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全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我县强农惠农领导小组召开了自纠自查工作总结会议,并就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重点检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抽调纪检、财政、审计、经发、农业部门的业务骨干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业务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检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工作职责,严明了工作纪律,来确保了此次重点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检查资金范围为20xx-20xx年各级财政安排的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现代农业项目补贴、家电补贴、农业保险费、农村安全饮水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农村能源工程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被征地农民补偿费用、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蔬菜资金、畜牧资金、水利建设资金等用于农村公共事务的支出和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共30余项。
在各乡镇、各部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采取“听”、“查”、“看”、“访”的方式进行检查。一是“听”,即听取各乡镇、各部门导对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情况的汇报;二是“查”,就是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20xx-20xx年度(会计年度)强农惠农项目资金计划文件、指标文件、会计账务等进行检查;三是“看”,即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四是“访”,即走访群众、入户调查。
20xx-20xx年度我县强农惠农资金共计197294万元,其中:县本级安排资金105201万元(20xx年度20664万元;20xx年度37735万元;20xx年度46802万元);中省市安排资金92093万元(20xx年度20550万元;20xx年度26406万元;20xx年度45127万元)。
通过检查,扶贫办、教育局、交通局、农业局等单位项目计划、指标文件、预决算报告、招投标文件等齐全,会计账务资料完整、清晰,能积极配合检查组对各项惠农资金的检查。
我们在对县级单位检查完成后,深入乡镇、农村。对40多个村组,100多户农民进行走访和入户调查,深深体会到强农惠农资金深得民心,给农民带来了切身的实惠。但也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大保当镇永丰村调查时,村民提到他们的退耕还林资金已经连续三年未兑付,要求恢复耕地。后经调查发现,该村退耕还林每年补助3.6万元都已通过“一折通”兑付到位,该村村民有将林地复垦的思想,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大保当任家伙场村检查村级账务时发现08年人饮工程资金到位22.62万元,支付15万元,结余7.62万元;地膜玉米补贴4535元、良种补贴3050元、冻灾补贴600元,共计8185元,全部由村集体抵扣各项开销,未兑付到农户手中。
在店塔镇刘二也村调查时发现,20xx年人饮工程在上级资金下达之前提前贷款实施完成了项目,待上级资金下达后全部用于归还贷款。
在对尔林兔镇啊包也村两户沼气池用户走访时发现,一户产气相当好,可完全满足全家人生活用气。另一户建成后没有进行有效后续管护,致使无法产气。
在对中鸡镇纳林沟村退耕还林、农资综合直补“一折通”调查时了解到存折直接发放到户,不存在二次分配问题。20xx年农业局下达中鸡镇地膜玉米补贴资金6.8万元,计划下达后村组未实施项目,因此,资金无法兑现。
在麻家塔乡阿鸡曼村、沈家塔调查时发现,退耕还林补贴“一折通”存折均由村集体统一保管,取款后按人口数进行二次分配。
在解家堡乡财政账务检查时发现,20xx年人饮工程资金结余39.2万元,原因是本次批复的5个村的项目于上报到省级,但在这等待批复的几年中,乡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了饮水问题,使致20xx年上级给予批复并下达资金后无法兑付。对此,我们走访了该乡刘家畔村,该村于20xx年完成人饮工程投资10.1万元,已由乡村筹集资金解决,本次省级批复的'7.82万元,无法进行账务调整,只得在乡财政挂账。
针对重点检查时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分乡镇财政、账务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强农惠农资金年终结余数额较大。村财乡管账户项目支出大多用领款单领取,没有工程情况说明。
(二)水利局各项目分别设立一名会计。
(三)省级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资金结余较多。主要原因是项目申报后上级在两年左右才能批复,在这两三年过程中村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了饮水问题,导致省级资金下达后无法按计划兑现到村组,但上级下达的计划经多次协商后不得调整,因此,造成项目资金结余。
(四)退耕还林和农资综合直补“一折通”发放存在二次分配问题,存折统一由村集体保管,款取回后进行重新分配。
(一)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和监督机制。切实坚强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拨付、发放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实行专项检查和经常检查相结合。按照惠农补贴资金要求,完善限时工作制、信访接待制、责任追究制,严格资金管理。
(二)加强乡镇财政所机构建设,提高乡镇财政工作人员政治生活待遇。乡镇财政所承担着乡镇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各项农民补贴核定等工作,业务量大,专业性强,因此,需配备熟悉电算化管理的专业人员充实的乡财政所,以便更好的完成各项强农惠农资金的落实。
(三)水利局设立一名专项资金总会计,集中核算专项资金,解决多头记账问题。
(四)由水利局组织有关人员对20xx年-20xx年省级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资金进行一次排查,查清项目结余、调整等问题。对上级批复但无法调整的项目资金如何处置,报请县政府提出处理意见。
(五)对退耕还林和农资综合直补“一折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存折合并,从根本上解决二次分配问题。
(六)建议上级部门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切块下达,由县级统筹安排使用,以发挥强农惠农资金最大效益。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20xx-20xx三年来,我县对强农惠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巨大,农村免费教育、农村免费医疗、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老年人保健、农村沼气池建设等等强农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起到了稳民心、强保障的作用,使农民生活的更加踏实。
(一)自查情况。通过自查,我乡20xx年以来卫计系统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主要有以下四类,分别是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奖励资金;2.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扶助资金;3.0-18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4.卫生扶贫救助基金。
为促进强农惠农资金的自查自纠工作,进一步查找问题、处理违规违纪行为,堵塞漏洞,完善政策,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吕梁市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吕财农597号文件要求,经市强农惠农资金清查工作领导组统一安排,由市直工委纪检组长马和平书记带队,我组一行五人,对离石区20xx年至20xx年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为期15天的重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组成员严格遵守检查工作纪律,在离市区强农惠农专项清查领导组的配合下,围绕离石区专项清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落实情况,积极投入重点检查工作。
(二)检查着重“六查六看”
针对强农惠农政策和重点检查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从区财政到乡、村最终到达农民或者项目工程实施人手中,每一项资金都进行了核对、查实。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我们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的使用落实情况,以及离石区强农惠农资金的清查自查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离石区下设12个乡镇、街道办,重点检查要求的4大类18项涉及13项;20xx年至20xx年共计安排强农惠农资金12876万元,其中20xx年拨付1331万元;20xx年4697万元;20xx年拨付4998万元;拨付实际支出11777万元,结余1099万元。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检查工作围绕四大类,离石区涉及的13个项目进行了重点检查:
①农民补贴资金类离市区农民补贴资金涉及的项目主要有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玉米性差价补贴等七项。
为确保粮食直补资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玉米性差价补贴资金,可以直接便捷地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各乡镇、街道办财政所通过与协调联系,给农户开设了存款账户,将粮食直补资金及粮食综合补贴直接发到农户的储蓄卡上,实现了农民补贴“一卡通”,保证了补助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离市区20xx年下拨粮食直补102万元;20xx年下拨粮食直补94万元;20xx年拨付粮食直补96万元,支付94万元;三年共计下拨粮食直补290万元,区财政结余2万元;20xx年下拨农资综合补贴211万元;20xx年下拨农资综合补贴659万元;20xx年下拨农资综合补贴672万元,三年共计1528万元,区财政结余13﹒7万元;20xx年下拨良种补贴54万元;玉米保护性差价补贴59﹒3万元,四项合计1933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打入了农户账号,补贴给全区农户,没有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现象存在,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机具补贴,凭购买发票兑付,20xx年补贴拨付14万元;20xx年拨付13万元,共计27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也是实行凭购买票据支付,20xx年拨付184万元;农民补贴资金类20xx年至20xx年共计拨付补贴2144万元,区财政结余15﹒7万元。
②农业和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类离石区涉及到的项目主要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四个项目。
农村沼气建设资金区财政拨付给农业局,直接用于沼气建设工程,20xx年拨付60﹒8万元;20xx年拨付125万元;20xx年拨付54﹒5万元,三年共计拨付240﹒3万元,财政结余4﹒4万元;村连村工程为乡村铺平了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了搞活全区农村经济发展,20xx年财政向全区下拨公路改造专项资金173万元,直接用于乡村公路建设工程;为使工程能保证施工质量,工程款的拨付在工程验收合格以后,才全额拨付;农村饮水工程款20xx年全区拨付158万元;20xx年拨付304;20xx年拨付525万元,支付400万元,结余125万元;三年共计拨付862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xx年拨付361万元;20xx年拨付945万元,支付895万元;20xx年拨付681万元,支付524万元,三年共计拨付1780万元,区财政结余207万元。农业和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类,20xx年至20xx年共计拨付资金3055﹒3万元,区财政结余336﹒4万元。
③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类离市区涉及的项目有财政扶贫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两项。
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由区财政拨付医核中心,乡镇街道办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经医核中心审核,核实实际支的资金后,再拨款进行补贴。合作医疗资金20xx年拨付441万元;20xx年拨付720﹒3万元;20xx年拨付542﹒2万元,三年共计拨付1704万元;财政扶贫资金,20xx年拨付966﹒8万元,支付420﹒5万元;20xx年拨付449﹒3万元,支付522﹒8万元;20xx年拨付730﹒9万元,支付559﹒9万元,三年共计拨付1503万元,区财政结余643﹒8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类资金,20xx至20xx年三年共计拨付3207万元,财政结余643﹒8万元。
④其他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类离市区涉及的只退耕还林一项。区财政退耕还林资金20xx年拨付756万元;20xx年拨付966﹒8万元;20xx年拨付817﹒9万元,支付700﹒7万元,三年共计拨付2424万元,区财政结余117﹒2万元。
20xx年3月经区审计局检查发现,区财政局受到20xx年上级拨入的“两区”项目龙头企业贷款资金422万元,20xx年拨入的709万元,未纳入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区财政及时进行了纠正,将资金纳入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
离市区20xx年至20xx年强农惠农项目资金12876万元,实际支出11777万元,结余1099万元,其中207万元为校舍安全资金,其余为退耕还林资金以及扶贫资金。
退耕还林资金未拨付原因为:至区林业局未组织验收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按90%付,验收工程后拨付余额10%;财政按全额拨付,其余为不合格工程未付款项;
扶贫资金未拨付原因为:西属巴街道办留子局村委整村推进资金主要用于核桃的栽植,为确保成活率,工程验收按4︰3︰3的比例拨付栽植管理费,结余资金待全部验收合格后足额补齐;移民工程为确保项目实施质量,按建房主体完工后拨付80%,入住后拨付20%余额;两区项目资金已通知项目单位,督促其尽快完工验收,拨付余额。
还有一些校舍安全资金,待施工工程验收合格后,将于近期尽快拨付。
通过离石区自查自纠和此次重点检查,从区财政的强农惠农资金拨付、资金项目涉及部门的项目设置,以及乡镇一级的资金管理使用、审批审核等具体实施过程来看,各类工程资金的拨付都能按照规定验收合格后结算,资金的具体使用基本也能都能按资金使用办法执行,但仍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从区财政到乡财政所,退耕还林资金的发放普便存在资金结余情况,原因是有些村的林木验收不合格,不能按合同发放,或者成活率不高不能全部发放等。截止目前,区财政未拨付退耕还林资金117﹒2万元,大部分乡镇也有部分资金未发放。交口街道办账户结余上级拨入的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26﹒7万元;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26﹒7万元;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12﹒1万元,共计65﹒5万元;枣林乡账户结余上级拨入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2﹒96万元;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96﹒12万元;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69﹒45万元,共计168﹒5万元;红眼川乡账户结余上级拨入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14﹒36万元;西属巴街道办账户结余上级拨入的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37﹒79万元;20xx年退耕还林资金0﹒2万元,共计37﹒99万元;信义镇结余退耕还林款52﹒30万元。
此次重点检查工作中发现,西属巴镇街道办于07年3月收到区财政拨付的退耕还林资金31﹒35万元,07年5至8月份发放31﹒14万元,其中包括包括年度的26﹒32万元,补发的30%部分4﹒82万元,07年当年结余5﹒03万元。由于东属巴村中泽平村调整会计时产生纠纷,无法移交会计资料,导致两个村07年的退耕还林资金5﹒03万元至今滞留街道办,未能兑现到农民手中。交口街道办两种补贴资金1﹒54万元存帐,正在兑现中;枣林乡良种补贴资金11﹒15万元存帐,正在兑现中;红眼川乡良种补贴11﹒15万元存帐,正在兑现中;上述问题的存在,表现出乡镇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完全积极主动地协调处理政策执行中发生的问题,同时财务管理的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的重点检查,各级领导对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为改进工作,确保今后惠民政策的落实,真正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惠民,就此次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好政策。落实好退耕还林资金,就是根本上惠民为民,针对目前离市区普遍结余退耕还林资金的问题,建议离石区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尽快将结余的资金,及时地补发给当地群众,为维护当前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
提高乡镇街道办领导的思想认识,促进财务管理力度的加强,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解决诸如西属巴镇东属巴村会计不愿移交村委账簿的问题,将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加强乡级财务管理力度,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
组织乡级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在处理各项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把关守口,保证会计科目的设置正确,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规范遵循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能有效监督督促各项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壮大基层集体经济,理顺各方往来关系,最终为实现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服务。
县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查领导组办公室:
根据县惠办字【20xx】号文件要求,按照我街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们对近三年来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20xx年度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共补助598人次,发放资金233220余元,足额将补贴资金兑现到位。
20xx年度,补贴农户8094户,补贴面积70799.5亩,补贴金额711535.04元,全部通过良种形式补贴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补贴农户6609户,补贴面积56864.15亩,补贴金额571484.75元,全部通过良种形式补贴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补贴农户6499户,补贴面积88409亩,补贴金额888510.31元,全部通过良种形式补贴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棉花补贴面积20225亩,补贴金额303375元,全部通过良种形式补贴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棉花补贴面积2.1万亩,补贴金额31.5万元,全部通过良种形式补贴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棉花补贴面积28342.97亩,补贴金额425144.55元,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补贴面积17057.7亩,补贴金额170577元,通过良种形式补贴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补贴面积59519.3亩,补贴金额595193元,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
20xx年度,补贴面积59967.04亩,补贴金额569670.4元,待发放。
5、自然灾害救助资金:20xx年上级补助资金92.4万元。已下拨民政82.4万元。
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0xx年上级补助资金169.3万元。资金由财政局直接拨付农村信用社,然后打到农户“一卡通”上。
7、粮食、农资综合直补:20xx年粮食直补资金70.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65.8万元;20xx年粮食直补资金79.6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97.9万元;20xx年粮食直补资金82.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407.1万元。上级下拨的资金按实际面积和补贴标准,直接由财政局把资金拨付到农村信用社,然后农村信用社再把资金打到农户“一卡通”上。
8、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0xx年家电下乡补助资金18.4万元;20xx年家电下乡补助资金131.9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资金51.9万元;20xx年家电下乡补助资金530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资金159万元。补贴资金由上级直接打到农户存折上。
9、能繁殖母猪饲养补贴:20xx年上级补助资金29.9万元。全部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兑付到能繁殖母猪饲养户。
从自查情况看,强农惠农资金基本上都已到位,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资金拨付比较及时,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但在具体工作操作和执行过程通过自查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信用社对粮食、农资补贴资金存在打“卡”不及时问题,其原因为农户存折所报账号和名字不符,造成少数享受者不能及时领到资金。
今后在惠农资金造表过程中,协调办事处与各单位在工作中细致,避免出现错误,使账号、人员、面积、金额准确无误,确保补贴资金尽快发放到农户手中。
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公示,公正、公平、公开的管好用好各项惠农资金,使农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按照樟树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号文件要求,我镇对20xx年以来各级财政下发的“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等20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并将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从自查情况显示,我镇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始终坚持了“一足、二督、三公、四专、五不准”,即
1、扶贫资金。该项资金仅20xx年省扶贫办以我镇边远贫困的袁江村委维修电排站的名誉下拨2万元,镇财政所将2万元及时拨付给了袁江村委。
2、粮补资金。上级财政下发我镇20xx年和20xx年种粮补助分别为247.9万元和330.59万元,我镇采取先二次公布水稻种植面积,后按无异议的核实面积计算出各农户应补资金再一方面将粮补资金通知书发至农户,另一方将应补资金计算出花名表交昌傅信用社直接打入各农户的“一卡通”,两年共落实到位578.49万元。
2.6公里20.8万元的公路硬化补助资金,该资金镇财政所将市下发的20.8万元及时全额拨予了港东村委,其余硬化资金是该村委自筹解决。
4、新农村建设统筹金。经上级批准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xx年3个,20xx年5个,这些试点村的建设项目经验收两年共下发统筹金73.94万元。款由上级财政按验收结果和补助标准及时足额的分别直接拨付给试点村。
5、义务教育保障金和文化建设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我镇按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执行,一是按“一费制”标准,全面免除学杂费。仅享受免除的小学生120人,免除总额9090元。二是公平合理的'免收教科书费。按照学生贫困情况,20xx年免收教科书的小学生1443人,占贫困生的100%,免收额9.23万元;免交教科书费的初中生821人,占贫困生的100%,免收额7.75万元。三是贫困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两年共有284名中小学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其中初中生216人,补助金额4.17万元,并对36名非贫困寄宿生补助3240元;四是文化建设投入加大。近年来用于文化站、农民读书协会、文艺业余剧团,放影队等文化建设资金0.8万元(不含省市送戏下乡开支),其中上级投资0.8万元。
6、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全镇两年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分别为21490人和21328人,参合率88.32%和85.2%;参合农民均为10元/人年,其中2元/人年为个人账户用于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支出,8元/人年列入统筹账户为参合农民住院支出,全镇参合病者住院年报销额为66.86万元和94.42万元,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7、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资金。市已到位的7万元卫生体系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的改善和10所村级卫生服务所达标建设,还有3万元待市拨。
8、油菜种植补贴资金。去年该项资金按据实面积亩补10元,如数打入了种户的“一卡通”。
9、母猪饲养补助。按兽医人员逐户调查核实能繁母猪的存栏数50元/头直接打入养户“一卡通”,共补10.38万元。
10、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0xx年我镇举办阳光工程培训期,受训人数209人,培训经费9.21万元,免费职介3.44万元,婚上级拔给15.56万元。
11、沼气资金。全镇两年建成验收沼气池71只,按建成池补助标准除去市沼气办统发的施工费和材料费,剩余资金由市沼气办转入我镇代发,两年分别代发0.28万元和1.9万元。
12、低保资金。20xx年全镇低保对象798人,其中农村763人,发放生活保障金21.8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拨付17.5万元;20xx年低保对象819人,其中城镇57人,年发低保金37.6万元,其中上级财政下发30.79万元,两年低保额中含市民政局统发的城镇低保费。
13、退耕还林资金。该项资金的发放由镇林业员协同上级林业部门按成活率要求和造林效果进行实地验收的面积直接打入造林、营林者的“一卡通”,两年共给林权者退耕还林补偿金143.5万元,其中粮食折现130.9万元。
14、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对灾害救助采取“认真核灾,款物专用,照顾重灾”办法,救助优先安排吃、住、穿、医等特困户,两年共有1589户特困户、重灾户通过“一卡通”领到了救助款物,发放救助金42万元,粮食公斤,衣被35件。
15、“三院”建设资金。镇敬老院现有老人25人,其中近两年接纳11人,年均拨付生活供养费2.8万元,其中上级补偿2.52万元;20xx和20xx两年用于兴建改造敬老院的投资13.4万元。16、饮水工程资金。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重点投放于地下水源缺的贫困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06年上级补助9.4万元,已拨付安阳圩上村2.2万元;其余也都划归各试点村理事会账上。
**镇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行动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解决侵占惠民资金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意见的总体部署,我镇结合实际制定了“解决侵占惠民资金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主动积极配合惠农资金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
二、惠民资金的底数情况。
我镇主要涉及的惠农资金是五个方面:
一是20xx年-20xx年间一是中央财政补贴的沼气池项目资金:共建沼气池558口,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共59.8万元,已全部按规定补贴给实施沼气池项目的农户,这批实施该项目的户农户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扶持下用上了干净清洁的能源。
二是白水人饮工程项目资金: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安排了分管农业的镇长和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全权负责实施,安装饮水管道15千米,建人饮池12口,在79万元人饮项目资金扶持下,项目区覆盖了毛坝村、白水社区6个组从此结束项目区农户缺水吃的历史。
四是对全镇20种、养殖方面中退耕还林直补、能繁母牛、母羊补助资金等进行了抽查:退耕还林直补资金92.万元;粮食综合直补3.529617万元;能繁母牛298头,按产业扶持补助政策母牛200元/头标准,共补助59600元;能繁母羊398只,按产业扶持补助政策50元/头标准,共补助19900元;全部直接由财政办打卡到实施项目的农户。
五是家电下乡直补资金:年共有补助资金40.425922万元,实行“一卡通”,由财政办直接打到购买家电的农户。
在自查清理过程中,以上项目资金均没有截留、挤占、挪用、克扣、虚报、冒领、套取、骗取、贪脏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一)提高对强农惠农资金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一是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管好用好强农惠农资金的重要性,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到广大农村,落实到农民群众,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加大对“三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管好用好强农惠农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强农惠农资金和侵占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三是将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建章立制,对强农惠农资金设立、申报、分配、使用和监督检查等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增加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充分发挥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作用,确保“三农”工作总体目标顺利实现。下一步,我镇将通过各种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专项清查工作,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要求和具体步骤,为专项清查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狠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我镇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和办法,着力用制度规范行为,按照制度和办法管理强农惠农资金。同时,在上级出台的制度框架下,结合本镇实际,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规范性地开展工作。
(四)切实抓好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查工作。认真对照我镇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本次强农惠农资金清查工作,齐心协力管好用好强农惠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区结合《关于在全市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我区原来是纯城区,20xx年10月区划调整后接收了桃花镇才有了涉农工作。区财政局接到上级的专项资金指标时,指标单中并未注明必须要县级报账,所以我们就将资金直接下达到镇。
整改措施及结果:今后将在区农办建立专账,严格按要求实行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
我区新农村建设资金在区财政做账,是专户管理,在各村的账上也专门挂了科目。
整改措施及结果:要求各村将资金分列出来,专门挂一张账页实行专款专列管理。
我区校舍的维修原则上在假期开展,xx年收到的资金已在今年暑假全部作了安排,目前已立项,正在办理招投标事宜。关于资金的滞留主要是因为观洲小学改造项目还未办理工程决算,抚生路学校工程还未开工。
我区桃花镇十里村将3万元小型水利建设资金列入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科目。
农村文化专项资金账上剩余的'3.28万元,待今年8月份与市电影公司所签合同执行完毕后,所余资金将使用完毕。另外,放映电影是参照《南昌市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付款的,、xx年不存在超标使用问题,电影放映标准为350元一场,也是参照该文件执行,但支出是在06年发生。
整改措施及结果:准备下一步将该资金设在区文广局下实行县级报账制。剩余的资金将在8月份电影全部放映完毕后进行账目决算。今后将继续规范管理,严格参照上级部门规定的经费支出。
(六)关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滞留和未实行“一卡通”发放的问题
xx年资金在xx年拨付是因为本来该笔资金就是上级在xx年追加的价格补贴。“一卡通”是新出台的政策,xx年10月全省才进行了统一的计算机操作培训,故06、xx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用现金发放。
整改措施及结果:xx年的涉农资金已全部采用“一卡通”发放,低保资金今后将做到及时发放,并做到在上级资金未下拨时由区财政垫付。
我区对自然灾害救助资金都已做到专款专用,但部分村在账务处理上没有单列出来作专账处理,关于滞留资金的问题,在xx年6月份强农惠农自查自纠中发现,06年尚有2.4万元救灾资金未作安排,于是立即在当月根据各村实际情况下拨至观鱼村、雷池村、十里村各8000元,故上述三村在20xx年6月份以后才使用该专项资金。
整改措施及结果:经整改,各村已规范账务处理,按要求进行专款专列。
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中,全区各单位能够高度重视,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协调;涉农单位能够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整改到位。通过检查,纠正了部分村财务管理不规范、账目不清晰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区农村财务的管理,规范了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总体来看,我区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圆满,在检查中尚未发现有挤占、侵占、挪用涉农资金等违法违纪的问题。
通过此次检查,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继续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狠抓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机制,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切切实实让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惠及到每一位农民群众。
尊敬的张局长及市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根据检查要求将我区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汇报:
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崇川区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内容,从政策法规、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入手,对20xx-20xx年强农惠农项目逐一梳理,认真自查。本次自查共梳理了4类23各项目,共投入资金65098.6万元,其中本级安排60480万元,省以上补助3144.04万元,市补助1474.63万元。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我区农业和基础设施x设主要有:农桥x设、农路x设、农村小型泵站x设。07-09年我区在狼山、观音山两地区x设农桥16座(07年2座、08年9座、09年5座),总投资184万元,其中省补助91.4万元,市补助54.8万元,区配套37.8万元。07-09年在观音山x设农路45.75公里(07年12.5公里、08年33.6公里),投资额为787.06万元,市区按1:1比例负担。我区09年对观音山地区87座小型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计划投资746万元,市区按1:1比例负担。上述项目都是由街道为主进行实施,农经局负责技术指导,财政局负责资金拨付和管理,纪检、发改委及审计部门参与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实行区级报账制管理。农桥、农路这两项工程竣工后,项目区的农民群众得到了很大的方便,近郊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
1、新增x设用地使用费。20xx-20xx年省返还我区新增x设用地使用费7848万元(07年1899万元、08年2778万元、09年3171万元),指标全部到我区,07、08年返还款已进支农资金专户,08年我区以观音山街道为实施主体,通过“观音山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和农田保护”项目,向省申报了07年省级返还新增x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由于我区为主城区,城市化推进不断加快,观音山街道将面临大规模拆迁,07年项目未能实施,08、09年没有申报项目,3年的资金未挪作他用,全部结存在支农资金专户。
2、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20xx-20xx年我区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447万元(07年647万元、08年90万元、09年71万元),此项收入也因我区为主城区,没有项目,未能实施,资金未作他用。
3、被征地农民补偿费。我区07-09年被征地农民补偿费执行的是通政发【20xx】10号文件,三年收取费用34339万元(07年14913万元、08年11949万元、09年7477万元)。从执行10号文件至09年12月底,全区共安置失地农民26233人,其中:观音山模拟10号文件封闭运作的1639人,文峰街道平均分配的1618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22976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22976人中:按月领取的5560人,一次性领取的`17416人,一次性领取占比75%,将来风险比较大。
4、其他项目。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为34.6万元,该项目是我区07、08年安排的送戏下乡、农家书屋等专项经费。高效设施农(渔)业415.6万元,为省、市、区投资的10个农业项目,该项目大都已完工验收。其他农业项目579万元,为省、市补助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贴息、农业三项工程等12个项目。现代农业园区x设50万元,该项目是农工局对观音山街道农业园区土地流转的补助。另安排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23万元。
通过本次自查,我区总体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良好。基本上能做到对各类资金项目x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或下达专项执行文件,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能做到及时足额拨付到户;未发现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财政预算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上级下达的强农惠农指标、上级专项拨款基本上转入支农专户进行专项管理;未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
根据xx县强农惠农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xx年强农惠农富农资金监管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使教育强农惠农农资金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政策制度更加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更加阳光规范,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免疫,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2、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学校在年初做好预算,上级按时拨付资金,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存在挪用及发放补贴等违规使用现象
3、校舍安全工程方面。学校已竣工一幢学生宿舍楼,按合同书要求按进度支付拨款。正在新建的综合楼,已建一层,也按合同进度拨款。工程建设有开工许可证,证件齐全,规范施工。
4、寄宿生营养改善专项资金。学校设有寄宿生管理领导小组,没有虚报寄宿生人数,有营养早餐发放样表、花名册等,材料规范齐全,每月上级及时发放资金,接受群众监督,早餐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专项资金独立核算,及时公开。
5、免费作业本专项进展管理方面。学校按实际在校学生人数领取作业本,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经过自查,学校没有违规违纪现象,并且重大事项及资金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公布、公开,做到透明、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