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COVID-19疫情和环保法规对我国农药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农药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受疫情影响,多国关闭粮食出口大门,我国粮食进口也遇到巨大挑战。面对全球变化的新趋势和国内回收需求,国内外农药企业将如何变革来解决当前困境?
8月8日,第四届中国农药行业市场与销售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众多农药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及行业人士参加了本次盛会。科迪华、巴斯夫、先正达、富美实等跨国农化巨头现任高管以及国内顶尖农药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预测农药市场行业趋势,为国内农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参考。
“中国农药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其仿制药生产已在世界上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树宝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众多同质化产品的出现,国内市场呈现出红海的现状。但由于产品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销售模式变化等原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小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树宝在论坛上致辞
在应用领域,随着大型种植户和家庭农场的出现,土地流转集中,企业需要结合新的营销模式,向大型种植户或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更规模化的产品。“因为他们拥有专业知识,能够准确计算投入产出效益,减少农药滥用,更符合农药减量的需求,未来政府采购项目也将更加向专业服务机构倾斜。”
严格规范农药企业数量增长
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
截至2019年底,境内注册企业1761家,农药生产许可证1429张,减少约500张,农药经营许可证30.1万张,较2017年减少约6万张。限制使用农药1.2万张营业执照。”农业部主任刘绍仁说。农村部农药检验所监督管理司谈到,农药管理新规实施后,行业发生的变化是国家严格规范农药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淘汰企业的速度远快于新增企业的速度,且新增企业均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要求在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建厂,这也促进了新规的实施。企业转型。例如,新农药创制速度显着加快,企业间协作(委托加工、包装)增多,从而减少重复投资。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从而带动营销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快。
刘绍仁农业农村部农药检验所监督管理处处长
目前,农药市场整治步伐明显加快,产品质量合格率快速提高。刘绍仁表示,与2018年抽查相比,2019年抽查中新增了过期产品,超过保质期的农药样品占整个抽查产品的1.1%。同时,扩大了过期农药、未注册农药等不合格判定内容。2019年,共抽查杀菌除草剂样品2015个,检出非法添加百草枯样品73个。添加的产品分为敌草快70、草铵膦3、草甘膦0。“非法添加百草枯的比例从2018年的4.5%下降到3.6%。不合格敌草快产品中,非法添加百草枯的比例从19.5%下降到10.6%。未来百草枯监管将会加强。”刘少仁强调。
国家鼓励新农药创制
农药新产品获批比例大幅提升
近年来,国家鼓励创设新农药登记、限制新混剂登记等,缩小新农药登记与其他产品登记门槛的差距,实施新农药登记数据保护,放宽对新农药登记的限制。新农药登记申请人,并允许联合开发,但申请登记时应明确产权。“受此影响,国内新农药申请量和审批量大幅增加,企业研发新农药的积极性也显着提高。2019年,全国共批准产品294个,其中农药新产品批准数量达到21个,占比7.14%,比例较高。”刘绍仁建议,国内企业在创制新农药时,要学会发挥优势,充分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企业的推广应用模式,同时注重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利用。
刘长岭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卢跃健,巴斯夫作物保护中国新产品开发总监
大单品成功打造后,如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朱春华上海生物首席营销顾问
大单品成功后,企业要想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升级营销模式。朱春华提出,企业首先要从赢得终端转向粘住客户,将营销重点和资源投入转向与客户互动和提供服务,增加与消费者的体验活动和品牌传播推广活动。从单一产品转向解决方案,只有“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才能让消费者真正解决问题、达到效果、感知差异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