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草铵膦价格在周期底部,已经跌到大多数厂商的成本附近,预期再下跌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很小。利尔股价也在低位,未来上涨的空间广阔。
草铵膦价格走势图:
利尔草铵膦产能扩张图:
营业收入增长如下图:
毛利润增长如下图:
利尔毛利率变化图:
工艺差异巨大,当前三种主流。当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主流草铵膦生产工艺,分别为格氏法(Strecker法)、拜耳法和利尔率先改进的工艺(我们姑且称为利尔法)。虽然三种方法有部分相似的工艺部分,但是总体而言,由于原料、损耗、反应机理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上述三种工艺间在成本、环保友好性和收率上都有较大的区别。
格氏法:该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1)过程中涉及到氰化钠、丙烯醛等剧毒物质,需要严密的过程防护工作;2)产生大量的三废(且组分中含有CN-离子),处理具有较大难度;3)由于工艺流程较长,收率只能保证在30%以上等原因。总而言之,格式法除工艺比较成熟外,在各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劣势。
拜耳法:主要的缺点在于工艺控制困难,MDP和ACA的生产工艺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壁垒较高。借助良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收率(超过90%)以及非常低的三废排放,造就了其非常低的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具备较高难度的工艺控制过程,因此设备相对较为昂贵。
利尔法:利尔通过自身改良,已经贯通了三氯化磷、甲烷向MDP转化的工艺流程,整个反应过程连续化程度也明显增强,同时减少了格氏试剂的使用,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所增强,因此成本较传统格氏法明显下降。
利尔现有各产能如下图
随着广安基地建成投产,公司在持续扩产能
草铵膦全球竞争格局
关键中间体生产企业少,产业链一体化是核心竞争力
关键中间体停产,短期草铵膦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丙炔氟草胺技术壁垒高,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国内仅有利尔和连云港世杰农化可以量产,其中利尔于2018年底试产;技术方面,利尔自主研发了一条以2,4-二氟硝基苯等为原料合成丙炔氟草胺原药产品的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具有简短、原料商品化易得、三废量少等优点。丙炔氟草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2018年价格整体维持在60万元/吨左右
氟环唑供给不足,市场前景广阔,原药价格飙升
氟环唑目前主要的供应商依旧是巴斯夫,我们估算其原药产能约为6000吨左右。国内企业中,辉丰曾做作为巴斯夫的代工企业生产氟环唑,产能为1200吨。后由于环保因素,生产仍在恢复过程中。利尔拥有自主技术,此前产能为150吨,待广安投产后,产能将达到1150吨。氟环唑价格自2017年来持续上升,至2019年6月价格已经达到85万元/吨,主要是由于辉丰环保事件后,行业供给缺口较大导致。我们认为随着利尔2020年初投产,产品价格有望逐步回归理性,但是由于供给企业少,产品将维持较高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