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关于印发《2023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农业农村局、法院、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合作社,省农资打假厅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做好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按照《2023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部署,省农业农村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制定了《2023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2023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3年6月21日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要求,扎实做好2023年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净化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有序开展,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夯实基础。

1.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在春耕备耕、春季田管、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期间,组织开展农资质量拉网式排查,重点就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资质、进货查验制度、购销台账记录、产品标签标识等开展检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开展“农资忽悠商”整治“百日行动”,采取不定期检查、暗查暗访、飞行检查等手段发现问题。持续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查,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支持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加强农资质量抽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组织种子、肥料、农药、饲料、兽药质量监督抽查。将复合肥料、氮肥(尿素)、有机肥料、泵、农用地膜等5种农资产品列入2023年山西省监督抽查计划持续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在农资产品监督抽查中,将群众投诉举报、排查发现隐患、新闻媒体曝光的产品和企业列为必检对象,探索对线上农资产品开展抽检,及时公布抽查结果,不合格产品及时下架,坚决收缴,严防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3.优化农资审批管理。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严格农资审批标准,规范审批流程,不符合条件绝不能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撤销、注销许可证。对绿色高效的农资产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推动审批管理减时限、减材料、提效率。持续推进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告知承诺制审批,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持续强化农机产品认证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技术发展,满足安全要求。(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6.强化行刑衔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健全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行刑衔接机制,鼓励地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等。加强行政执法、刑事司法部门农资打假工作沟通协调,畅通合作渠道,联合开展重大案件督查督办,提升行刑衔接质效,切实保障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公安厅)

10.畅通绿色优质农资供应渠道。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做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加大高效、绿色、新型农资“配、供、销”比重,加快推广农业节水、肥料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向社会发布2023年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打造“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品牌形象。(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1.加强农资打假宣传培训。持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普及新制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面对面向农民群众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讲解农资识假辨假知识,认清假劣农资的危害,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梳理汇总农资信访反映情况,整理发布一批案例,提醒农民群众注意防范。(农业农村厅)

15.加强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科学设置质量工作考核、“双打”工作考核中农资打假指标,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客观反映各地农资打假日常工作开展情况、执法办案成效等,推动各项农资打假任务落实落细。

THE END
1.陕西农村报《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和司法监督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对问题农资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农资打假整治行动由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安排专人负责,及时研究解决农资打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各地各部门要畅通http://sxncb.joyhua.cn/sxncb/20240510/mhtml/page_01_content_20240510002001.htm
2.泰安这几家企业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微生物菌剂是活菌制剂,要活着才能起作用,作用机理也是要活着并且要生长繁殖才能在土壤中起效果,因此经营者应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防范假劣农资坑农害农,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报道)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1_1134022.html
3.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商丘市2024年度农资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跨为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监管工作要求,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11月14日至11月21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农业农村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监督抽查活动。 本次联合监督检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执法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统一检查标准、https://m.sohu.com/a/829436650_121106991/
4.哈尔滨市场监管部门“出手”防疫春耕两不误开展日常检查和产品抽检,开展价格提醒告诫和约谈……当前正值备春耕重要时节,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防控对春耕生产的影响,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工作提示,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农资监管不动摇,切实做到防疫情、保春耕两不误。 https://m.dbw.cn/harbin/system/2022/04/11/058861631.shtml
5.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我们制定了《2006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现予以印发http://www.chinatt315.org.cn/djxd/2011-11/1/3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