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地现“忽悠团”假农资“直销坑农”

农民遭遇“忽悠团”假农资“坑农”频上演

秦培川是濮阳县蔬菜种植大户。2014年8月,他购买了当地一家肥料厂生产的复合肥。施用后辣椒长得又小又弯,减产30%以上;与此同时,邻村不少农民的花生在施肥后也出现枯死现象。

接到群众举报后,当地工商局查扣检验了三类共31吨“中原”牌复合肥,均为不合格产品。农资专家介绍,使用该化肥后不但加大病虫害、倒伏可能性,还易引起土壤酸化板结。

与普通的假农资坑农行为不同,记者在追踪调查时注意到,上述事件都有一种名为“忽悠团”的群体参与行骗。这一群体既不是生产厂家,也不是肥料经销商,而是四处游击、靠嘴忽悠的“二道贩子”。按照受骗者的说法,“忽悠团”一般与中小厂家合作,先以批发价“采购”农资,再以进村入户方式,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包装,诱骗农民“进厂参观”,现场“洗脑授课”,最终送货上门,由此达到行骗目的。

火店乡徐集村农民徐玉良回忆,当时村里来了一拨人进行宣传,邀请大家到县里的化肥厂参观,车接车送,中午还免费管饭。

包装隐蔽手法多样“忽悠”伎俩防不胜防

据了解,“忽悠团”群体四处行骗,并非简单地依靠“嘴皮子功夫”,而是对整个流程进行精心策划和包装,极具煽动性和诱惑性。

宁陵县一家肥料厂销售经理胡可告诉记者,每个“忽悠团”都有自己的套路和模式,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利用价格差,东西看着便宜但中看不中用;二是卖套餐组合,比如销售复合肥时搭配有机肥或种子,复合肥是正常产品,搭配的是假的;三是夸大宣传,把产品功能说得天花乱坠;四是过度承诺,比如死苗一棵赔1万元,免费收割等。

据多地农民反映,“讲师”授课堪称“忽悠团”行骗时的重要一环。通常由号称“讲师”的人面对面进行“农技培训”,不经意间完成产品推销。这些人通常冠以“农业大学教授”等各种名头,有的自称为厂家“技术顾问”。

来自豫东地区的一位曹姓“讲师”告诉记者,授课一般分为小课和大课,小课进村讲,在大队部或村室;大课多集中到肥料厂家的会议室,听课规模能达到几百人,授课结束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购买。

层级分明流动作业危害扩散亟待重视

尽管农资“忽悠团”现象已存在多年,但真正案发被查的少之又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其流动作业、组织严密、手法隐蔽,以及农民个体维权乏力等多种因素。

据了解,通常每销售一袋肥料,“讲师”可获利5元,操盘手10元。因为要承担请客送礼、农资运输、人员住宿等成本开支,业务员每袋可提成30元。

鹿邑县农资商会朱会长介绍,一个农忙季下来,操盘手可以挣10来万元,讲师8万到9万元,业务员3万到4万元。

THE END
1.检察官提醒:这些假农资直销坑农套路要来自团风检察【检察官提醒:这些假农资“直销坑农”套路要警惕!】近年来,一些地方先后发生假农资“直销坑农”骗局:农资“忽悠团”通过诱骗农民“进厂参观”、现场“洗脑授课”、免费送货上门等模式,售卖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大量农民上当受损。在暴利驱动之下,农资“忽悠团”与当地中小规模肥料厂合作,行骗流程环环相扣,隐藏其间的则https://weibo.com/3541418667/P2Yd7cOGz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3年,梧州市共立案查处农资“忽悠团”流窜销售假农资案件7起,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起,涉案金额12.75万元,查获问题肥料共71.36吨。 虽然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宣传,各大媒体、网络多次曝光,各级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是依然有不少农户不顾相关部门提醒,被“忽悠团”的各种所谓“技术培训会”洗脑https://www.agri.cn/zx/xxlb/gx/202312/t20231225_8591950.htm
3.十大特种养殖骗局,让你看清养殖行业的“迷雾”农资资料养殖行业,本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行业,但为何会沦为骗子的温床?当大家还在为追求“快速致富”的梦想时,骗子们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待那些心存侥幸、急于求成的人上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特种养殖骗局的神秘面纱,让你在养殖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http://ont.bailichun.cn/post/9383.html
4.谨防上当!10个种养殖项目骗局–北方农资网10个种养殖项目骗局 互联网引爆投资热潮以后,农业又成了风口上的行业,各种创业、致富的项目和案例层出不穷,给很多不法分子带来新的行骗机会。 今天为大家介绍下常见的种植和养殖项目受骗案例,请大家提醒身边的朋友,切勿上当受骗。 1、可以月月结果的草莓这个项目最大的噱头就是种下去就不用管了,只要坐等每个月采摘http://www.bfnz.cn/2674.html
5.市市场监管局对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进行专项整治东北网绥化12月27日讯 ( 任红英全媒体记者廉红 )根据近期国家和省相关部门对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工作的部署,为切实维护企业和农民合法权益,结合各项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重点围绕查处合同违法、虚假广告、虚假商业宣传等违法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3/12/27/059259319.shtml
6.栖霞市政府农资行政处罚栖霞市优品降咨询管理部发布虚假广告2022年5月20日,我局接到市委政法委移交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举报线索导出表,立即安排执法人员与举报人电话联系,前往案源发生地进行实地核查。针对当事人在桃村镇同庆路通过发放宣传纸、制作广告牌等途径进行宣传,销售紫苏系列产品,对其销售的紫苏系列产品发布虚假广告的情况,报局领导批准立案调查。 https://www.sdqixia.gov.cn/art/2022/6/28/art_31418_2933596.html
7.办公室骗局马修·戈尔茨坦田乐乐(译)办公室; 基金经理人; 骗局; 投资顾问公司; 金融市场; 投资家; 罗伯特; SAC; 入库时间 2023-07-25 13:13:34 相似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专利 1. 信息畅通 揭穿农资骗局——访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农垦局副局长丁力 [J] . . 中国质量万里行 . 2004,第004期 2. 19世纪的科学、幻想与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business-weekly_thesis/0201253598725.html
8.安徽和县:警惕农业骗局守护三农安全签订合同要细心。民警通过设计“火眼金睛识合同”小游戏,发放常见的农资购买等内容的农业合同,鼓励大家找“不同”,快速识别农资合同端倪。“农资购买需谨慎,签订协议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句句叮嘱的话语,承载了和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的殷切希望。(潘超)http://www.xfrb.com.cn/article/zx/17422184838756.html
9.四川三农新闻网仔细梳理这些“订单农业”骗局,可以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常见骗术:从种苗农资到回收利用的大包大揽,高于市价的农资成本和回收价格,舍近求远的长途运输回收方式……归根结底,这些骗术都是为了画大饼、卖农资,让农产品养不活、不回收。相关部门可以把这些套路总结出来,用生动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多讲真实的案例,多用鲜活的http://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7
10.销售化肥骗局(你上当了吗)4,测土报告上的建议使用含量要与包装和票据上含量大致基本相符。以上这些必须齐全,便于工商,质检,农业部门查询,检查。要有含量,重量才能确定价格,保证质量。如果没有,你拿什么标准确定质量和价格(你见过没有重量和含量的化肥吗)。如果你购买的测土配方肥没有以上这些.恭喜你,你上当了。https://www.meipian.cn/1fx8wk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