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发生病虫草害危害,因此,需要用农药进行防治,只不过有的有机农业使用天然的生物农药,所以,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中国农产品是,国外农产品也是。其实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药的使用量越大,因此,发达国家农药使用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的统计,发达国家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发展中国家的1.52.5倍。在生产实际中,由于农药使用技术等限制,农药实际使用率只有30%,大部分农药流失到环境中,植物上的农药残留主要保留在作物表面,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部分会吸收到植物体内。植物上的农药经过风吹雨打、自然降解和生物降解,在收获时,农药残留量是很少的。但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要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但减少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安全是各国农业和农药管理的工作目标。

三、能不能不用农药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老百姓会有“能不能不使用农药”的疑问其实世界使用农药也就2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期间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人口增长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农药的使用。有研究指出,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通过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除草、控高、脱叶、坐果等措施,以利于机械化操作。农药对植物来说,犹如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且必不可少。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减少农药残留,一是全面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二是正确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量;三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不断降低农药残留水平。农业农村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开展这些工作。

四、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能不能吃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为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各国根据农药的毒理学数据(主要是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急性参考剂量)和居民食物结构等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残留量低于标准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超标农产品则存在安全风险,不应食用。需要补充的是,在制定残留标准时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因此残留标准具有很大的保险系数,理论上讲,即使误食残留超标农产品也可能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为确保农产品安全,我国对农药安全性进行严格管理,农药登记需要进行二年18项急性、亚慢性和慢性等安全试验,绝不批准存在致癌致畸等安全隐患的产品登记。我国还对高毒农药采取了最严格的管理,先后禁止淘汰了33种高毒农药,其中包括甲胺磷等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在广泛使用的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由原来的30%减少到了不足2%,而72%以上的农药是低毒产品,农药安全性已大幅提高,农村生产中毒发生减少,喝药自杀死亡率也明显下降。这并不是说我国的农产品是绝对安全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农药比以前的更加安全。如果担心农药残留,大家在吃鲜食蔬菜和水果时也可以采取水泡和削皮等措施去除可能的残留。

五、哪些农产品的残留风险更大一些

一般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因为对所用的农药以及使用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农药残留相对较小,超标的情况少,相对比较安全。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生长期长,储存期也长,大部分农药残留会降解掉,而且又要经过加工和烹调,残留会进一步去除和降解,相对比较安全。蔬菜和水果由于大部分是鲜食的,农药残留降解少,因此国家对蔬菜和水果使用的农药管理较严,除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外,对允许使用的农药严格规定使用技术和安全间隔期,正常的生产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对于一些连续采收的鲜食蔬菜和水果,残留风险可能相对大一些。农产品都有农药残留,由于各国对农药及其残留进行严格的管理,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因此,对于农产品的残留和安全性应当正确认识。要增强安全意识,但也不必谈药色变。农药残留的量是非常少的,其危害远小于一些环境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

六、农药残留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农药残留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即最大残留限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等,与消费者直接关系最大的是食品或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制定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首先是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进出口各环节需要及农药使用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产品(或食品)和农药组合;然后开展农药残留降解模拟动态试验、国民膳食结构调查和农药毒理学研究,分别获得农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残存于农产品(或食品)中的残留值(包括中间值、最大残留值等)、我国消费者膳食数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每种食用农产品或食品的每天消费数量)和农药的毒性(包括每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得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荐值;最后经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农业农村部联合颁布实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定残留标准时,以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基础,也就是执行最严格的安全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举例来说,如果食品中某农药残留量为50mg/kg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风险,那么将标准定为0.5mg/kg。

七、我国农药残留标准是否比欧美低

人们往往喜欢比较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在农药残留标准数量方面,由于欧美农药管理历史长,残留制定的数量比我国多。但在标准的水平方面,很难比较各国残留标准的高低。从技术层面讲,各国的农业生产、农药使用情况和食物结构等不同,因此,残留标准会存在一定差异。从管理层面讲,尽管制定残留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但现在各国越来越将农药残留作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必要时进而用作政治筹码。

各国农药残留标准差异还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本国不生产不使用的农药,往往制定最严格的标准,而本国使用的农药特别是在出口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残留标准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松。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对本国没有登记使用的农药按照一律限量标准(即0.01~0.05mg/kg)执行,而这个浓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仪器都难以检测;但是在本国登记使用的农药,即使农药毒性高,其标准却松。如美国规定高毒农药甲胺磷在芹菜上的标准为1mg/kg,花椰菜上为0.5mg/kg,日本规定芹菜上为5mg/kg,花椰菜上为1mg/kg。二是本国没有或主要依靠进口的作物上的标准严。如氯虫苯甲酰胺是个新杀虫剂,欧盟在葡萄上的标准为1mg/kg,而在大米等粮谷上却为0.01mg/kg,茶叶上为0.02mg/kg,按理葡萄可鲜食,标准应该更高,但葡萄是欧洲的优势作物,因此制定的标准松;再如常用的杀菌剂百菌清,欧盟在直接食用的苹果、梨上标准为1mg/kg,而在大米等粮谷上却为0.01mg/kg,在茶叶上为0.1mg/kg。三是同一作物,各国标准也不同,如安全性不很高的杀菌剂克菌丹在稻谷中的残留标准,日本是5mg/kg,欧盟为0.02mg/kg,相差100倍;又如高毒农药甲基对硫磷,日本为1mg/kg,欧盟为0.02mg/kg,相差50倍。

八、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状况如何

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近年不断好转,总体现状较好,但仍存在隐患。具体来说,一是全国每年3~5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显示逐年好转和大为改善的结果,不仅表现于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持续下降,已从十年前的超过50%到目前的10%以下;而且表现在残留检出值也是明显降低,十年前检出超过1mg/kg农药残留量的蔬菜数量较多,但现已很少见,仅偶有检出超过1mg/kg的。二是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总体较高,如稻米和水果高达98%以上,蔬菜和茶叶也达95%以上。三是目前农药残留状况尚不稳定,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如南方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夏季由于病虫害发生重、农药使用量大、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又如在设施反季节栽培情况下由于农药用量大并且不易降解、也易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还有随着国内外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或监测农药种类的增加、原来不超标的农产品变成了超标;特别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规模太小,有众多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加上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造成监管更加困难。同时,我国农药残留的标准数量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少,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农药残留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九、如何去除农药残留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要完全清除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特别是对已经进入农产品内部组织的少量农药残留是难以做到的;而且如果在去除农药残留过程中使用了其他物质,如洗洁精、菌剂、酶剂等,也需要考虑这些物质使用后的残留对人身体的安全性问题,因为洗洁精等虽然能去除农药残留,但其本身作为化学或生物污染物也有可能对农产品(或食品)造成二次污染,有些洗涤剂的毒性可能比许多农药还大。适当有意识地对农产品进行处理是可以的,但过分担忧和处理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残留不超标,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就像我们每天呼吸可能会吸进病菌,但不会发病。

THE END
1.生物源农药产业化发展大有可为前景广阔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者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制成的制剂,具有选择性高、对环境污染小、不易产生抗药性、可利用资源多等特点,曾被广泛用于农林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防治。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农药逐渐成为农林有害生物的主要防治手段,其在减少作物http://img.pesticidenews.cn/zgny/fangt/content/2b9026db-dc1c-4879-a8fb-cd0cd101c033.html
2.抗病虫害新法宝生物农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抗病虫害新法宝:生物农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今天,农业界面临着如何提高产量、保证食品安全以及减少对化学农药依赖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且环保的替代品,在现代农业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439108.html
3.实地研究:生物多样性替代农药能护好庄稼植物害虫sectiontitle农药并非总是必需的。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实地研究,表明通过利用植物物种内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减少食草动物造成的损害。不同的植物基因型可以合作帮助抵御食草昆虫。该研究发表于《可持续农业发展》杂志。 就像人类一样,植物与周围的个体相互作用。例如,如果您周围的人更容易感染,您自己感染的风险就会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CMNBR605568E2X.html
4.什么是生物农药?农业农村局什么是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具有除虫治病作用的农药制剂。http://www.fjfa.gov.cn/hdjl/hdjlzsk/nyncj_40675/202211/t20221120_1683942.htm
5.微生物农药的定义种类与优点(一)微生物农药的定义和种类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制备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 昆虫、杂草、鼠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的总称。 按照微生物农药的用途,微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除草剂、微生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杀菌剂和微生物生态制剂等。 https://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1244.htm
6.生物农药概念股有哪些?生物农药板块龙头股及上市公司最新消息钱江生化获15家机构调研:目前两个重大项目,杭海新区污水处理厂易地新建项目和生物农药搬迁项目均已经完成桩基工程,开始土方开挖 钱江生化4月2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接受15家机构调研。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发布6亿元公司债券用于杭海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管理层考虑股权激励计划,需国资委同意。科技研究院成立,将推动http://www.yuncaijing.com/story/details/id_1586.html
7.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包括几种有害生物管理干预措施:通过掠食性,寄生性或化学关系。该术语在历史上曾与[生物控制]关联,并且暗含了对生物体的操纵。监管立场可能会受到公众看法的影响,因此: 在欧盟,生物农药被定义为“一种基于微生物或天然产物的农药形式”。 美国EPA声明“它们包括控制有害生物的天然存在的物质(生化杀虫剂),控https://vibaike.com/112687/
8.微生物农药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翻译科学技术名词规范用词微生物农药 英文翻译microbial pesticide 名词定义直接利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本身开发的,对植物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的农药。 所属学科生态学>农业生态学 名词审定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见载刊物《生态学名词》 科学出版社 https://mkeji.911cha.com/Y3J5Mg==.html
9.关于豇豆韭菜芹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指导意见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3414 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病虫害绿色防控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协调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施。 http://www.xancpzlzs.org.cn/News/NewsInfo/2022030111335161579f4dd?catalo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