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县打造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

原标题:互联网打通农副产品“出山路”——我市打造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

在内蒙古禾为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益农公社电商产品体验中心,客商在挑选敖汉特产。记者王蒙摄

林西县城北街道联合县商务局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邀请赤峰学院经济系讲师到鸿泰社区开展电商技能普及专题培训。记者呼格摄

阿鲁科尔沁旗职业学校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正在电商平台上处理订单。记者池梓茗摄

在赤峰搜田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客服人员在处理商品订单。记者王蒙摄

林西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是集电商产品体验、智能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纽带,目前已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扶贫服务站58个,举办电商培训6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实现网上交易额150万元。记者呼格摄

阿鲁科尔沁旗润万家超市内,市民通过“草都天下”电商平台订购产品。记者池梓茗摄

打开中国地形图,有这样一个地方,她地处北纬41°17′10″—45°24′15″,位于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她是国家和内蒙古重点贫困地区之一,是内蒙古重要的产粮大市,也是农耕文明积淀深厚的地区。

这个地方叫赤峰,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孕育了267个绿色农产品和2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但长期以来这些“山货”藏在深山人不识,处于乡村集市摆摊吆喝、小商小贩收购贩运的低层次阶段,形不成品牌、卖不出好价钱,当地群众陷入了“抱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境地。

直面贫困,探寻治穷之方。随着“互联网+”在我市的不断发展壮大,赤峰这片古老而传统的农耕文明迅速与快捷的信息化经济接轨,网络在9万平方公里的玉龙故里逐渐普及,农村电商发展步伐也如孕育出的新生命一样,在农村大地迅速生长、壮大。

这也昭示着“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赤峰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为我市脱贫攻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借力电商扶贫,赤峰“山货”正走出深山,风行万里……

求变——

农村电商为精准扶贫开药方

作为农业大市,做强农业经济、提升农业附加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出路和潜力所在。

高亚辉是敖汉旗新惠镇扎赛营子村东一组的贫困户,这几年他种植的大金苗谷子全部卖给了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赤峰野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将“孟克河”小米进行整体包装和宣传折页设计,制作了商品购买专属二维码,并上架至“赤峰购精彩”精准扶贫专区,高亚辉的小米远销到了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

通过“电商+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高亚辉种植的30多亩大金苗谷子每年多增收6000多元,这也让他顺利脱贫。

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王增雨告诉记者,将来合作社还要探索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后可立刻显示出该产品的种植地及农户的基本情况。

“我们采取‘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销售模式,不仅帮助当地特产出山、出村,丰富了城里人的餐桌,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升级,还可以实现精准脱贫。”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军说。

为抓好电商扶贫工作,我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把网店开在意向贫困户家中。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结合各电商示范县域内重点企业,电商服务中心个性化制定网络营销计划,通过与当地电商、网络经纪人、专业协会开展贫困户网店“一对一”对接,帮助贫困户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赤峰电商走上了“快车道”。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9个、苏木乡镇电商中心43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1057个,其中贫困村建设村级服务站225个,占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的22%。

转型——

直播带货为特色农产品找销路

我市生态良好、资源丰富。为解决农特产品“卖难”问题,我市积极探索直播带货的扶贫新路子,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让赤峰的绿色“宝贝”通过手机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巴林左旗朝阳营子村的笤帚、克什克腾旗多若诺日嘎查的奶食品、敖汉旗丰收村的小米等12个旗县区的特色农产品均在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直播间”同步开播。摄像头前,他们一个个用起网络语言,使尽浑身解数为当地山货找销路,又通过直播实时互动,将当地产业特点、自然风貌及民俗文化等推介给广大网友。

如今,一根网线、一部手机,打通我市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出山路”,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销售人员变为带货主播,特色农产品卖得红红火火。

1至4月,我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57.37亿元,自治区占比11.51%,位列全区第二位;实现网络零售额26.4亿元,自治区占比9.29%,位列全区第三。

期盼——

让电商“飞”入寻常百姓家

喀喇沁旗锦山镇阳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于素侠最近很激动,因为她有了另一个身份——网店店主,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份网络事业。

于素侠原本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四口之家。然而2011年的一天,于素侠的丈夫因一次意外事故去世,一家人失去了顶梁柱,陷入了贫困。

为了摆脱贫困,于素侠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依靠家族传承的手工技艺,创办了众富手工坊,最初由于信息闭塞,她制作的手工制品销售不是很乐观。转机出现在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于素侠参加了旗里组织的电商培训班,通过认真学习,掌握了网络销售的技巧,她在美村网开设了网店,将手工制作的羊皮汽车座套、狗皮汽车座套、羊皮手工缝花褥子、羊皮手套、皮毛一体裤子等在网店销售,年收入10余万元。成功摆脱贫困的于素侠还带动了贫困户、残疾人15人参与生产。

电商发展,人才是关键。借助电商培训的优势,我市9个电商示范旗县区针对区域内的政府工作人员、种养殖大户、退役军人、贫困家庭农牧民等群体开展电商培训。培育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如利隆米业、太极天驴、大辽王府、文慧种植专业合作社、鑫洋手编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引导年轻人返乡创业,提升了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培育了大批电商、网商主体,形成了浓厚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

目前,在各示范旗县区培训农村牧区网民6337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129人次;带动就业81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1365人。

破局——

迈过物流人才等多道坎

谈电商必谈电商扶贫。然而,几个人、几个合作社在巨头们强大资源推动下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贫困农户就因此真正驶入了互联网快车道。走好电商扶贫路,我市还需迈过物流、人才等多道坎。

继续在全市电商示范旗县区中开展区域公共品牌体系建设。帮助各电商示范旗县区深入挖掘特色产业、人文历史、乡村旅游等优质资源,建立各地专属的区域公共品牌,打开品牌窗口,形成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标准化,提升各地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持续培育孵化电商企业及应用型人才。结合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旅游资源,引导和协助各地培养一批具备电商发展潜力的企业及个人,指导各地电商中心依据当地实际进行定制化孵化,培育网商队伍。重点孵化一批创业型淘宝店铺,将其作为电商创业和电商扶贫的带头人重点培养,形成专题化培训,在各地电商运营中心定期举办沙龙、公开课,通过到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学习,培养电商复合型人才。

努力破解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区域物流分拨中心的建设要继续优化和推广“共享物流”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整合区域内邮政、传统商贸企业物流资源,加强网络、设施和信息的共享,鼓励农村牧区电商企业利用已有的实体网店和物流网络,把农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有机结合,既降低物流等运营成本,又增加经营收入。

围绕全市的名优特农畜产品打造电子商务供应链。从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品牌培育建设、包装设计等入手,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强品牌培育,增加产品附加值。引导有条件的农牧业经营主体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设电商专区或旗舰店,开展农畜产品网上批发、零售和产销对接等活动。

探索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牧区经济、扶持农村牧区产业发展的道路。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工作,推动农村产业开发,推动农产品上行,实现农村牧区生活电子商务化,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要促进电子商务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造新需求。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我市将以电商为笔、互联网为砚、大数据为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张图纸上奋力书写开拓进取的创新篇章。(记者李震宇)

THE END
1.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哪些?农业产品如何大卖不滞销?→MAIGOO知识我国农产品销售的渠道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个体销售,农户可以直接通过自身的人力物力,在菜市场等地方摆摊售卖农产品;另一种是对接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这个农产品集中的地方进行售卖。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传统农业销售模式的渠道弊端逐渐凸显,农产品销售难题随之而来,需要新的血液注入。那么新时代下,农产品销售渠道哪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7163.html
2.现在村民们的农产品滞销,作为村干部,你答应会帮村民们找销路。村民们现在村民们的农产品滞销,作为村干部,你答应会帮村民们找销路。村民们以为你已经找好,就直接把农产品运到乡政府,堆积在门口。请问此时你会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农产品堆积在门口,既会对来乡政府办事的群众造成不便,也会影响乡政府的办公环境及形象。因此,面对题中的情况,我会沉着冷静妥点击查看答案 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4cd1b445b8284642b5415fa75a876c8f
3.发布农产品信息,帮助乡亲找销路——今年1月,由陈成创办,旨在免费为农民发布信息、帮农产品找销路的“新农兴信息咨询门户”正式上线运行,这其中的挫折和艰难,见证了一位农民工对农村深深的情谊。 几多艰辛 办起农业信息网 昨(15)日,当记者来到成都羊西线附近的出租屋见到陈成时,他正和朋友一起商讨如何改善网站,更好地为农户提供帮助。“既然我http://www.nongyexxw.com/page121
4.谷城:寻找农产品销路助推乡村振兴5月30日至31日,谷城县政府副县长黄斌带领县农业农村局、县融媒体中心、谷城华夏创谷、裕满春茶业相关负责人奔赴武汉,就谷城农副产品销售问题与武商集团洽谈合作。 据了解,谷城已建成“上谷人家”区域公共品牌,推出并聚合了谷城茶叶、大米、香菇、木耳、蜂蜜、腐乳、代用茶等特色农产品50余款。此次洽谈合作,将有助于http://wap.guchengnews.com/p/172192.html
5.携手共进找销路助农产品进湾区——云浮市供销社参加全省供销系统为贯彻市委、市政府“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助力云浮农产品进湾融湾,4月8日至9日,云浮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冯志刚带队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参加全省供销系统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 活动中,云浮市供销社发动各县(市、区)供销社、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商户等主体,收集了40多https://www.yunfu.gov.cn/yfgxs/gkmlpt/content/1/1806/post_1806439.html
6.农村养殖业:如何找到销路?农资资料那么,农村养殖业的朋友们,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找到销路呢?别急,我这就给大家支几招。 首先,得找对地方。别一味地想着去大城市,有时候,农村才是你的最大市场。比如,养蜜蜂的朋友,可以去农村的花卉市场或者果园,说不定就能找到买家。 其次,得学会包装自己。别小看这包装,它不仅仅是给产品穿上漂亮的衣服http://bbs.bailichun.cn/post/17228.html
7.4个原因,5个方法,不怕你的农产品没销路!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减少生产费用投入,提高产出率;要实行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低成本支持低价格,求得经济效益。 第三、拓展销售渠道,解决销路问题。 农产品销售要立足本地,关注身边市场,着眼国内外大市场,寻求销售空间,开辟空白市场,抢占大额市场。开拓农产品市场,要树立大市场观https://www.douban.com/note/716087097/
8.找销路促合作免了农户后顾之忧文明江西东乡区财政局和孝岗镇政府得知情况后,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连续多日来到菜地帮助乐斌华采摘蔬菜,并联系东乡区荆公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上门收购,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蔬菜销售一空,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在得知乐斌华身有残疾,家中孩子又有重病时,东乡区财政局和孝岗镇政府与合作社再次沟通对接,促成双方建立长期合作https://wmjx.m.jxwmw.cn/news/1557048?app=jjtt
9.四川三农新闻网作为全国油菜产量第一大省,四川锚定新的发展目标,以纵深推进“天府菜油”行动为抓手,擦亮“川字号”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进而稳定增加油菜种植面积与油菜籽产量,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和保障国家油料安全贡献力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放眼未来,“天府菜油”发展的蓝图正在绘就,更多的http://www.sc3n.com/index/news/topics/id?page=824
10.让农产品销路从“山重水复”迈向“柳暗花明”让农产品销路从“山重水复”迈向“柳暗花明” “多亏了政府的帮助,今年养殖的鸡鸭不愁销路了。政府还给我补贴了2000元,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东至县昭潭镇官营村养殖户王群英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王群英的女儿在外求学,学费成本较高,家庭负担较重。在乡村振兴专干地摸排下,发现户上鸡鸭成群,适合发展http://www.fzahw.com/news/2024/11/19/c_124671.htm
11.创业小加工项目,50个创业小型加工厂很多人看到这种小型加工厂,可能会想:“哎呀,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有前景?工厂不大,产量有限,市场竞争又激烈,怎么会不愁销路呢?”其实啊,这其中可大有门道。一个小工厂,要想不愁销路,首先得有独特的产品、有精准的市场定位,甚至有时候,还得有一份聪明的“逆向思维”。 http://www.shucuole.com/chuangye/28527.html
12.“沿着高速看中国·中国人的故事”直播活动走进吉林省驻村第一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的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展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活动中,协会为快手主播刘小红、太平哥、吴云波等颁发“青年乡村振兴官”荣誉证书,感谢他们为宣传推介吉林农特产品做出的贡献。 第一书记+网红主播, 农产品销路妥了! 快手主播刘小红最开始做直播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帮家里人卖出自家的农产品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105/t20210502_12909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