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产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应对措施?搞懂这些问题,对于种植大葱的农户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提高大葱产量,增加种植收益。
主要原因:
1、大葱品种选择不当:种植的大葱品种属于低产品或不抗病品种,即使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不容易达到高产,在生产中要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栽培。
2、大葱种植土壤条件差:一些大葱种植地区属于盐碱地或沙漏地,盐碱地土壤表面常有盐分沉积,这类土壤透水、透气性较差,在这种土壤上栽培的大葱极易缺乏营养,导致生长不良,情况较严重时会使大葱植株根部腐烂、死亡。而沙漏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力差,土壤养分极易流失,使大葱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
3、重茬:大葱重茬种植可使土壤里面的土传性病害的病原恩斯特越积越多,增加大葱病毒病、霜霉病、紫斑病和葱蛆、甜菜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生率,并且由于大葱跟其他作物一样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因此长期连作会改变栽培土壤的理化性状,不利于大葱生长,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4、基肥、追肥的施用不合理:在大葱栽培时如果基肥或追肥的施用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可导致土壤中磷过剩,植株所需元素的比例失调。土壤中含磷量长期过高,可引起土壤板结、降低土壤透气性,不利于根系对其他元素(钾、铁)等的吸收,造成植株营养失调,直接影响大葱的品质和产量。
7、葱苗定植太浅、培土不及时:大葱葱白的长度跟品种特性、栽培时的肥水管理、培土高度都有很大关系,大葱宜深栽、培土要及时。如果大葱定植太浅或培土不及时,极易造成大葱生长缓慢或倒伏,影响大葱的产量和品质。
8、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栽培大葱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如果防治不及时,病害或虫害一旦蔓延,不但给防治带来困难、增加投入成本,而且会明显降低大葱的产量和商品性。
应对措施:
1、选择适宜土壤种植:种植大葱应选择pH值为中性的砂壤土或壤土栽培,这类土壤不但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性好,且保水保肥能力强,对大葱的栽培极为有利。
2、大葱忌连作重茬:大葱栽培一般选择3~4年没有种过葱、蒜类的地块,最好与根菜类、茄果类或豆类作物轮作,以便降低土传病苫发生率,提高栽培大葱产和品质。
3、适当深耕、增施有机肥:如果土质不理想,可通过深翻、深耕、深耙、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或种植绿肥对土壤进行改良。深耕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结合整地每亩增施圈肥5000千克或充分腐熟的鸡粪2000千克,实行秸秆还田或在农闲时种植绿肥,都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4、选择高产大葱品种:在大葱生产上,尽量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大葱品种。好的栽培品种,在同等生产投入和管理条件下,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表现较好的大葱品种有中华巨葱、新葱4号、新葱6号、五叶齐等。
6、葱苗及时定植:当葱苗25~30厘米高时要及时定植,定植前按行距70~80厘米挖定植沟,沟垄向宜为南北方向,以便整个葱田受光均匀。沟深一般为15厘米左右,定植株距为3~4厘米。
8、及时防治病虫害:大葱田间病害主要有紫斑病、霜霉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葱蛆、甜菜夜蛾、潜叶蝇、蓟马等。当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防治,因大葱叶面蜡粉较多,药液易随管状叶滑下,可在喷药时加人少量洗衣粉以增加附着力,提高药效。结合病虫害防治可加入少量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进行叶面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