平均增产率为5%~31%,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0~20个百分点,每亩平均增收43~315元,省工70%以上,香蕉每亩节肥22.1kg纯养分。植物源油脂包膜控释肥具有高产、高效、增收三个明显的优点。

四、客观评价:

项目经过近20年研究,本项目研究和成果涵盖了控释肥料的植物源油脂包膜控释材料及其控释机理、包膜控释及其养分释放调控技术、控释肥料新产品研制及其应用,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

1.项目成果获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附件2-1、5-17)

主体研究内容“控释肥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及应用”(B01_1-1-01-R01)获201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部分内容“异粒变速控释肥料制造技术及产业化”(11KJJ-1-12-01)获2011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控释肥料及其产业化”(2009-197)获得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专家评价认为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2016年1月6日,中国农学会组织了《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释技术创建与应用》成果评价,张洪程院士、唐华俊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教授等11位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研发了安全环保的植物源油脂包膜材料,系统研究了包膜材料的控释性能,揭示了包膜与养分释放的规律,为研发包膜控释技术提供了依据”、“建立了‘表面反应、复式包膜’的包膜工艺,创建了‘密封延释、致孔促释’的控释技术,实现了对包膜肥养分释放调节的准确性和主动性”、“创制了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匹配的控释肥料新产品,构建了与植物源油脂包膜材料和技术匹配的三规模控释集成技术,实现了该技术的产业化”,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附件2-3)。

3.专家鉴定认为植物油包膜材料及其包膜工艺和设备国内首创

2009年7月29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了“控释肥料无溶剂原位表面反应包衣技术及其产业化”成果的鉴定,刘更另院士、沈其荣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部分摘录):项目研发了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的无溶剂表面反应成膜包衣材料,该材料在生产过程无需溶剂,在土壤中可降解,成本比溶剂型的低30%~40%。研制了自动化的侧喷旋流流化床生产设备,建立了无溶剂原位表面反应包衣技术工艺。侧喷旋流流化床的效率是底喷流化床的1.5~2倍,能耗较底喷流化床低20%~30%。本项目研发的无溶剂表面反应成膜包衣材料,侧喷旋流流化床包膜工艺技术均属国内首创(附件2-18)。

4.查新显示项目在4个方面具有创新

5.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6.方法与技术创新得到同行认可

项目组主持了20项省部级缓控释肥料项目(附件2-5),其中“控释肥料与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第一个缓控释肥研究项目(39870433),“控释包膜技术研究”是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0B02)首批资助的缓控释肥料产业化技术集成项目。“控释包膜技术”2009年荣获中国土壤肥料业60年最具影响力的技术(附件2-2)。2008年以来集成技术已被全国重点复合肥料企业—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附件2-6)、中国化肥企业一百强—中农控股五洲丰(附件2-6)、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尿素企业—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附件2-7)、东北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吉林隆源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附件2-8)等7个大型化肥企业采用。

7.技术产品得到质量监督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的认可

2009年我国试行缓控释肥料产品登记以来,本项技术应用单位,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制造的包膜尿素于2015年获得我国第一个缓释肥料正式登记证(农肥[2015]准字4575号)(附件2-9)。之前于2012年获得国产包膜尿素第一个缓释肥料临时登记证(农肥[2012]临字6047号)(附件2-10)。2014年控释尿素和控释配方肥均获得海南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产品编号:2014301、2041302)(附件2-11)。

8.技术产品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产品已销往国外

2013年以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在全国20个省开展本项目技术产品—施可丰牌高效缓释肥料试验示范(附件2-14)。其他企业的该技术产品已销售到国际市场(附件2-12、2-13)。

9.技术产品已纳入政府推广行列

2013年技术应用单位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被农业部纳入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施肥企业(附件2-15)。

五、推广应用情况:

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释技术早在2008年就被我国重点复合肥料企业—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之后陆续被中国化肥企业一百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尿素企业、东北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等7个大型化肥企业采用,建成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33条、控释配方肥生产线7条。近三年生产销售控释配方肥286万吨。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农企对接等方式在20个省开展了粮食作物、果树、经济作物试验示范,共布置示范试验点380多个,水稻、小麦、玉米、苹果、柑橘、香蕉、甘蔗、烟草的增产率分别是6.3-31.4%、6.1-28%、5.6-13.4%、5.0-8.9%、5.8-9.6%、6.3-12.6%、6.1-13.1%、15.8%,每亩平均增收68.6、88.8、43.2、220.9、211.3、315.3、252.6元,省工70%以上。香蕉每亩节肥22.1kg纯养分。氮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2.3个百分点,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3年推广面积达5080万亩,企业新增销售额69.55亿元,新增利润4.08亿元,节支增收28.84亿元,经济效益总计32.92亿元(见表3,附件3.1-3.14)。

表3主要技术应用单位及应用情况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技术

应用情况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油包膜缓控释肥料、同步营养肥制造技术

2008-2015

邵明升13869976228

24800.63

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3-2015

李峰

18563819587

13352.41

吉林省隆源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

2010-2015

王希君

13756498538

2642.2

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

包膜肥料控释技术创建与应用

泉文杰

13793150977

26094.42

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

2011-2015

张桥

13926431872

73080

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

武翻江

13893655470

1262

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

张德才

13507185982

43000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杨大成

13804300682

21864.84

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

张莹13851477303

28000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

郜翻身

15904896323

3534

山西省土壤肥料总站

赵建明

13834158903

40200

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石磊

13891933315

42000

海南省临高正余农资服务有限公司

甘蔗同步营养肥

2012-2014

钟秀民1397625208

9364

注:表中数据为2013~2015年技术应用企业获得的利润及推广应用获得的间接经济效益,单位为:万元。

3.社会效益

1)引领我国缓控释肥料产业发展。

缓控释肥料作为新型肥料的重中之重,肥料登记备受国家化肥质量监督部门和企业的重视。缓释肥料登记证不仅仅是肥料产品的合法身份而受到企业的重视,更被企业视为技术和质量的风向标。我国缓释肥料登记以来,本项目技术应用企业——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制造的植物源油脂包膜缓释尿素,先后分别于2012年、2015年获得第一个国产缓释尿素临时登记证、国家首个缓释尿素正式登记证。无论是在临时登记期间还是正式登记期间,都成为技术的风向标,引领和带动了我国包膜控释尿素产业的发展。

2)制订包膜装备企业标准和缓释/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及释放率的快速检测方法标准,规范了控释肥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推动了缓控释肥产业标准化。

制订了我国首个肥料专用的包膜装备企业标准(Q/SPT01-2014,《CPLB型自动化控制控释肥料包膜设备》)(土壤与作物,2012,Vol.1,No.1,2-9);以标准化的包膜设备和工艺,保障了任何企业,在任何条件下均可生产出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控释肥料产品。最早研究和制定了专门快速检测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的化工行业标准(HG/T4216-2011,《缓释/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及释放率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方法最早公开发表:中国农业科学2007,40(5):966-971;同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4):730-738)。保障企业在24小时内能获得包膜控释肥料准确的控释期,成为了包膜控释肥料企业产品的类似在线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包膜控释肥料和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的建立,规范了控释肥料制造技术,保障了产品质量,推动了缓控释肥料产业标准化。

3)推动了我国控释肥料产业发展。

作为一项产品质量可靠的技术,本项技术自2008年以来,先后被在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尿素企业———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全国重点复合肥料企业—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肥企业一百强—中农控股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北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吉林省隆源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化肥企业采用后,带动了其他企业应用。目前已被7个大型化肥企业应用,分布在我国东北、华东、西北、华南地区,推动了缓控释肥料技术和产业在全国的发展。

4)产生了明显的生态和环境效应

本项目包膜材料环保,无溶剂,可降解。据农业部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380个示范试验的结果统计,本项技术产品—控释配方肥平均提高氮肥利用率12.3个百分点。近三年共计生产销售286万吨,采用本项技术相当于节省了34.4吨尿素、减少了51.7万吨标准煤、90.2万吨CO2排放、0.29万吨SO2排放、0.25万吨NxO排放。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证书

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发明

专利

一种烟草控释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

ZL.201010207513.1

2013年12月4日

第1316069号

华南农业大学、施可丰化工

樊小林、郑祥洲、郑丽行等

有效

同步营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110200693.5

2014年7月9日

第1435450号

华南农业大学等

李荣、樊小林、杨帆等

可生物降解包膜尿素

ZL201110021688.8

2012年11月21日

1083276

谢永军,吕庆淮,

邵明升等

缓释肥料包膜喷粉专用设备

ZL200910014167.2

2012年01月11日

第897254号

烟台五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王学江

一种香蕉苗期专用控释肥

ZL.201210057308.0

2014年4月6日

第1383997号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

陈步宁、樊小林、操斌等

一种水溶性树脂包膜材料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ZL200910037546.3

2011年11月16日

第862563号

华南农业大学

樊小林、廖照源、孙运生等

缓慢释放型氮磷钾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ZL200910019706.1

2012年3月7日

919105

吕庆淮,孙运生

莲雾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ZL.201210580362.3

2014年12月10日

第1536488号

曲均峰、王国忠、沈兵等

一种油棕专用控释配方肥

ZL.201310705064.7

2015年08月07日

第1794888号

曲均峰、王国忠、傅送保等

标准

缓释/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及释放率的快速检测方法

HG/T4216-2011

2012年7月1日实施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施可丰、华南农业大学

刘刚、樊小林、谢永军等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樊小林

性别

排名

1

国籍

技术职称

教授(二级)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工作单位

行政职务

二级单位

农学院

党派

中国共产党

完成单位

所在地

广东广州

单位性质

大专院校

1998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25日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李荣

2

高级农艺师

大学

学士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处长

北京

事业单位

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25日

解永军

3

高级工程师

董事长

山东临沂

私企

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25日

项目主要完成人,是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包膜缓控释肥料、同步营养肥产业化技术的主要负责人,全面主持工作,组织实施和落实产业化装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同步营养肥产品的制造、示范试验和推广销售,获得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第1、2完成人)。对本项目3、4创新点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立丹

4

助理研究员

2009年7月2日至2015年9月25日

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以第1参加人参与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从事包膜缓控释肥料及同步营养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同步营养肥产品的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研究,是香蕉、水稻等作物同步营养肥及轻简施用技术的主要研发人员,参与项目试验数据的汇总、分析、整理和研究报告撰写,对创新点1、4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芳

5

硕士

2003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25日

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参与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从事同步营养肥关键技术研发、同步营养肥产品示范试验与推广应用,是本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及产品推广的主要工作者,参与项目试验数据的汇总、分析、整理和研究报告撰写。对创新点2、4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

总经理

山东烟台

2012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

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全面负责中农控股公司—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包膜缓控释肥料及同步营养肥产业化技术研发、设备安装调试、产品制造和推广应用,对项目创新点4做出了重要贡献。

曲均峰

7

海南东方

国有企业

2010年10月28日至2015年9月20日

项目主要完成人,项目中主要从事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的包膜缓控释肥料产业化技术研发、产品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是莲雾、槟榔、油棕同步养肥专利产品的第1发明人,对本项目创新点4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玲

8

副研究员

本科

图书馆

中国农工民主党

1999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25日

9

大学本科

吉林瓮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部门经理

吉林长春

2009年12月1日至2015年9月25日

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项目中负责吉林瓮福隆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植物油原位表面反应成膜包膜缓控释肥料、同步营养肥技术的产业化,具体负责设备安装调试、产品制造和推广应用,负责其产品在吉林省大田玉米的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对本项目创新点4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思坚

10

研究员

站长

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20日

本项主要完成人,主要组织包膜缓控释肥料及其同步营养肥在广东省的大田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结合广东热带亚热带温度高、雨量大、施肥量多、肥料利用率低及面源污染严重的现状,在香蕉、甘蔗、荔枝、砂糖橘等果树、茄果、叶菜等蔬菜作物上积极开展同步营养肥即缓控释配方肥的示范试验和大田推广应用,是本项目技术推广的主要合作者,对本项目创新点4作出了重要贡献。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项目由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农控股公司)、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瓮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四个大型化肥企业与华南农业大学缓控释肥料创新团队共同完成。

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实施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产业化技术和工艺创新与集成,建成了年产10万吨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和年产50万吨控释配方肥生产线。

2、研发出高氮、高磷、高钾、均衡及高氮钾五大系列控释配方肥,产品获得登记证书53个,获得国家缓释肥料临时登记证书1个,产品远销至墨西哥、新西兰等国。

3、开展玉米、小麦控释配方肥的大规模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华南农业大学:

1.在20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资助下,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成功的研发出蓖麻油和大豆油共混聚合型植物源油脂包膜控释材料,并探明其包膜控释的效果、养分释放和供应的机理。

2.研发了“密封延释、致孔促释”包膜技术、“表面反应成膜和复式包膜”工艺,在技术上解决了调节包膜肥料养分释放的难题。

3.根据作物营养特点,开发了水稻、小麦、玉米、苹果、柑橘、香蕉、烟草、甘蔗等作物专用控释配方肥。

4.研制了与植物源油脂包膜材料特性、包膜控释技术和工艺相匹配的包膜装备,构建了以标准化包膜装备融合包膜材料—控释技术—包膜工艺—控释肥产品的控释肥料技术体系,实现了控释肥料产业化及其产品的应用。集成技术已推广应用于国内7个大型化肥企业,推动了我国缓控释肥料技术进步,促进了我国化肥行业发展。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实施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产业化技术和工艺创新与集成,参与制订包膜缓控释肥料质量快速检测化工行业标准;建成了年产10万吨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和年产能100万吨控释配方肥生产线。

2、研发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专用包膜控释肥、控释配方肥制造技术,获得国家缓释肥料登临时登记证1个,开发出高氮、高磷、高钾和均衡型四大系列控释配方肥产品,获得产品登记证21个。

3.近三年生产销售植物源油脂包膜控释肥料、控释配方肥180多万吨。配合农业部农企对接,在全国20个省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苹果、柑橘、荔枝、香蕉等果树,茄果、叶菜等蔬菜,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控释配方肥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吉林瓮福农业股份公司:

1、实施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产业化技术集成,建成了年产2万吨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和年产能10万吨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

2、制造包膜控释肥料,获得国家缓释肥料产品临时登记证;研发了高氮型控释配方肥,产品获得9个登记证书。

3、研发玉米、水稻等作物控释配方肥,近三年累积生产销售近14万吨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

1、实施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产业化,建成了年产1万吨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和5万吨控释配方肥生产线。

2、针对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和作物特点,研发了甘蔗、香蕉、菠萝、莲雾、菠萝蜜、槟榔油棕等一系列热带亚热带作物控释配方肥新产品及其制造技术。

3、研发了高钾、高氮钾系列配方肥,产品获得3个登记证。

4、制造的包膜尿素获得我国第一个缓释肥料正式登记证。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针对我国包膜控释肥料烯烃类膜材难降解、包膜控制养分释放的技术有待创新、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匹配难的状况,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释技术创建于应用项目,自立项以来,就进行了整体布局和规划,将研究团队划分为三个小组,同时分头开展控释包膜肥料包膜材料及其控释机理、关键控释技术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集成、技术产业化与产品制造与应用三个层次的研究。研究团队由高等学校教师和研究生、企业骨干和技术中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精英组成。华南农业大学为项目主持单位,与其它单位的成员始终保持项目合作、共同成果、共同知识产权、共同开发与研究等方面的关系。项目所有成员和单位不存在临时拼凑的问题。各个小组的分工和成员与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关系如下:

1.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机理养和包膜肥控制养分释放关键键技术研究小组

组长:项目第1完成人,华南农业大学樊小林教授。

主要成员包括:华南农业大学的刘芳助理研究员、张立丹助理研究员、李玲副研究员等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高校环境友好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所有成员。此外,项目研究期间先后有40多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佐证材料:附件1-2,2-5,5-2,5-6,5-7,5-10,5-11,5-17

2.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小组

主要成员包括: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解永军高级工程师、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学江高级农艺师、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曲均峰工程师、吉林省隆源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王希君高级农艺师等。

樊小林教授是项目的主持人和关键技术的创制人,解永军、王学江、曲均峰和王希君均为本项技术产业化单位的代表,是项目技术产业化的主要研究人员。小组各成员对于项目第2、3项科技创新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负责各自单位包膜控释肥料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包膜控释肥料及控释配方肥料的制造;进行本企业产品的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参与总项目植物源油脂包膜控释技术创新研究、设备创新与改造。

佐证材料:附件1-2,2-6~2-11,3-1~3-5、5-16,7~9

3.产品推广应用小组

主要成员包括: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李荣推广研究员、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曾思坚研究员、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曲均峰高级工程师、吉林省隆源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王希君高级农艺师、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解永军高级工程师、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王学江高级工程师。

樊小林教授是项目的主持人和关键技术的创制人,李荣和曾思坚是国家职能部门与项目合作的、专业从事新型肥料推广应用的专职科技人员;曲均峰、王希君、解永军和王学江是化肥企业与项目合作的产品推广应用专职科技人员,从事本企业产品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小组所有成员均参与控释肥料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参加包膜设备和技术的升级和创新。各成员对于项目第2、3项科技创新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THE END
1.农艺师(高级农艺师)报考网〖报名入口〗农艺师报名网为您提供:农艺师证报名官网;农艺师报名入口官网;农艺师资格证网上报名官网;农艺师资格证怎么考?农艺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农艺师职业资格证书讲解!农艺师报考条件和考试时间等资讯!http://www.kcjyny.com/
2.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的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国家承认有用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的国家级事业单位,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全国工商联七个直属单位之一,拥有人才开发、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才推荐等职能。现在国际上的职业培训都是社会组织实施认证,也就是说全国工商联的证书,不仅全国工商企业认可,而且国际上都认可https://www.jianpian.cn/a/18idpztx
3.年终盘点,乡镇农艺师工作成果与工资标准解析学习总结3、农业部门颁发的农艺师、兽医、畜牧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如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高等学校教师等)都是国家认可的,持证者可以在相关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较高的职业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 农艺师的岗位职责十篇 1、农艺师岗位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1:深入理解大型农场与普通种http://3g.benbenshu.com/E5C4BcdCE6FC.html
4.农艺师证哪个部门颁发的才认可那么,农艺师证到底哪个部门颁发的才认可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农艺师证的相关背景和认证体系。在我国,农艺师证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意味着,只有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证和审核,才能获得农艺师证书,并且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那么,为什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751017628600616&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