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疫情高发多发的区和街乡进一步降低社会面活动度,朝阳等多区倡导市民减少流动和跨区活动,弹性办公、居家办公,非必要不出小区。
超市农产品备货量翻倍增长
买到充足的生活必需品,在任何时候都不成问题。11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物美超市等批发零售企业处了解到,市场方面供应稳定,备货量翻倍增长。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时,部分商户表示,蔬菜的上市、销售量、销售价格与往常持平,稳定供给北京市场。也有部分蔬菜销售价格出现小幅下降。北京鸿益飞翔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尖椒、辣椒、丝瓜、黄瓜、苦瓜等十几个品类蔬菜。该公司负责人高洪波表示,近日,蔬菜批发价格并未出现上涨情况,其中尖椒批发价出现下降,平均每斤批发价下降5毛钱左右。截至当日中午12点20分,该公司已有超15吨蔬菜销往超市与周边市场。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近期蔬菜、猪肉价格均稳中有降,尤其是猪肉受到政府连续投放储备肉影响,价格下降明显,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表示,新发地市场作为首都“菜篮子”“肉案子”,绝对保障首都农产品供应丰富。
京饮华天商厦运营管理部经理王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几日商厦的客流量比平日多了2-3成,为了保证供应,商厦积极联系筹措,以保证居家必备物资的供应。“我们将民生类商品的进货量和库存储备增加到了平时的3倍,以确保供应充足。”据卖场部经理郝利民介绍,“对于商品的零售价,无论是稀缺商品还是紧俏物资,都必须按规定的加价率执行,杜绝哄抬物价现象。”
11月以来,物美加大供货量和仓储量,坚持把物流中心商品全部调向仓库,仓库全部到货架,蔬果供应量增加1.5倍,仓储备货量增加2倍以上。同时,物美发挥生鲜农超对接、产地直供优势,门店加大补货,坚持一天两补、三补,物流中心滚动发车。
商场加大线上活动力度送实惠
面对疫情反复,北京商场在保供应和做好服务保障上已经轻车熟路。北京商报记者从国贸商城、中粮·祥云小镇、三里屯太古里等多家商场了解到,一些商场正通过上架蔬菜包、餐饮商户加强外卖推广,以及加大线上商城活动力度等方式做好北京服务,保障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餐饮等需求。
联手本地农业资源,商场加大生活必需品保障。记者从北京朝阳合生汇了解到,该商场小程序“合生通”推出“京鲜京选”蔬菜包,包含4款不同的蔬菜套餐,蔬菜品种、重量不同,价格亦不同。其中,蔬菜套餐A为10斤装,包含西红柿、黄瓜、芹菜、油菜、园茄子等11种蔬菜,售价75元。同时,小程序内还有西红柿、蜜薯、黄瓜、胖头鱼、猪小排等单品链接,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
北京国贸Olé精品超市通过扩大订货量、多渠道配送的方式保供保价。据了解,Olé精品超市从周边基地及各肉厂合作紧急订货,生鲜订货量达到日常的3-5倍;民生米面油、基础调味、速食的补货量达日常的3-5倍,并且可以实现1天内补货到达各门店。消费者下单的渠道包含Olé精品超市小程序、Olé微商城、OlélifestyleApp自营渠道以及第三方平台,同城10公里内皆可配送。
此外,部分商场虽关闭,但线上消费仍可正常进行。合生广场在2022年打造“好物合集直播间”。该直播间主要由场内实体门店进行直播,并通过补贴促销特惠等形式,服务疫情下消费者需求。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则分别在旗下线上商城推出“10%积分抵现”“满200减10”的活动。一位商场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商场里的活动,我们会通过朋友圈、社群、大众点评等渠道广而告之”。
生鲜电商与第三方合作填补运力
为了应对北京居民骤增的订单需求,生鲜电商纷纷加紧线上民生商品备货。北京商报记者从叮咚买菜、盒马等企业处了解到,盒马的线下门店已经将菜肉蛋奶等商品的备货量提升至日常的3倍左右,还在多家门店增设了散装菜和大包装销售区。而叮咚买菜从11月初起,其北京大兴、通州区域的城市大仓及各区域前置仓已经全力备货,并保持价格相对稳定。
11月24日凌晨,叮咚买菜东直门站点的仓库货架上摆放着零星的货品,站长陈浩正在清点最后的存粮,以备夜间及时补货。“送完最后一单,仓内几乎已经是没货的状态了,我们会在接下来几个小时进行补货,到第二天早上6点,仓内又会重新进行分拣和配送。”
据陈浩透露,进入11月以来,东直门站点的订单量就在不断攀升,“最近几天,我们的订单量超过1500单,环比增长了60%左右”。目前,东直门站点的备货量已经比上个月增加了1.8倍。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电商运力依然较为紧张。以朝阳区十里堡的叮咚买菜站点为例,其已开通早上6点当日预约功能,但在上午10点前,一天的配送时段全部约满。“订单量骤增以及部分配送员处在封控状态使得配送压力增加,目前叮咚买菜也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人手招聘,其他部门协助送单等方式缓解配送压力。”叮咚买菜上述负责人对此解释道。
外卖平台调集骑手组建专门团队
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北京消费者线上购买生活用品物资的需求大幅增加。“最近受到疫情影响,站点每日的订单量相比日常而言上涨了一倍,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主要以蔬菜及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为主。站点的工作人员从早上6点开始工作,往往要到晚上10点才能处理完当日的订单。”美团买菜站点负责人荣富强表示。
面对激增的订单需求,第三方平台均在有所行动。据饿了么方面介绍,饿了么正组织更多骑手支持北京地区的配送保障,通过新增骑手返岗、招募新人骑手等方式增加运力,并将更加灵活的通过优化排班设置等方式,将运力向需求增加的区域进行调配。
同时,饿了么平台还组织了专门的配送团队来保障市民急需的生活物资的配送。此外,美团方面也表示,站点的分拣员和配送人员已全部上岗,同时美团买菜紧急抽调跨区的工作人员前来支持,负责分拣、理货和配送等工作,从保供应、保配送、保人员安全等各环节,全面保障北京市民的生活物资需求。
订单备好,如何安全送达便成了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饿了么和美团都启动了“无接触配送”,通过在商圈、写字楼、住宅区等地铺设外卖柜,从而实现全程无接触配送。除此之外,美团自动配送车还持续在北京顺义进行常态化配送,在无接触配送的基础上,通过与骑手协同的形式,补充配送运力。据了解,美团自动配送车目前已经覆盖北京顺义区近100个社区,每日平均配送数千单。
农业企业产量稳定力保及时供货
11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多个农业生产企业了解到,目前各农企蔬果蛋肉等鲜活农产品产量稳定,供应充足。
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东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蔬菜的日产量和此前并无差别。全品类蔬菜中日产每种大陆菜4-5吨、每种果类菜4-5吨、每种根茎类10吨左右、每种叶类菜4-5吨。
鸡蛋方面,据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贾先生介绍,该工厂蛋鸡培育规模大,整体产量没有太大变化。目前,公司产蛋鸡存栏300万只,青年鸡存栏100万只,日产鸡蛋在120万-150万吨左右,这个重量具体到枚数,是日产鸡蛋180万-240万枚。
日产量相对而言不大的小型农场,也调出了冬储菜应急。北京诺亚有机农庄副总经理冯冰表示,农庄全品类蔬菜正常状态下日产量2000多斤,但公司在前期规划时,考虑到每年接近年底需求将加大,相应的也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且将原本计划明年1月销售的土豆、胡萝卜等冬储菜投入本月供应,目前全品类蔬菜日产约1500公斤。
“眼下,市民们感知明显的西红柿可能有些难抢,一来是由于西红柿是大家最常吃的菜之一,二来是最近西红柿刚上市不久,等后面上市的多了,供应也会更加充足。”冯冰介绍说。
“除了担心生产的菜不够外,抢菜的另一原因是担心无人配送,养殖基地、种植基地的菜送不过来,超市里的抢没了就没了。”家住北京朝阳的杨女士说。
基地的蔬菜配货情况如何?王东彦表示,蔬菜公司在各大商超设有联营门店,与一些社区商店也有合作,“如果门店出现缺货情况,基本上2-3小时内我们基地就会把门店下单的菜配送过去。昨天,我们刚刚为京客隆一家门店补送了2吨菜的订单”。
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为应对需求激增早早进行了准备。该公司供应链副总经理张兴敏介绍说,“在需求激增时,一线人手肯定会紧,这时全公司后勤职能部门50多人都会投入到一线支援,确保订单顺利完成”。
为了维持养殖、种植基地的正常运转,许多农资需要照常从外地运至北京。
郭缤璐何倩王维祎刘卓澜张天元胡静蓉乔心怡陆珊珊实习记者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