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长寿身边好人谢向红:怀一颗初心担一肩使命

阳春三月,走进江南街道天星村枇杷基地,不少村民正在基地除草、为枇杷套袋“穿衣”,其中不乏脱贫户身影。天星村曾是一个市级贫困村,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天星村结合当地优势,新建起700亩枇杷园、蔬菜基地等,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在这背后,少不了江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向红的努力推动。谢向红今年55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年轻干部的拼劲、韧劲和干劲,坚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贫困群众找出路、谋幸福。2017年,他被评为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谢向红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把脉问诊脱贫增收找门路

“老王,今年母猪怎么样了?”“好哟,才买回来没多久,已经配种成功了。”3月1日,村民“老王”一见到谢向红,便连声向他传达自己的好消息。

“老王”名叫王永培,今年67岁,因家庭贫困,又缺乏技术,2013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坯房、无劳力、无稳定收入”,成了彼时王永培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了帮助“老王”脱贫致富,谢向红定期帮其进行产业规划,养猪,养鸡,种植玉米、稻谷、蔬菜……老两口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走进王永培家中,只见房屋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小院里还种了花草,房前屋后良田连绵,一片生机盎然,温馨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现在住上了新房,有事干、发展产业有补助……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王永培笑着说。

据了解,五年来,像王永培一样完成了危房改造的,江南街道共计有209户。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谢向红多次遍访贫困户知民情,争取政策资金解民困,摸清底数实情,靶向施策,积极协调落实,村民住房安全得到稳步提升。

志智双扶激发增收内生动力

“这两年收入越来越多了。”村民王宏喜滋滋地说,这多亏了谢主任的帮扶。

2015年以前,王宏夫妻还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家3口全靠亲朋好友救济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王宏夫妻住进了新房,公路修到了家门口,住房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幸福生活才有盼头!”谢向红坚信,只有坚持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帮助村民实现脱贫增收。

为此,他多次进村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到王宏家商量脱贫门路,劝说他外出务工,发展产业。“你们夫妻都还年轻,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是最适合你们的脱贫方式。”谢向红反复做王宏夫妻的思想工作。

“过去,我有懒惰思想,认为有亲人帮助,每月有钱花,日子过一天算一天。”脱贫户王宏有些羞愧地说,但是谢主任告诉我,要摆脱掉“等靠要”的思想,靠自己的双手脱贫,我开始为自己的懒惰感到羞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过十余次上门劝说,王宏夫妻终于意识到,生活不能得过且过。很快,王宏夫妻开始外出务工,并搞起了养殖,有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后,夫妻俩在脱贫路上越干越有劲。

如今,王宏在企业车间务工,月收入3000元,妻子就近务工,两口子还种有蔬菜1亩,养猪2头、养鸡50余只,全家年收入超过4万元。

担当实干真情服务赢得民心

“谢主任,你能不能想法改善一下我们的出行条件嘛?”在走访入户时,不少村民借机向谢向红反映诉求。

天星村是我区10个脱贫村之一,为尽快掌握该村“第一手资料”,摸清村里的“家底”,谢向红主动请缨,带领该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一家一户走访,摸清基本情况,做到对每个贫困户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经过多番走访调研,谢向红决定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的突破口。

2015年以来,他积极协调落实资金2500余万元,完成公路硬化整治16.5公里,新修人行便道10.6公里,解决出行及运输难题;协调资金90余万元,解决600余人饮水及灌溉难题;积极争取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先后建成“一村一品”700亩枇杷园、100亩蔬菜园等产业。

一条条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一幢幢简洁漂亮的花园洋楼、一片片蔚然成林的果树……如今在天星村,一幅美丽宜居、文明和谐的新村画卷正落地为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不少脱贫户出现购买农资不便、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谢向红积极联系江南街道商会和部分农资供应商,为村民购送农资、代销农产品。

2020年3月底,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他又进企业、下田头、走工地,确保了天星村扶贫重点饮水主管网安装6公里、天星村“一村一品”700亩枇杷园内管网8公里、人行便道10公里、蓄水池3个等项目如期完工。

久久为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载誉归来,谢向红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天星村的乡亲们。如何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谢向红心里有自己的盘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发挥孺子牛精神!”谢向红说,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一步也不能松劲,将继续抓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乡亲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如今,天星村的枇杷、李子、大樱桃、柑橘、蔬菜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山地枇杷、李子、樱花旅游观光”等产品组合,一大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成为天星村新名片,让每个村民的钱包都鼓了起来。

THE END
1.新老“牛人”接力追梦,服务走向“专业化”疫情的持续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农资行业,有一大批淳朴的农资人坚守一线、不计得失、全力保供、大胆创新、积极开拓延伸服务,充分发扬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30156
2.20181102永葆初心,不负使命:他是农资界的挺拔胡杨——访全国永葆初心,不负使命:他是农资界的挺拔胡杨 ——访全国农化服务风范人物、浩创农业总经理李明俊 核心提示: 2018年10月15日,“2018寻找全国农化服务明星活动”颁奖典礼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该活动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支持,今年5月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举荐,以全国种植业领域所有的知名农业生https://www.kjxww.cn/6990.html
3.江苏扶贫实录?亲历篇我在扶贫路上打“头阵” ,始终把责任扛在肩,冲在前、干在先,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的扶贫工作得到了社会和大山村民的认可,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2020-10-21 14:46 我为经济薄弱村发展建言献策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与扶贫事业结缘。200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市扶贫办扶贫开发处,从事扶贫http://jsnews.jschina.com.cn/zt2020/202010/t20201021_2650131.shtml
4.忠诚履职担使命初心如磐谱华章——党的十九大以来武都监狱工作危难时刻践行初心使命勇担当 近年来,武都监狱生活卫生工作始终坚持精准发力,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以赴做好罪犯配餐中心日常管理、罪犯伙食供应、个人购物配送和疾病救治工作,切实提升了生活卫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夯实了食品和药品安全基础。监狱先后投入100万元对罪犯配餐中心进行了改建,两批次购置了80万元的无刃化炊事灶具设https://www.gsfzb.com/content-421-97682-1.html
5.用初心与使命熔铸灵魂3篇(全文)用初心与使命熔铸灵魂 初心一词,又称“初发心”,来源于《华严经》。在佛教中,菩萨的修行从初心开始,一直到觉悟成佛,可见,初心与修成正果是密不可分的。 唯有发愿初心,守住初心,方得正果。 当代共产党人拥有的初心,就是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理想——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旗帜,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p1kvgvf.html
6.共话入党初心!中农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从那一年开始,我肩负使命,一路勇敢前行;我身披战衣,追随英雄足迹;我奋力拼搏,见证祖国荣光。 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中农人的入党故事,共话入党初心。 中农集团党委第二支部 郭祥飞 在领导、同事等身边优秀党员的感召下,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中农集团研究发展中心信息化https://www.sino-agri.com/html/2022/dangjiangongzuo_0701/1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