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总社关于加强农资经营网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漳州市供销系统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早部署、早谋划,不断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多措并举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
重任务
抓好化肥淡季商业储备
印发《2022-2023年度化肥冬储计划》、《关于做好2023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积极调运,充足供应,稳定价格,有效保障全市农业生产。根据《化肥冬储管理办法》,漳州市供销社分别对符合承储资质的福建龙益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漳州市龙鑫农资有限公司、金谷地(漳州)农资有限公司、福建华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和漳州市福农农资有限公司进行综合考量,给5家承储企业共下达3.8万吨化肥冬储任务,要求各承储企业每月5日前向市供销社和市财政局报送上月冬储进展台账报表。2023年1月下旬开始,漳州市供销社对逐个企业进行化肥账物核对,进一步促进了冬储计划的落实。全年全市供销系统落实化肥冬储14.44万吨(年度任务数7.6万吨),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90%。
控质量
加强农资市场动态监管
根据上级精神,成立农资保供工作专班,漳州市供销社陈志主任亲自挂帅组长,负责指导帮助全系统各农资企业、网点做好化肥保供工作,开展农资供需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农资供应遇到的困难问题等,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货真。按照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要求,积极做好平和县花山溪饮用水源整治,会同市场监管、农业部门加强系统内农资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检查督导,配合开展化肥质量检测,防止和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及经营网点,树立供销系统“放心农资”、“绿色农资”品牌形象。积极推动平和花山溪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市供销社农资监管督导专班,平和县供销社每月不少于1次自查和会同市场监管、农业部门联合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畅渠道
促进农资行业高质量发展
铺网点
推动农资网络体系建设
漳州市供销社以构建农村新型经营服务网络为目标,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组织体系优势和信誉优势,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形成市有调度指挥系统,县有综合服务部,镇有综合服务中心,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市、县、乡(镇)、村四级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打通农资网络服务“最后一公里”,减少农资配送成本。全市供销社系统共铺设网点1598个,其中县级集采集配中心11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89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498个,行政村覆盖率93.78%。
送农技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2023年,全市供销系统先后开展12场农资科技下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6000多份。以“庄稼医院”为窗口,实行连锁配送农资商品,配送率达到70%以上,依托全系统265家庄稼医院免费开展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咨询及测土施肥服务,接受广大农民朋友咨询1000多人次,开出施肥处方5000多份,指导农民科学耕作,合理施肥用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各农资经营企业认真跟踪管理,粘贴价格商标,明码标价,提高化肥价格透明度,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当期化肥批发价格与销售价格,坚决杜绝随意提价的情况发生。
建机制
争取财政贴息助农
联合漳州市财政局下发《漳州市市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漳供〔2021〕29号),对资金补贴等作了明确规定,各县(区)也下发相应文件。2023年,争取市、县两级财政化肥冬储贴息161.6万元,赠送优质化肥106.65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