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精选5篇)

苹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水果,但苹果白兰地和苹果醋在人们的生活中好像比较陌生,在本届农洽会科技成果展示及签约仪式上,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为人们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

据了解,苹果白兰地是以苹果为原料,经破碎榨汁、酒精发酵、蒸馏、橡木桶陈酿、勾兑调配而形成的苹果蒸馏酒。主要技术是采用双菌共酵、低温发酵技术,添加适宜氮源于苹果汁中,满足酿酒酵母的营养需求,解决了苹果白兰地酒精发酵过程中发酵产物单一、发酵缓慢甚至停滞的技术难题,增加了苹果白兰地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苹果白兰地的产量和质量。

苹果醋则是由苹果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成的具有酯香和果香的醋,因兼有苹果和食醋中的维生素、果胶、有机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而具有许多苹果和食醋的生理保健功能。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苹果醋具有抗菌、抗疲劳、调节血糖血压、促进食欲及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等作用。

面类深加工营养更丰富

中国农业大学的“面条类新产品开发和品质改善”项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介绍,面食类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占主食消费量的40%以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面条类食品已经工业化生产,但其往往满足不了消费者对营养、保健等方面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课体组经过10多年的研发,“面条类新产品开发和品质改善”项目取得了进展,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分别是荞麦方便面、方便馄饨、方便鲜面粉和热风玉米面。这4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投入市场后,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而且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由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的营养空心面特别引人注目。记者了解到,空心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柔软滑爽、营养丰富,极易消化,最适合老弱病者及产妇食用。

据工作人员介绍,制作空心面要采用精制面粉,加上适量香油以及用纯土鸡骨泥熬成的汤、少许盐拌匀后,揉成细条,两头穿小棍,使油盐充分渗透后,挂高架上,用双手慢慢下拉,拉到一定程度面条便形成空心,再让其自然下坠,晒干只取中间部分。

而添加了果蔬成分的营养空心面,不但保留了果蔬的香味及营养成分,而且色泽诱人,风味别具一格。

让传统水果花样翻新

期间,我县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生产,努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长足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得到稳步、有效发展,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0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超30家,实现加工产值近3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48%,其中粗加工占90%以上。

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具备良好基础和发展条件,承接产业转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一)优势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不快。畜产品、林特产品、茶叶等多经产品,已逐步发展成为特色板块,但是市场销售不畅,缺乏主产品专业市场,缺少规模交易市场,大批量产品不能短期销售出去,造成价格低廉,产品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不快。(二)农产品加工粗加工多,精、深加工极少。主导产业加工龙头企业总体还处在成品及半成品加工阶段,精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加工企业少,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三)技术开发不足,人力资源缺乏。缺乏农产品加工专门科技机构,与大专院校建立科技对接不强,企业职工中高端技术人才少,产品的深度开发和企业现代化发展上技术、人才制约明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主要包括禽畜产品(生猪、肉鸡)、林产品(油茶、板栗)、水产品、茶叶、蚕茧、粮食(大米)、油脂、棉花等农产品。

规划范围为县全境,规划期为-2015年,展望到2020年,规划基础年为年。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服务“三农”和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加工,促进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调发展;健全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推动重点行业发展;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确保质量安全;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重视发挥产地初加工在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商品化率及入市品级和精深加工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快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2.坚持培育领军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相结合。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完善财政金融、信用担保等扶持政策,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3.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大力培育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工艺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4.坚持因地制宜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根据农产品资源禀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础、地理区位优势等,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或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围绕重点行业,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差异发展。

5.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遵循经济规律,优化生产结构,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重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改善投融资环境,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6.坚持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相结合。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增强高效、低碳、节能、环保意识,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发展低排放、高效益的加工方式,建立安全、优质、营养、低耗、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四)主要目标

以禽畜产品(生猪、肉鸡)、林产品(油茶、板栗)、水产品、茶叶、蚕茧、粮食(大米)、油脂、棉花等产业发展为重点,继续扩大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加快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打造品牌产品,实现加工增值,提高主导产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到2015年实现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年屠宰加工肉鸡5000万羽,禽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5:1,禽畜牧业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2020达到80亿元,禽畜产品商品率达60%以上;2015年年加工精制茶油1万吨,年加工经济林产品10万吨,实现林业加工产值11亿元,到2020全县林业加工产值达15亿元;2015年全县水产品加工量超1万吨,实现加工产值4亿元,到2020年水产品加工量达2万吨,加工产值达7亿元;2015年茶园面积达10万亩,茶叶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实现茶叶总产值2亿元,2020年茶园面积13万亩,茶产业总产值3亿元;2015年年加工干茧800吨,生产白厂丝400吨,生产蚕丝被60000床,实现蚕茧加工产值3亿元,到2020年达5亿元;2015年粮食加工能力达22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达3万吨,棉花加工达1万吨,实现粮油棉加工产值20亿元,到2020年达30亿元。到2015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9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50亿元的畜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一个,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超1000元,202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40亿元。

三、主要任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化、标准化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业。重点建设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油茶、茶叶规模化示范基地。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名优农产品。大力发展优质产能,扶持龙头企业,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通过对我县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强企业科技研发建设,发挥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任务:

重点项目规划:生猪加工产业重点建设多滴食品有限公司和花亭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头,建立一座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加工厂,重点发展西式和中式肉制品、生猪冷链加工,发展绿色生态肉类食品、小包装特色肉类保健休闲食品,建立生猪深加工产业园,健全肉类工业冷链体系以及绿色食品配送体系。肉鸡加工产业重点建设兴牧畜禽有限公司、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和邦林禽业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羽,建立一座年屠宰5000万肉鸡加工生产线,建立鸭蛋、鹅蛋蛋品食品深加工企业。

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畜禽副产品,建设动物副产品生化加工厂、发展保健品加工、建设有机肥厂等。

产业布局:以程岭黑猪基地为中心,在全县15个乡镇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重点建设和两个万头猪场,到2015年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2020年达150万头以上;围绕县兴牧公司、邦林公司、福润公司,重点以个乡镇为主,到2015年出栏达8000万羽,2020年全县达1.5亿羽。

(二)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业。特色经济林主要是油茶、板栗两大优势林产品,力争到2015年实现两大特色经济林产品年产量达5.5万吨,除部分鲜产品直接向市场销售外,剩余产品加工比例达95%,贮藏保鲜达85%,建设3个综合交易市场,到2020年茶油产品精加工率达80%以上,加工产值达15亿元,茶油及经济林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

重点项目规划:重点扶持建设山里郎茶油公司和康达茶油公司等油茶加工企业,建立茶油加工产业工业园,年加工茶油达5000吨,建设处理能力为1000吨/天以上的油茶籽加工生产线、油脂精炼保健油生产线。2014年前建设1条日处理油茶籽300吨的加工生产线,500吨/天的油脂精炼生产线。建立集茶苗供应、栽培、加工等功能性保健食用油产业体系。引进先进板栗加工技术设备,新建1-2家板栗加工厂,生产加工适销对路的板栗(精)深加工产品。同时研制生产新型复配即食板栗产品。

产业布局:在全县15个乡镇发展油茶基地,重点是九个乡镇,使油茶面积2015年达30万亩,2020年达40万亩,以县苗圃、华源公司为依托,建立年供应1200万株的良种繁育基地,板栗在15个乡镇基础上,以牛镇、汤泉、寺前、天华、晋熙等乡镇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县25万亩现有板栗林的产量、质量。

(三)粮食、油菜、棉花加工业。粮食加工主要以大米、食品为主,油料加工以油菜籽为主,棉花以加工、织布为主,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0万亩以上,到2020年实现加工总产值达30亿元,加工比例达90%以上。

重点项目规划及布局:开发加工专用稻、饲料稻,重点发展优质营养米、米糠、碎米、稻壳等精深加工。大米以7个乡镇为主。建设标准化优质稻生产基地20万亩,重点建设常润米业等加工龙头企业,年产优质大米30000吨,打造花亭湖绿色大米品牌。油菜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基地,重点以城西、新仓、徐桥、大石、江塘、小池、晋熙等乡镇为主,建设双低油菜基地,推广订单农业生产10万亩,重点建设润乐植物油厂、花凉亭农林科技公司和粮油贸易公司,年加工油料作物超1万吨。开发纯天然冷榨双压菜籽油,菜籽多酚、植酸等双低油菜籽深加工项目。棉花重点建设大石、徐桥优质棉花基地5万亩,重点建设银丰棉业、安财棉业有限公司年加工皮棉1万吨,纺纱0.3万吨,织布5000万米。

(四)茶叶加工业。等乡镇为重点,建设高标准茶园,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比重达40%以上,扶持和培育年销售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2-3个,建设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茶叶专业市场1个。立足现有茶叶加工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新建、改造升级加工厂,提高全县茶叶加工厂清洁化、标准化生产能力,清洁化加工能力占总加工能力的90%以上。到2015年,全县新建改造加工能力30吨以上的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厂100座,加工能力达3000吨,建设一座茶叶深加工厂,实现茶叶加工产值2亿元。到2020年,茶叶精深加工产值达3亿元。

(五)蚕茧加工业。以壮大蚕茧收烘股份合作社、发展蚕丝深加工、扩大蚕丝被生产和发展精深加工为主线。以为重点,建设高标准桑园基地5.4万亩,2020年达8万亩,生产鲜茧1500吨,在晋熙镇建设良种桑母穗园300亩,每年新建50个小蚕共育室,改造现有茧站设备,引进热风循环烘茧机15台套,重点建设丝路花语家纺有限公司蚕丝被生产,年生产能力达6万床,加快县绿源制丝有限公司、池泉制丝有限公司的自动缫丝加工能力建设。

(六)水产品加工业。以花亭湖、泊湖和小(一)、(二)型水库为重点,结合稻田养殖,建设精养水面30万亩和原料基地5万亩。重点扶持湖水产公司发展鳙鱼、银鱼、鮰鱼加工基地和泊湖清水大闸蟹、鳜鱼、清虾等水产品加工,扶持花凉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泊湖渔业有限公司和国贤水产有限公司的淡水鱼、银鱼加工,开发休闲水产品加工和精深加工,推进产加销一体化进程。以发展精养水面,建设水产品原料基地和水产品加工产业基地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优势产业

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特色经济林、茶果、水产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和推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在充分调整油茶、茶叶、板栗等规划布局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示范园基地,以生猪、肉鸡、水产为重点,发展生态型绿色养殖,把农业资金重点投向农产品加工和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大力推广“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化+专业农户”、“四位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产业整合,提高集约化程度。

(三)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重点打造我县绿色农产品品牌,引导企业实施“一县一品”品牌战略,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品牌和市场的优化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具有省内外知名度的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一批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全面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鼓励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农产品加工制品研发。鼓励和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继续在政策、资金、协调服务等方面加强扶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按照国家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和外调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增强对优良农产品生产环境的保护意识,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保证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营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广泛推介我县良好投资环境和重点合作项目,举办各种展销会、研讨会、洽谈会,促进农产品经贸合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企业搭建提升形象和走出去的平台。鼓励企业依托我县特有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走向省内外,深化与全国优势农产品企业的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

不久前,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宣传推介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全国18个“一县一业”类发展典型、11个“一园一业”类发展典型、105个“一企一业”类发展典型集中进行宣传推介。希望各案例实施主体主动作为、积极示范,加快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加工业发展壮大

在他看来,现代农业绝对不是养猪种白菜,而是一个工业的概念。现代农业把村民变成市民、把农民变成工人、把农村变成城镇,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产业链(群)既是一个桥梁,也是一个主体。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28万亿元,占制造业比例的19.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U1,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7年4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提出,到2020年,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提高到2.4U1,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8%;到2025年,加工转化率达到75%,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关乎实现‘四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亿万民众福祉的大事情。”戴小魉怠

《通知》推介的发展典型呈现出产业规模大、农民就业增收多、产业链条长、农业功能范围广、品牌影响力大等5个特点。这些案例在打造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例如,广东新会陈皮有柑普茶、陈皮酒等100多个产品,首创了“陈皮银行”“果树众筹”等陈皮金融模式;浙江常山油茶加工产值4亿元,旅游产值6亿元,芳村森林小镇等油茶旅游体验中心促进了“产文景旅”相互融合,实现了“卖油”向“卖游”转变。

这些发展典型体现了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的发展要求,有利于示范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质量效益的快速提升。

一县一业:中国大蒜之乡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山东省金乡县有“中国大蒜之乡”的美誉。这也是农业部推介的一个“一县一业”发展典型。

“一县一业”典型主要是聚焦某一类农产品,实行全产业链整体推进方式,加工环节吃干榨净,加工产品经过物流配送和流通系统进行销售和消费,已经打造出了有影响的区域品牌,并能够与休闲旅游、餐饮体验、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业交叉融合,形成产城融合更加紧密、更加协调的发展格局。

金乡县大蒜种植面积70万亩以上,销售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2%,占种植业总产值的75%;拥有大蒜贮藏加工企业1720多家,其中有自营进口权企业340家,2016年出口额超100万美元的企业75家。大蒜产业常年用工5.6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6亿元。

全县恒温库贮藏能力200余万吨,年加工能力80万吨以上,有蒜油、蒜粉、蒜蓉、发酵黑蒜、硒蒜胶囊、大蒜多糖等深加工产品40多种;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产品出口到19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达5.34亿美元。

据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系主任刘世琦教授介绍,大蒜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了加工出口企业兴旺发达,有力地带动了广大农民就业和脱贫增收。目前,保鲜大蒜和脱水大蒜是我国大蒜出口的“主力军”。

“我国大蒜出口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刘世琦希望继续发挥大蒜的产地优势,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能够让产地决定市场,使我国大蒜价好量多,为大蒜种植、储存、加工贸易等各环节从业人员带来丰厚的利润。

大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引领以及产学研的联合共进。刘世琦除了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蒜,培训农民及农技人员2.67万人之外,还于2010年发起成立了山东省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全省大蒜产业科研专家及贮藏加工龙头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和产业自律。

“大蒜产业目前缺乏多元化的产品和多元化的市场。大蒜产品畅销的根源在于其十分重要的保健作用,所以作为原料和初级产品的蒜头贸易不是产业的真正出路,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这是规避价格风险、保证大蒜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刘世琦建议。

一企一业一园一业

“一企一业”典型主要是统筹协调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从农业源头做起,涵盖了种养、投入品使用、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物流销售、品牌推广等全过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多环节有机融合,形成了产业链竞争优势。

曾获1915年万国国际博览会金奖的沁州黄小米,在2016年3月又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山西省的第一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沁州黄小米驰名中外,且成为强县富民、带动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离不开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的精心营造。

该公司是以“沁州”牌沁州黄小米为基础产业,以小米深加工为主导方向,集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科研开发、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沁州黄绿色、有机标准化基地6万亩,年产优质沁州黄谷子1万多吨,带动2万多农户,户均收入4800元。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耀武表示,经过长期探索,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沁州黄谷子种植、管理、收购、加工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绿色、有机种植标准,实行360°全程质量监控管理,保证了“沁州”牌小米卓越的品质。

公司不仅长期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选育了“沁黄2号”等优良品种,还推出了沁州黄绿色有机小米系列产品、三甄谷味杂粮系列产品、谷之爱婴幼儿和中老年营养小米粉系列产品。在石耀武看来,中国驰名商标――“沁州”牌小米已成为中国小米的领导品牌和山西省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一园一业”典型主要是通过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和企业集中,打造了特色优势加工产业集群,促进了加工企业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首尾相连、前后衔接、集聚发展,形成“原料基地+加工园区+服务网络”一体化发展格局。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供应链三农物流

一、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现状特点

供应链管理(SCM)是最近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高的客户服务水平。现在是供应链的竞争,任何企业想单打独斗赢得竞争优势已绝无可能,只有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和其他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上上之策。同样,中国农产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来解决。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必定能够提高竞争力,

就农产品而言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包括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等所有环节和整个流程。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又有其独特的特点,中国农产品的初级生产是分散的农户经营.每家都按自己的意愿生产,生产的产品不能适应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要求,而加工企业也不以顾客为中心来进行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使得农产品最终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缺乏竞争力,而且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比较低。

由于农副产品在生产、流通环节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农民的具体特点,使得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核心加工企业实力弱小。供应链组织困难经过几年的产业化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世界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在市场的影响力、产品类别、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服务上远远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在国内虽然有不少大型的国家级和省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在国内有限,2003年度37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销售收人不到1.3亿元,份额很低,竞争力差。

2.中国市场主体分散严重。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不够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使农业产业链中的一级供应商也是农产品加工原料的供应者,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市场意识淡薄,总体素质较低,大多如散兵游勇,进人市场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高昂交易成本。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对供应链的观点认识不够,还是传统的加工模式,各自为政,信息闭塞,使得供应链上物流不畅,产品成本增加。

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由于农业所具有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存在资产专用性高、物流要求高以及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等几个特点。因此,针对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下主要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1.以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农民生产者是最薄弱一环。由于广大的农户是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在供应链中处于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因而可以通过以加工企业为核心,通过龙头企业的规划、指导、协调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由公司为农户提供支持,减少农户的市场风险。这样同时还能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原料的供应上得到保证,形成规模经营。获得规模报酬。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降低供应链的内部交易成本。这种模式具体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工企业与农户一般可以通过契约来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这样加工企业成为了供应链上核心节点的位置.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就由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承担.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加工企业的素质。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要从事种子开发等技术研究和推广.以及农产品收购和仓储等复杂问题,这种物流职能的内部化,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科学管理。很容易造成规模不经济。

没有一种模式可以适应任何地方.因地制宜是需要坚持的主要观点。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引导农民进入产业化。以各类大大小小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构建农产品的复合供应网链是探索的方向。

三、加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意见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针对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必须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2.加大与供应链管理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物流在供应链中是否能合理流动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特别是农产品物流。农副产品流通量很大,对承载这些物流功能的设施要求高。而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地方政府应加强供应链意识,争取投入。解决好与供应链配套的交通、信息、交易集散地等基础设施问题。

1.3宏观经济环境(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经济扩张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繁荣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筹集资金,且对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较好地预期,会采取扩张的投资战略,投资水平较高;衰退阶段,由于对未来前景的看淡,筹集资金成本较高,则会采取收缩的投资战略,投资水平逐渐下降;萧条阶段,一般维持现有规模,投资水平最低;复苏阶段,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宽松,新的投资机会较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分析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后会逐步进行投资,投资水平逐渐提升。(2)宏观经济环境波动。除了经济周期性变动之外,一些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利率、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等宏观经济变量的非预期波动,会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其投资水平。而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小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也相对较小,投资水平相对较稳定。

2经济弱复苏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策略建议

针对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出现的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点投资策略建议。

2.2专注主营业务,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产品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作为联系农业和工业纽带的农产品加工业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前景广阔。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把握机遇,集中资源,专注于主营业务,而应避免分散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于其他产业。同时,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因为产品滞销,存货堆积、数量骤增,造成运营资本高企。相较于农产品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更具差异性和市场竞争力,更有利于打出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因产品滞销、存货数量增加而导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本运营水平偏高的问题。因此,弱复苏时代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大对符合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产品的投资力度。

THE END
1.农产品加工局组织协调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起草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详情] 内设机构 综合处 农产品加工处 农业产业化处 特色产业处 休闲农业处 农村创业处 联系方式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 100125 电话: 010-59193366 http://www.xqj.moa.gov.cn/
2.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官方网站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国际知识资源总库 协同期刊采编平台 中国知网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农产品加工 创办日期: 2002年10月 主管部门: 山西省农机局 主办单位: 山西省现代农业工程出版传媒中心 刊期: 半月刊 电话: 0351-4606086 Email:ncpjg@163.com(综合)ncpjgxk@163.com(投稿) https://ncpj.chinajournal.net.cn/
3.什么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指将农田、林地、畜牧业和渔业等领域中获得的原始农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和流程,转变成具备更高附加值和更好经济效益的加工产品的过程。 农产品是农田、林地、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活动的产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畜禽肉类、水产品等。这些农产品经过采收、捕捞或者养殖后,通常需要进行加工,以提高https://www.sdongpo.com/xueyuan/c-38161.html
4.农产品加工什么是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处理,使其改变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的物理及其化学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经营过程。目前,农产品http://baike.taxrefund.com.cn/html/ct/2023/02/20230201145715-12415.html
5.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将农业的主、副产品制成各种食品或其他用品的一种生产活动。是农产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榨油、酿造、制糖、制茶、烤烟、纤维加工以及果品、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的加工。农产品加工过程及采用方法因产品种类及消费要求的不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7655043
6.我们用过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有哪些我们用过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有哪些为您找到:农产品加工项目有哪些,农产品加工产销前景分析,以下信息要了解!,用专业开启农村创业梦: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大揭秘,正新鸡排费用:10-30万,黄手艺冒菜全国门店数量:400+家,https://jiameng.baidu.com/searchContentList?query=%E6%88%91%E4%BB%AC%E7%94%A8%E8%BF%87%E7%9A%84%E5%86%9C%E4%BA%A7%E5%93%81%E5%8A%A0%E5%B7%A5%E4%BA%A7%E5%93%81%E6%9C%89%E5%93%AA%E4%BA%9B&from=search
7.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https://hbrb.hebnews.cn/pad/paper/c/202301/04/content_166924.html
8.农产品深加工(精选十篇)农产品深加工(精选十篇) 摘要: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我国不少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 农产品深加工行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转型升级。这篇文章对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农产品深加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nzrnxx5.html
9.农产品加工机械十大品牌排行榜农产品加工机械十大品牌,农产品加工机械哪个品牌好?农产品加工机械哪个牌子好?如何选择农产品加工机械品牌?农产品加工机械10大品牌排行榜是由品牌网(chinapp.com)承办的农产品加工机械行业品牌评选投票得来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品牌排行榜,由网民投票得出的最有价值的农https://www.chinapp.com/paihang/nchpjgjx
10.农产品深加工有什么好项目?农副产品加工致富项目盘点→MAIGOO知识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更具价值,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有很多种,如,谷物深加工、薯类深加工、蔬菜深加工、水果深加工、坚果深加工、浆果深加工、棉麻深加工、花卉深加工、茶叶深加工、蜂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等。那么,农产品深加工有什么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5014.html
11.初级农产品加工范围.doc初级农产品加工范围.doc,享受企业所得税优待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 〔2022 年版〕 一、种植业类 〔一〕粮食初加工 1.小麦初加工。通过对小麦进展清理、配麦、磨粉、筛理、 分级、包装等简洁加工处理,制成的小麦面粉及各种专用粉。2.稻米初加工。通过对稻谷进展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19/5242241200004243.shtm
12.关于食品农产品初加工,初级农产品的一些疑问食品行但是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0]9号)文件以及农业农村https://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3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