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这个曾经在国内市场风光无限的豪华汽车品牌,近年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其旗下的纯电动车型IQ锐歌,自今年4月份以来,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甚至在10月份仅卖出一台,这一数据无疑为凯迪拉克的电动化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凯迪拉克IQ锐歌,作为品牌寄予厚望的纯电动力作,其诞生背景并不简单。它基于通用集团新能源纯电动平台Ulium-奥特能平台打造,拥有较为过硬的基础技术。例如,IQ锐歌采用了前双叉臂加后五连杆悬架组合,以及无线电池管理技术和VIP电子架构等先进技术,这些都在业内属于主流水平。然而,尽管有着如此出色的技术背景,IQ锐歌的市场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回顾IQ锐歌的上市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销量不佳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首先,从定价策略上来看,IQ锐歌的定价相对较高,2022款的售价区间为37.97万-41.97万,这对于一款新兴市场的纯电动车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2024款车型在售价上有所妥协,降至29.77万,但这一调整并未能扭转销量颓势。在全球电气化的大背景下,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性价比更高的车型,以吸引消费者。而IQ锐歌的高价策略,显然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
车动态
作为凯迪拉克首款V系列高性能纯电车型,新车整体的造型设计和现款国产车型基本一致,具体来讲,就是和在售的四驱高性能尊贵版差异不大。但细节方面也有所不同,例如全新的前包围组件,专属的轮圈搭配Brembo卡钳,以及专属的V标识。
同样是的是,新车内饰的皮革方向盘上也更新为V标logo,还有一个专属的V键,即一键开启高性能模式,身份地位尽显。
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动力参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还是纯电驱动,并且会比现款IQ锐歌四驱版更强。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本来IQ锐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就不够亮眼,现在纯电高性能版虽迟但到,究竟谁会买啊?价格又高,对于日常代步出行也绰绰有余,难道是就是为了V标?
车生活TV
相信大家玩豪华高性能车的话,基本上都会以M系列、AMG系列车型入手,反观美式豪华高性能车就相对来说有些少。但少部分车迷对纯正美式豪华凯迪拉克的V系列高性能车型还是十分青睐的,这不凯迪拉克官方近期就公布了旗下首款纯电高性能车型——凯迪拉克IQ锐歌-V官图,新车将会在明年初正式亮相。
车质网
通用汽车涉足纯电动车这件事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不过那时候由于整体环境和技术原因,并没有掀起波澜。2021年,基于通用汽车第三代Ultium奥特能纯电动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凯迪拉克IQ锐歌与世人见面,作为一款纯电动豪华中大型SUV,其不仅肩负着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旗舰纯电SUV的标杆使命,同时也让国内消费者首次“来电”美式豪华。
外观:纯电也要豪华
凯迪拉克IQ锐歌有着典型的家族式特征,尤其是纵置LED灯带设计,很有辨识度。同时,前格栅虽然为封闭式设计,但造型却与燃油车上的前进气格栅相似,大幅削弱了突兀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车尾部分则采用了溜背式造型,但有别于常规轿跑式SUV。较长的车顶线条使其看上去颇有旅行车的味道,更像是轿车、旅行车和SUV三者跨界而生的产物。
前脸部分,“黑晶光曜”封闭式格栅中的纹路均为LED灯带,可根据用车场景显示不同灯语,不仅充满了仪式感,并且有别于时下常见的贯穿式头灯。不求同,才个性。按下车门上银色的“拉手”,车门便会自动弹出,再通过B柱处窗线上的固定拉手便可拉开车门,操作方式虽然稍显繁琐,但可以有效解决电动弹出式门把手的一些弊端。
车尾部分造型比较怪异,贯穿式尾灯一直延伸至C柱,略显复杂。但与后包围两侧的纵置LED灯带相搭,点亮后能够获得出色的视觉效果。同时,车牌架位于后备厢盖中间,将视觉重心上提,营造出前低后高的俯冲姿态。
内饰:设计不可或缺
凯迪拉克IQ锐歌的内饰依旧有着典型家族式设计风格,33英寸曲面屏成为了车内焦点,很显质感。同时,在内饰布局上也保留了豪华品牌应有的设计感,比如空调出风口处金属质地的拨杆以及前排杯架菱形纹路的镀铬装饰包边等,都很显质感,可见一味地简约化处理并非打造高级感的唯一手段。此外,在仪表盘左侧还能看到多个触控图标,可以快速改变液晶仪表的显示内容和布局,非常实用。
评测车提供了33英寸悬浮式曲面屏,集成了全液晶仪表和多媒体中控屏功能。屏幕硬件采用了MiniLED面板,辅以高通骁龙8155车机芯片,无论是显示效果还是处理速度,都能得到极佳体验。中央通道处配备了多媒体快捷按键和控制旋钮,我个人认为这种操作体验与豪华车更匹配,不过评测车上的这套系统操作逻辑一般,还有优化空间。
19扬声器AKG音响系统为全系标配,支持多种模式调节。在默认模式下,整体表现力比较一般,低音下潜的深度和混响力度偏弱,且高音穿透力不足。不过,在经过针对性地EQ调节之后会有明显改善。
凯迪拉克IQ锐歌很多舒适性配置都是全系标配,比如前排多层隔音玻璃、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主驾驶座椅记忆/头枕扬声器、第二排座椅电动放倒以及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对于日常用车场景来说绰绰有余。同时,车内还配备了总面积达1.83平方米的玻璃穹顶,采用双层夹胶玻璃打造,可阻隔紫外线,评测车为中高配版本,还提供了开启功能和电动遮阳帘。
动力:加速畅快驾驶从容
此次评测车为后驱长续航尊贵版,搭载后置单电机,总功率255kW,总扭矩440N·m,传动系统依旧为单速变速箱。换挡机构采用怀挡形式,操作方式很美式,需要先向身体方向拉动挡杆,然后再向上或向下挂入R挡或D挡。
凯迪拉克IQ锐歌的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设定与凯迪拉克燃油车十分相似,毫无突兀感。当然,电动机扭矩释放快这一特点也能得到充分体验,只要加速踏板深度过半,动力系统就会迸发出很强的加速力,甚至有些推背感。但毕竟是长续航版,快归快,并不会刺激到“上头”。
方向盘左侧配备的拨片很有意思,它是用来调节动能回收力度的,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调节档位,而是线性调节,你也可以理解为手动刹车。随着拨片拨动的幅度增加,制动力也会线性增加,甚至可以完全刹停。只是在日常驾驶时,如果对操作不够熟悉还是不太建议使用,紧急情况下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
评测车的前/后桥均配备了独立悬架,调校偏向舒适,对来自路面的颠簸过滤比较到位,并会适当保留一些路感传递进车内,增加驾驶沟通感。而在通过快速路匝道等大幅度弯道时还是会有侧倾出现,同时也能感觉到车身较重,车身姿态连续切换时的速度稍显迟缓。不过考虑到其纯电动中大型SUV的定位,这样的表现倒也合理。
此外,评测车前排车窗玻璃采用了双层夹胶工艺,但并未提供凯迪拉克车型上常见的主动降噪功能,可能认为对于一台纯电动车来说没必要。实际体验也确实如此,中低速行驶时,车内噪音确实很小,静谧性出色。随着车速上升,胎噪逐渐明显,不过整体噪音幅度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车内乘员的交流造成影响。
汇选车
一天到晚都在说“价格屠夫”,近些年靠新能源发家的自主高端汽车品牌,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把传统豪华汽车市场的价格给打了下来。可是在自主汽车品牌之外,还有一些来自于传统豪华汽车市场之内的品牌,同样是贡献颇多,其中就以在Ultium奥特能生产全新纯电动豪华汽车的凯迪拉克为首。如果说以40万级定位进入纯电动中大型豪华SUV市场的LYRIQ锐歌(指导价为29.77-41.97万元)还算是有点儿小贵,那直接降到30万元以内的IQ锐歌是不是就显得实惠多了?
去年,确认了以IQ系列征战豪华纯电市场的凯迪拉克将LYRIQ锐歌的销售定名更改为了IQ锐歌,而这次更改销售称呼的调整,也同步带来了两款标准续航车型,它们的到来将锐歌的门槛从37.97万元降低到了29.77万元,超8万元的门槛调整,让凯迪拉克真正成为了豪华新能源市场的“价格屠夫”。
这个价格放在国内主流新能源市场里是个什么水平呢?同样定位于中大型SUV市场的非豪华车型大众ID.6X门槛为25.9888万元,尺寸定位比IQ锐歌小一圈;而身为自主高端新能源的理想L7为30.18万元,略高于IQ锐歌,但它还是一台增程式而非纯电动;按照纯电动来比,智己LS7为28.98万元,同样是上汽的产物,入门续航也是500km出头。从这三款车型来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IQ锐歌应该是属于比下有余、比上也足的那种,而这是限于价格层面的,接下来我们从车辆综合设计与配置来说。
从设计看,IQ锐歌称得上是前卫、新潮且豪华,比起过往的XT燃油系列,IQ锐歌看上去更加扁平,标志性的盾形格栅、泪滴式光带以及大量金属材料等等设计都在,但扁平的车身中却就引入了更多工艺涂装更进一步的金属,看上去是高级而不老派。同时,封闭格栅开始引入参数化的纹理,而高位抬升的尾灯配合完全上翘的后保险杠等运动包覆,让IQ锐歌从细节到整体看上去就是一副跨界车的模样。
同时,车辆的长宽高来到了5003/1977/1637mm(2024款车型),除了身材会低趴一些之外,包括3094mm的轴距在内,都足以让它立足于中大型SUV市场,而不是像ID.6X等非豪华SUV那样“强行”定位中大型。不过,受限于运动跨界的扁平车身,IQ锐歌的521L后备厢虽然够用,但1549L的最大扩展容积还是比理想L7等车要小不少的。
进入到驾驶舱,IQ锐歌之所以能跟自主高端品牌相比,就是在于车辆的配置选择也跟自主品牌一样,实现了许多高级配置的入门即满配。从信息娱乐来看,由高通骁龙8155芯片支持的智能车机会搭载于33.0英寸一体式曲面屏之中,从5G通讯到手机远程控制,再到车机本身的语音交互、应用扩展等等,都是全系共享;从舒适来看,IQ锐歌所有车型都会配置相同功能的座椅,前排的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与后排电动可调均为全系共享,而且19扬AKG音响也将带来头枕扬声器,豪华感是没得挑的。不过,像双温区独立空调、座椅之中的真皮等还是高配才有。
在智驾方面,IQ锐歌与那些达成了高阶智驾的自主品牌也有一定差距。虽然全系都带有高精地图、共享23个感知硬件,但SuperCruise超级辅助驾驶则在次低配才会有,它会开启包括自动泊车、遥控泊车、自动变道辅助等在内的高阶功能,虽然达不到高阶智驾的范畴,但日常用车仍能够兑现一定实用性。
从三电看,IQ锐歌提供了后驱与四驱可选,其中,后驱车型搭载了250kW或255kW电动机,配合68.4kWh或95.7kWh三元锂电池组,车辆可在5.9秒或6.35秒内破百,实现502km或653km的CLTC纯电续航;而四驱车型则搭载了前155kW/后220kW电动机,配合95.7kWh三元锂电池组,可在4.6秒内破百、实现608km的CLTC纯电续航。无论是续航,还是性能,其与智己LS7都较为接近。
车品聊车
说起凯迪拉克这一美系豪华品牌,大家往往都会和性价比高、产品力厚道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燃油车阵营中,凯迪拉克就是凭借这些优势,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而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凯迪拉克同样不甘示弱,定位纯电中大型SUV的凯迪拉克锐歌,就是以开山之作的形象和我们见面。下面笔者就来客观解读一下凯迪拉克锐歌的表现,看看是否值得购买呢?
外观方面,凯迪拉克锐歌采用全新的设计风格,保留了家族辨识度的同时,又加入了诸多象征新能源的造型元素。封闭样式的亮黑色进气格栅搭配獠牙造型的头灯组合,再加上棱角分明的车身布局,看到凯迪拉克锐歌第一眼的时候,就很容易和概念车联系在一起,论起前卫感营造很是到位。
至于车身侧面,凯迪拉克锐歌同样不走寻常路,毕竟从造型设计来看,完全不像是中大型SUV的形象。下沉延伸设计的车顶以及修长的车身姿态,同时外凸的黑色轮眉加以点缀,着实给人一种跨界轿跑的既视感。车尾部分,其设计风格也做到了和前脸造型相呼应,大倾斜角度的后风挡,塑造出低趴的车型形象。另外造型个性的尾灯组合以及赛车风格的扰流板,也进一步将其运动感拉满。
尺寸方面,凯迪拉克锐歌的长宽高分别为5003/1977/1637mm,车身轴距达到3094mm,对于这一尺寸数据,放在同级别中算是比较抢眼的水平。并且得益于方正的座舱布局,也赋予了车内宽敞的乘坐空间。身高175cm的体验者坐在后排,腿部空间超过两拳,另外布局宽大且质地柔软的仿皮座椅,也很好确保了乘坐舒适性,依旧对得起美系大沙发的称号。
内饰部分,凯迪拉克锐歌采用家族式最新的设计语言,33英寸的曲面一体屏设计附身,渲染出十足的前卫科技氛围。此外,大量软质材料包裹其中以及部分区域镶嵌的镀铬饰条,也使其座舱豪华感再上一层楼。车机系统方面,配备高通骁龙8155芯片,同时12GB的内存也让功能运行和反应颇为高效。不过要说起劣势,主要就是入门版缺少Super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智驾表现逊于同级别的国产竞品。
硬件部分,凯迪拉克锐歌搭载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50kW,最大扭矩为440N·m,匹配电动车单速变速箱。5.9秒破百的加速成绩,对于这一大块头而言,其表现还算优秀。实际开起来,行驶质感比较接近于油车,线性的动力调校,即便是新手朋友也能很好驾驭。续航方面,装备容量为68.4kWh的三元锂电池组,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502km,平心而论,这一续航表现谈不上出色,好在支持0.6小时快充,满足日常家用问题不大。悬架方面,使用多连杆的结构组合,舒适和运动兼顾的调校风格以及电池组实现的重心下移,让其坐拥了不错的驾乘品质,对得起豪华品牌出品的身份。
出行局
全新的OPTIQ中文名应该是傲歌,与它的大哥“锐歌”(LYRIQ)同为奥特能智电平台打造,作为凯迪拉克旗下的第二款纯电车型,傲歌其实承载了凯迪拉克打开电车市场的希望。
从去年的表现来看,锐歌不得不说算是比较失败了,去年上半年越卖越差,六月份甚至拿出了42台的成绩,即便是之后凯迪拉克进行了一波直降六万的促销,锐歌在下半年整体情况也比较一般,也就在9月份拿出了686台的好成绩,随后快速下滑,到了11月份又回到了一百多台的样子,2023年一年,锐歌累计销量还不到7000台。
傲歌虽然是中大型SUV,但整体定位是要低于锐歌车型的,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22/1912/1643mm,轴距2954mm,比特斯拉ModelY略大,整体外观与内饰设计与锐歌比较相像,几乎就是缩小版,当然,傲歌也将会是凯迪拉克纯电系列中最小的车型。
傲歌的动力比较复杂,拥有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驱动版本,除此之外,单电机分为了高低功率,有150kW和180kW两种,而四驱版本则搭载了143kW+68kW前后双电机组合,同时,傲歌在续航上共有三种里程,分别为615km、536km和600km,对应了79.7kWh、68.4kWh及79.7kWh的电池包。预计售价会控制在30万左右,国内将会在四月份的北京车展与我们见面。
全新XT5
现款XT5已经卖了八年了,这次全新换代实际上非常有必要,也是凯迪拉克继续扩大销量的重要举措。新一代XT5已经在工信部报备,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全新XT5产生了哪些变化。
在外观上XT5用上了凯迪拉克最新的设计语言,包括前脸那盾形的大嘴中网,以及横竖交错的分体式大灯,让XT5的辨识度更高了。除了外观之外,新一代XT5在尺寸上有着不小的变化,长宽高(4888/1957/1694mm)相比老款都有增加,2863mm的轴距也增加了6mm,新车要比老款车整整大了一圈。
至于动力方面则变化不大,依旧搭载型号为LXH的2.0T发动机,新车最大功率230马力,传动则是匹配9AT变速箱。不过新车定价肯定会在三十万以上,但考虑到线下优惠,新一代XT5很快就能做到27万左右,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XT6与全新六座电车
随后,又外媒曝出,凯迪拉克XT6纯电版已经被拍到了伪装车,更是坐实了凯迪拉克将会停产XT6的消息,可现在从规划来看,XT6并不会停产,并且会在2024年进行更新换代,而此前媒体一直渲染的纯电版XT6其实是凯迪拉克另外一款全新的六座电车,并且大概率是Vistiq。
Vistiq作为凯迪拉克的纯电SUV,定位高于Lyriq锐歌,可以看成是锐歌的三排座版本,当然在尺寸数据上肯定也要比锐歌更强,不过因为这款车下半年才会发布,因此信息确实不多,我们只能从尾部的“600E4”徽章推测其将会采用与美版锐歌四驱版车型一致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马力610牛·米。
炫酷小汽车
时值2023年圣诞节将来,凯迪拉克IQ锐歌发起了穿越零下40℃雪原大行动,用纯电车挑战-40℃。
是谁给了它勇气,圣诞老人吗?
只能说圣诞老人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硬件上的支持还是要靠IQ锐歌自身的硬核科技,用绝强实力征服极端天气。这不,这一个圣诞节,IQ锐歌秀起来了!
零下40℃气温是什么概念,是滴水成冰,是冷风如刀?其实这个气温对于人类来说,也基本上是可以忍受的最低气温了。而对于纯电车来说,即使车辆的钢材可以轻松承受,但车辆的电子元件、性能、功能,以及最关键的电池、续航等却是极大的考验。IQ锐歌敢于零下40℃雪原挑战自己,无疑是对自己实力的充足信心,本文小编带着大家细细扒一扒IQ锐歌的如此的“硬核”,究竟凭借的是啥!
极端严寒,电池耐冻
IQ锐歌作为IQ奥特能豪华后驱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车,采用专属长寿命电池配方,还首创wBMS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更高效、及时,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快充,24万公里电池衰减仅5%。这样的电池,就算在极端严寒天气下,也不会掉电,非常耐冻。同时作为百年豪华品牌,IQ锐歌的品质、质量非常可靠,即使极端天气下,各种性能、功能表现依旧正常,毫无故障。
汽车降价盘点
随着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出,反击国产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号角也正式吹响,凯迪拉克作为传统的美式豪华品牌,在过去燃油车时代就在国内身处二线,为了在新能源时代获得品牌价值的增长,凯迪拉克也推出了一款纯电中大型SUV锐歌,目前2024款共一款配置,指导价29.77万,一起来看看吧。
凯迪拉克锐歌在设计上一改燃油车时代沉稳豪华的姿态,转而走起了科技前卫化的路线,前脸整体呈现方正的造型,机盖上清晰地延伸出四根凸起筋线,封闭式的中网呈现黑色背板的倒梯形样式,内部布局着斜向对称的饰条装饰,两侧导流槽区为硕大的三角形轮廓,獠牙状的大灯组内嵌其中,点亮后依然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前唇边略有外凸,并带有梯形轮廓的进气口,兼顾前卫感的同时也注重保持了品牌一贯的豪华气场。
凯迪拉克锐歌在尺寸上依旧可观,同时相对方正的轮廓造型也延续了一些钻石切割元素,车顶线条略微保持下溜式走向,上窗线在贴合车顶线条延伸后贯穿尾部,B、C柱均为熏黑处理,也让车顶带有了一些悬浮效果,尾柱区域的设计稍显复杂,拐角型的尾灯带从尾门延伸到了尾柱后方,前卫的样式较为亮眼,车身带有相对凌厉的横向腰线勾勒,车门下方也配有内凹式的型面,同时底部的黑色组件区域也增加了镀铬条装饰,保持了较为优雅的体态。
凯迪拉克锐歌的尾部轮廓也充满着立体化的元素结构,倾斜的尾窗上沿带有凸出式的扰流板,中部配有矩形的赛车灯,配上鲨鱼鳍饰件彰显动感,尾灯组从侧面延伸至中央的黑色饰条区域,下方号牌区域的轮廓也呼应了车头的格栅样式,两侧则采用竖状的尾灯带结构,新潮的布局位置也让其点亮后的辨识度相应提升。车尾后包围采用大面积的黑色组件覆盖,同时上扬的底部护板也提升了车尾的紧致度。
进入凯迪拉克锐歌的车内,老派的美式风格同样被时尚的极简化设计所取代,中控台利用深浅搭配的软性面料进行覆盖,台面的弧形边角恰好与车门形成圆环状的座舱布局,营造出较强的环抱氛围,台面顶部配有一块曲面双联屏,中控区域也保留了简洁的按键配置,怀挡式的结构使得中央扶手区布局简洁,从而腾出更多空间用于储物。
尺寸达33英寸的中控屏分辨率高达8960*1320,同时内置高通8155芯片和12GB内存,使车机整体运行速度都要远超燃油车时代,全新的eConnect智联系统采用全新UI界面布局,常规的GPS、多媒体及CarPlay一应俱全,同时车内还标配车联网和5G生态,支持OTA升级和应用层扩展,辅助驾驶方面,24款车型仅提供了L1级功能,这一点稍显诚意不足。
5003*1977*1637mm的车身尺寸让凯迪拉克锐歌跻身中大型SUV之列,其轴距为3094mm,由于车内仅采用5座布局,因此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空间都保持宽裕,仿皮面料的座椅加入了带扬声器的头枕设计,简洁的纵向缝线和宽厚的座椅填充都保证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储物方面,中控区域下方配有一块较大的储物格空间,同时后备厢的布局规整且容积可观。
动力方面,凯迪拉克锐歌搭载了一台250kW(340Ps)的永磁电机,并采用后驱布局,440N·m的扭矩输出能让整车在5.9秒实现破百,线性直接的动力输出也让驾驶员并不会感到整车驾驭起来过于笨重。电池部分采用上汽通用与宁德合作的三元锂电池,内部还带有特色的气凝胶隔热技术,68.4kWh的容量能提供502km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整车还配有快充接口,最大充电功率可达150kW。
整车基于凯迪拉克全新电驱平台进行打造,采用了前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由于电池组布局于底盘下方,因此带来了整车重心下移,加上整体偏沉稳的阻尼调校,让整台车的滤振表现也有了传统美系车型的厚重感,转向保持了线性灵活的设定,让平时驾驶保持轻松。
写在最后
作为凯迪拉克旗下的旗舰级纯电动SUV,凯迪拉克锐歌不仅有前卫时尚的外观造型,内饰设计也保持了相对素雅而科技的风格,宽敞的车内空间加上充沛的动力表现也迎合了家用需求,不知道你喜欢这台凯迪拉克锐歌吗?
汽车友聊车
如今汽车市场未来局势已经很明显了,必将是新能源车的天下,但现在很多用户对于冬季电车的各项表现、性能稳定性还存在疑虑,导致不敢入手纯电车。这种背景下,易车有料车研所对豪华纯电SUV凯迪拉克IQ锐歌进行了魔鬼实测,看看时下顶级技术的电车面对极端天气的表现如何?
极寒环境全无忧
挑战一,为测试车辆在极寒环境中车辆性能是否依然稳定,将IQ锐歌放在-30℃冷藏箱,冰冻12小时。可以看出,IQ锐歌整个车身都被冰冻住了,但是各种功能表现正常,未发生冷启动故障,一键启动顺利,热管理系统正常,车机照常运行,表显续航无损耗,冰冻挑战完美成功。
挑战二,为验证解冻车辆的真实续航力,让冰冻再解冻的IQ锐歌进行409km的续航里程挑战。挑战环境气温-10℃到-2℃;路况有雪地、高速和国道;车内空调自动调节到24℃。IQ锐歌没有让人失望,起点表显522km,终点表显23km,表显共消耗499km,完成挑战。表显续航达成率82%,成绩让竞品羞愧。
IQ锐歌如此耐冻、稳定的奥秘在于出自IQ奥特能豪华后驱平台的它天生强大。拥有专属长寿命电池配方,稳定性极高,24万公里电池衰减仅5%,实现全生命周期快充,就算极端严寒天气,也让你坐拥“不冻产”。
其次,传统热泵系统,热能利用效率较低,IQ锐歌没有采用,专门打造了BEVHeat高效综合热管理系统,整合电池和电驱热能系统,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它可以收集电池、电机、电驱系统的多余热量,能搬运环境中的热量,用于座舱取暖,让温暖随伴冬日旅程。精打细算,最大限度降低续航折损,冬季续航依然稳稳的。
磕磕碰碰也无惧
挑战三,检测车辆碰撞尖刺后的电池包是否依然安全,这也是很多用户的担忧。让IQ锐歌行驶在机关道路上,底部撞击柱向上连续进行单处力度5000N的撞击,还有托底。最终IQ锐歌不负众望,即使电池包多处磕碰划伤,伤痕累累,但也没有冒烟漏液,经仪器检测电池健康度100%。
IQ锐歌的电池包不怕磕碰,是因为它的电池包采用高强度的井字形框架结构,高强钢及以上钢材占比超99%,甚至壳体内应用远程激光焊23.2米,提供更稳固的连接,打造“铮铮铁骨”,实现超强防护。
此外,就算电池内部被破坏严重,情形恶劣,拥有的七重核心电池热管理技术,也能让外面“不温不火”。它有专利的高速排气通道+安全阀设计,还有可隔热600℃的航天级气凝胶为电池隔热,以及电池覆盖气凝胶防火毯,为用户提供二次保障。更首创wBMS无线电池管理系统,24小时监控确保电池健康状态。强强防护之下,想不安全都难。
这一次凯迪拉克IQ锐歌的严寒魔鬼挑战来的很及时,在持续低温的当下,为很多想购买纯电车的用户打消了疑虑。强于内在,耐得住冰冻、稳得住续航、扛得住磕碰的IQ锐歌,以纯电实力捍卫用户冬季出行,冬季纯电最优选,赶紧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