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夏津: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双百亿产业集群

7月13日,我市召开“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夏津县专场。夏津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新海,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凤军,县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晓兵,县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书博,县发改局党组成员、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邵凯媛出席发布会,介绍夏津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夏津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持“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着力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打牢、底盘做大、质量做优。围绕“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推行“链长制+复合型CGO精准服务模式”,促进高端装备产业不断壮大,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双百亿产业集群。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提质

上半年,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8.88亿元,同比增长11.35%;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全市第一;一季度,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35.35%,全市第一。

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3月份,组织夏津县纺织集群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同步举办“山东·德州(夏津)纺织产业大会”,全力打造“夏津纱线”区域品牌;6月份,“中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峰会”在夏津县召开,进一步提升了夏津纺织集群的规模和影响力。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90.11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3%,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成功申报了“山东省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正在申报“山东省特色优质食品产业集群”。

企业培植硕果累累

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8家,实现历史性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6家;11家企业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6家企业完成小升规。千喜鹤食品一季度新增产值5.1亿元,全省排名前100,德州市唯一;鑫瑞娜家纺“可水洗棉花被”、鸿泰鼎新材料“槿纤”获评“山东制造·齐鲁精品”;鲁控电力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获评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了零的突破;佰汇电力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朝阳轴承荣获山东省“鲁融杯”先进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建立技改项目储备库,全力解决项目问题,推进项目进度。欧瑞电子“150万台套服务器机箱智能精密制造”项目,仅用5个月便实现了生产设计、设备购买、调试投产,体现了“夏津速度”。1-5月,技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1%,全市第三,争取省市技改奖励资金350万元。截至6月底,夏津县实施类43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36亿元,超时序进度12个百分点。

数字转型全力突破

联合中纺联、省纺织协会,共同推进“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建设,夏津县“功能性纱线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成功列入山东省首批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培育名单。7家企业通过DCMM二级认证;仁和纺织荣获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字化智能纺纱在线监测系统”获评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朝阳轴承“数字车间”信息化平台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全市唯一。欧瑞电子“优化网络配置助力网络安全”获评工信部“联网工业企业”典型案例。仁和纺织、鲁控电力、世商焊材获批市级绿色工厂,实现夏津县工业企业绿色制造体系零的突破。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夏津县坚持招商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重点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抢抓产业转移战略机遇,紧密对接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和影响力大的央企强企,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8000辆拖拉机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年产400万只活塞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生物色素提取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东方紫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进一步积蓄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下一步,夏津县将按照省市关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努力开创先进制造业强县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贡献夏津力量。

答记者问

在全县经济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全县经济科技创新水平?

孙凤军:近年来,夏津县把实现科技创新全面有效提升,作为重大课题和任务去谋划破解之道。重点做了六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协同配合。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专班”,县级分管领导挂帅,创新关联部门全部参与。设立8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提升协同能力。同时,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明确专职专责人员,充分发挥好属地协调、落实作用,切实把“部门+属地”机制落到实处。通过专题培训、定期轮训、以干代训,打造一支懂业务的科创队伍。

三是加大研发投入,夯实创新基础。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自2020年以来,全县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增幅7.76%。2023年统计(2022年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研发费用6.07亿元,占GDP比重2.59%,同比增长21.56%;有研发活动企业84家,同比增长42.3%。

四是实施梯次培育,增加创新主体。制定“科技型企业三年培育名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逐个分析补齐创新要件。2022年,入库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同比增长35%。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库35家,全年力争达到46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家,2023年力争新增10家。

五是多方引智聚才,储备创新力量。广泛征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建立科技人才供需“数据库”。2023年,指导企业申报德州市产业领军人才5名;引进外国高端人才5名。欧瑞电子、鲁控电力、中新科农、亿利集团在济南、青岛、无锡等地建设“人才飞地”。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活动周”等系列活动,营造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

六是包装争取项目,强化政策支持。围绕“卡脖子”技术,努力破解关键核心难题,创造竞争新优势。组织企业申报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近年来,落实各级各类政策资金3000多万元。2023年,欧瑞电子入选德州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鲁控电力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佰汇电力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中新科农申报山东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争取省财政股权投资资金2000万元。

今后,夏津县科技局将把服务企业摆在核心位置,提升业务指导的深度和广度。主动靠上搞服务,送政策到企业身边,让企业家感受到“温度”。全力争取各类项目政策,切实把政策转化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借势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逐步构建更加科学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政策、服务等供给机制,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智慧赋能科技引领”为全县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请上下滑动查阅)

今年以来经合中心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李晓兵:今年以来,经合中心立足部门招商职能,围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立足三大主导产业,深耕京津冀,对接长三角,瞄准粤港澳,把准招商“坐标”,聚焦招商“镜头”,攥紧招商“拳头”,聚力招大引强,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1-6月份,新签约项目15个,新建、续建项目35个,总投资131亿元,到位资金54.1亿元。

健全工作机制,夯实招商硬基础。一是提前谋划部署,制定目标任务。年初高规格召开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理思路、定目标、领任务,树立抓发展就要抓招商、抓发展必须抓招商的鲜明导向。二是强化协调联动,保障项目落地。定期组织招商项目论证会,组织各职能部门对项目质量、落地需求、要素保障等方面研究论证,实施项目推进全流程服务,提高项目落地速度。三是强化督导考核,营造浓厚氛围。对招商引资工作“月调度、月通报、半年观摩、年底考核”,定期召开招商引资调度会,树立“汇报工作必汇报招商项目”的鲜明导向,亮出成绩、督出压力,营造浓厚招商氛围。

建立专业队伍,提升招商软实力。一是“一把手”带头招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精准发力、精准招商。1-6月份,全县开展招商引资活动437次,其中走出去175次,请进来256次,线上对接6次,掀起全县招商引资新热潮。二是驻点精准招商。充分发挥驻北京、上海、大湾区三个驻点招商小组作用,积极寻找项目线索,宣传推介夏津优势,主动承接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和优质资源转移。三是“一盘棋”合力招商。建立招商计划共商、信息线索共享、优势要素互补工作机制,在线索搜集、项目对接方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招商合力。

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招商大平台。坚持“筑巢引凤”,发挥开发区招商主阵地作用,推动优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对龙头企业、补链、延链的优质项目,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保障项目落地需求。依据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划定绿色纺织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开展园区精准招商,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项目投资高地、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加大招引力度,再掀招商引资新热潮。下一步,将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立足夏津县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锚定“产业链”精准出击,聚焦“多渠道”精准发力,突出“专业化”精准招引,进一步锁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开展精准招商,大干50天,实现新突破,为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聚焦主导产业,沿链补链招商。按照“引链主、育龙头、补短板”的思路,围绕7大产业链,摸清产业上下游配套、合作需求,全力攻坚突破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重大产业项目。二是锁定重点区域,精准发力招商。围绕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省内沿海经济活跃地区,抢抓产业转移战略机遇,瞄准央企强企上市公司,主导承接高端产业、高端要素转移,在引进央企强企上实现新突破。三是探索合作模式,开展基金招商。探索“以投带引”招商新路径,尝试“基金+招商”新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加大股权投资力度,通过基金赋能,不断开创招商新局面,助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请问今年以来,夏津县工信局通过哪些措施推动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什么成效?

张书博: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工信局持续推进“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擘画“3+N”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区、两翼、多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向着三百亿纺织集群、二百亿农副产品集群、百亿级高端装备集群的目标努力,强力推动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主导产业坚实领航,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进一步细化完善7条产业链的链长制推进体系,将遍访总部、企业培育、项目建设等工作建在链上,发挥各产业链执行部门能动性。今年以来,夏津县组织开展了多项重要产业活动。2月份,分产业到杭州、无锡等先进地区学习交流;3月份,组织重点纺织企业以集群形式参加“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同步举办“山东·德州(夏津)纺织产业大会”,全力打造“夏津纱线”区域品牌;6月份,“中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峰会”在夏津县召开,会上,发布了“夏津纱线”区域品牌,举行了夏津现代纺织产业园、“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揭牌仪式,进一步提升了夏津纺织集群影响力,促进了产业做大做强。1-5月,全县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73亿元,同比增长16.3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排名全市第一位。其中,纺织服装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1.2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40.03亿元,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总产值6.71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83%,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申报并通过了“山东省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正在申报“山东省特色优质食品产业集群”。

二、定向强梁壮柱,形成企业梯次发展新格局。建立双50强、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培育库。按照梯队发展、逐级培育的原则,形成以十亿元企业为龙头、以亿元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基石的三个层面的企业梯队。加速培育千喜鹤、鸿泰鼎、华芳、中新科农等龙头企业,冲刺全市双50强,其中,千喜鹤一季度产值超5亿,同比增幅达170%,全省排名前100,获得省级一季度开门红奖励资金50万元,德州市唯一;大力发展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今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实现了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倍增,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3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家;实施小升规企业春笋培育行动,已完成小升规企业6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无锡“长三角协同创新创业中心”,新增国家人才工程1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专精特新等平台奖励200万元,人才奖励100万元。

三、铆足“项目引擎”马力,跑出项目建设新速度。鼓励现有骨干优势企业持续技改,建立技改项目储备库,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开展实地走访,及时解决问题,促进投资不断提升。欧瑞电子投资2亿元建设的“150万台套服务器机箱智能精密制造”项目,仅用5个月便实现了生产设计、设备购买、调试投产,体现了“夏津速度”。截至目前,有86个项目纳入县级技改项目库,9个项目纳入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库,7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导向目录,1-5月技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1%,全市排名第三位,获得省市技改奖励350万元。

四、助推数字化转型,竞速绿色数字经济新赛道。全力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提升行动,找准数字化转型升级着力点和突破点,指导企业建设数字生产线、智能车间,推动全流程数字化,促进数字领域新突破。建立数字化企业培育库,以仁和纺织、新时兴纺织为重点打造5G+项目建设,联合中纺联、省纺织协会,经纬智联数字化服务商,共建“功能性纱线数字经济总部”平台,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全省首批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培育名单;加强数字化认证评比,世商焊材等7家企业通过DCMM二级认证,欧瑞电子“网络安全配置模式”成功获评“联网工业企业”典型案例,全省仅2家;鸿泰鼎、朝阳轴承等9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仁和纺织、鲁控电力、世商焊材获批市级绿色工厂,实现了绿色制造体系零的突破。

立足发改职能,对于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哪些重要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邵凯媛: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发改局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综合部门,始终坚定工业强县战略,以重点工业项目为抓手,聚力聚焦项目建设、科技创新、资金争取三个方面,不断开创先进制造业强县新局面。

二、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以人才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为着力点,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夏津县入选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2个,数量居全市第一,批复资金200万元;积极申报国家、省、市三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现成功认定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家、市级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5家,组织指导朝阳轴承、仁和纺织进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进一步明确企业研究方向和领域,纳入新的管理序列,现优化整合材料已报省发改委审批;朝阳轴承申报的“工业用精密深沟球轴承的研发与应用”技术荣获山东省“鲁融杯”先进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

THE END
1.禄丰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二)建设内容:项目重点开发萝卜、山药、精米、野生菌、生态林果等精深加工生产线,进一步培植名、特、优农副产品,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品牌,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化链条,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推进禄丰外向型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精深加工基地。投资https://nyncj.cxz.gov.cn/info/1503/119268.htm
2.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农产品深加工属于第几产业内容摘要: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一般包括:薯类深加工、坚果深加工、浆果深加工、棉麻深加工、花卉深加工、茶叶深加工、蜂产品深加工、水果深加工、谷物深加工(如小麦深加工、稻米深加工、玉米深加工、小杂粮深加工等)、蔬菜深加工(如蔬菜提取物、保鲜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各地区特色的农产品)等。https://m.10jqka.com.cn/20240919/c661788104.shtml
3.农产品深加工有什么好项目?农副产品加工致富项目盘点→MAIGOO知识摘要: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更具价值,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有很多种,如,谷物深加工、薯类深加工、蔬菜深加工、水果深加工、坚果深加工、浆果深加工、棉麻深加工、花卉深加工、茶叶深加工、蜂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等。那么,农产品深加工有什么好项目呢?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5014.html
4.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旨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项目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项目名称 本报告旨在对拟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逐渐上升。农产品深https://wenku.baidu.com/view/26f71708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9.html
5.农副产品深加工主要项目有哪些目前来说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比较火爆的是指酱的制作,柿饼的制作,苹果酒,草莓酒,草莓汁,草莓酱等制作。对于投资加盟者来说,大家应该看清楚眼前这样一个发展局势,加入一些销售比较火爆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这样才可以为你带来人生的桶金。 https://www.sjgle.com/article/article_id/22204.html
6.广东紫金县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意溪镇招商网意溪镇招商网讯:紫金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春甜桔和荔枝、龙眼及李、梅、榄三大系列已形成规模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年产优质水果12.5万吨以上,兴办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原料充足,质量优良。紫金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全县大小河流保持I、II类水质。目前已设立多家国内外投资的话梅、凉果生产企业和辣椒酱、酸萝卜等农副http://www.cnzsyz.com/guangdong/info/187309.html
7.2024年度吉林省国际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项目工程监理本招标项目吉林省国际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项目工程监理项目已由相关部门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源自筹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工程监理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名称:吉林省国际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项目工程监理。 http://www.ggzyjypt.cn/fuwu/4195.html
8.农产品深加工有哪些项目,什么项目发展比较好乡村市场广阔,从事种养业的人比较多,因此像蔬菜、水果、粮食、鸡鸭鱼肉等原料资源丰富。看到这些商机,很多人都想回到农村再创业。今年适合在我国农村开展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项目有哪些?这五个很不错! 一,农产品加工 中国原本是个农业大国,每个人都在第一线种地,但很少有农民想到要做衍生其他农产品,导致许多作物因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515714
9.投资阜新2024年阜新市优质农业项目大盘点彰武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与沈阳新民市、法库县毗邻。基地共有沈彰新城园区和东六园区两部分,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有40余家企业入驻,辽宁海岳、河南双汇、沈阳华美食品等多个亿元项目投资建设。 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100亩,计划建设肉制品深加工企业,生产狮子头、调理预制特色菜肴、速冻火锅料理食材等产品。项目https://www.china-aicc.org.cn/wqxc_3/14.html
10.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势技计划项目的通知(二)农业农村领域按照现代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要求,重点开展良种选育、高效安全优质种养、病害防治、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等领域技术攻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社会发展领域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善民生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https://fzszyy.cn/show.aspx?Id=7861
11.一工业类项目项目内容:项目计划引进国内外知名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内容包括: (1)红安花生系列产品深加工企业; (2)红安红薯系列产品深加工企业; (3)红安山茶油系列产品深加工企业; (4)生产饮料、矿泉水等知名企业。 投资要求:按单一项目投资特点、性质而定,同时要符合红安县招商引资相关政策。 http://www.redhongan.com/p/469.html
12.福建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势技计划项目的通知(二)农业农村领域按照现代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要求,重点开展良种选育、高效安全优质种养、病害防治、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等领域技术攻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社会发展领域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善民生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http://www.lyytzx.com/newsshow/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