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渐升,上海郊县田间地头的瓜果也进入了丰收季,如玉菇甜瓜、8424西瓜等正在陆续产出。不过,近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互动平台频频接到网友留言反映,称受疫情防控影响,交通运力大幅减少,各类批发售卖点关闭,小区团购志愿者短驳运力压力大,不少地产瓜果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滞销难题。
其实,为了解决种植农户的“急难愁”,上海不少区镇正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畅通销售渠道。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惠南镇通过拓展团购资源、联系大型商超等方式,探索“原产地直销”模式,有效化解了销售难题,或许可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为“全体农户”找出路
顾志龙居住在惠南镇双店村,是此次陷入“销售焦虑”的农户之一。“因为老婆身体不太好,今年甜瓜已经是种得比往年少了,但是收成特别好。”顾志龙说,他种植的玉菇甜瓜今年预计产量达到6.5吨,然而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都在发愁该把瓜往哪里卖。
“我们看到很多乡镇在积极发展团购,助销农产品,镇里也有个别农户自发联系朋友开展社区团购,但团购渠道不稳定、运输消耗大量人力、运力,不符合惠南镇的实际情况。”惠南镇农办负责同志介绍,惠南镇西甜瓜的种植面积约1500亩,今年的预计产量超过2200吨,成熟后必须尽快采摘,因此,他们及时协调对接辖区内的大润发超市,为农户和超市搭建农超洽谈平台,洽谈一致后,由超市统一现场采购甜瓜并进行线上销售,镇内各村的甜瓜终于找到了去向。“大润发(超市)每天收购的甜瓜平均能达到15吨。每天上午十点左右,超市的采购车会进村,将瓜农们采摘、打包好的甜瓜装车带走。”瞿凯说,近日来,农户们心里的焦虑也被缓解了大半。“这几天,每天要摘瓜、打包,终于忙起来了,心情也好了。”顾志龙真诚地说。
目前,大润发超市已经与双店村、同治村与桥北村等对接,采摘的甜瓜首先统一运送至大润发南汇店,进行质量检测后,当晚由专车运送至全市26家门店,确保线上订购的市民第二天收到。“以前这些瓜果从田间地头到超市售卖,中间可能还会有多个经销环节,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直销’。”惠南镇农办负责同志表示,对于如何更好地将惠南田间地头的优质农产品通过超市送到全市各个区域,这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多措并举打好“提前战”
大润发的介入及时纾解了地产瓜果的滞销难题,不过,对惠南镇来讲,还有更大的考验摆在眼前。
瞿凯告诉记者,头茬瓜已经基本采摘完毕,但二茬瓜也即将成熟,“瓜的产量较大,单靠大润发一家超市,采购的速度还是有些跟不上”。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惠南镇的甜瓜有“玉菇”和“西莫洛托”两个品种,平日里“玉菇”多受本地居民欢迎,“西莫洛托”则更受长三角地区的青睐。目前,大润发帮忙解决了大部分甜瓜的去处,但地里的“西莫洛托”还有近三分之一在等待运送。“为此,我们持续与镇里保持沟通,积极拓展平台和渠道,加快解决甜瓜的销售难题。”此外,惠南镇的8424西瓜也即将迎来成熟期。
对此,惠南镇农办负责同志介绍,一方面,他们正在积极对接有一定规模和资质的销售主体,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适时寻求上级管理部门的帮助;另一方面,基于前期甜瓜的销售经验,镇农办也提前制定了销售计划,通过对接盒马、叮咚、市农展馆(鱼米之乡)等销售平台,确保即将上市农产品的销售不受影响。“我们目前已经和盒马对接完毕,待西瓜成熟后,立马就可以开展瓜果收购工作。”
此外,惠南镇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属地衔接”,做好镇域内地产瓜果集采集配和运输连接。组织镇域内主要保供主体、产业联合体等,就近开展收购、分拣、销售,助力瓜农对接市场。打通田头到村口“最初一公里”。充分发挥村委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驻村指导员等作用,畅通村内田头到村口农产品运输通道,切实补齐地产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