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同发力!“供销社+”破解农产品买卖难

东北网7月15日讯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帮贫困县打开农产品外销渠道;加强工作力度,对标对表加快推进综合改革……日前,记者从大庆市供销社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为农服务优势,积极担当、优化服务,不断创新“供销社+”模式,为保障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升级为农服务,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疫情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为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市供销系统多方面升级为农服务。

上半年,市供销社积极拓展基层社服务功能,积极与电商产业园、快递企业洽谈合作,启动村级终端电商和快递代理服务。

疫情期间,林甸县供销社启动村级终端电商和快递代理服务,与林甸县百佳货物运输中心合作,成立“林甸县百佳供销集配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双方已签订协议。

与此同时,林甸县供销社还利用村级综合服务站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全县83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全部纳入电商和快递团队,为农民开展快递派取上门服务。为解决每个村级物流网点货物派取问题,每个村雇用1名贫困户,每个贫困户每月工资600元,共带动贫困户增收26400元。

在为农服务中心建立方面,肇州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联合12家基层社成立了肇州县为农服务中心,建立农资储备库和庄稼医院,确保了农资市场的供应稳定,并为广大农民提供巡回出诊、信息发布、良种引进、技术传授等服务,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经平台审核批准,截至目前,林甸县已有25家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成为扶贫832平台供应商,产品涉及渔谷香玉米深加工产品、北国温泉大豆油、润琦鲜食玉米等近30个品种。产品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额达到400万元。

“供销社+”加码,供销新模式频现

我市供销系统在推进为农服务的同时,还不断摸索新的供销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林甸县供销社领办的渔香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供销社+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金融部门+担保公司”的五位一体模式,采取统供统销分种的“半托管”方式,已落实订单种植优质玉米5万亩,红小豆1万亩。

今年,渔香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已与上游企业中粮集团签订1.5万吨优质玉米购销协议,与北大荒集团签订0.6万吨玉米深加工产品购销协议,与北粮进出口贸易公司签订1300吨红小豆购销协议,与3000户农户签订种植协议。

“供销社+企业”发展模式也为我市庭院经济发展和促进贫困户增收带来新的契机。记者了解到,林甸县供销社引入大庆市智慧小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利用贫困户房前屋后小园资源,将农村绿色蔬菜和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和消费者,从而促农增收。

完善供销基层体系,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大幅增强。截至去年底,大庆市社基层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覆盖率均达到了100%。

截至6月末,全市供销系统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521个,农业生产服务中心17个,庄稼医院46个。全市供销系统销售总额达到8.56亿元,同比增长24.1%,利润总额1069.92万元,同比增长59.77%。

大庆市供销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加快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市供销社形成了《大庆市供销社2020年综合改革重点规划指标细化表》,确保每一项指标落实具体。

2020年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收官之年,大庆市供销系统将从多个方面推进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加快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步伐。

在加快数字供销建设方面,抓住省供销社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机遇,以县区为单位,以乡村为节点提升基层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供销社覆盖面和服务能力,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加强行业指导,落实基层社建设,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大庆市供销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继续实施“综合服务社提质扩面”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为农供销”“数字供销”,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强化为农服务成效。

THE END
1.农产品滞销谁来帮农民走出困境近期,多地农产品滞销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 今天橙子滞销,明天荔枝滞销……即便公众的善意不被恶意透支,“悲情营销”也迟早会遭遇传播瓶颈。显然,探寻一条常态化的解决之道,缓解因农产品产量变化造成的价格波动,才是破解农产品滞销困局的根本方法。 虽然农产品在产地跌到地板价,但在销售地价格上波动未必有多大。例如,http://kjb.sckjw.com.cn/8dca36b4d37e4be880070c0ef5ef47c5
2.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出路分析智慧农业观农汇数字经济在推动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收入的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和运作方式等方面提出要求,目前,农村传统电商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短板和不足。 01、“引进来”易“走出去”难 对于“三农”领域而言,农产品外销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在数字经济推动下理应有长足进步,然而现实情况不http://www.gannonghui.com/news/16452.html
3.农产品销售为何难?10招教你打开农产品销路农产品销售为何难?10招教你打开农产品销路 导语 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基本上是年年有,从徐闻的菠萝滞销、到甘肃西红柿的滞销,豆角滞销、白菜滞销……“丰产不丰收”“菜贱伤农”,一次滞销也许一年的辛苦全部白废。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成了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如何才能把农产品卖出去,如何才能卖得一个好价钱呢?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1/02/c236790.html
4.4个原因,5个方法,不怕你的农产品没销路!几乎年年都能看到关于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从徐闻的菠萝滞销、到甘肃西红柿的滞销,豆角滞销、白菜滞销……对于农民来说,一次农产品滞销,也许一年的辛苦就全部白废了。如何才能把农产品卖出去,如何才能卖得一个好价钱呢? 为什么农民的农产品销售会这么难? https://www.douban.com/note/716087097/
5.农产品不断货!各地提升产销衔接销路防止出现“卖难”和脱销断档各地提升产销衔接销路 防止出现“卖难”和脱销断档 在即将到来的蔬菜供应淡季,城市“菜篮子”将面临南菜北运损耗较大、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易发等问题,容易出现蔬菜价格异常波动。各地在扩大秋冬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同时,提升农产品产销衔接效率,引导市场供需平衡。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hbq0fID9s4uno1U6bhZf201113
6.温州瓯海搭建农产品销售“直通车”为菜农拓销路破解“卖菜难”整合资源,帮助菜农拓宽销路,破解销售难的困境。为挖掘农产品市场潜力,助力优势农产品出村进城。近年来,该区从农批市场建设着手,指导辖区内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本地菜农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帮扶本地菜农销售茄子5000公斤、蒲瓜5万公斤、西红柿67.9万公斤、儿菜29.6万公斤,销售金额达556.97万元。温州菜篮子农副产品http://www.zcom.gov.cn/art/2022/4/24/art_1384592_58935505.html
7.多方助力拓销路,全力以赴保民生——兰州安宁区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7月份正值蔬菜水果成熟期和销售旺季,但受本轮疫情影响,兰州市安宁区忠和镇高原夏菜、旱砂西瓜等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阻,收购车进不了村、农产品销不出去,果蔬积压滞销成了农民的心头病。忠和镇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抗疫、一手保民生、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紧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拓宽销路,破解农民生计困境。 https://www.ceweekly.cn/2022/0725/391270.shtml
8.农产品上网销路越走越广农产品上网 销路越走越广 丰收时节已过,农民现在最盼望的就是自家的粮食、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日前,记者来到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发现很多农民利用网络销售农产品,靠一部手机便实现了“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的愿望。 直播卖货 豆包变成网红商品 说起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的豆包,很多人都不陌生。2017年,张http://m.northnews.cn/news/2021/1201/2049772.html
9.58同城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助力脱贫地区农产品打开销路此外,为进一步打开农产品销路,58公益联合58农服在湖南开展“湖湘农事公益直播带货”系列主题活动,成功举办直播带货300场,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数据统计,2021年,仅58农服通过组织益农信息社县级运营商,采用团购分销、直播带货等方式,为脱贫县销售价值2000万元农特产品。 https://city.cri.cn/chinanews/20220318/4880d862-ae5b-4418-7ae9-a30380107fc1.html
10.生姜“进城”销路宽生姜“进城”销路宽 农产品销售难,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临桂区区委、政府与桂林福达农产品冷链公司深度合作,借助福达冷链大数据信息和数千家经销商平台优势,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7月21日,是五通镇的生姜大军进驻临桂区福达冷链物流园的第一天,早上六点,搭乘乡镇组织的专车,http://news.guilinlife.com/article/4qbced4774a6e6a2d7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