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打工挣钱多,农民种地种粮的积极性在不断降低,一些地方更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耕地抛荒、耕地种树等问题。为了粮食安全的大局,各地都在整治这些浪费耕地的问题。当然,光整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提高农民种地收入才是根本。
提高农民种地收入,除了提高粮食价格以外,就是增加农业补贴了,而这也正是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实施的。近年来,农业补贴的项目不断增加,各项补贴的补贴金额也越来越多,种地农民都能从中受益。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以前的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三项农业补贴合并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直补,又称粮补。因此,到了现在,农民还以粮补指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在每年的六七月份开始发放,一般是6月份启动,7月份打卡,有时候可能稍晚一些。今年到现在,不少地方都已经把这些补贴发到农民的一卡通上了。
至于补贴标准,各地不一。在安徽蚌埠,一般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为每亩97.62元;江西鄱阳县每亩补贴标准是112元;湖南省在计税面积内,种植单季稻每亩补贴105元,种植双季稻每亩补贴175元;湖北荆州沙市区,每亩补贴76.5元;新疆昌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是冬麦每亩补贴220元,春麦每亩补贴115元。
2、一次性价格补贴
一次性价格补贴,是国家为了帮助农民应对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减轻农民负担而实施的一项临时的补贴,这不是每年都有的。截至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三批次的一次性价格补贴,最新的一次正在下发当中。
新疆昌吉的一次性价格补贴标准较高,春麦每亩补贴104元,目前已经完成下发;海南儋州的一次性价格补贴也在下发当中,补贴标准是每亩23元;江苏盐城是每亩补贴6元。
3、生产者补贴
不管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还是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价格补贴,覆盖面都很广,几乎每个种粮农民都能领,但生产者补贴并非如此。目前,生产者补贴主要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实施,面对的是规模化种植大豆、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作物的农民。
目前,内蒙古主要粮食产区乌兰浩特,已经公布了今年主要的生产者补贴的标准,其中,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每亩320元,马铃薯生产者补贴为每亩150元,油菜(花生、向日葵)生产者补贴资金为每亩30元。