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观澜习近平点赞“科特派”东南网

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行20周年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作出重要指示,为广大科技人员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他指出,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

总书记点赞的这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就是从南平走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从“一号科特派”说开去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始终关心。

1998年11月底,为破解“三农”难题,福建省南平市选派农技人员直接下乡,成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

1998年底,从德国进修园艺栽培技术归来的吴敬才,被派驻到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成为首个驻扎到村里的农技人员,有了“一号科特派”之称。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在《求是》杂志刊文《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指出这一做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同年,科技部在宁夏等西北五省区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2004年,科技部、原人事部扩大试点。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在全国启动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

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一再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层面作出制度安排。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行20周年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作出重要指示,为广大科技人员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高位嫁接、重心下移”,这一制度在农村开花结果。数十万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带动逾千万户农民增收。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爱穿裙子、知性端庄,这是学生们对她的印象。但一到田里,扛锄头、挖沟、施肥料,“女神”变“女汉子”——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也是一位科技特派员。

1998年,廖红从美国宾州大学根系研究中心回国,和团队发展出优质高效生态茶园栽培技术。

我国农业资源禀赋人均不足,科技保障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农业科技人才功不可没。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特派员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廖红团队在武夷山、福安、安溪、南靖等地建立的生态茶园示范点,面积累计逾万亩,辐射超过10万亩,组织培训农技人员1000多人次,农民2000多人次。

科技特派员,吸引越来越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授将讲台搬到地头,“农民田间学校”成了“网红”地,“农民创客”成为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2019年3月26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科技特派员与茶农在生态茶园内了解茶叶长势。新华社记者安希雅摄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有了科技特派员,农民正在成为体面的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乡村振兴的田野与远方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科技特派员,田野在呼唤。

党中央强调,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

从打好种业翻身仗,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从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到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科技特派员可以大有作为。

科技特派员,不是简单的“科技下乡”。

2019年11月6日,武夷山市朝阳东升茶叶专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柴俊(左)在茶园交流。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一批批科技特派员围绕当地产业和农业需求,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益共同体,结合区域特色,建立新型产业化企业,加速农村市场化建设。

据科技部数据,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上万家企业。科技特派员成为职业化农民的先驱,现代农业的创业者,农村改革的新亮点。

这一制度正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初试身手。

“鼓励我国科技特派员到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开展科技创业,引进国际人才到我国开展农村科技创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这样明确表述。

昆明选育的百合、蝴蝶兰、康乃馨,开遍越南北部和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近郊山谷;中国杂交水稻在缅甸、老挝的沃土丰稔;斯里兰卡茶企派人来华学习电商和包装技术……

云南、新疆、宁夏、广西等地科技特派员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科技部批准了云南国际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下一步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以更大力度加强国际科技特派员工作。

THE END
1.第一观察丨习近平总书记田间地头话农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时在梁家河做过农民和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在多个地方领导岗位上分管过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怀有深厚感情。 岁月奔流,耕耘树艺的活计不忘、吃苦耐劳的本色不改、重农固本的情怀不移。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gwxw/ttxw/202404/t20240413_497469.html
2.第一观察丨习近平总书记田间地头话农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时在梁家河做过农民和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在多个地方领导岗位上分管过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怀有深厚感情。 岁月奔流,耕耘树艺的活计不忘、吃苦耐劳的本色不改、重农固本的情怀不移。 (一)干农活:一看就是“老把式” 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20595
3.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田间地头话农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时在梁家河做过农民和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在多个地方领导岗位上分管过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怀有深厚感情。 岁月奔流,耕耘树艺的活计不忘、吃苦耐劳的本色不改、重农固本的情怀不移。 (一)干农活:一看就是“老把式” http://www.81.cn/yw_208727/16300737.html
4.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向大家介绍广大科技特派员前仆后继深入基层,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把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工作任务,不断努力实现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让同学们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https://xtw.scau.edu.cn/_t70/2023/0508/c1076a345442/page.htm
5.黄国平: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领着农民赚凤凰网视频2024-01-23 19:07:2401:370来自江西 凤凰网江西频道 凤凰网江西频道是江报传媒集团和凤凰新媒体进行的一体化战略合作http://jx.ifeng.com/c/8WYXzSFtWTW
6.?王农圃: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水富市派出农林科技人员下沉到村,从科学技术上指导和服务脱贫攻坚项目发展,让他们下到田间地头主动创业,把“讲给农民听”的方式转变成“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以此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王农圃在下沉驻村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点赞和好评,也在创业的路上推动脱贫致富产业发展迈出http://m.ztnews.net/article/show-351723.html
7.“六让”:安徽农道的乡建之道三、领着农民干,让他们参与 成功的乡村建设,不是让农民站着看,而是让农民投身干。安徽农道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发展产业,都十分注重让农民把项目当成自家的事,全过程参与,全身心投入,不做旁观者,只当个中人。他们承接的每一个项目,不是先出规划图纸,而是先跑项目点,在了解村庄的风土人情、历史民俗和村民意愿的http://www.chinado.cn/?p=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