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托管是多方共赢多效叠加的经营方式创新

编者按: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山西省近年来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试点,以小农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期编辑部特组织一组稿件,集中介绍“山西经验”,供读者参考。

记者:这几年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开展得有声有色,山西省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如何认识农业生产托管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吴志宏:农业生产托管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任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创新。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国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通过项目支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集中连片地推进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小农户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促进了我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了农户、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县乡政府的多赢。农业生产托管很好地适应了山西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态势和农户的多样化需求,维护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降低了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发挥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集体成员的重要功能,密切了干群关系,解决了“种不了地”“种不好地”和“种了不合算”等问题。

农业生产托管通过服务组织提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形成了既不流转土地经营权,又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径。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通过服务组织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降低了农业物化成本;通过采用先进农作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装备作业能力,降低了生产作业成本;通过采用新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通过统防统治、科学施肥等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实现劳动力在打工和种地之间的优化组合和最佳配置,取得了农业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双增收;服务主体通过开展专项服务和联合服务,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和服务联盟,推动了新型经营服务主体的发展壮大。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服务队,直接为成员提供统一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挥了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服务功能;通过组织社会上的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服务,收取一定比例费用,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在组织农户实现集中连片经营、协调服务组织与农户关系、引导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评价服务效果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记者:为了推动和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山西省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是建章立制强管理。我省率先制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建立项目县绩效评价奖补退出管理机制,引导服务规范发展。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明确把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普通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推服务方式。每年及时以省农业农村厅文件印发《关于做好xx年度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的通知》,指导全省按照要求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二是分级负责抓落实。省、市负责政策指导、确定项目、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县级负责政策宣传、项目执行、探索机制、创新模式,县政府印发《试点项目组织实施方案》,承担项目实施落实的主体责任,服务主体实行公开选择、名录管理;乡镇、村、组实行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双向选择,签订服务合同;作业质量实行服务对象、监督部门双认可。建立了县级农业(农经)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部署督导,乡镇、村、组专人协调、指路认地、合理计划作业,服务作业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服务的高效工作局面。

记者:山西省在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的过程中,主要涌现了哪些好的模式

吴志宏:我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以来,试点县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出很多农民群众欢迎的好做法好经验,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翼城县探索形成了“三级体系强组织、四化建设保服务、五个降减重落实”的“田专家”服务模式。寿阳县探索形成了“四级联动抓落实、双向选择促托管”的“四联双促”服务模式。洪洞县探索形成了“菜单式指引、合同式托管、保姆式服务、管家式经营、网格式管理”的“五位一体”“田管家”服务模式。万荣县探索的“全程服务到户到家到卡”的“三满意”托管模式。屯留县姚鑫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的全国首家县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国蹚出了山地、丘陵、平原全地域服务托管的屯留模式。这些因地制宜探索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推动了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为全省面上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记者:农业生产托管,可能更多是服务主体与农民之间的市场行为,政府在其中主要承担什么角色如何更好调动各类服务主体的积极性

吴志宏:市场、政府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多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服务主体优化配置,多用市场的力量促使服务主体不断发育壮大。各级政府要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着力支持、引导服务组织发展,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提供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财政补助重在引导培育市场,不影响服务价格形成,不干扰农业服务市场正常运行,引导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业长期健康发展。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农业和农户的创新方式,没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农业生产托管的广泛开展;同时,没有农业生产托管这种服务农业农户的好方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就缺乏强大推动力。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推动资源要素向社会化服务优化配置。二是公开规范择优选择各类服务主体,为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服务范围广、市场化运营规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三是促进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有效对接,重点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拓宽市场空间的角度进行支持,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最迫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服务问题。四是坚持市场中性原则,按照服务面积,对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公平补贴,避免因支持特定市场主体而造成垒大户、堆盆景。

记者: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要全面全方位推开,您认为还需要哪些条件面临哪些障碍

吴志宏:农业生产托管本质上就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就是围绕农户等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全面推广农业生产托管,一是需要优质的服务主体。目前,我省从事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主体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或联合社、农业专业性或综合性服务公司、供销合作社、专业大户五类主体,在发挥各类服务主体的优势同时,重点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势,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的托管机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特点,因地制宜完善本地区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三是规范的行业管理。推进服务标准建设,强化规范引导,确保服务标准得到贯彻执行,引导托管服务健康发展。四是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财政扶持、信贷优惠、税费减免等措施,支持各类服务组织探索仓储烘干、冷藏保鲜、冷链运输、加工营销、信贷保险等环节小农户面临的共性问题,支持探索区域特色农林产品生产托管、畜牧养殖等产业的农业生产托养,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生产托管的支持。

当前,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问题。与兄弟省市比,我省服务组织能力不能很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民的认识问题。如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认为托管还要交服务费,我自己没事干,自己种不用掏服务费等。三是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如丘陵山区地块细碎的区域,不便于使用农机具操作,推广农业生产托管难度较大。

记者:下一步,山西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有什么打算和计划

吴志宏: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承包农户的家庭经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山西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是推进山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我们将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将其作为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全面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扩面、培体、创新、提质上下功夫。

一是扩大项目试点。2019年我省完成托管试点任务面积350万亩,我们确定了81个试点县和5个市全面推进的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指导项目县政府制定好具体组织实施方案,确保项目推动托管取得明显实效。

二是培育服务主体。用市场的办法,用共享的理念,用创新的机制,推动整合农资、农技、农机、营销、金融等资源,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要素,促进各服务主体联合融合发展,打造一体化的服务组织体系。

三是创新托管模式。鼓励基层围绕粮食重要农产品和当地主导产业产品探索托管机制和创新模式,2019年我们将总结提炼我省十大农业生产托管典型案例,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引领全省托管发展。

四是加强行业管理。按照专项服务“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质量有保证、过程有监管”的服务要求,2019年研究制定《山西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指南》,不断提高专项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THE END
1.农业发展新模式:农业生产托管成为现代农业新引擎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农业和农民的重要形式,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托管是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一种农业新业态,将成为现代农业新引擎。https://dy.163.com/article/DV31LECC0514BH6P.html
2.农业重要发展模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托管是实践中提出的迫切要求。农业生产托管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 农民没有劳动力 , 但是又不愿意流转土地 , 希望获得从种到收全过 程的服务 , 这就是全托管。另一种是有劳动力但又不能完成全部生 产作业 , 希望把耕种防收等主要环节委托给第三方服务组织。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016/19/65888890_1136736102.shtml
3.托管服务:农业生产经营新方式西部决策网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自种、流转之外适合我国“大国小农”国情农情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将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服务主体来完成。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等重要指示的创新抓手,对http://www.xibujuece.com/xibudakaifadianziban/2023nian3qi/juecezixun/2023/0421/155390.html
4.做好“大托管”要理顺三大关系在大托管的基础上,平安产险积极发挥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作用,联合淮南探索打造“托管+保险”模式,为农业托管提供风险兜底,让托管企业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干,让农户当上“放心掌柜”。 在金融、保险等社会化服务的加持与赋能下,提高了村集体参与“大托管”的积极性,但村集体与“大托管”主体之间不仅仅是简http://www.juece.net.cn/tmp/4g/read.html?id=7273
5.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托出大好“钱”景中国农业新闻网如今石楼县立足本地农业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托管+早作农业、托管+集体经济、托管+股份合作经营”等多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激活了农村土地“沉睡资本”,受到了农户们的欢迎,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种地难以及移民搬迁后空壳村土地撂荒等问题,稳定增加了农户收入。http://www.nyxw.org.cn/xiangxi.asp?xid=26158&leibie=%CC%D8%C9%AB%C5%A9%D2%B5
6.农业农村部:45亿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服务带动小农户超6000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30%。 发展农业托管服务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了农业发展活力。据农业农村部对19个省份共875个托管案例的定量分析显示,农户采取全程托管,算上人工成本,小麦每亩节本增效356元,玉米每亩节本增效388元。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mrug6yY7ERTrCTQz8BNR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