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角下的银行福费廷及福费廷二级市场卖业务

虽然人民银行1997年就已经印发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已经2016年修订),但是国内信用证(下称“国内证”)项下福费廷却

虽然人民银行1997年就已经印发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已经2016年修订),但是国内信用证(下称“国内证”)项下福费廷却是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贸易融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的融资产品,属于“卖方融资”的范畴。近年来福费廷作为“贸易融资”的一个业务品种,由于其具有单笔金额大、银行信用、交易方便、中收可观等特点,且能够迅速进入银行间二级市场成为银行间腾挪信贷额度,获取高收益的低风险资产;发展迅速、体量可观也留下了相应的法律风险隐患,本文意在理清福费廷交易流程的同时,揭示福费廷交易的法律属性、提示交易的法律风险。

作者:冯晓乐

一、福费廷业务的基本流程

(一)福费廷业务基本流程

正常的国内信用证流程是卖方收到通知行的通知、取回信用证正本并且按照正本的要求准备单据,在交单期内交给通知行或寄单行寄单的同时寄单索款;开证行收到通知行所寄单据后,如果是即期信用证,审单相符,根据《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或是UCP600要求5个工作日内要付款;如果是远期信用证,审单相符,5个工作日内要承兑。以上图上之所以出现交单2、寄单2、福费廷2的原因在于国内信用证的卖方收到通知行的通知,取回信用证正本后着手准备单据,并不一定向通知行去交单,卖方也可以去自己的其他开户行交单委托收款并寄单。

笔者在银行从事国际结算时,曾经成功说服两个在他行收证的客户来自己的银行交单,而且由于银行内部存在贸易融资客户、融资发生额、融资余额的考核,一般的基层业务人员都会去做类似营销行为。

作为一个融资品种,一般都是在远期信用证项下,开证行审单相符并且交单行收到开证行的承兑电文后,根据卖方的申请向卖方一种融资行为。

(二)福费廷业务的分类

本质上属于对客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是指上图中,寄单行在收到开证行的承兑电文后,由于卖方的资金回笼等需要,根据卖方的申请向卖方买断票据或应收账款业务。包括自营福费廷和代理福费廷(有些银行无此业务品种),自营福费廷是指交单行在自身信贷规模充裕的情况下,利用自有资金买断卖方客户应收账款的行为;代理福费廷是指在交单行自身信贷规模不足的情况下要求其他银行代理其买入卖方客户票据或应收账款的行为。自营福费廷与代理福费廷的区别在于买入行是否承担承兑行的付款风险,自营福费廷需承担承兑行的付款风险,代理福费廷是指买入行代理其他银行买入经开证行承兑的票据或应收账款的行为,代理买入行不承担承兑行的付款风险。

(2)二级市场福费廷

本质上属于同业贸易融资业务,类似于一种拆借行为。主要是指交单银行或代理银行在买入经开证行承兑的客户应收账款后形成福费廷资产;在自身买入的对客融资利率与市场上的福费廷利率或贴现率有价差时,可以将其福费廷资产转让给其他金融同业,以实现“高买低卖”赚取利润和中收的目的;福费廷资产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即进入二级市场,一方面买卖双方银行可以通过福费廷资产调剂信贷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内部资金的充分利用,赚取利润和中间业务收入;同时对于卖出行,还可以转移基础交易的信用风险。

二、福费廷业务的法律属性

根据新版《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第35条的规定:议付指议付信用证项下单证相符或在开证行或保兑行已确认到期付款的情况下,议付行在收到开证行或保兑行付款前购买单据、取得信用证项下索款权利,向受益人预付或同意预付资金的行为。从概念上讲,福费廷的流程及性质属于结算办法中的议付行为,属于一种对于信用证项下索款权利的购买。

对于福费廷的业务涉及的信用证术语、操作流程适用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及UCP600的规定;法律人面对复杂的交易结构,应当直指其交易规则的法律基础支撑框架,就像庖丁解牛般地忽略遮眼浮云而直指其背后的法律关系。

银行对福费廷的定义:包买银行无追索权地买入或卖出因真实贸易背景而产生的远期票据和应收账款的行为。国内信用证项下由于不存在汇票,旧版的结算办法是使用人行统一监制的“托收凭证”,新版结算办法对此已经取消使用,而统一使用“国内信用证寄单索款申请书”;即使是国际信用证中的汇票也与我国票据法上存在不同之处,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基于真实贸易背景与交单相符要求开证行承兑或承付的汇票,属于一种“付款请求书”;我国票据法上的汇票由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属于一种“付款命令书”;本质上买入行买入的实际上是卖方基于贸易背景而产生的一种远期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与债权

应收账款是会计学上的一个名词,债权属于法学上的名词;应收账款在法律上属于债权的一种。法学上对债权的定义为: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事权权利。那么应收账款由卖方转让给包买银行时实际上是发生了法律上债权转让合同的法律效果。传统法学理论上:债权债务的转让,债权转让仅需通知债务人;债务转让需经债权人同意。

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因此债权转让过程中,对债务人的通知是必须履行的程序,在福费廷中体现为对开证行的通知,由于信用证的独立性,卖方的交单相符构成了开证行对外付款的义务,因此开证行(承兑行)构成了交易中的债务人。

截止承兑日期,开证行没有按照通知对债权的受让人付款怎么办?即债务人仍向原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受让人(包买银行)如何主张自己债权?

根据法学理论,债权转让后,债务人(承兑行)仍向原债权人清偿的,对债权受让人(包买银行)而言不发生清偿的法律效力,债权受让人仍可以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债务人(承兑行)在对原债权人清偿债务后,可以不当行利为由要求原债权人返还。

(二)自营福费廷

(三)福费廷二级市场买卖

为什么福费廷可以进行买卖?因此上文已经分析过其是一种债权转让,既然我国法律允许对债权进行转让,那么买入银行完全可以再下一次自由转让。福费廷进行银行间二级市场,其实就类似于击鼓传花——实质上是银行信用的传导。各银行利用同业人员进行场外报价与碰价,一旦价格合适便进入后续合同成立、履行阶段。

福费廷二级市场买卖合同何时成立?

三、福费廷业务中的法律风险

(一)预留印鉴

——合法有效“有权签章”(signature)

一般银行间的福费廷交易以银行间存在“总行对总行”的福费廷协议,在附件会附加有双方在交易中的有权签章以代表各自的机构行为。盖有签章的报价函才具有法律上的“要约”和“承诺”的效力。如果总对总协议,则以双方发送的报文为准。

(二)报价函

——法律上的“要约”(offer)

银行从事福费廷岗位的同业人员要谨记:

你是在代表银行就福费廷交易合同签订进行谈判,双方盖章签名的报价函相当于银行间的交易合同。

(三)贸易背景真实性与非关联交易说明

——“虚假陈述”(misrepresentation)

在实践中,二级市场买卖业务中下一手的买方银行为了规避自己的合规风险及操作风险,往往要求上一手的卖方银行出具一份“贸易背景真实性说明”并且证明该笔基础交易非关联交易;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判断标准:货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相互印证与佐证;如果说交易银行通过“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可以表面上证明该笔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但是非关联交易怎么证明?对于贸易背景真实及非关联交易,现实中只有开证行或议付行对真实性及“非关联交易”才具有初步的把握能力,其后的福费廷交易中基本上都是“单据”交易与买卖;而且有的一笔福费廷已经经过多手转卖,上一手的贸易背景真实性说明基本都是空穴来风般地照抄上一手说明,因此现实中的“贸易背景真实性说明”都是为了“真实”而“真实”,非关联交易均是为了“非关联”而“非关联”。

“虚假陈述”是英美法系上的一个重要制度,目的在于救济那些因为不正确信息而遭受损失的当事人。我国法律虽然没有直接规定“虚假陈述”制度及其法律后果,但是采纳了其中的部分立法精神,具体表现在合同法第52条“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自始无效及53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虽然表面上看福费廷属于一种无追索权债权转让,但是现实交易中合同一般都会约定基础交易真实性由卖方银行负责,一旦出现承兑行的信用风险,交易出现纠纷买方很有可能以贸易背景不真实为由向卖方银行追索款项,而对于贸易背景真实性的虚假陈述是一定会被主张的追索理由,其中蕴藏的法律风险可想而知。

仅就工作中的实际操作经验与法律理论相结合作以上分析,欢迎各位实务界中的同仁与法律界的同仁指导、批评、指正!

线上课程推荐

马上消费的目标是让数字化服务不仅高效、安全,而且能够感知和回应人类的情感,这是我们迈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数字金融时代的关键一步。

“产业数字金融的未来,将是由产业引领、数字驱动、金融赋能,并依托生态完善实现数字信任与开放融合的价值最大化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THE END
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fa38c23e2ee40eabd9bf2cf8a6de3c3.html?fm=bdbds831f1e3e3f36b8b2fb3103b4e2457d3e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问题,要求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公民都应当受到公平对待,不得受到歧视。因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121/15323544.shtml
3.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属性律师普法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法律属性。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必然要求公民在法律上人人平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特别指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https://www.110ask.com/tuwen/6606874468002805237.html
4.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是什么?怎么样才算公民?头条新闻导读: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发现人民和公民两个词语一直充斥则我们的周围,但是这两个词语有很大的不同,不了解的人常常混为一谈。那么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是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科普一下关于公民的一些法律知识,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帮助,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https://www.maxlaw.cn/n/20220613/10457415172307.shtml
5.历年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2年4月真题(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32.(论述题)论述在人生实践中如何确立并实现正确的理想信念。 https://www.jianshu.com/p/34fc3639db90
6.水源阁八字盲派绝密资料(五)、四吉神在什么情况下变为凶 神………5 3 (六)、层次………54 第六章、基本定律………5 5 第七章、算命的方法………5 8 一、算命的步 骤………5 8 二、算命的方式………5 9 第八章、找旺衰………5 9 第九章、命例集细解(有187个真实案例逐条分析细 解)…https://www.360doc.cn/document/81021100_1055401895.html
7.正义视角下对现代税收的多维考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五、税收的法律属性:税收法律主义与纳税人权利保护 现代法治国家本质上都是税收国家,而税是通过法律得以实现的。税收法律关系无疑是个人和国家之间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关系,它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为什么要课税,即课税的正当依据是什么;二是纳税人让渡一部分自己的财产以税收的方式交给国家,能够换来什么。http://www.sass.cn/109001/66415.aspx
8.赵小鲁律师:律师也要讲政治我们律师只有关心政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够更好地领会法律的实质精神,做好律师工作。律师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律师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决定了律师不能脱离政治方向而从事所谓单纯的法律业务。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存在,就没有单纯的律师业务。https://m.hswh.org.cn/wzzx/llyd/zz/2021-08-15/70752.html
9.论我国土地发展权的法律性质从可行性来看,经济法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部门之一。法律部门的划分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而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划分,学术界和官方的意见基本一致。学术界的观点是,“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之下,主要有六大法律门类: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仲裁法。”[15]官方的意见首先见于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024/4016.htm
10.网上寻衅滋事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网上寻衅滋事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导读:《解释》第五条结合信息网络的两种基本属性,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两种基本行为方式。《解释》第五条第一款针对的是把信息网络作为“工具”,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随意辱骂或者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https://www.64365.com/zs/899877.aspx
11.法律行为的内在正义与外在正义首先,应当在概念上明确区分法律正义与伦理正义、政治正义,因为法学与伦理学、政治学早已实现分离,虽然三者都关注正义问题,但因学科属性不同,在正义概念的内涵上自然也应有所区别。此处所称的法律正义是指法律上的正义,并非阿奎那意义上的法律正义,后者实际上指的是普遍正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I2MzY0MQ==&mid=2650337363&idx=1&sn=2023b48483436e028a737ca68e9a4e2a&chksm=865db80f3fab4852aa97ddd8e158cdabbe7b914db1f2fcaebbb6383d8cda419cc00c9fb46abd&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